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能改變。能想自己,更能想別人,顧全大局,這就是法。愿意成就別人、為別人付出,不惜經歷磨難、受到委屈,這不僅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做一個心中時常想到別人的人吧。
【第2句】:【禪心佛語】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有時候你必須跳出窗外,然后在墜落的過程中長出翅膀。現在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前進的方向。
【第3句】:【禪心佛語】當你靜下心來的時候,你的腳步是如此輕盈,就像蒲公英在空中婀娜,生活變得這樣美好,你會發自心底地恭敬萬有,你會變得更加安詳、自在,心里無有一絲的掛礙。
【第4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必須把覆蓋在真我之上的虛偽面具撕下來,才能活出真實的自己。
【第5句】:寂寞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寂寞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同行者,寂寞是為了孤獨背后的解脫,寂寞的過程,就是一個尋找真愛的過程。找不到對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改不掉正確的自己。
【第6句】:【圣經文案】395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弗6:14-15)
【第7句】:“暫時擁有”的金錢觀,我們獲取財富首先須認清財富的本質,金錢只是我們獲得福報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8句】:【禪心佛語】靜-才是修養,舍-才能得到,做-才會擁有。心平氣和地告別過去,只爭朝夕地活在當下,淡定從容地迎接未來,看山神靜,觀海心闊,心態平和,知足常樂。
【第9句】:是非場中賣虞賣呆賣疾,恩怨人中少事少非少心。用智慧探索人生,每一天都是開端,每一分鐘都是起點。
【第10句】:因為生活過得很無聊!人若正事不做,卻忙著應酬、打麻將、觀光旅游;這種“無所事事忙”,在飽樂之后,一定會感到疲倦與空虛。
【第11句】:萬事誰能知究竟,人生最怕是流言。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萬丈高樓從地起,千年古樹靠根撐。為別人掘的陷阱,掉下去的是自己。為人處處行方便,福也增來壽也增。
【第12句】: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
【第13句】:無論走到哪里,都該記住,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現實。
【第14句】:矯謂“在塵不染,隨緣不變”,緣就是生活環境與條件,吃飯時吃飯,做事時做事,而這顆菩提心,既不為外境所轉,不為六塵所染,也不再因周邊的事物而生心動念。——耕云先生
【第15句】:【知識源泉】產生靈感的基礎是知識的積累,是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新奇事物的不懈追求。
【第16句】:【禪語人生】有的人位置高,但是他在趴著;有的人位置低,但是他在站著;有的人怎么扶,也扶不起;有的人怎么壓,也壓不倒;有的人想記總是記不住,有的人想忘總是忘不了。
【第17句】:用禪心來看世界,會多出一份超脫與淡然。在流動的歲月中,關于幸福,都是跟平淡在一起的。
【第18句】:將來之世,多有比丘貪惑供養,令法毀滅。若有比丘奉持戒律,法當久存。《迦當比丘說當來變經》
【第19句】:【禪語人生】一切世間人。作罪事易。為福事難。一切學士。作福事易。為道事難。為道復易。解道者難。說道者易。行之者難。
【第20句】:【放下名利心】能將世俗名利之心放下,才可能成為仙佛;能將成仙成佛之心放下,才能徹悟世間的真理。
【第21句】: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須先對朋友真心,然后你會發現朋友也開始對你真心;如果你希望快樂,那就去帶給別人快樂,不久你就會發現自己愈來愈快樂。
【第22句】:若不能消信施之食,寧可一日百數歸俗,不應破戒受人信施!《大寶積經》卷八十八,摩訶迦葉會
【第23句】:【禪心佛語】水貴在靈活變通。它隨境而變,在天為云為霞,下落為雨為雪,入地滋潤萬物。它在云中飄蕩,在河中流動,在土中滲透。
【第24句】:【禪心佛語】佛法說人生是五蘊和合無我的,所以我們應該捐除我見,打破我執,積極為人群、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謀幸福。
【第25句】:【禪心佛語】念戒:不壞、不缺、不污、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
【第26句】:【禪心佛語】生即有,生即無,無有也。任何事物也有,也無。你出生,就是一種自然體系.我們歸于自然。發生的事情就是空。
【第27句】:菩薩精神:成就菩薩道必須具備菩薩的精神,知行合一,實踐力行。何謂“菩薩的精神”?
【第28句】:“靜坐常思”,“思”的是什么?應該是自己不知足與攀比產生的錯誤;“閑談莫論”,不讓“論”的是別人的生活與作風。踏踏實實地做我們自己,幸福、快樂自然會圍繞在我們身邊。
【第29句】:【禪心佛語】其實來亦何哀,去亦何苦。到最后,只是一片云煙。如同光明遇上黑暗,心頭煩惱與清涼,只在一念之間來回轉變。煩惱現前,心頭霧霾籠罩,不見光明。坐忘云物外,得失山水間。
【第30句】:一切諸佛所開演,無量方便皆隨悟,設諸如來所不說,亦能解了勤修習。《華嚴經》卷三十一,十回向品
【第31句】:【禪語人生】一個不發菩提心,不求生凈土的修行人,他的結局跟一闡提、惡人相比,只是有一步之遙的差距。惡人當生下地獄,一個不求生凈土的修行人是第三世下地獄。
【第32句】:在“眾生皆有佛性”的基礎上,佛家又提出了一個“眾生平等”的觀念,在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眾生平等”四字不啻于一聲驚雷,促進了民主思想的覺醒。
【第33句】:【禪心佛語】留點余地,才可能從容轉身,話不可說絕,事不可做盡,拒絕時別忘給人留個臺階,內心多一分愛,生活就會多一分驚喜,凡事只達七八分處才有佳趣產生。
【第34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坦誠的面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是一種智慧,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別人的誤解和責難,其實是一種解脫。
【第35句】:心靈禪語:命運何往,得失如何,是非較量,魯莽易傷,還記得那句老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非天天都在有,謙虛不聽自然無。抬頭看,明月在天。放眼量,郁郁蔥蔥。
【第36句】:【禪心佛語】行菩薩道的人因為還在滾滾塵世中做各種苦差事,所以在旁人眼中,也許會以為他活得很辛苦。其實,能夠不為自己的欲求而奉獻,就算得不到回饋也不計較,這才是最快樂的人。
【第37句】:【禪心佛語】索達吉堪布:生命稍縱即逝,每個人的精力也很有限。如果你真想在一生中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就不要把大好時光浪費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整天為了這些而心煩意亂。
【第38句】:【生活禪語】有些人事,看不清會糾結,看清了會心痛。人生如一粒塵埃,渺小、短暫和脆弱。表面是自己做主宰,實際上卻被天地、人道主宰著。很多變遷,你無法左右,只能隨緣。
【第39句】:【禪語】人生在世,行路匆匆,任何打擊都不應該成為你墮落的借口,時間會告訴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漸漸清醒了,才明白它是個錯誤;有些東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
【第40句】:【禪語人生】一個工作,別人做都很順,不出問題,自己去做,毛毛的問題一個接一個。福報太少,鎮不住這工作。
【第41句】:【禪語人生】學者事事要自責,慎勿責人。人不可我意,自是我無量;我不可人意,自是我無能,時時自反,才德無不進之理。
【第42句】:【佛心禪語】不將煩惱是非帶上床,不把憂悲苦惱帶到明天,就是居家修行的不二法門。
【第43句】:一切所有及其果,盡施于人舍心生。說名布施波羅蜜,是故彼唯心體性。(古印度)月稱《入菩薩行論》
【第44句】:若有眾生,但聞文殊師利名,除卻十二億劫生死之罪。若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恒生諸佛家,為文殊師利威神所護。《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卷一
【第45句】:【禪心佛語】領導力在順境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出來,只有在逆境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領導力。
【第46句】:人心如一面鏡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云開見清天。用寧靜的心態,觀大地眾生相,聽大地眾生聲。
【第47句】:【禪語人生】我們點的兩只蠟燭,那代表我們的雙眼及雙耳。無論你看什么或聽什么,如果你能如實地看或聽、能明白真理,那就是圣眼與圣耳。
【第48句】:【佛心禪語】自信看到是光明,疑惑看到是黑暗;自信看到是坦途,疑惑看到是困境。信必深信,行必力行,信而不深,猶如未信,行而無力,猶如未行。
【第49句】:在戰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佛陀的格言》
上一篇:B站小視頻火爆的佛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