【第1句】:【禪心佛語】佛教重視倫理,著眼于人倫互動的過程對人心性的培養(yǎng)、智慧的啟迪。人倫關系是修行的道場、生命教育的學校,其目的是成就心靈的圓滿、博大、清凈、光明,而非面子上的和諧。
【第2句】:一年老似一年,一日過去就沒了一日;一個秋天又一個秋天,一輩人催一輩人;一次聚會一次離別,一場歡喜一份傷悲;一張床榻一個人臥,一生都在一場夢里。
【第3句】:走過的歲月,總有圓滿,總有殘缺;曾經的欲望,總在燃燒,總在膨脹;當初的夢想,總在破滅,總在走遠。心中的愛人,總在牽掛,總在惦記。
【第4句】:如果你每天從內心里吶喊三七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fā)現(xiàn),你心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內心會霍然強大起來。
【第5句】:【禪心佛語】過去我們沒有修好大慈大悲,更沒有修好六度,所以我們剩下的生命中一定要好好修三主要道。
【第6句】:【禪心佛語】人的內心要和諧,必須從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做起;家庭要和諧,必須從慈悲孝敬、友愛尊重做起;社會要和諧,必須從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做起。
【第7句】:三、不惡口:不罵人、不詛咒人、不毀謗人。有的人“得理不饒人”,理直氣壯,不肯婉轉,說話容易得罪人;甚至自以為有理,而惡言惡語罵人。須知惡口之人,好像仰面唾天,痰不至彼,還墮于己。
【第8句】:【禪心佛語】佛陀教導的是:當看見念頭或當思惟的時候,放下念頭并「保持覺性看著它」,這就叫做VIJJA(明)或智慧。
【第9句】:【禪心佛語】創(chuàng)業(yè)者要懂得左手溫暖右手,要懂得把痛苦當作快樂,去欣賞,去體味,你才會有成功。
【第10句】:【禪語人生】一般的偉人總是讓身邊的人感到渺?。坏嬲膫ト藚s能讓身邊的人認為自己很偉大。
【第11句】:習禪者各自檢點,可有此?。课乙娭?,時刻提防,否則我執(zhí)逾重,煩惱生死的束縛也將逾緊。
【第12句】:“一半一半”的世界:缺憾是特意留下來的,當你感到缺憾,就意味著你體驗到了人生五味,擁有了完整的生活體驗。
【第13句】:【禪心佛語】內心的誘惑是時時存在的,由于我們并沒有覺察到它們,以致時常處于困惑之中,甚至被左右擺布。
【第14句】:【禪語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快樂本由心決定,一如空氣存在,用力呼吸才會發(fā)覺,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執(zhí)著于快樂,便不快樂。
【第15句】:【禪心佛語】什么是浪漫?就是明知她不喜歡你,依然送99朵玫瑰花給她。什么是浪費?就是明知她喜歡你,還送99朵玫瑰花給她。
【第16句】:【佛心禪語】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也就是所謂的“度”。事情做得過了度,往往便會走向反面,好事也就變成了壞事,就會招致不利于自己的結果。
【第17句】:一般人在發(fā)生事情或面臨一個新的境況時,常易生起患得患失之心,這就是煩惱的根源。
【第18句】:【禪心佛語】聰明的人,喜歡猜心,也許猜對了別人的心,卻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氣的人,喜歡給心,也許會被人騙,卻未必能得到別人的。
【第19句】:【禪心佛語】請求上師三寶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業(yè)障,增加福慧,沒有恭敬心,沒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第20句】:意外,是另一種美麗,坦然地面對,堅強地撐起,因為下一個路口也許就是奇跡,因為苦難的盡頭,其實就是一種幸福的開啟!
【第21句】:【禪語早安心語】一世韶華,長歌落幕。歲月的長河中,有多少生命,前赴后繼,續(xù)寫著或平凡或激昂的人生。歷經煙雨彌漫、風霜滿天,歷經坎坷曲折、困頓磨難,人們方踏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漫漫旅程。
【第22句】:【禪心佛語】沉沉浮浮人生路,得得失失不平心,生活的煩惱無窮無盡,有時候讓我們痛苦不堪,有時候心靈的天空陰云密布,在你綻放下一個微笑之前,命運會給你送來一份最高尚的禮物。
【第23句】:【禪心佛語】放棄你的看法和想法,在無常的本質當中思索,才能看到客觀真實的“諸法無我”。
【第24句】:【禪語人生】我們都來自緣分,最終還要回歸忘記,既然世事空幻,為何還要執(zhí)著在無名產生的煩惱里。用煩惱的心看世界,你會無路可逃。用輕松的眼看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處處都是突然的美好。
【第25句】:憂愁能否放得下?現(xiàn)實生活中令人憂愁的事實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所說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如果能對憂愁放得下,那就可稱得上是幸福的“放”。
【第26句】:【禪心佛語】金錢是什么?金錢是澆花的水。澆得適量,可以使花木健壯,繁花似錦,花開的鮮艷奪目。澆得過量,就使得花木連根腐爛。
【第27句】:本自深山臥白云,偶然來此寄閑身。莫來問我禪兼道,我是吃飯屙屎人。——《育王凈曇禪師》
【第28句】:【禪心佛語】受人批評是一件令人難受的事,受到不合理的批評更加如此。有的人憤怒,有的人哀怨消沉,而有的人則變得理性而積極。
【第29句】:我若多瞋及怨結者,十方現(xiàn)在諸佛世尊皆應見我,當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結?此愚癡人,以瞋恨故,于自諸苦不能解脫,何由能救一切眾生?”(《華嚴經·修慈分》)
【第30句】:【禪心佛語】雖然你討厭一個人,但卻又能發(fā)覺他的優(yōu)點好處,像這樣子有修養(yǎng)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第31句】:【禪語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起點低并不可怕,只要能夠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日積月累地做下去,終究會從低洼的平地攀登上理想彼岸的。
【第32句】:【禪心佛語】人生如跑馬拉松。浮躁的心態(tài)、盲目地加速,只是一時的痛快,對長遠的發(fā)展并不是好事。很多時候,挺得住就是有成果的開始,人生到底可跑多遠,并不在于速度快慢,而是要不停地跑。
【第33句】:【禪語人生】有的人說,我也知道應該放下,但就是放不下?,F(xiàn)在要你徹底現(xiàn)量見到諸法的實相,要徹底放下,你做不到,但是可以比量見到,可以放下一些粗大的分別執(zhí)著,這也是一種修行。
【第34句】:【佛心禪語】財富、地位等任何一種實體,它本身都不是幸福的實質,只是引發(fā)人生幸福的某一種因緣。
【第35句】:【禪心佛語】是非對錯不是寫在紙上、掛在嘴上的,那沒有用,只有把是非對錯銘刻在心里,才會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第36句】:【禪語人生】無所住不是冷血動物,無所住是很有感情,只不過是隨緣而已。真正的諸佛菩薩都是很有感情的人。感情是建立在智慧跟理性之上。
【第37句】:【佛語摘抄精選】在此是好事,在彼是壞事。無全好之事,無全壞之事。(《佛本生故事選·劍相本生》)
【第38句】:一支蠟燭如果沒有心,就不能燃燒:即使有心,也要點燃才有意義。雖然點燃的蠟燭會有淚,但總比沒有點燃的好。
【第39句】:恒和法師:人身難得今已得,這回相見應相知。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回頭又別離,抬頭看人海茫茫,去不斷,來無際,人生是結緣,不是結怨。
【第40句】:【佛心禪語】別指望所有人都把你捧在手心。這是不可能的。別想碰運氣,否則只會熱火上身。但是能讓他人微笑,卻能改變這個世界,也許不是整個世界,但至少能改變他們的世界。所以把視野縮小一點。
【第41句】:【禪心佛語】善良是永恒的春天,善良是黑夜的燈火,善良是精神世界的陽光,做人最寶貴的品格是善良。
【第4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行事的真?zhèn)危翘硬贿^他人的眼睛的。有內心的信實,始有外在真誠的表現(xiàn)。
【第43句】:【禪語人生】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會難過,因為是——人嘛。
【第44句】:【禪心佛語】貪瞋癡的念頭就是「苦」。因而佛陀只教導「苦」的生起、「苦」的原因及「苦」的止滅。
【第45句】:【禪心佛語】外在的和平要以內在心靈的和平為前提,而內在的和平要從把握好我們的當下一念開始。
【第46句】:【禪語人生】有少法可得,是有為法,是因果、是受報、是輪回法,不免生死,何時得成佛道。
【第47句】:人在得不到的時候,什么都可以不介意,得到之后,什么都會有點介意。這是愛情,請你不要介意。有人問,那個人比較痛苦,還是留下來的那個人比較痛苦?應該說,愛的最深的那個人比較痛苦。
【第48句】:于惡慧眾生,起大慈心,于不善業(yè)眾生,起大悲心,于作善業(yè)眾生,起于喜心?!度A嚴經》卷六十八
【第49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造物主給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天性,你要做的就是順其自然,把自己的天性發(fā)揮到極致。
【第50句】:隨緣,是面對,是接納,坦然面對一切外境,欣然接納一切結果。有此心境,則無所憂畏,無善而不可求。
【第51句】:【禪心佛語】恒東法師【養(yǎng)生禪】“忍”能養(yǎng)福;“忠”能養(yǎng)祿;“樂”能養(yǎng)壽;“動”能養(yǎng)身;“學”能養(yǎng)識;“靜”能養(yǎng)心;“勤”能養(yǎng)財;“愛”能養(yǎng)家;“誠”能養(yǎng)友;“善”能養(yǎng)德。
【第52句】:【禪心佛語】確切地講,物化文明的強勢其實不是物化文明擊潰了心性文明的這種交鋒,而是有信仰對于沒有信仰環(huán)境的一種進犯,這很關鍵。
【第53句】:子等歸向極樂,全須打得一副全鐵心腸,外不為六塵所染,內不為七情所錮,污泥中便有蓮花出現(xiàn)也。(彭二林)
【第54句】:恒愚法師禪語人生順其自然,是一種心靈的灑脫;人生是一場旅行,我們不能總是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幻想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更重要的是把思想轉化為行動,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到達理想的彼岸。
【第55句】: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閑。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也徒然。(明)憨山《費閑歌》
【第56句】:平靜來自內心,勿向外求?;ㄩ_有聲,風過無痕。坐亦禪,行亦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開心輕松,過好一生。
【第57句】:【禪心佛語】世人都愿享福,為什么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為人一不知足、二不認命。人要明道,有福會享,沒福也會找。
【第58句】:【佛心禪語】※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害怕——害怕離開,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放下,那個時候才不會害怕,才能放下。
【第59句】:講話要有分寸,談吐婉轉,言之有理,那么你講的話就會美妙動聽?!斗鹜拥母裱浴?/p>
【第60句】:靜由心生,心不靜,則煩惱生。在繁雜的人世間,能夠保持一顆寧靜的心靈,隨時回到自己的內心深處,細細品味生命的微妙,無疑是一種超然的人生境界。
【第61句】:【佛心禪語】愛國護國這是佛教歷來就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棄,只有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基礎上,自己的宗教信仰才能生存和發(fā)展。
【第62句】:【禪語人生】我們的幸福不能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上,因為外在不是我們主觀意愿可以決定的,是會變化的。
【第63句】:我們的生活充滿著禪意和禪機,所謂“神通及妙用,運水與搬柴”。但大多數(shù)人由于自我封閉,意識不到他本身具有體驗禪的潛能,這就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
【第64句】:【佛家禪語】我寧愿過著艱苦樸素的日子,也不愿意自己的幸福與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第65句】:【禪語人生】許多人沒想到學佛修行,主要原因就是沒有無常觀,認為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花,有許多世間目標要追求。這種對世間的耽著,是阻擋眾生走入佛門修行的最大障礙。
【第66句】:忍辱決非是卑怯無力的含垢忍怨,是以一種極大的力量來忍受一切。(民國)太虛《菩薩學處》
【第67句】:【禪心佛語】佛教的修行者隨時保持覺察,看護自己的身心活動,反省自己言行背后的動機,珍惜與他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種種緣起,是因為我們知道,生命這出戲,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第68句】:【禪心佛語】夫妻之間不在乎嘴上說‘我愛你’,要看心中是不是裝著你。不要老是回憶美好的過去,而是面對現(xiàn)實過好現(xiàn)在的的生活。
【第69句】:【禪心佛語】內心擁有愈多慈愛,‘自我’就會愈微弱;‘自我’愈是消除,內心就會顯露出更多的愛。
【第70句】:【禪心佛語】持戒讓一個人從舉止到內心都安詳、穩(wěn)重,透出一種慈善、清和的光輝,私心雜念少了,就容易專注,也就是“定學”。
【第71句】: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第72句】:把生命都耗費在名利上,到頭來只能是一場空。清閑自在才是生命的至寶,它使我們遠離空虛,不受世俗傷害,讓我們看到生命的本真,找到人生的快樂。
【第73句】:【禪心佛語】靈魂需要原諒,但絕不意味可無原則的畏縮;心靈需要寬容,但不意味著可以任意放棄。做人首先得承擔責任。
【第74句】:生氣,在佛法中被稱作“嗔”。佛家言:“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狈鸺已裕骸耙荒钹列钠?,八萬障門開?!笨梢?,無法控制嗔怒,就很可能招來彌天大禍。
【第75句】:【禪心佛語】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第76句】:無情歲月增中減,有味詩書苦后甜。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無事不登三寶殿,有錢難買一身安。無事且從閑處樂,有書時向靜中觀。無限朱門生餓殍,幾多白屋出公卿。
【第77句】:【禪語人生】五曰寬容樂人人有秉性,個個有脾氣,為人處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豁達樂觀,要學“君子坦蕩蕩”,莫像“小人長戚戚”,可使心情保持舒暢。
【第78句】:【禪心佛語】海說:你來到我身邊,以為看到了海,但你并沒有看到我。其實,你看到的我只是表面,真實的我必須要你深入探索。
【第79句】:【禪語人生】在佛陀的悟道中,真實地認識到,生死中,痛苦和快樂,其本質是苦的,快樂,也只是苦得到暫時解決,是無常的。
【第80句】:【禪心佛語】感謝打擊我的人,感謝非難我的人;他們給了我磨練的機會,讓我活得更升華、更超越。
【第81句】:【禪心佛語】憤怒所造成的痛苦不僅出現(xiàn)于此生,憤怒之業(yè)果將于來世成熟,而其強度足以造成地獄般的生活,或者輕一些,例如:數(shù)不盡的煩惱痛苦。
【第82句】:【圣經文案】49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詩20:7)
【第83句】:晝夜勤行利他事,利己內心無我相,如母愛子常衛(wèi)護,寒暑雖苦心無倦。《佛母寶德藏般若經》
【第84句】:【禪心佛語】上師是父親,壇城是母親,弟子是兒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剛道友必須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搞好團結,要珍惜這個緣分。
【第85句】: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而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中搖擺。幸福不過是欲望的暫時停止。——叔本華《悲觀論集卷》
【第86句】:【禪心佛語】沒有別的捷徑可走,只有依靠腳下的土地,依靠繁花碩果的春秋,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堅持不懈。
【第87句】: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鳥過白云,魚躍水面”般---空中無跡,水面無痕;不為消逝事物而煩惱,心境安然而自在。
【第88句】:坐禪只是一種進入禪定的途徑,假使只為坐禪而坐禪,即使枯坐成骨,心不曾抵達禪的深處,成佛的愿望也不過是空夢一場。
【第89句】:【禪語人生】無德禪師道:你能隨時隨地和各種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樣的慈悲胸懷,講些禪話,聽些禪音,做些禪事,用些禪心,那你就能成為有魅力的人。
【第90句】:【經典佛語】所有的輸和贏都是人生經歷的偶然和必然,只要勇敢的選遠方,你也就注定選擇了勝利和失敗的可能。人生的關鍵在于:只要你做了,輸和贏都很精彩.
【第91句】:愛是陽光,讓心靈的鮮花開放;愛是雨露,滋潤仇恨的心靈;愛是和煦的微風,吹去心頭的陰影。世界是互動的。你給世界多少愛,世界就會回報你多少愛。當我們接受愛的同時刪忘了給別人以關愛。
【第92句】:王為人中尊,海為江河長,月為星中明,明照無過日。上下維諸方,及一切世間,從人乃至天,唯佛最第一?!吨邪⒑洝肪硭氖?,《梵摩經》
【第93句】: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舍身命處,為眾生故,然盾乃得成菩提道?!斗ㄈA經》卷一,方便品
【第94句】:【禪語人生】幸福應該是生活的一種責任,他是生活當中一種信念的力量,煩惱從客觀上說影響不了命運,影響命運方向的是自我的固執(zhí)和偏激,抬頭望明月,方信不染心。
【第95句】:【禪心佛語】威嚴,絕對的威嚴,是管好這個團隊的必須手段。一個沒有威嚴、沒有統(tǒng)治手腕的頭狼,很快就會被別的狼取代。
【第96句】:【禪心佛語】僧團是佛教的代表,如果大眾眼中的僧團真的發(fā)生了“身份改變”,這一改變將是“致命的”。
【第97句】:【禪心佛語】明白真理,但未有去實踐真理、真理對你也毫無意義。自己未曾體驗過的事情、說出來也沒有底氣、口頭禪終將無法感同身受。
【第98句】:一個人一生要成為怎樣的人,成就多大的事業(yè),這主要決定于我們的心有多寬廣,氣度有多大。
【第99句】: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意味著我們能用心靈的智慧覺照(佛教術語,覺是覺知,照是照見。意指向內觀照己身以達到洞徹外相的境界)這個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