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進一步,有風景;退一步,得心境。快樂和幸福,說到底,只是心里的一種安閑與寧靜。
【第2句】:【禪心佛語】天道的變化總是禍福相依,失意與得意總是交相而來,有福時要居安思危,有禍時要會擺脫厄運。
【第3句】:【佛心禪語】不是你哪里不好,只是他不愛你。愛情有的時候就是這么不公平,即便你多么愛他,他不愛你,就是不會愛你。
【第4句】: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認真做。認真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創造性地做。過去的快樂留待回憶,未來的快樂正在計劃,但快樂只能現在感受!
【第5句】:【禪語人生】無論處于何方必要修行,如果以散亂的心在寺院也無法成就,若有修行,身在何處也是同樣會成就。
【第6句】:【禪語人生】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只有播種,才能有收獲;只有嘗試過,才能品味的人生。
【第7句】:【圣經文案】73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么樣呢。(詩118:6)
【第8句】:幫助人們獲得他們需要的,然后你就會得到你需要的。接受缺點就是愛,接受所有人的缺點就是大愛。
【第9句】:【佛家禪語】世間苦難,能啟動人的愛心;只要有一分付出,就會有一分感動。
【第10句】:【禪語人生】幸運定律:凡過于把幸運之事歸功于自己的聰明和智謀的人,多半結局很不幸。
【第11句】:【禪心佛語】禪宗是大乘法門,禪宗是中國佛教發展的最高峰,禪宗是隋唐八大宗派頂上的一顆明珠,是至高無上的,在修行上非常特殊。
【第12句】:人生,有多少計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寬容,就有多少歡樂。痛苦與歡樂都是心靈的折射,就像鏡子里面有什么,決定于鏡子面前的事物。
【第13句】:人的心靈,若能如蓮花與日月,超然平淡,無分別心、取舍心、愛憎心、得失心,便能獲得快樂與祥和。
【第14句】: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金錢,那只是一點點;如果失去了自我,那就失去了很多;如果失去了敢于冒險的勇氣,那他就失去了全部。
【第15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惡得惡,如種苦種。惡自受罪,善自受福。行善得善,亦如種甜,自利利人,益而不費。《法句經》卷上,愛身品
【第16句】:【經典佛語】知足常有懼心,退一步做見益而思損,持滿而思溢,則免于禍。(持而盈之,不知其已。--《老子》)
【第17句】:一個人的修養——氣質,均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自然地顯露出來。走路有走路的風度,站立有站立的姿勢,坐有坐的形態,睡臥有睡臥的姿態。
【第18句】:【禪語人生】一個自己有人格的尊嚴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一切有尊嚴的人格。
【第19句】:【禪語人生】在自我反省中能夠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那就能夠確定自己生命行為的方向,或者說生命行為的取向。
【第20句】:【圣經文案】216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愿意,肉體卻軟弱了。(太26:41)
【第21句】:學問會扼殺人的靈性,使人走上不歸路,不論是世間學問,還是佛門學問。只可信仰駕馭學問,不可學問脫離信仰。
【第22句】:禪并沒有一定的形式與面貌,在用世的許多東西,都具有禪的一些特質,禪自然也不離開生活,如何深入于生活中得到嶄新的悟,并有全生命的投入,那么這是禪的風味。
【第23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困難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奮斗,而是做出正確的抉擇。別放棄,一步一步走下去,別讓機會從眼前溜走。
【第24句】:【禪語人生】修行不僅要有誠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時刻如是,平時不要講那么多話,舌尖頂上顎,有口水時咽下,那是甘露水。
【第25句】:【晚安禪語】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于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第26句】:【禪語人生】要如何調伏身心,走向美善的大道?一、要有節制的感情生活,二、要有合理的經濟生活,叁、要有正常的社會生活,四、要有德化的宗教生活。
【第27句】:利和害總是一體兩面,譬如核能。該愛它多一些,還是該恨它多一些?這個問題真讓人類左右為難。
【第28句】:【禪心佛語】真正的慈悲,真正的大愛是沒有分別心的付出,無條件的給予對方,如同陽光一樣普照萬物,如同下雨一樣無分別的灑在石頭上,花朵上,樹木上,馬路上。
【第29句】:【禪心佛語】佛法說萬法皆空,萬事萬物本無永恒,一切終將消散,教人們不要執迷于萬事萬物之中,使身心不得自在。
【第30句】:這是一句佛語,每個人的心是一塊田,種善因,故得善果;種惡因,故得惡果。
【第31句】:【禪心佛語】人生最應該牢記于心的一句話是——因果關系。因果關系——是科學,是真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規律,是必然。
【第32句】:這世間的苦空無常,鍛煉一個人的涵養,生活的陰晴圓缺,成就的是生命的安詳,老話這么說,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第33句】:【禪心佛語】人應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不能防微杜漸,小惡可以積成大惡,終必釀成大害。
【第34句】:【禪心佛語】為心無染,妄念不生,我人心滅,畢竟清凈。以清靜故,能生無量知見。
【第35句】:【禪心佛語】生活簡單就迷人,人心簡單就幸福;學會簡單,其實就是不簡單。
【第36句】:【禪語人生】真正的修行不僅僅是念佛,最重要的還在于生活當中的修行。
【第37句】:【禪心佛語】面對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煩惱,這叫看破。你要知道,沒有恒常,沒有長久。順境,要安心,逆境還是要安心。
【第38句】:把壓力當做自然的狀態去接受,面對壓力,抱定不退縮的信念,勇往直前,才能解決問題。
【第39句】:【禪心佛語】那些撲火的飛蛾,就象是世間的癡人,不能正確地判斷并評價自己,以至于把那烈火當成了光明的樂園。
【第40句】:【禪語人生】悟實際上就是在生命拼搏過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經過一次大碰撞后,我們內心深處就受到一次徹底地凈化。
【第41句】:【禪語人生】真正的犧牲,要像蠟燭一樣,雖然自己是消失了,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也就夠代價了。
【第42句】:【佛心禪語】雖然你在抱怨:“我都被傷害成這樣子。”可是你認為會有人為你做些什么嗎?
【第43句】:【佛語摘抄精選】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華嚴經·光明覺品》)
【第44句】:【圣經文案】399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1:20)
【第45句】:一個欲望小的人,不一定要達成怎樣的結果,只是按自己的能力,盡力去做,“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不管什么結果,都坦然接受,那就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
【第46句】:【禪心佛語】世界在龐大的雨水里變得安靜。變得孤單。變得寂寞。變成了一個讓人悲傷的星球。
【第47句】:【心靈禪語】人人都是過客。我是你的過客,你是我的過客,你我都是時間的過客。當你回頭尋找時,那人早已淹沒在茫茫人海中,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身邊的人。
【第48句】:【禪語人生】已經結束的,已經結束了。這是如此簡單。當生命中有些事情結束,它會幫助我們進化。要完整享受已然發生的事,最好是放下并持續前進。
【第49句】:沾染古跡的青石階上,幾株新抽出葉兒的蘭花,在月光下襯著微微跡痕,曵然舞動,似若你最美的音影。愿點燃一盞青燈,懷一顆禪心,祈你此生安好。
【第50句】:為什么會累?心念妄動。不知隨順因緣,沒有倚靠彌陀,心不甘情不愿,放不下,要面子,對人不放心。
【第51句】:【禪心佛語】彎腰是年少時的刻苦積累,是成年時的奮力搏擊,是老年時的樂觀回歸。
【第52句】:【禪語人生】欲望—實力=痛苦程度。當欲望遠遠超過實力,無論如何不能實現時,就是一個人最痛苦的時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第53句】:自謙自我修養如同開辟一畦良田,先前一定要下功夫去除雜草、亂石,也就是要先清理自己的心地。
【第54句】:【禪心佛語】佛法說,我們又再制造新的不良業習、再造一些不好的因果,將來就要受苦了;而這不良的業習也會再加強。
【第55句】:【禪心佛語】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第56句】:讓一顆素淡的心無欲無求,安享心間的清寞,用生活的點滴清歡感受時光的禪茶一味。
【第57句】:在人際交往中,偏執于“我是對的,錯的是別人”,毫無意義,關系的疏離,感情的疏淡,卻是實實在在的損失。為了無意義的偏執而蒙受損失,顯然并不明智。
【第58句】:【佛心禪語】不管遇到了什么煩心事,都不要自己為難自己;無論今天發生多么糟糕的事,都不應該感到悲傷。記住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
【第59句】:不要埋怨別人讓你失望了,怪你自己期望太多。人生是一場戲,你來我往皆天意。少氣多閑,身忙心閑。真正做到這八個字不容易,關鍵是個“閑”字。
【第60句】:人要培養堅強獨立的性格,不要有依賴性;負擔雖重,只要有心,沒有挑不起的擔子。
【第61句】:粗言惡語惱民人,復傷佛子諸行義,故于他人所不悅,絕惡言是佛子行。——妙峰法師
【第62句】:眾生平等,佛謂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人人具有與佛陀同等的慈心。愛大地一切眾生,即是自愛愛人,自度度人。
【第63句】:【禪心佛語】努力地改變你的心態,調節你的心情。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
【第64句】:【禪語人生】直到這時候,我們才真正的懂得,感謝小時候這位傻乎乎的校長,是他送給我們生命里一份最珍貴的禮物,謝謝您,校長。
【第65句】:【佛心禪語】走走荊棘之路。生活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你想有所成就的話。不要拈輕怕重,做點不尋常的。
【第66句】:柳色含煙,春光迥秀。一峰孤峻,萬卉爭芳。白云淡濘已無心。滿目青山原不動,漁翁垂釣,溪寒雪未曾消。野渡無人,萬古碧潭清似鏡。——《石門法真禪師》
【第67句】:【禪心佛語】如果抱怨成習慣,心靈就像上了枷鎖,沒有一刻解脫。唯有放下抱怨,才能體會到生命的自在與幸福。
【第68句】:【佛心禪語】不受傷,甚至不帶一點不愉快,就想表達自己的心情是不可能的。
【第69句】:《菜根譚》有云:“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這樣的境界才是將一切放下之后能夠感受到的。
【第70句】:如果僅僅因為自己是佛教徒,便片面堅持佛教一定要興盛,這其實偏離了佛教無我的真精神。如同希望我一家獨大,以便獲取最大利益一樣。
【第71句】:臉龐因為笑容而美麗,生命因為希望而精彩,若說笑容是對他人的布施,那么希望則是對自己的仁慈。
【第72句】:【禪心佛語】如今不知身在何處的你,或許已是遙遠得無法問候,但還是謝謝你曾經的結伴同行。
【第73句】:般若如大火聚,般若如無盡藏,般若如泛海舟楫,般若如照夜明燈。——《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74句】:【禪語人生】修行就是要自己身口意的惡的行為要改善為善的行為。這就叫做修行。
【第75句】:【禪心佛語】會看花的人,就會看云、看月、看星辰,并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第76句】:【禪心佛語】對青少年,要關心不要擔心,要誘導不要控制,要商量不用權威。
【第77句】:【禪語人生】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意謂一切法無體,體惟凈性,即是一切法體惟凈性,所以諸法一如,稱為一真法界。
【第78句】:【禪心佛語】持守善德的人不會傷害自己或他人,而且擁有一顆平常心,因為當我們心恢復平常的狀態,我們是不會殺生、偷盜、搶取別人東西或犯奸淫之行的。
【第79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錯誤,是用健康換取身外之物;最大的悲哀是用生命換來自己的煩惱;最大的浪費是用生命解決自己制造的麻煩。
【第80句】:【禪心佛語】理想猶如一壺甘甜的涼水,奮斗就是爐中的木柴,只要加柴,甘甜的涼水一定會開。
【第81句】:【禪心佛語】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就老了,一下子就死了,人命在呼吸之間,要有受用,必須靠自己。
【第82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財富,不是你擁有多少貨幣,擁有多少不動產;而是你幫助了多少人,支持了多少人,影響了多少人,在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懷念你。
【第83句】:不當趣所愛,亦莫有不愛,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是以莫造愛,愛憎惡所由,已除愛縛者,無憂無所憎。《法句經》卷下,好喜品
【第84句】:吃苦是良圖,做苦事,用苦心,費苦勁,苦境終成樂境;偷閑非善策,說閑話,好閑游,做閑事,閑人就是廢人。
【第85句】:要建立自我的信心、自我的期許、自我的目標。(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86句】:【禪語人生】一個對父母都不好的人,怎么能把團隊溝通好;一個和兄弟姐妹都處不好的人,怎么能把團隊帶好。
【第87句】:【禪心佛語】生命需要平衡,需要和諧。對于所有的生命,我們都應該承認其存在的價值,承認其對我們個人乃至人類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第88句】:好人不貪執任何事物。他只談論高尚的事,而不追求愛欲和享受。無論他遇到快樂或痛苦,智者總是不過于得意或哀傷。——《佛陀的格言》
【第89句】:【禪心佛語】佛說:真正的快樂,是—種心中的寧靜、喜樂、清明、慈悲的體驗,這種體驗不需要依靠外在的條件,達到這個境界,則疼痛也好,舒服也好,你都可以快樂。
【第90句】:寬容不僅是一種雅量和胸懷,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因為我們在寬容的同時,也創造了生命的美麗。豁達博大的胸懷,不計較小節的瀟灑,歡喜了別人,也放過了自己。
【第91句】:【禪語人生】研究要靠資料,發明得靠才華,讀書需要深思,做事應該明辨。
【第92句】:【圣經文案】119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塞42:3)
【第93句】:離貪嫉者,能凈心中貪欲云翳,猶如夜月,眾星圍繞。(《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第94句】:【禪心佛語】仇恨貪婪占居了我們的心靈,從此我們將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此時的我們與魔鬼無異。人生哲學是效法坤卦的精神______包容、寂靜、柔和、奉獻、慈悲。
【第95句】:【佛心禪語】當今時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質富裕,而是精神充實。因為有了愛心,才會有真正的與諧;因為有了智慧,才會有真正的文明。
【第96句】: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一《佛陀的格言》
【第97句】:【禪心佛語】挽回人心之道。不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世間種種苦楚。無非種下惡因。如果昧盡良心。喪失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妄作妄為。
【第98句】:【禪心佛語】佛說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第99句】:【禪心佛語】佛曰: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