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賊偷賊,難防備】(諺)指賊熟悉賊的生活規律,偷起來很難防。也泛指同行人或知底細的人,要起了偷盜同伴的心,很難防備。
【第2句】:【下臺階】(慣)比喻擺脫困窘的處境。
【第3句】:【兔子滿山跑,還得回老窩】
【第4句】:【喊人不費本,舌頭打個滾】
【第5句】:【親兄弟,明算賬】
【第6句】:【窮日子難過,富家好當】
【第7句】:【打屁股】(慣)比喻嚴厲地懲處或批評。
【第8句】:【安釘子】(慣)比喻在對方的內部秘密安插自己的人。
【第9句】:【囊漏貯中】(諺)囊:口袋。貯:儲存。裝糧食的口袋破了,糧食仍漏在糧倉里。指財物流通在內部,不算什么損失。
【第10句】:【姜太公使機變——不釣魚兒只釣賢】(歇)機變:機謀,隨機應變的計謀。指做事另有好的用意。
【第11句】:【大家馬兒大家騎】(諺)指屬于公眾的馬,人人都有權利騎。泛指凡是公眾的福利,應歸公眾享受,不應被個人獨占。 也作“公眾馬,公眾騎”。
【第12句】:【討飯怕狗咬,秀才怕歲考】(諺)歲考:清代各省學政對所屬府、州、縣學生員舉行的考試。指秀才們怕的是歲考,就像討飯的乞丐怕狗咬一樣。
【第13句】:【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諺)指飯前宜先喝湯水,有益于腸胃消化,避免生病吃藥,保持健康。
【第14句】:【偏心眼】(慣)指不公正,偏袒某一方。
【第15句】:【二月的韭菜——頭一茬】(歇)韭菜: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般農歷二月割頭茬。比喻頭一次。
【第16句】:【足幫足,手幫手】
【第17句】:【眼大要有神,耳大要有輪】(諺)指人生得一雙大眼,必須有靈氣才好;生得一雙大耳,必須有耳輪才好。
【第18句】:【百口傳說一句話,芝麻粒兒磨盤大】(諺)一句話經由眾口傳說,就會把原本是芝麻般的小事,說成磨盤一樣大。指話越傳越走樣,以至于完全失實。
【第19句】:【軍令重如山】(諺)指軍中只要下達命令,任何人都必須絕對服從,不可違抗。 也作軍令如山倒。 軍令如泰山。
【第20句】:【往臟水坑子里邊爬】(慣)比喻人不走正道,往錯路上走。
【第21句】:【晴天打傘——有備無患】(歇)指事先做好準備以防禍患。
【第22句】:【喊倒好】見“喝倒彩”。
【第23句】:【殺人可恕,情理難容】(諺)殺人的行為有時也可寬恕,違情悖理的事情卻實在難以容忍。指違情悖理的行為,有時比殺人還可惡。
【第24句】:【張三有錢不會使,李四會使卻無錢】
【第25句】:【打死老虎】(慣)比喻打擊已經失勢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人。
【第26句】:【人不辭路,虎不辭山】(諺)人不能離開道路,就像虎不能離開山岡。指人總要上路,上路總要靠別人幫助。
【第27句】:【羊角蔥靠南墻——越發老辣】(歇)羊角蔥:蔥的一種,莖部粗大,葉子長得像羊角,味辛辣。本指老而味辣,轉指人老練狠毒。含譏諷或責罵意。
【第28句】:【貨賣識家】(諺)識家:識貨的人。 指真正的好貨,要賣給有眼力能識貨的買主。也借指真正的人才,只有慧眼人才能賞識。
【第29句】:【井底蛤蟆,沒見甚么天日】
【第30句】:【水大好行船】(諺)指水勢越大,船行起來越方便。比喻事態越擴大,周轉的空間越寬,就越能從中得到好處。
【第31句】:【膝蓋上掛掌——離蹄差遠】(歇)掛掌:在馬、驢、騾子的蹄子下釘上蹄釘,使其耐磨。蹄:諧“題”。 指所說的離話題或目標相差很遠。
【第32句】:【不怕紅臉關爺,就怕抿嘴菩薩】
【第33句】:【是親三分向,是火熱如炭】
【第34句】:【攪成一鍋粥】(慣)1比喻把事情搞糟搞亂,鬧得無法收拾。2指許多事情攪在一起,理不出頭緒。
【第35句】:【人有同貌人,物有同形物】
【第36句】:【肚大如柳斗,神仙難下手】
【第37句】:【一壁打鼓,一壁磨旗】
【第38句】:【一碗清水看到了底】(慣)指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也形容人十分單純。 也作“一碗清水看到底”。
【第39句】:【忘人大恩,記人小過】
【第40句】:【在江邊上賣水】(慣)比喻向行家或有本事的人挑戰。
【第41句】:【耗子洞里打架——窩里反】(歇)比喻內部鬧矛盾或自相殘殺。 也作耗子咬耗子——窩里反。 耗子動刀——窩里反。
【第42句】:【中吃不中看】(慣)中:適于。好吃不好看。比喻人有本事,但長相不濟。
【第43句】:【寵婢作管家,鑰匙不晌手撥刺】
【第44句】:【書呆子經商,老本兒賠光】
【第45句】:【橋歸橋,路歸路】(慣)比喻二者互不相干。也比喻事情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 也作“橋是橋,路是路”。
【第46句】:【說得好聽,不如練得藝精】
【第47句】:【老漁翁釣魚——坐等】(歇)指人消極等待。
【第48句】:【凡有喜酒,必有醉人】(諺)有喜酒的場合必定會有醉漢。指好事里常有令人惱喪的地方。
【第49句】:【茶不思,飯不想】
【第50句】:【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
【第51句】:【老鼠拉木锨,大頭在后邊】
【第52句】:【書無百日工】(諺)書:書法。學寫毛筆字,練習一百天是不會見效的。指漢字書法難度很大,必須長期下苦功,方能自成一體。
【第53句】:【冬走十里不明,夏走十里不黑】
【第54句】:【羨人吃飯,不如趕緊淘米】
【第55句】:【慢走跌不倒,小心錯不了】(諺)走路步子放緩點,就不會被絆倒;做事從容謹慎,就不會出差錯。指做事出錯,往往都由于粗疏大意。
【第56句】:【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癥多】
【第57句】:【諸葛有智,阿斗有權】
【第58句】:【又要過河,又怕脫褲子】(慣)比喻既想辦事,又怕麻煩。
【第59句】:【上卦不靈下卦靈】 釋義:這次不行下次行。 例句:“闖蕩江湖總得冒點風險,免不了有個三長兩短。上卦不靈下卦靈,只要實權在手。”
【第60句】:【天塌下來,有地接著】
【第61句】:【孫猴子頭上的金箍——戴上去容易取下來難】(歇)金箍:金屬制成的箍。指參與某事容易脫身難。
【第62句】:【只重衣衫不重人】(慣)只看重人的穿著打扮,不看重其人品和才學。形容人勢利。
【第63句】:【好漢不打上門客】(諺)英雄好漢不慢待那些好意上門來的人。指凡能上門,都應以客禮相待,即使彼此不和,也應寬恕。
【第64句】:【人心不同,若其面焉】
【第65句】:【賣灰面遇見吹大風】(慣)灰面:白石灰末。比喻局面糟得無法收拾。
【第66句】:【有地皮,無躲處】
【第67句】:【保飯碗】(慣)指保住職業,使生活有基本保障。
【第68句】:【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諺)藥只能治可治之病,不治之癥是無藥可施的。指再高明的醫生,再名貴的藥物,功能都是有限的。
【第69句】:【不是武二郎,不過景陽岡】
【第70句】:【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生意無人做】
【第71句】:【心跳在口里】(慣)心都快蹦出來了。形容心里非常緊張或害怕。 也作心蹦到嗓子口。 心提到嗓子眼了。 心跳到嗓子眼兒上。
【第72句】:【馬到崖頭收韁繩,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73句】:【單打一】(慣)指在一個時期內,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或只接觸某一方面的事,而不管其他方面。
【第74句】:【賣糖的不賣醋,賣醋的也別賣糖】
【第75句】:【正沒窟窿下蛆,來了個賣藕的】(慣)比喻正好給干壞事的人提供了方便。
【第76句】:【肚皮貼著脊梁骨】(慣)肚子里沒有一點食物,癟癟的。形容非常饑餓。 也作“肚皮餓得貼脊梁”。
【第77句】:【能站著,也能蹲下】(慣)比喻人能屈能伸。
【第78句】:【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慣)指辦成事情的本領不大,把事情搞糟的本事卻不小。 也作成事不足,壞事有余。 敗事有余,成事不足。
【第79句】:【倒打一釘耙】(慣)比喻反咬一口。 也作倒打一耙。 倒打一棍。
【第80句】:【弓是彎的,理是直的】
【第81句】:【一會兒風一會兒雨】(慣)形容人情緒變化快,喜怒無常。
【第82句】:【早晨栽下樹,到晚要乘涼】
【第83句】:【七十不打,八十不罵】(諺)對七十歲的老人,不可用打來懲罰他;對八十歲的老人,不可用罵來懲罰他。指對于年事已高的老人,要寬容善待。
【第84句】:【酒是高梁水,醉人先醉腿】
【第85句】:【歪理三千,不如正理一條】(諺)歪理:謬論邪說。指歪理再多,也抵不上一條正理能說服人。
【第86句】:【一桿秤,又打得起多重】 釋義:比喻一個人力量單薄,干不成大事。例句:你查賬,沒有一個人跟你,你一桿秤,又打得起多重?
【第87句】:【砌屋三擔米,拆屋一頓粥】
【第88句】:【種田的兒郎不顧衣】(諺)兒郎:泛指年輕人。從事農業生產的年輕人,只顧耕田種地,不怕弄臟衣服。指勞動者不怕臟。
【第89句】:【財上分明大丈夫】(諺)大丈夫:指有志氣或有作為的男子。在對待錢財上,收支合理,賬目公開,光明正大,毫無隱私,這才是大丈夫的行為表現。
【第90句】:【惡虎難斗肚里蛇】(諺)指虎再猛,也斗不過鉆進它肚里的毒蛇。 比喻潛入到內部的敵人是很難對付的。
【第91句】:【牽牛要牽牛鼻子】 釋義:做事要抓住關鍵。 例句:“牽牛要牽牛鼻子,……先從他李春山頭上戳開!”
【第92句】:【把心提到嗓子眼兒上了】(慣)形容非常擔心或害怕。 也作“把心提到了嗓子口”。
【第93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慣)指人名氣大或事情不尋常,盡人皆知。
【第94句】:【貓兒眼,看時候變】
【第95句】:【肩膀寬】(慣)形容人能力強,能擔起重任。
【第96句】:【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第97句】:【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第98句】:【拔了蘿卜帶出泥】(慣)比喻在查處某一問題的過程中,也順帶發現了其他問題。也比喻由于辦事不當而惹了麻煩或連累了他人。
【第99句】:【一身骨頭兩層皮】(慣)形容人瘦得皮包骨。
上一篇:哲理語絲,一段很現實的簡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