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三界皆是有為生滅作法,先有今無,今有后無,念念生滅,相續相似生故,可得見知,如流水、燈焰、長風。(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第2句】: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詳,而懷著挫折、無奈、懷疑、恐懼、憂慮的心態去過活人生,那生活對生命來說,毫無疑問就是一種懲罰了。——耕云先生
【第3句】:【佛家關于善良的禪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4句】:【禪心佛語】咖啡苦與甜,不在于怎么攪拌,而在于是否放糖;一段傷痛,不在于怎么忘記,而在于是否有勇氣重新開始。
【第5句】:取諸學道以來所得福德,皆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狷飛蠕動之類。《舍利弗悔過經》
【第6句】:【一日一禪文案】生活不是高速公路,在這一個轉角,即使是沒有遇到誰,那么也至少是可以遇到煥然一新的自己。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都是不一樣的,若是你沒遇到好的事情,那么也就說明你還不夠努力。
【第7句】:【禪心佛語】生命無常,隨時都會與死亡相遇,所以我們應該做好當下的毎一件事情。也許明天不會再來,但今天畢竟存在,存在當下最有意義的事情莫過于對死亡的訓練(修習禪定)。
【第8句】:【禪語人生】我們現在得到人身,若不籍著人身來修行,還等著什么?等著把人身丟了,再來修行,那時來不及的。
【第9句】:【禪心佛語】寂寞確實和孤單不一樣,孤單只表示身邊沒有人。但寂寞是一種,你將無法將感覺跟人溝通或者分享的心理狀態。而真正的寂寞應該是,連自己都忘了,喜歡一個人的感覺。
【第10句】: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谿刻當矯之以渾厚。
【第11句】:譬如有人欲護其身,先護命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護持一切諸佛正法,應先守護菩提之心。“四十華嚴”卷三十六
【第12句】:【禪心佛語】親友相交,貴在知心。善良的親戚,道義的朋友,應該是有福同享、患難與共的。真正的好朋友,可以分享你的喜悅,也能支援你的困境,也就是當你有需要的時候,他隨時都會伸出友誼之手。
【第13句】:【禪心佛語】內心的誘惑是時時存在的,由于我們并沒有覺察到它們,以致時常處于困惑之中,甚至被左右擺布。
【第14句】:【禪心佛語】群山成蓮藏古寺古松林立,廟宇威嚴。經聲梵唄,法水洗心。本非紅塵名利客看似無情,盛似有意。你若安好,我便不離。
【第15句】:【禪心佛語】地位高了,忙得連聽金剛經都沒有時間,他那里有這個清福呢?所以,清福最難。由此看來,涅槃翻譯成寂滅,雖然包含了清福的道理,但是在表面上看來,一般人不大容易接受。
【第16句】:【禪心佛語】但是外覓佛者,盡是不識自心是佛。亦不得將佛禮佛,不得將心念佛。佛不誦經,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無持犯,亦不造善惡。
【第17句】:有了淡泊之心,天天都是好日子。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開朗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健康的處世心理。有了這種心態,還有什么不能忍耐?
【第18句】:所謂把握當下,就是要當下超越自我、突破自我。“我”執是一切煩惱的禍根,是生死的禍根、世間一切問題的禍根。
【第19句】:【禪心佛語】臺灣佛教界與大陸各方有著特殊的因緣和廣泛聯系,例如佛指舍利赴臺灣、慈濟救援汶川、玉樹地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三次會晤佛光山星云長老。
【第20句】:有辦法有決心埋頭苦干,不說謊木夸大篤志力行。圓的不穩,方的不滾。看水看三尺,打蛇大七寸。智信仁勇嚴為將者必備,讀審解析驗做學問應真。智者手中失敗常成璞玉,庸人身上成功每變木枷。
【第21句】:【佛言禪語大合集】歲月因為經歷而懂得,生命因為懂得而精彩。走過了才明白,往事是用來回憶的,幸福是用來感受的,傷痛是用來成長的。讓心在繁華過盡依然溫潤如初。帶上最美的笑容且行且珍惜。
【第22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要想得到什么,而是時刻要想著丟掉什么——丟掉無明、煩惱、貪嗔癡。我們無所求,最后會得到一切——得到我們本有的清凈光明、自在安樂。
【第23句】:莫輕視小善,以為我不會受報應。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后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聰明的人逐漸積集小善,而致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佛陀的格言》
【第24句】:當于佛法中,勇猛常精進。譬如微少火,樵濕速令滅,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鉆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25句】:除了學習實際的教育,在現實生活中,踏踏實實地發揮自己的良能外,最好能以身作則,將自己的經驗及所了解的道理教導他人。若能如此,則能增長真實的善根。
【第26句】:無論你多么努力地讓自己做到完美,始終會有一群人在背地里指著你的背影比比劃劃。你不需要跟誰對罵或者抽誰一嘴巴,他們未必是壞人,只是看不懂你的活法。
【第27句】:【圣經文案】479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
【第28句】:治怨良方我現在為心中有恨的人們開一帖藥方,這帖藥方可以解開恨與怨的心結,那就是——“感恩藥”。
【第29句】:【禪語人生】因為無知,因為短視,我只知道風會吹亂我的頭發,只知道雨天出門要多帶一把雨傘,卻沒想到比這暴虐1000倍的臺風卻是人類生存的必需。
【第30句】:【佛說】除非海枯石爛,蒼海變桑田。是我求佛祖,來世把我變成一只填海的燕,歷經千辛直到把大海填滿,換你我今生的緣。以佛安排了今生的相見,讓我與你盡這一段未了的前緣。盡,則曲終人散。
【第31句】:多交費財,少交省用。多心招禍,少事為福。奪妻滅子,不共戴天。惡不可積,過不可長。惡狗畏槌,惡人驚雷。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兒要自養,谷要自種。二虎相斗,必有一傷。發憤忘食,樂而忘憂。
【第32句】:【禪心佛語】貪欲、嗔恨、愚昧、傲慢、疑惑、邪見等會影響說話與行為,久而久之,成了習慣,便有一種力量,這就是苦惱的招集者,名為眾生的苦因。
【第33句】:【禪語人生】至于有沒有成就者,佛陀在《無量壽經》中說,末法時代有62萬億的恒河沙菩薩來人間示現,誰都沒用辦法調查,漢傳佛教有沒有成就者。
【第34句】:【頓悟人生的禪語】不管怎樣,生活還是要繼續向前走去。有的時候傷害和失敗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它會讓你變得更好,孤單和失落亦是如此。每件事到最后一定會變成一件好事,只要你能夠走到最后。
【第35句】:【禪心佛語】輪回,并不遙遠,每天,每時,每刻,都是一個輪回,哪怕瞬間閃過的一個好的念頭,壞的念頭,亦或不好不壞的念頭,都會在輪回的時空里留下深深的印記,且因緣際合時,開花結果。
【第36句】:縱能悟徹法界,若不學善財修習普賢大行,終是不免墮落空見外道,可不懼哉!(明)憨山《夢游集》卷五,《示段幻然給諫請益》
【第37句】: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就是一顆心,珍惜今天珍惜現在,風舞落葉的日子,珍重一份別離,春暖花開的季節,珍愛那份執熱,把生命的完美,寫入歲月的篇章,讓人生的精彩,染入每一個路過的季節。
【第38句】:一樣米養百樣人,百朵桃花一樹生。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思嬌娥美貌妻。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有老王,煩老王;無老王,想老王。
【第39句】:當知是舍,有于三種,何等為三?謂舍煩惱舍、護自他舍、時非時舍。《大寶積經》卷四十一,菩薩藏會
【第40句】:【禪語人生】心體即定即圣,即真即正。非業非忄與(煩惱),非邪非惡,即斷三障,即成三學。
【第41句】:【禪語人生】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
【第42句】:【禪心佛語】人生要須力求四個學會:一學會做人,品德高尚,寬厚仁慈;二學會智慧,崇尚科學,能力健康;三學會保健,機體健康,意志頑強;四學會應事,心態寧靜,冷靜處理。
【第43句】:【禪心佛語】當你發現美好的事物時,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分享給任何一個你遇見的人。
【第44句】:【禪語人生】有時候我會感覺,我和任何人都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我不懂他們在熱鬧什么。
【第45句】:當年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坷纏其身。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第46句】:【禪心佛語】凡夫迷于緣起性空,佛菩薩具有般若智慧故能了達,般若人生就是緣起性空的人生。
【第47句】:平淡中見奇趣,淺近中具哲理,表達了一種十分超脫的人生態度。當我們面對生活的亂麻而煩惱叢生時,不妨想想這位皆大歡喜的彌勒佛,便能以微笑面對世界了。
【第48句】:所謂念佛,即是讓彌陀做我的主人,一切聽他,一切靠他,一切圍繞他;生活以彌陀為圓心,無論在哪里,生命的弧線永遠對準圓心,聚焦彌陀。
【第49句】:【禪語感悟】曾經有多少人感嘆:難得有幾天清凈的日子。工作太忙了、事情太多了、應酬太多了,妨礙了清凈心。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一直保持清凈心?
【第50句】:【禪心佛語】佛說:別人的傷害如果是滿滿一杯的苦水,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是一種福分。
【第51句】:【禪心佛語】對自己有信心,別人才會對你有信心,能接受別人的勸說,才能說服別人。
【第52句】: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愿力,眾生堪度,則便出現。《華嚴經》卷五十二,.如來出現品
【第53句】:怎樣體悟過去、現在、未來的奧妙?佛日:剎那剎那具生老死,即沒即生。一《佛說無垢稱經》
【第54句】:慈悲是學佛的最高境界,慈悲是在為我們積福。慈悲的心是世界上最寬大的心,它沒有仇恨、沒有暴力、沒有斤斤計較、沒有妒忌和羨慕。它可以讓我們處處受到人們的尊敬,讓我們的人生不再充滿痛苦。
【第55句】:做陽光不做火焰,要永久的燦爛,不要短暫的燃燒。如果是風,我熱愛和風;如果是雨,我贊美細雨。人世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英雄,我們不能因為被錯覺蒙蔽了眼睛,到頭來連個常人也做不了。
【第56句】:【禪心佛語】人生于世間,一切都是緣——苦是緣,樂是緣,好是緣,壞也是緣。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你也無法逃避,所以要一切隨緣——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養成適應環境的能力。
【第57句】:【禪心佛語】過去,我曾經接觸過世界上許多大人物,但我從沒見過被人叱責之后,比被人稱贊之后,更能把事情做好的人。
【第58句】:【禪心佛語】透過本性,一切的造作皆是無量妙有、任運自如,完全是第一念的自然反應,一切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
【第59句】:【禪心佛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處、短處。經營自己的長處,它能使你的人生不斷增值。經營自己的短處,它會不斷削弱你的人生。
【第60句】:害人者終害己,正如俗話所說“害人之心不可有”!當把他人推向危險的深淵之時,你同時也為自己挖好了陷阱。
【第61句】:【佛心禪語】坐姿如鐘,必須穩重;站立如松,必須正直;容貌如鏡,必須明凈;行止如法,必和禮儀;視聽如教,必能受益;思想如流,必然清澄。
【第62句】:【佛禪文案】凡事不必太在意,一切隨緣隨心,緣深多聚聚,緣淺隨它去。凡事看淡點看開些,順其自然,無意于得,就無所謂失。人生,看輕看淡多少,痛苦就遠離你多少。
【第63句】:【禪心佛語】當您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您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您肯放手,您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第64句】:究竟解脫之決心是否堅固,就在于立志者對于煩惱魔路是否有深切之警醒。生命之本質既非煩惱亦非享樂,對逆順之境的執著,將成為我們究竟解脫的束縛,于境上無著,信心方可稱為恒如。
【第65句】:依賴的習慣,是阻止你邁向成功的一個個絆腳石,要想成就大事你必須把它們一個個踢開。
【第66句】: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復雜。你排斥現在的不愉快,光陰也不會過得慢點。要學會低調,越努力越幸運。當人有了足夠的內涵和物質做后盾,人生會變得底氣十足!
【第67句】:【禪語人生】在佛法里面,我們相信因緣果報是環環相銜的,是相生相成的,一切事情都是“有因有緣”。
【第68句】:【禪語人生】飲食能增加身體的營養;讀書則能增長我們的智慧。要想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必須鼓勵人人多讀書、讀好書、讀善書、讀佛書,唯有讀書能變化氣質、升華人格。
【第69句】:【禪心佛語】生命如樹木,是依靠我們的活力延伸它堅實的根基。因此,保持旺盛的精神,我們才能有效地發散生命的熱能。
【第70句】:【禪心佛語】如果你能每天吶喊遍「我用不著為這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里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第71句】:【佛門禪語】不管對什么樣的人,哪怕他的職業再低賤、身份再卑微、行為再惡劣,我們也不應該隨意輕視,而要盡量觀清凈心、平等心。六祖也說:“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于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
【第72句】:【佛心禪語】自己做好事不留名是個人的修養,是施恩不求報的美德;真正的善與德,潛跡于天地之間,潤物于無聲之中。
【第73句】:【禪語人生】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第74句】:商人之導師,游行善知識;貞祥賢良妻,居家善知識;宗親相習近,通財善知識;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識。《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000經
【第75句】:坐享其成是人性的弱點更是人性的劣根,很多人在取得一點點成就之后,不是乘勝追擊,借助良好的外界條件努力創造更偉大的事業,而是驕傲自滿,忘乎所以,將自身的優勢消失殆盡,最終失敗。
【第76句】:佛言:若有菩薩以勝意樂,能于我所起于父想,彼人當得入如來數,如我無異。《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中
【第77句】:【禪心佛語】你的人生會跟你所設想的一樣。“雖然這么說,可總有我無論都辦不到的事情啊。”一旦你這么想,事實也就如此了。
【第78句】:過去的只是雜念,就讓它在時間的沙河中淘盡;未來的只是妄想,請用淡然的心去等待;我們能夠抓住的,只有此時此刻的心境;保護這份恬適,就是謹守自己當下的本分。
【第79句】:【禪心佛語】僅僅懷才是不可能遇到知音,還必須具備謙虛謹慎、忍耐奉獻、敬上愛下等等,單憑一個才字是無法具足因緣條件的。
【第80句】:人人本具一顆菩薩心,也具有和菩薩同等的精神與力量,此力量即慈悲與智慧的力量,它恒藏在人人內心的本性。
【第81句】:【禪語人生】幸福其實就在一念之間,當我們看淡了一件事,不去爭論是非與得失時,只去感受擁有的經過,就是幸福。
【第82句】:學佛是盡本分,在什么崗位就做什么事,不要將人間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處在人間。寧靜最美,安定最樂。這是習禪、修心、養性,最美好、怡悅且崇高的境界。
【第83句】:【禪心佛語】過去的一頁,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塵會迷了雙眼。有些人說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第84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禪法,不是用來治療煩惱的傷口,生命的覺醒來自于內心覺悟的力量,生活的禪法,是面對煩惱的一種信心和規范,為化解煩惱提供的解決方式,或者說是一種溝通。
【第85句】:【禪語人生】新煩惱又來了。只要還在輪回中,不要奢求不再有煩惱。認識到了,就是開智慧;想開了,就會無所求;做到了,就是修行人;游戲煩惱,就會得自在。
【第86句】:為人處世兩件寶,和為貴來忍為高。為人當于世有益,凡事求其心所安。為人何必爭高下,一旦無命萬事休。為人莫說成人易,涉世方知處事難。為人莫學墻頭草,要做石山一棵松。
【第87句】:【禪心佛語】傷口不管有多重,總有痊愈的一天。但遺憾不一樣,它會跟隨你直到生命終結。
【第88句】:這個世界上的人和事,就象是同一棵參天大樹上數不清的樹葉一樣,乍一看沒什么區別,但是如果捧在手里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很多的不同點,并且越是觀察得仔細,不同點就會被無限放大。
【第89句】:如顯現非有,是故說為無;由如是顯現,是故說為有;自然自體無,自性不堅住,如執取不有,故許無自性。由無性故成,后后所依止:無生滅本寂,自性般涅槃。(古印度)無著《攝大乘論》卷下
【第90句】:【佛心禪語】總之,我們只要一心去做功德,不必去問收獲,不必去求收獲,別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罷,有求的功德,所得也是有限的,無求的功德,所得也是無量的。
【第91句】:【禪語人生】宇宙唯一不變的道理,就是一定會有變動,沒有任何連續的兩天可以完全相同。
【第92句】:【禪心佛語】佛教還說到七圣財,即信仰、精進、持戒、聞法、喜舍、智能、慚愧,這就是圣人的財富。
【第93句】:【佛心禪語】做人須有三顆心:事業上有顆進取心,生活中有顆平常心,心靈里有顆慈愛心。做事須靠三自:自信、自強、自律。自信是成功的基礎,自強是陰陽和諧,自律是防腐劑。
【第94句】:【及時行善】要好好利用我們的身體,趁能自由說話、走動的時候,趕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揚佛法和導人向善的事。
【第95句】:【禪心佛語】開悟之后,我們才能洞悉事物的真相,才能深入地看透一切,真正了解快樂,即使生活中還會遭遇許多困難和逆境,但我們內邊不會動搖。
【第96句】:如果人人都能“事忙而心閑”,并盡一己之力,投注于人群幸福之道,而且忙時不失道心,閑時不迷本性,就能達到人生快樂的境地。
【第97句】:【禪語人生】我們都來自緣分,最終還要回歸忘記,既然世事空幻,為何還要執著在無名產生的煩惱里。用煩惱的心看世界,你會無路可逃。用輕松的眼看世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處處都是突然的美好。
【第98句】:【禪心佛語】佛說: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第99句】:【禪心佛語】除了我們自己以外,沒有人能貶低我們。如果我們堅強,逆境就沒有什么不良影響能夠打敗我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