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也許有的事情、有的人還是不盡如人意,但如果懂得包容,我們自己的心情會輕松很多。其實,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第2句】:所謂講禪話、聽禪音、做禪事、用禪心,無非是友善二字。任何人以友善的態度待人接物,都會變成一個有魅力的人。
【第3句】:【禪語人生】這陰晴不定的生活,其實是對人生恰當的提醒,鍛煉自己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態度和境界,不必要糾結生活給自己留下了多少傷痕,如果真正的能夠做到善待生活,那么不妨開啟忘記模式。
【第4句】:一條路走到黑不是最好的選擇,不是每一份堅持都有價值。人生需要取舍、需要迂回、需要變通,因為在我們生存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結果,只有必然存在的放棄;沒有絕對的執著,只有隨緣的意外。
【第5句】:名重則于實難副,論高則與世常疏。明人不算命相面,君子不求簽問卦。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莫道舉世無知已,有才庸人皆妒嫉。
【第6句】:【佛心禪語】自己是自己命運的制造者,自己是自己行為的主宰者,自己是自己過失的受害者。要做人間的鼓舞者,不做別人的憐憫者。
【第7句】:不必強求完美,要豁達地對待人生。我們什么時候能看清和正確對待自己不如人的地方,那就是對生命有真正信心的時候。
【第8句】:【每日一禪語凈美心靈】學誠法師:無論念佛的圣號,還是菩薩的圣號,真正的“功德”都是指我們內心的悲智成長。猶如不管跟隨這個老師還是那個老師學習,其目的都是幫助我們自己的成長。
【第9句】:【幸?;亍糠鸺以疲喝绻嫘膸椭粧稁魏坞s念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怕將來沒有回報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對受施人存任何輕視之心的布施,就是真布施。
【第10句】:依著燈火闌珊,回看舊時的印記,也曾為一場花開而等待,也曾為一場雨落而失意,緣聚緣散,是光陰里最深的銘刻??傆行┕适?,婉約了經年的回眸;總有些遇見,唯美了似水流年。
【第11句】:何因緣故諸法自性無?佛言:諸法和合因緣生,法中無自性,若無自性,是名無法。《摩訶般若經》卷二十四,道樹品
【第12句】:【禪心佛語】事在人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隨遇而安,是一種樂觀的處世妙方,順其自然,是一種豁達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種高超的入世智慧。
【第13句】:【禪語人生】一個鐘擺的功能,不在于速度,而在于準確。心智的敏捷并非長處,而在于深沉。
【第14句】:【禪心佛語】從佛法角度看,逆境是增上的助緣,是成長的助力;所以在遭遇到逆境時應以歡喜心來積極面對處理,對給我們阻礙、打擊的人,應心存感激與感恩。
【第15句】:故知千圣皆目此一念心起時了不可得,是真不思議,離此決定別無殊勝。(五代)延壽《宗鏡錄》卷四十一
【第16句】:【禪心佛語】如果每個人都用心去保護環境,關心野生動物,地球上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物種滅絕。
【第17句】:【早安心語】季節擱淺了一段又一段的思念,仿佛流走的時光里蔥籠的只是淡淡的回憶,清清淺淺的只是淡淡想念,我于紅塵中寂靜了你的想念,只是不知婉約了誰的心事,蔥籠誰的回憶。
【第18句】:【禪心佛語】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
【第19句】:哭出淚水,那是因為傷心過頭,笑出淚水,那是因為開心過頭。傷心過頭與開心過頭,最后流出的,是相同的淚水,最后得到的,是相同的結果。
【第20句】:【一日一禪語】當你覺得累,不是因為路上坎坷太多,而是因為忘記了要去哪里。人生路上,難免被瑣碎人情所牽制,也常常因此忘記了方向。人生最幸福的事:有方向,在路上。
【第21句】:【禪語人生】五曰擇友求“精”。石蘊玉而山輝,水含珠而川媚。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少而精,寧缺毋濫,乃其中之要義。
【第22句】:【心靈禪語】何為菩提心?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知見心是,無染著心是,恭敬心是,無分別心是,清凈心是,平常心是。菩提心者,佛教徒之根本,覺悟人生之基礎。
【第23句】:【佛心禪語】禪舉藥毒同性,一個答案,用在此人是藥,用在他人是毒;一種說法,放在此時是藥,放在他時是毒。也因此,禪從不提供一個固定答案,它強調解套的關鍵還在你自己。
【第24句】:人人皆有善根種子,若遇大善知識開導,如時雨降,則勃然生芽,抽條長干,開花結實,鮮不成就。所謂“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未有無因而招果者?!逗┥嚼先藟粲稳?/p>
【第25句】:【禪心佛語】寬容,就是視萬物于自然,視大愛于委任,它是一種愛,是一種成熟,一種豁達與大度,一種浩然之氣,容人之量的高志向。
【第26句】:“念佛人”這三個字對一般人來說很平常,但戴在我的頭上卻成為我的皇冠,得甘露灌頂之位,蒙授記成佛。我喜歡“念佛人”這一頂帽,這頂皇冠。
【第27句】:一時的成敗得失對于一生來說,不過來了一場小感冒。心若累了,讓它休息,靈魂的修復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第28句】:【禪語人生】只有為生命全心全意地活著,臨終才會對生命毫無眷戀。來時不知從何處來,但我們有權利也有能力知道臨終將往何處去。
【第29句】:【禪語人生】言下便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此心即法,法外無心。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將心無心,心卻成有,默契已。
【第30句】:一位自稱為佛門幼稚生的男眾來請法:“真有靈魂嗎?”師言:“迷者為靈魂,覺者為覺識。”
【第31句】: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鴩?/p>
【第32句】:【禪心佛語】天行不已,終而復始,故能長久,輪復其所轉,故能致遠,天行一不差,故無過矣。
【第33句】:佛是信念,不是神仙。我們不能祈求菩薩開口說話,也無法祈求他的伸手援助,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內心的自省和覺悟。
【第34句】:【禪語人生】有人說我QQ上不說話不和她交流,我想怎么會呢?只要不交配,怎么交流都行啊。
【第35句】:【禪心佛語】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進;年輕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須知“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笨傄霸缗?,方為上計。
【第36句】:人最忌諱跟別人比較,因為比較容易起分別心。分別心會使人產生貪、嗔、癡三毒,引導一個人不斷追求,從而否定自己如來的生活?!嵤瘞r
【第37句】:【經典佛語】修習禪定每天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四十分鐘,每天都在訓練自己的專注力,進一步每時都在善護自己的身口意,漸能降伏身口意,才能善用身口意,最終達到身口意對事物不著相,不住空.
【第38句】:名字只不過是一種符號而已,為什么一定要固執己見,耿耿于懷呢?社會對你的承認,不在于這些外在的東西,而在于你自身的實力及對社會做出的貢獻。
【第39句】:【禪心佛語】佛曰:凈心水器,莫不影顯,?,F在前;但器濁心之人生,不見如來法身之影。
【第40句】:【邵康節養生詩】閑居慎勿說無妨,才說無妨便有妨,爭先徑路機關惡,退后語言滋味長;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輒為殃,與其病后須求藥,不若病前能自防。
【第41句】:【禪心佛語】恒陽法師: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風景,想自己的問題,不要總盯著別人如何,總是羨慕別人的輝煌,嫉妒別人的光鮮,陰暗的是自己的心,損耗的是自己的光陰,磨損的是自己的人格。
【第42句】:【禪心佛語】恐龍早就在地球上絕跡了,而蟑螂卻還在地上爬。我們遇到艱困的環境,要有蟑螂的精神。
【第43句】:例如科技發達,對社會文明水平有提高的作用,對物質生活的享用也有所幫助;但是卻也造成許多后遺癥,并潛伏著破壞自然環境的高度危機。
【第44句】:【禪語人生】我們總是習慣去傷害離自己最近的人們。因為我們的能力也只限于傷害那些身邊的人。所以,謝謝你能夠這樣的忍耐我。
【第45句】:【禪心佛語】人類心靈深處,有許多沉睡的力量;喚醒這些人們從未夢想過的力量,巧妙運用,便能徹底改變一生。
【第46句】:【心靈禪語】不以品德、才學、能力來評價一個人,而以衣著取人,就是俗話說的“勢利眼”,其根源在于“拜金主義”思想盛行。這勢必導致“只重衣衫不重人”,甚至導致“笑貧不笑娼”。
【第47句】:【禪語人生】一位真正有智慧的教師,他不會邀請你進入他的智慧殿堂,而是引導你到(你)心智的門檻。
【第48句】: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達摩大師悟性論》
【第49句】:【禪語人生】狹隘而自私的心靈,可以變成生命中的地獄;豁達而開朗的心胸,卻可以成為人生的天堂。從地獄到天堂,只有一念之隔。而一切嫉妒的火焰,總是從燃燒自己開始。
【第50句】:【禪心佛語】少一點貪欲,多一點知足,你會越來越快樂;少一點怨恨,多一點感恩,你會越來越幸福;少一點我執,多一點慈悲,你會越來越歡喜;少一點比較,多一點平等,你會越來越智慧。
【第51句】:【佛心禪語】農夫聽了有些不滿意:“我就知道是這樣的,可是我的妻子很嬌弱,其他眾生也許會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奪去。請您這次只單單為她誦經超度,不要回向給其他的眾生,可以嗎?”
【第52句】:【禪心佛語】覺性常在,能了諸幻。心若無念,境從何生。三界六道,盡有心生。離心無境,離心無相。心息境寂,萬相性空,不住空。
【第53句】:【禪心佛語】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
【第54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順境、逆境,對于一個有智慧的人來說都是寶貴的經驗,都可能從中累積成功的資本。
【第55句】:【禪心佛語】你自己就是一顆明珠,自己即是如來,要接納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那樣才會有圓滿的人生。
【第56句】:【佛心禪語】※我們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對,我們敢面對敢承擔的時候,才沒有畏懼,才沒有恐怖。沒有畏懼感恐怖感,沒有患得患失,才沒有煩惱和痛苦。
【第57句】:【禪心佛語】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委曲,你應該要想,他對我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第58句】:云水禪心,霧靄焚香,梵音鳴唱,難度的三千紅塵業果,天地間佛祖以攆花的姿勢為世人普渡眾生,便虔誠的告誡,放下執念便是修行,可嘆,可嘆,情難圓矣。
【第59句】:【禪語人生】學會做一個更善良的人,做會一個更有感恩的人,因為人生的最終,由善惡的積德因果業力決定你下一個輪回的痛苦和快樂。
【第60句】:【禪語人生】要找聰慧者,要找我們的“啟蒙”老師作為指導,而不是“啟蒙”老師來找我們,如果“啟蒙”老師指出我們的缺點和錯誤,就應該積極主動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61句】:每個人都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對根器上乘的人,可以高標準、嚴要求,對根器下乘的人,只能低標準、嚴要求,對根器下乘的人要求太高,往往是致亂的原因。
【第62句】:【佛心禪語】財物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財物,而且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下對物質的貪執,才是真正的財物布施。舉祖師岡波巴大師說:“不執一物,比供施所有財物殊勝。
【第63句】:【禪語人生】嬉嬉常笑眉莫皺:憂愁寡歡凡事愛鉆牛角尖,身心會不健康而加速衰老,反之樂觀奮斗遇事以平常心處理,不如意事也處之淡然,嬉嬉常笑,則能常保身心康泰。
【第64句】:【禪心佛語】衡之于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于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人主之于法,無私好憎,故可以為令,德無所立,怨無所藏,是任道而合人心者也。
【第65句】:【每日一句禪語】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要知道,在別人的世界里,不管你做的多好,你都只是個配角而已。我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也就是自己的心,你讓它疼了一次又一次。
【第66句】:【圣經文案】412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腓3:20)
【第67句】:外表的瀟灑只是一道景觀,內心的淡泊才是一種境界。努力讓自己保持一種超然清靜的心境。在那些云卷云舒、風清云淡寧靜的日子,讓一片溫馨淡泊、快樂真實縈繞心頭。
【第68句】:【佛心禪語】愛無高下,卻有品級。品級,就是我們內心可以接受的人情底線。人可以不愛,卻不可無情。這個“情”,是指“情義”,也就是人之常情和基本道義。
【第69句】:【圣經文案】366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彼?,我更喜歡夸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12:9)
【第70句】:延參法師:弘一法師的一則往事,當法師聽到有人稱贊其書法、音樂等等造詣如何高深時,只是答一句:一錢不值,一事無成。面對十幾歲的孩童來信批評時,法師卻自責愧疚許久,并回信懺悔。
【第71句】:【佛語摘抄精選】理因事有,心逐境生,事境俱忘,千山萬水。(《五燈會元》卷十二)
【第72句】:鎮定是一門大功夫,是成為大人物的基本素養。儒家修止、定、靜、安,佛家修戒、定、慧,都是修鎮定功夫。擁有這門功夫的人,“氣場”很強,往往讓人一見而生敬意,進而產生信賴感。
【第73句】:【佛曰靜心禪語】茶之歲月,壺里春秋,云卷云舒,演示著從容不迫、不驚不詫、不癲不狂,從而又澤蕩心靈,超塵拔俗。茶事是事,事到無心皆可樂;茗品須品,人非有品不能閑。
【第74句】:應觀四念處:所謂無身住處,無受住處,無心住處,無法住處,無住處建立處,是名念處。《大寶積經》卷-。-,善德天子會
【第75句】:恒秋:人生不是和煩惱追逐,更不是和煩惱拼個你死我活,生活的質量就在于對人的態度和對事的看法,克己是一種覺醒,諒人是一種重生。莫求事事如意,但愿心平氣和。
【第76句】:不想嘗試第二次失敗的人,有一個絕招,那就是一敗到底,向整個世界,每一個人、花、草、事物,高舉雙手投降;從此溜單,走向阿彌陀佛。
【第77句】:【禪語人生】災難中的人們,要勇敢的面對,不要輕易放棄。大家要認識到:這是世間的無常實相。為了受災的國家和人民,以及世界的未來,請各位多念誦度母心咒和蓮師心咒,作廣大的回向祈福。
【第78句】: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一《筠州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第79句】:【禪語人生】修行不能離群索居、閉門造車,而應該將自己的修行與救度眾生緊密聯系在一起,“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與一切眾生同憂同樂。
【第80句】:鼓足干勁,力爭上游。觀今鑒古,無古不今。官差吏差,來人不差。官大有險,權大生謗。官有公法,民有私約。光說不算,做出再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歸師勿掩,窮寇莫追。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第81句】:【禪語人生】學佛修法最重要的是正思惟,我們的“念力”就是決定業報的因,所以我們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不讓它再造“業因”。
【第82句】:【禪語人生】我喜歡這光陰里的人或者事,滾滾紅塵,人講人緣,物講物緣,緣來緣去,我已經知道,那屬于我的,都將是好光陰,即使悲欣交集,我亦會珍惜。
【第83句】:掬一絲暖意,璀璨靈魂,草木閑情,摘花泡茶,四季如詩,聽風吟唱,執一枝素筆,繡一段靈魂深處的遇見,持一顆禪心,以一種別有的姿態行走于喧囂的塵世,在荷的溫婉中靜默,在花的聲音里清喜。
【第84句】:【佛心禪語】做人不怕沒有錢,最怕沒知識;處世不怕有困難,最怕沒意志;生活不怕有欠缺,最怕不明理;人生不怕沒成就,最怕沒方向。
【第85句】:【禪心佛語】佛教不是只有講臨命終的事而已,也是講你此刻當下要如何去解脫現在的苦惱。
【第86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沒有運動,生活等于昏睡;沒有思考,生活等于盲從;沒有節制,生活等于毀滅;沒有快樂,生活等于凝固。
【第87句】:與人相處時,善意的開始必然帶來快樂融洽的結果。面帶微笑,心存真誠,兩人相對視第一個瞬間,必定能傳達出發好的信號。
【第88句】:嫉先創己,然后創人,擊人得擊,是不得除?!斗ň浣洝肪硐?,利養品如果別人幸福美滿,自己心中就不舒坦,那是消折自身福澤,自我嫉妒毀滅自身。(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89句】:【心靈禪語】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何必用這一顆不平的心,作踐了自己,傷害了歲月。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系”的習慣,便能轉苦為樂?;钪褪且环N修行。
【第90句】:處眾處獨,宜韜宜晦;若啞若聾,如癡如醉;埋光埋名,養智養慧;隨動隨靜,忘內忘外、(翠巖禪師)
【第91句】: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師,卜問祠祀,請乞邪神,天神遠離,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現世罪人,非佛弟子!《事佛經》
【第92句】:【禪心佛語】生命就是一個過客,在因果里領悟菩薩的玄機,若平坦,當珍惜;若曲折,當反思,所有發生的故事,都在韶光云煙里,暗自飄散,活在塵世的一隅,沉靜,安寧,謙遜。
【第93句】:對任何事物沒有貪執的人,就沒有苦惱。所以我說,在這種境界里沒有憂愁,沒有激烈的情欲,也沒有失望。——《佛陀的格言》
【第94句】:問:“蟻身如是之小。本性與九界眾生一樣乎,或有減少?”答:“一勺水與一池水之濕性,并無有異。唯勺與池之水,各如其量而已?!薄畋暇邮?/p>
【第95句】: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法句經》卷上,無常品
【第96句】:沒有經歷過遺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遺憾是一種感人的美,一種破碎的美,因為有它,人世間一切的真善美將更值得稱頌;因為有它,生命將更值得去回味;因為有它,就有了遠走天涯的念想。
【第97句】:學會寬容,才有足夠的心力走好人生的道路。寬容是更廣闊的生命空間。寬容是幸福,我們饒恕別人不但給了別人機會,也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和尊敬,我們也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
【第98句】:問:“諸圣收光歸源后如何?”師日:“三聲猿屢斷,萬里客愁聽?!薄断勺谄醴U師》
【第99句】:【禪心佛語】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七圣財。
上一篇:延森法師經典文案-佛語經典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