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幸福定律:沒有的時候,不需要;需要的時候,別沒有。
【第2句】:于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梵網經》卷上
【第3句】:【禪語人生】未成佛果,先結善緣。
【第4句】:【禪心佛語】四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第5句】:【佛語禪話】理想要高遠宏觀,腳步要落實當下。
【第6句】:【佛心禪語】不與感情相呼應的同情,只不過是一種偽裝的自私。
【第7句】:【禪語人生】虛空但有名,亦無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
【第8句】:【禪語悟道】夫妻之間要比誰愛誰,不要比誰怕誰。
【第9句】:【佛心禪語】行善者得快樂,造惡者受苦難。
【第10句】: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維摩經》卷中,觀眾生品
【第11句】:充滿愛的付出而沒煩惱、很灑脫,是修行的目標。
【第12句】:【禪心佛語】可以忘掉傷疤,但不能忘卻恥辱。
【第13句】:【禪語人生】這個般若就是我們的本來的金錢。
【第14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僅僅是生命延續中的一個片斷。
【第15句】:付出一分功能,就有一分慧命成長。
【第16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能知理、惜理、守禮,就是光明磊落的人生。
【第17句】:【禪心佛語】精進的目的在于匡正自我的知見,進而導致思惟的正確。
【第18句】:【禪心佛語】琥珀主:別害怕,我是站在你這一邊的。
【第19句】:【禪心佛語】健康,是真正的財富,不要糟蹋它。
【第20句】:發菩提心者,非為己利,原為盡十方遍法界,一切極苦有情之所依怙。
【第21句】: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于平等。《維摩經》卷中,問疾品
【第22句】:【最有禪意的文案】只要有信心與愛心,每天都是健康與平安。
【第23句】:【禪心佛語】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第24句】:【禪心佛語】錢婆婆:放心吧,你一定可以做得到的。
【第25句】:如果影響不了別人,就做你自己該做的事吧。——證嚴法師
【第26句】:讀經書自利利人,可以明心、解義、入定、弘法、護法、超度祈福。
【第27句】:【禪心佛語】所謂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為沒有的力量。
【第28句】:【禪心佛語】莫只見別人眼中的小草。而未見自己眼中的木梁。
【第29句】:【禪心佛語】生是因緣生,滅是因緣滅,生滅是因緣,于法無所有。
【第30句】:【佛心禪語】安住當下的要領,就是要做到身在何處,心也在何處。
【第31句】:【禪心佛語】若識心者,守之則到彼岸。
【第32句】:【佛心禪語】心靈環保,在于看得開、放得下。
【第33句】:【佛心禪語】愛的升華為慈悲,慈悲的升華為大慈大悲。
【第34句】:【禪語人生】因緣為緣起空,諸法為自性空。
【第35句】:常懷感恩心而不埋怨,人生道路才能暢通無礙。
【第36句】:供養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大寶積經》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
【第37句】:【佛語摘抄精選】一切之事,心能忍,可令其不生。(《道院集要》)
【第38句】:【禪語人生】閑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第39句】:【禪語人生】修道人就是不為自己講道理,不狡辯,不談是非。
【第40句】:人不能自伏意,反欲伏他人意;能自伏意,他人意悉可伏。《三慧經》
【第41句】:【禪語人生】陽光雖然寶貴,但照射時間長了也會遭到謾罵。
【第42句】:【禪心佛語】人生頓悟:讓今天之心永遠快樂。
【第43句】:【禪語人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第44句】:【禪心佛語】臨濟禪師于是禮拜睦州而退,準備第二天拜辭黃檗禪師。
【第45句】:要信守誠實之道,不可用欺騙的手段獲利,同時要防止別人欺騙你。
【第46句】:【禪心佛語】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顆平常心,才能體會出其價值來。
【第47句】:【禪語人生】因為我愛得更多,所以我得到更多。
【第48句】:【禪心佛語】沒有到手的一定比到手的稀奇,但不一定比到手的更好。
【第49句】:【禪心佛語】抽,是一種生活藝術;找抽,是一種生活態度。
【第50句】:【佛心禪語】不求今生的回報,不求來世的福報,才是真正的布施。
【第51句】:以肉眼觀,無真不俗;以法眼觀,無俗不真。
【第52句】:【禪心佛語】男人口中的理想的,就是個徹尾的蠢女人。
【第53句】:放下過去的煩惱,也不擔憂未來,更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第54句】:【佛家禪語】付出愛心予人群,對己就是造福業、得福果。
【第55句】:【禪心佛語】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
【第56句】:【禪心佛語】忍之為德,乃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第57句】:【禪心佛語】給自己一個明朗而透明的心境。
【第58句】:若是懂得,日升日落也是一種相守,花開花謝亦是一種深情。
【第59句】:念佛人心清凈,凈心念佛凈心聽;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無非心凈定。
【第60句】:束縛,還談什么生命的本源?重要的是自我解脫,而不是求人解脫。
【第61句】:【禪語人生】勿以容貌的丑陋為恥,而應以內心之丑為恥。
【第62句】:【禪心佛語】放下,是不離自己的責任跟義務,完成心地的解脫。
【第63句】:【佛心禪語】知足善解常自在,不因是非起煩惱。
【第64句】:【逆境長心智】逆境使心智成熟,勞動使身軀成熟。
【第65句】:【禪心佛語】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第66句】: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第67句】:【佛家禪語】盡本分,得本事。
【第68句】:【禪語人生】正念者,唯念菩提;菩提無所念,一切處無心。
【第69句】:【禪心佛語】懂得關懷別人,是成長的真正開始。
【第70句】:【禪心佛語】古德云:不識佛道,徇世名字,如狗逐塊。
【第71句】:【禪語人生】一滴水,用顯微鏡看,也是一個大世界。
【第72句】:善需大家做,力量才會強;福需大家造,福氣才會大。
【第73句】:【禪心佛語】人生因為積聚慈悲而受人尊敬。
【第74句】:【禪心佛語】當以觀觀昏,即昏而朗以止止散,即散而寂。
【第75句】:【禪心佛語】如何未盡傳燈志,溘然于此遇途窮。
【第76句】:【禪心佛語】對于生命無常的覺醒,乃是智慧的開端。
【第77句】:【禪心佛語】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第78句】:【禪心佛語】若用煩惱心期待開悟則永遠不悟,放下即是。
【第79句】:在團體中,不要有與人一爭長短的念頭,要懂得縮小自己。
【第80句】:【佛家禪語】人文是生命的結晶,人格的升華,也是慧命的成長。
【第81句】:【禪心佛語】空性,是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
【第82句】:【佛家禪語】引導團隊的良方,在“用智慧輔導,以愛心對待”。
【第83句】:自得凈心,為他演說清凈心法。《華嚴經》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第84句】:【禪心佛語】樂天知命,無喜無憂,妙性朗然,其樂難述。
【第85句】:【禪語人生】吾愛萬物而無遺,此即開悟之道。
【第86句】:【禪心佛語】完全付出,不求回報,才能自由自在。
【第87句】:念佛不是數字念得越多越好,而是看你能不能反聞自性。
【第88句】:【禪語人生】心外見法即是外道,若悟自心,即離生死,即是涅盤。
【第89句】:【禪心佛語】福州開元寺方丈、泰寧慶云寺住持、霞浦留云寺住持。
【第90句】:【禪心佛語】內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第91句】:【禪心佛語】失去愛,生命就像木偶。
【第92句】:【禪心佛語】多情之人必寡情。情與無情其實為一體。
【第93句】:【禪心佛語】沒有分別心和執著心才是真正的苦行(悟必依智)。
【第94句】:【禪心佛語】男人的胸懷是被冤枉撐大的。
【第95句】:【禪心佛語】肯定別人并不表示否定自己。
【第96句】:【禪心佛語】出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別一便秘就怪地球沒引力。
【第97句】:總之,菩薩道起自凡夫,終至佛果,都不離身、口、意行。
【第98句】:比如一個人很笨,那他(她)一定頭腦簡單,不會算計,不會欺騙你。
【第99句】:做好事要殷勤,切莫遲疑不進——身業行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