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如惡誣罔人,清白猶不污,愚殃反自及,如塵逆風玢。《法句經》卷上,惡行品
【第2句】:戒、定、慧三學,持戒是根本、是保證,修定是基礎,證慧是究竟。
【第3句】:群居閉口,獨坐防心!是非窩里,人用口,我用耳;熱鬧場中,人向前,我落后。
【第4句】:【佛心禪語】「現在是最倒霉的時候。」當你說出這句話時,其實還不是最糟糕的時候。
【第5句】:【禪心佛語】理想有價值,人生才有價值;幸福不在別處,只在感恩的當下。
【第6句】:【禪語人生】在一個人固執己見時,很不能夠接受那種開緣思想。
【第7句】:一切世間所有福德,不及如來一毛功德。《優婆塞戒經》卷一,修三十二相業品
【第8句】:【禪心佛語】俗話說:買賣不成仁義在;可俗話又說:親兄弟,明算帳。
【第9句】:【禪心佛語】你會成功嗎?欲成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成就大器。
【第10句】:十七、禪定為佛弟子,常悟自覺,日暮思禪,樂觀一心。《法句經》卷下,廣衍品
【第11句】: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第12句】:【禪心佛語】快樂平安,上進無私這是眾生對佛菩薩最好的回報。
【第13句】:【禪心佛語】會一分為二看事情,因為凡事不是以自己的目的為轉移。
【第14句】: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在修持上獨力承擔,自我追找,自我完成,這是禪的最大特色。
【第15句】:【禪心佛語】各因緣中,得成就圣果,與墮惡道受苦,均皆是由我們的“心”所造成的。
【第16句】: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夸自敗,又增一毀。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懷一顆謙卑之心。
【第17句】:【禪心佛語】佛教不是發明因緣果報,佛教是尊重因緣果報,改良因緣果報。
【第18句】:【禪心佛語】大部分的人,不論自己怎樣自大,都討厭別人自大。
【第19句】:【禪心佛語】佛曰:凈心水器,莫不影顯,常現在前;但器濁心之人生,不見如來法身之影。
【第20句】:【禪心佛語】法是渡河的木筏,而不是為人執取,負在背上用的。
【第21句】:【佛語悟道】如果只是全部用刑法來治國、治民,那么會失去老百姓。
【第22句】:人生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卻能自我拓寬生命寬度與厚度。
【第23句】: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大集念佛三昧經》卷七
【第24句】:【禪心佛語】貪婪的火,灼傷了你的良知。慈悲的水,清涼在你的心中。
【第25句】:【禪語人生】這世上對某些人來說,是為了要爬升的梯子;對某些人則是為了要下降的梯子。
【第26句】:【禪心佛語】俗話說: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可俗話又說:眾口爍金,積毀銷骨。
【第27句】:【禪心佛語】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不容易的,也是幸運的。
【第28句】:【禪語人生】擁有夢想只是一種智力,實現夢想才是一種能力。
【第29句】:一切諸法真心所現,如大海水舉體成波。(唐)法藏《賢首五教義》
【第30句】:執著與把握不同——執著是為己而爭,把握則是當下付出。
【第31句】: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大慧普覺禪師文案》
【第32句】:【最有禪意的文案】天下一家親,平安時要互愛,災難來臨時要互助。
【第33句】:【佛心禪語】不是因為有了機會才爭取,而是因為爭取了才有機會。
【第34句】:包容別人時,雙方的問題就解決了。(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35句】:【禪心佛語】人生向前,活的是意志的堅定,智慧的綻放,如是,沙漠花開。
【第36句】:【禪心佛語】美是要以德行來烘托,如此,才能倍增美感與價值。
【第37句】: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為此苦,毀圣及善人!《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
【第38句】:【禪心佛語】當你很平靜的時候,這份平靜的能量會協助你完成。
【第39句】:【禪心佛語】來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觀此,未免心冷。
【第40句】:【禪語人生】修什么法都一樣,念什么佛都一樣,不能有分別。
【第41句】:【禪語人生】在修行中,唯有放下,自性才能顯現;唯有奉獻,心量才能廣大如虛空。
【第42句】:【佛心禪語】做大事要有魄力,做小事要能細心,做難事要肯忍耐,做善事要求無相。
【第43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個人能夠認清自己、認準目標、認真做事,就一定會有所作為。
【第44句】:開心功夫:大多數的人,心與意念無法攝持一致,皆起因于日常生活中所養成的習氣。
【第45句】:但能摧自忿恚心,一切怨敵皆調伏。(古印度)月稱《入菩薩行論》
【第46句】:【禪語人生】要用知心話暖人,用真誠話感人,用鼓勵話助人,用禮貌話喜人。
【第47句】:【禪心佛語】人生是短暫的,這句話應當提醒每個人去從事他要做的一切事情。
【第48句】:【禪心佛語】佛教徒不能只單靠一股熱忱,必須配合法的喜悅,才能安住在自己的崗位上。
【第49句】:【禪語人生】一般人總是喜歡執著擁有某種條件為幸福,其實世間的幸福是相對的。
【第50句】:【最有禪意的文案】所謂“難過”,并非時間漫長難度,而是心念卡住過不去。
【第51句】:撥云見月煩惱就像烏云,盡管烏云遮住了月亮,但在云層后面的月亮還是那么圓。
【第52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悔:遇良師不學;遇良友不交;遇良機不握。
【第53句】:【禪語人生】修行要尋訪善知識,不尋訪善知識而能夠開悟者,萬人中難得一人。
【第54句】:佛說:“肚量如同藏金庫,量大福大不可量;天包萬象天寬大,地藏萬物地無疆。”
【第55句】:【禪心佛語】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給別人。
【第56句】:【禪心佛語】年齡大,沒文化這些都不是問題,信心不足才是最大的問題。
【第57句】:【禪心佛語】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愿東愿西,悟人在處一般。
【第58句】:【圣經文案】162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太5:5)
【第59句】:【與人相處】懂得與他人相處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之真正樂趣。
【第60句】:【禪語人生】我執就如同流膿的暗瘡,使我們受苦的就是這個「我」。
【第61句】:【禪語人生】只有驅走心中一切自私之念時,理性之光才不會讓黑暗吞噬。
【第62句】:【禪心佛語】佛說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第63句】:【禪心佛語】佛陀教導我們解決當下的問題,這意思就是指根塵接觸的當下。
【第64句】:佛家講求布施,也就是說要樂于將自己之物贈與那些有所需求之人。
【第65句】:一生的罪與福,都是人自做的。最可怕的是人,最可愛的也是人。
【第66句】:一心不散亂,盡攝諸善法。(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七十三
【第67句】:【禪心佛語】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
【第68句】:【佛家禪語】改變自己、凈化自己,才能改變別人、凈化別人。
【第69句】:【禪心佛語】人生不過三萬天,成功失敗均坦然,是非恩怨莫在意,健康快樂最值錢。
【第70句】:【禪語人生】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由境滅,境逐能沉。
【第71句】:【禪心佛語】三乘的修行雖然趨向不同的結果,但它卻是成佛的不同階段。
【第72句】:有占有欲的人,最終舍棄了自身。南傳《佛教格言-煩惱品第四》
【第73句】:孝養父母是盡人事、盡形態,要殷勤、順從,不要讓父母煩惱、操心。
【第74句】:【禪心佛語】拈花一笑,便能衣破塵埃,禪心如水,亦如是。
【第75句】:【禪心佛語】儉而能施,仁也;儉而寡求,義也;儉以為家法,禮也;儉以訓子孫,智也。
【第76句】:【禪語人生】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
【第77句】:【禪心佛語】當相即道,見處即真,會相歸性,無不融通。
【第78句】:大氣是一種境界,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擁有大氣的你,此時站得高,看得遠!
【第79句】:三千世界,掠影浮光,我們看到的就只是一粒微塵、一瓢秋水、一彎清月。
【第80句】:【禪心佛語】得放寬時且放寬,積些陰德我心安,眼前地步順知退,好景須留日后看。
【第81句】:【禪心佛語】解大涅盤甚深義者,則知諸佛終不畢竟入于涅盤。
【第82句】:【禪心佛語】科學只知往外求,忘卻本性不自由,從生至死無暇日,忙忙碌碌白了頭。
【第83句】:人一無所有,只有心念。心念是他的全部,念在哪心便在哪,心在哪人便在哪。
【第84句】:【禪心佛語】每日提醒:在未做好人之前,先不要把自己變成神。
【第85句】:【禪心佛語】論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煩惱,那就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
【第86句】:吸煙是一種習慣,微博也是一種習慣,習慣一旦成為無法克服的固習,就是一種麻煩。
【第87句】:能堅定己志,則能肩挑如來家業;而平日需柔和慈忍,方能統理群眾。
【第88句】:【禪心佛語】山也空來水也空,隨緣變現體無窮;青山綠水依舊在,為人疑嫉難兼容。
【第89句】:自利利人,故名善人。(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一
【第90句】:【禪語人生】有為法雖假,棄之則佛道難成;無為法雖真,執之則慧光不朗。
【第91句】:【禪心佛語】你以為我會眼睜睜地看著你去送死?我會閉上眼睛的。
【第92句】:【禪心佛語】氣質,是人的相對穩定的個性特點和風格氣度。
【第93句】:恭敬、贊美、包容,是待人處世的三部曲。(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94句】:如有情世間、器世間未凈,修治成清凈,莊嚴佛剎行。《大般若現證莊嚴論》
【第95句】: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無障無礙,如焰如化。《金光明經》卷二
【第96句】:【禪心佛語】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第97句】:【禪語人生】學會彎曲一下。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它是人生的一門藝術。
【第98句】: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想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量,在更大程度上獲得社會的認可。
【第99句】:【禪心佛語】目以明為貴,耳以聰為貴,口以慎為貴,手以勤為貴,腦以慧為貴。
上一篇:佛說放下的禪語-佛心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