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手機信號即是光,此光中加信號代碼,有能量,有信息,有情感,有語言;充滿空間,隨時隨地可以接收。“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即是阿彌陀佛無量光明信號代碼,充斥法界,有救度之力,有呼喚,有慈悲。
【第2句】:做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行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你若不疑,人間不寒;你若不離,世界不遠;你若不恨,蒼天有暖;你若不語,四海升平。
【第3句】:接受自己的年齡,也接受這個年齡的愚昧、限制和快樂,這是最理想的生活,總有一天,時間會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的。
【第4句】:當我們徹底確認了自他不二,的確無可疑時,對于人我的界限,自然就不會那么凸顯,自我意識也不會那么突出了。——耕云先生
【第5句】:【禪心佛語】你敢戴起鐐銬跳舞嗎?聞一多先生把詩比做戴著鐐銬的舞蹈,是耐人尋味的。不能設想沒有規則的游戲,也不能設想沒有控制的言行。只有在規則和規矩的控制下,一切才會美好。
【第6句】:【禪心佛語】對于禪修之所,佛陀的指定是“前往林野,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閑處”,要求環境的絕對安靜、清靜,充斥著各種聲色誘惑的塵世顯然是不適合的。
【第7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高度的人,走不遠。沒有深度的人,很膚淺,沒有寬度的人,很狹隘。眼光越遠,視野越寬,成就越大。看遠,既是目標,也是過程,更是境界。目標牽引成長,過程充盈人生,境界決定成功。
【第8句】: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第9句】:你不喜歡的東西,可能正是別人的至愛;你如獲至寶的東西,別人可能棄如敝屣。不要以自己的好惡揣測人家的好惡,也不要因人家的好惡左右自己的好惡。
【第10句】:【禪心佛語】懷疑是痛苦的開始,釋疑是快樂的開始。懷疑固然可以,求證更加重要,與其長時間的懷疑,不如短時間求證。
【第11句】:禪師讓他伸出左手并指給他看:這條橫線叫愛情線,斜線叫事業線,這條豎線是生命線。然后禪師請他將手握緊問到:這幾根線在哪里?
【第12句】:愛上自己,就是要修煉一顆積極、平和的心。刺耳的話不過是陽光里的塵埃,下一秒就被風吹走。難受的時候可以哭得很狼狽,但是淚干后,記得笑得仍然燦爛。
【第13句】:【禪語人生】新一代都市女性,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墻,開得起騎車,買的起洋房,斗得過小三,打得過流氓。
【第14句】:【禪語人生】真正能放下的人,不會花精力解釋過去,而是面向當下,樂活現在,包容過去的情緣和關系。一場情緣,應好心珍惜,懷著感恩說再見。
【第15句】:【禪語人生】學佛人要有把握,盡量不去做。實在無法避免而做了,也得懺悔,不要隨意造傷害生命、罵人等惡業。修法就是要改變自己,使身口意的業障慢慢消除。慢慢把我們的身口意轉變為好的,對人有慈悲心,多做對人有益的事。
【第16句】:六和文化【禪語人生】人生中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第17句】:【禪心佛語】世間萬物都是有因有果。一切因果都是由人的善惡行為而來。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一切法都處在變數當中。因果不是定數,是行為和業報的結果。
【第18句】:【禪心佛語】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殃咎之來,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第19句】:誘惑是人生路上的蝴蝶,很多人都被它美麗的翅膀迷住了雙眼,從而誤人歧途,忘記了自己的路。所以在這個充滿誘惑的年代,要始終堅持自己的操守,守住自己的底線,不能喪失了原則和立場,更不能讓欲望無限制地膨脹。
【第20句】:講道德、守法律、做好事,不僅是社會對個體的外在要求,同時也是個體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內在需要,是自覺自愿的,而非外在強制的。
【第21句】:破繭而出,必須承受挫折和痛苦的試煉;破繭而出,必須要能調伏自己的欲望與執著:破繭而出,必須學習反省與接受失敗;破繭而出,必須接受新知和增加知識,破繭而出,必須結交善友與增廣見聞。
【第22句】:【禪語人生】無論是誰,這一生總是要經歷苦難的,人生總是苦樂參半的,生活總是充滿希望,同時充滿遺憾。從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哭聲與淚水,就注定了今后要獨自面對生活中的風吹雨打,風霜刀劍。
【第23句】:【佛心禪語】最無情的不是人,是時間;最珍貴的不是金錢,是情感;最可怕的不是失戀,是心身不全;最舒適的不是酒店,是家里;最難聽的不是臟話,是無言;最美好的不是未來,是今天。
【第24句】:【禪語人生】掌握了道不僅僅是體現在講道上,而是體現在用道上,欲用道就要勤勉的操練道(借事煉心),操練道就要學會各項道的規則,掌握了各項道的規則就意味著入道、用道了。
【第25句】:世界上的事情本來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第26句】:積錢不如教子,閑坐不如看書。家丑不可外傳,流言切莫輕信。儉用亦能夠用,求足何時知足。見了兔子開槍,見了老虎上香。將怕陣前失馬,人怕老來喪妻。驕傲源自淺薄,狂妄出于無知。叫往東別往西,叫打狗別罵雞。
【第27句】: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風霜要起遲。黃牛精神必須有,老虎脾氣不可無。活時只恨錢財少,死時方知財非寶。家人招下數十個,有錢沒勢被人欺。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第28句】:【經典佛語】錯誤是成功者必須要支付的成本。在沒有成功之前必需依賴仰仗過來人。在生活中有時被騙那也是成熟的助緣。若能把佛法作為人生核心思想,人生必將會免除很多痛苦.
【第29句】:【禪心佛語】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恒。
【第30句】:【佛心禪語】財布施是圓滿財富的因。但是財布施并不是必須要拿出很多錢財,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也可以做財布施。比如我們為家人、社會奉獻和付出,也可以成為財布施。什么叫奉獻、付出?你把自我放下了,才有真正的奉獻和付出。
【第31句】: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靜,問問自己,將來的打算,并朝著那個方向去實現。而不是無所事事和做一些無謂的事。
【第32句】:【禪心佛語】人生僅有一世,怎樣的選擇決定怎樣的生活。盡管保持清醒而不被同化,保持敏銳而不同流合污,會被排為異己,但能保持一份清醒、一份清靜、一份獨立和自由,我覺得這樣的選擇也不錯。
【第33句】:【禪言禪語】如果一段感情讓你變成瘋子,那么就是愛錯了。如果一種愛情讓你變傻子,那就是愛對了。壞的愛情使人死去活來,而好的愛情只會讓人變的更優秀。不要愛到精疲力竭,而要愛到沒心沒肺。
【第34句】:行行有利,行行有弊。行要好伴,住要好鄰。行義忘利,修德忘名。好人多難,好事多磨。好人怕夸,壞人怕扒。好賒好還,再賒不難。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好言難得,惡語易施。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第35句】:人活著,不應活得那么苦悶,人死了,不應死得那么傷感,哪怕生命只一朵花開的時間,也要像花一樣燦爛地綻放,剎那永恒,只因我在瞬間感受到地久天長的味道。
【第36句】:【禪心佛語】當禪修者在進入禪定的時間內,他的心不會出現任何的煩惱,甚至連雜念都不會生起。其間,困擾性煩惱完全被強大的定力所鎮伏。
【第37句】:【佛心禪語】自己的欲望往往壓制了本身的智慧,執迷于其中,上下所求,反而更是不得其解。人總是懷念著過去,期盼著將來而沒有在意過現在,真切地過著現在,才算是體會人生的人。
【第38句】:我們在進行人生選擇時,要誠實地對待自己的心靈,而不要受他人的價值判斷所左右,不管他是佛祖還是普通人。我們不能指望用別人的心燈來照亮自己,只能借別人的思想做火種,點亮自己的心燈。
【第39句】:【禪心佛語】你可以不相信佛教,甚至可以不相信世界上的任何宗教,但不能不相信餐桌上的那些動物是有情感有感受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我們應該從餐桌上做起。
【第40句】:【禪語人生】小善如涓流,點滴匯聚終成大海;小惡如磨石,不見其減日總有損。做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第41句】:【禪心佛語】和同伴格格不入的人,或許只是因為他聽到的拍子不一樣。何不就讓這人隨著他聽到的樂聲走,管他有無節奏,是否離譜呢。
【第42句】:有哲理的話:停下來看風云,坐下來靜賞花開,美文雅句:如若,風雨敲窗,就且聽風吟,心若無塵,歲月靜好。
【第43句】:【禪心佛語】常言道“大器晚成”,許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樹也得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方能長大。
【第44句】:智慧點晴天堂與地獄只存在于人的心中,存在于人們的一念之中。當人們趨向惡時,地獄之門便打開了;而當人們趨向善時,天堂之門則打開了。
【第45句】:【禪心佛語】舍利弗是佛陀座下眾多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大弟子。佛教里有一部經叫做《心經》,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里面的“舍利子”指的就是這個舍利弗。所以佛陀說舍利弗是有大智慧啊。
【第46句】:一個人要樹立正確的“立場”,才能遵從自然規律,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人際關系最重要的一環,是能否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
【第47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人的痛苦大都來自自己那顆永遠不滿足的貪欲之心,與怨恨我們、仇視我們的敵人相比,自己那顆貪欲之心才是最大的敵人。
【第48句】:【圣經文案】488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里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里未得完全。(約壹4:18)
【第49句】:【禪心佛語】其基本轉化特征,是由濃轉淡,從混濁轉清朗,如是打坐、行禪等觀修用功,方得佛法真實功夫,如實智慧。此中修行的訣竅,須知用客觀的方式覺知它;正念地貫穿始終受持它;以平等心去觀照它。
【第50句】:【禪心佛語】若要一輩子高興,做事;若要一陣子高興,做官;若要一個人高興,做夢;若要一家子高興,做飯;若要一圈人高興,做東。
【第51句】:這世上沒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么錯誤不可以改正。學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他人高尚的人格,當我們用賊眼看人時,人人都是賊。當我們用佛眼看人時,人人都是佛。人世間最大的美德是寬容。
【第52句】:牢。——《佛陀的格言》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的過失是最大的病痛。——海濤法師
【第53句】:【禪道妙悟】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第54句】:【禪心佛語】風雨也罷,彩虹也罷,艱辛也罷,平坦也罷,榮辱也罷,沉浮也罷,原本無好無壞,都只是人生的必經之路,都是生命需要去品嘗的滋味,酸甜苦辣只是心的分別。
【第55句】:【禪語人生】有些人說,自從進入佛門以后,雖然自己沒有修過很多法,但是性格卻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改善。這充分說明你調心的功德正在呈現。我們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對治內心的煩惱,當貪嗔癡煩惱逐漸減少時,性格自然會越來越調柔。
【第56句】:每一段經歷注定珍貴,它必將令你憶起智慧,生命的豐盈在于心的慈悲,而它的美好緣于一顆平常心。不必雕琢,踏踏實實做事,簡簡單單做人。
【第57句】:【佛道禪語】佛教微博經典:一片葉,落在哪里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里都是芳香。一個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顆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第58句】:思想在如水的夜色中漂泊,心是唯一的航燈,燈不滅就不會迷航,遲早會抵達黎明的彼岸。燈如滅了,思想就會觸礁,萬劫不復地沉沒。
【第59句】:【佛心禪語】莫讓淚水淹了眼,莫讓仇恨燒了心。“一個人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第60句】:個人的利益與大眾的利益永遠是一致的,只有把個人的利益與大眾的利益緊密地聯系起來,個人利益才是永久的。
【第61句】:人生來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沒有必要和別人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總是和別人比來比去,就會丟失自己。即使自己某一方面比別人差,也要學會從別的方面找到平衡——也許在另一方面,我比別人要優秀。
【第62句】:【禪心佛語】人到了某一個階段,生活就會開始給你做減法。拿走你的一些朋友,讓你知道誰才是真正的朋友。拿走你的一些夢想,讓你認清現實是什么。當你能看著自己忙里忙外,成為自己生活的旁觀者,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節奏。
【第63句】:【禪語人生】我們作為同參道友,應互相勉勵,往菩提道上走,不要互相損害。我們要時時刻刻講說佛法,口不說非禮之言,身不作非禮之事。
【第64句】:【經典佛語】遇到任何苦難,我們就發愿來世能救度這類苦難的眾生。那豈不是‘煩惱即智慧’嗎?(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
【第65句】:【禪語人生】有權利就有義務;有權利就有責任;有權利就要考慮集體的利益;有權利就要團結大家共同創造和諧幸福人生。
【第66句】:【佛心禪語】不要太過分地計較個人的得失,不要單單為了薪水而工作,人我兩利,義利相濟,吃虧就是占便宜。
【第67句】:【禪語人生】我們將要了脫生死的關鍵時刻,需要依靠上師佛法僧,因為人的力量太單薄,在世間往往身不由己,在大自然的災難中,或人與人之間,人與其他眾生之間,我們沒有辦法抵擋的事情是很多的。
【第68句】:今生,遇一生緣,守一段情,注定,與文字結緣,與禪心相戀。奈何,落花有意,清風無情。緣初不相識,緣盡不相認,執筆封心思,只為曾有的那段碎碎戀。
【第69句】:【精短禪語】太陽每天升起又落下,月亮每天落下又升起。迎來白天送走黑夜,送走黑夜迎來白天。年年如此,歲歲如此。宇宙天體運行簡單至此,生命亦應簡單如此。活得簡單點兒吧!簡單地活著,其實很簡單。
【第70句】:【經典佛語】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靈黑暗,有人雖然眼盲卻心地明亮,當然有人心盲眼也盲,那就很苦了。其實,心盲比眼盲更苦,這樣的人生總在無明中,茫然不知前途。(東方微博)
【第71句】:人生沒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實的美;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只有披荊斬棘才能路路順;人生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沒有永恒,只有閃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恒。
【第72句】:如何走出一條展現自我價值的獨特人生之路呢?一、肯定自己,內心堅定不動搖。二、有確定的人生方向,在現實和利益的旋渦中保持冷靜清醒。三、不要總想成為別人,或是超過別人,而要觀照自身,認識自己的優勢。
【第73句】:【禪心佛語】佛教認為,人的生命不僅是從生到死,還是一個循環的過程。人的一生僅是這個大循環中的一個環節。佛教對現實的態度超然,對文明的終極追求更透徹、更究竟。無論世界如何變換,佛教都有自己不變的真理。
【第74句】:【佛心禪語】佛教認為,人的生命不僅是從生到死,還是一個循環的過程。人的一生僅是這個大循環中的一個環節。佛教對現實的態度超然,對文明的終極追求更透徹、更究竟。無論世界如何變換,佛教都有自己不變的真理。
【第75句】:【放下感情的禪語】一個人是否滿意自己的生活,和擁有多少物質不能直接畫上等號。欲求不滿時,快樂也會變得遙不可及。我們付出十分努力,以為必然會得到十分回報。如果不懂得克制過度的欲望,努力與進取便會失去意義。
【第76句】:知諸眾生悉皆如幻,知諸如來悉皆如影,知諸界趣業行受生悉皆如夢,知諸世間所現果報如鏡中像,知諸世間諸有生起如熱時焰,知諸國土依心想住悉如變化。“四十華嚴”卷二
【第77句】:【禪心佛語】為了自由,我們舍棄了愛;為了自由,我們舍棄了事業;為了自由,我們舍棄了家庭.....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我們什么都不需要舍棄,只要帶著覺照,不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本性就不會迷失。
【第78句】:人必須不停地求知,不斷地歷練自己,令“自我功能”提升,才能正確有效地處理問題,才有快樂和幸福。切忌采取逃避的態度,因為未經解決的難題,會不斷地困擾你,逃避是墮落和崩潰的原因。
【第79句】:【禪心佛語】放棄是一種睿智,它可以放飛心靈,可以還原本性,使你真實地享受人生;放棄是一種選擇,沒有明智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進退從容,積極樂觀,必然會迎來光輝的。
【第80句】:有一位心結重重的人,心念只在想著別人辜負了他,他付出友誼金錢來幫助別人,卻遭到被倒錢(借錢不還。——編者注)的命運,心中充滿了埋怨與嗔恨,所以想要到法院去控告對方。
【第81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快樂,是一種心中的寧靜、喜樂、清明、慈悲的體驗,這種體驗不需要依靠外在的條件,達到這個境界,則疼痛也好,舒服也好,自己都可以快樂。
【第82句】:【禪語人生】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83句】:種花須知百花異,育人要懂百人心。種田不勤收獲少,養兒不教禍害多。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豬圈豈生千里馬,花盆難養萬年松。
【第84句】:【禪心佛語】放棄該放棄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無能;不放棄該放棄的是無知;不放棄不該放棄的是執著。
【第85句】:人在塵世走一遭,得到的都是虛名浮利,無論修行多么高深的禪師,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和尚。洞山禪師不戀閑名的姿態實在灑脫至極,小和尚的做法也充滿智慧。
【第86句】:天上星多月不明,世上官多不太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來。天下多有不平事,世上難遇有心人。天下烏鴉一般黑,地上虎狼皆吃羊。
【第87句】:【佛家禪語】真正的英雄,并不是能打敗敵人的人,而是能降伏煩惱的行者。敗敵人,只是一時的戰勝。伏煩惱,才是永恒的勝利。敗敵人其實會制造更多的敵人,降伏煩惱等于徹滅一切,也戰勝一切:064。
【第88句】:一般人都是真理知識化,喜求知解,停留在概念里。所以達摩祖師西來,傳法的模式,就是法(真理)的人格化,除了法,沒有我,而法也是本無之法。——耕云先生
【第89句】:【圣經文案】149這殿后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2:9)
【第90句】:【佛心禪語】佛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宣化上人曰:“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時時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時時都是鬼。這個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惡,會結地獄的果。”
【第91句】:【佛心禪語】時間沒有盡頭,生命有其長短。在無限的時光隧道里,計較太多就是對有限的生命的一種褻瀆。因為計較,我們缺失了寬容,從而錯過了幸福。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修行,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養出一份寬容。#評論古今#
【第92句】:【經典佛語】“佛就坐時,手腳永遠擺在最合適的位置,神情泰然,絕不會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佛也從不蹺二郎腿,用手撐著身體或支頭而坐。
【第93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患生于多欲,禍生于多貪,過生于輕慢,罪生于不仁;道生于安靜,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儉,命生于和暢,只有修為。
【第94句】:【禪語人生】要掌握時間,生命是有限的,誰也不能把握,誰也不敢說自己能活百年千年。但是,在你尚能做主之時,念念都要不離開佛法僧三寶,要好好的用功預備資糧。
【第95句】:汲取井小時,不管汲取多少,井中之水依然不減;但是,井水也不會因不汲取而增高水位。布施就好比汲取井水,惟有不斷地布施,才能造福、增福:否則,福亦不增。
【第96句】:【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身軀、四肢、毛發和皮膚都是父母給予的,作為孝子就千萬不敢使其有所損傷、毀壞,這是孝道的起點。
【第97句】:【心靈禪語】不必要把幸福描繪得和春天一樣美好,人生本來就是在煩惱當中穿行,在痛苦當中浮沉,你的謙虛和樂觀,就是面對逆境出現的曙光,向前,就是方向。
【第98句】:【禪語人生】修行是點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顆行善的心。常有人把修行誤認為是出家人的事,其實修行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應有的生活修養:“修”是修身養性,“行”是端正行為。
【第99句】:【佛語悟道】富貴人家的公子哥兒爭相夸耀自己的富有,而穿著百衲衣衫的高僧不以自己的貧窮生活為恥。可是近來世俗之人顛倒是非,他們只看重人的穿戴打扮,卻不看重人本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