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生活不僅是一種體驗,更是一種品味和享受。目光清澈一點,學會輕松生活,你的心就不會感覺那么累了。
【第2句】:【禪語人生】在人類的思維中,靈感是突發、奇特、美妙而富有創造性的,靈感主管著成功和財富的大門。
【第3句】:【禪心佛語】過去諸如來,只是明心底人。現在諸圣賢,亦是修心底人,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
【第4句】:愿作心師,不師于心。《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八,獅子吼菩薩品身雖不由己,但心卻可以由己。(日本)日蓮《撰時抄》
【第5句】:【禪語人生】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第6句】:【佛心禪語】走過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長。經過的事,才知道有喜有傷。品過的人,才知道有真有假。
【第7句】:【拾己為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為自己,一切只為眾生求安樂,寧可拾己,以自己的犧牲使他人得到安樂。
【第8句】:學者事事要自責,慎勿責人。人不可我意,自是我無量;我不可人意,自是我無能,時時自反,才德無不進之理。
【第9句】:【禪心佛語】懺悔像清水,可以洗凈身上的惡行污垢;慚愧像衣服,可以莊嚴身心的清凈功德。一念慚愧,發露懺悔,就是人性最珍貴的良知良能。
【第10句】:【禪心佛語】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所以陽氣決定長生。
【第11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想讓他從此忘記你,那你就以你一貫的樣子去見他;而如果你想讓他從此忘不了你,那就以一個顛覆性的面貌去見他。
【第12句】:【經典佛語】世界沒有那么好,也并不是那么糟,我們要做的,只不過是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善意地對所有人。在環境不允許的情況下,保護好自己真正在意的人。.
【第13句】:【圣經文案】291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3:23-24)
【第14句】:【禪語人生】修行就是要發現自己。發現自己要從一點一滴開始,發現自己的能量,發現自己有無限的創造力,發現自己有無量無邊的神通妙用。
【第15句】:【禪心佛語】看到這里,或許有人說:照你的意思,一切都是無常,我們就不用努力了,等著變化就好了。
【第16句】:【禪心佛語】放下過去。不要令自己迷惑,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畢竟人生是旅程,而不是終點。為自己做好準備,保持一個清醒的意識,僅僅活在當下。
【第17句】:【禪語人生】在貧困中,要有忠心志氣;在危難中,要有信心勇氣;在富貴中,要有善心義氣;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氣。
【第18句】:※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夠,別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來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第19句】:【禪心佛語】但話說回來,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為佛門自家事,寺院必須主動拿出決志和勇氣。
【第20句】:幸福不是你能擁有多少,而是你的心滿足了多少。一個人的欲望越少,就越能享有幸福的生活。
【第21句】:【禪心佛語】人們得到了享受,但失去了自由;得到了文明,但失去了自然。這正如哲學家說,“倘若魔鬼遠我而去,天使也將振翼而飛”。
【第22句】:山河踏遍,只覺如夢人生,尋一安穩之所,恬淡度日,方為福報。嘗盡五味,亦覺淡飯粗茶,簡布素衣,才是潔凈。
【第23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第24句】:擁有再多,不如舒心,世間萬幸,不如開心,繁華略過,最美還是一份清心;守住靜心,看淡橫流之物,明白來,明白去,知道所處,微笑躬行。
【第25句】:【禪心佛語】擋人財路,不如自辟財路,擋人財路就如斷人“活路”,不要一條道兒走到黑,你贏,也要讓他贏。
【第26句】:【禪心佛語】什么是“緣”?緣有來,緣有去,緣不是無緣由,緣本來有因緣。
【第27句】:未來的是妄想,過去的是雜念。要保護此時此刻的愛心,謹守自己當下的本分。
【第28句】: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弘,言動要謹!人生太閑,則別念竊生;人生太忙,則耽風花雪夜之情!不閑不慢,疏密有情,方為快哉!
【第29句】:【佛心禪語】《傳心頌》: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第30句】: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華嚴經》卷一,世主妙嚴品
【第31句】:誰不曾對生活灰心過、失望過?然而,世界上沒有絕望的事,只有絕望的心。無論現實如何,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結果,才不枉此生。
【第32句】:【禪語人生】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第33句】:【佛心禪語】給心靈一個假期,才是真正的放假;放下一切煩惱,才是真正的休息;打開被我執束縛的結,才是真正的自由;從痛苦中徹底解脫,才是真正的享受。
【第34句】:凡夫的愛欲及渴望永無止境。不斷地追求物質享受與聲色逸樂,有如洶涌的波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第35句】:但行不學,十有九到;但學不行,十無一到;學行兩全,十修十到。(明)慧經《壽昌無明和尚文案》卷二
【第36句】:【禪心佛語】巧言令色,鮮矣仁。群居防口,獨處防心。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第37句】:佛性就是理,但不離事用,不壞事相。因此,就理體來講是絕對的;就事相上來講則千差萬別。開悟即是在一切的事相上,悟到絕對的空性。慧律法師
【第38句】:【佛心禪語】人生往往如此:擁有的越多,煩惱也就越多。因為萬事萬物本來就隨著因緣變化而變化,凡人卻試圖牢牢把握讓它不變,于是煩惱無窮無盡。
【第39句】:持戒與執戒佛陀制戒,是要弟子們少欲知足,過著簡單樸實的生活。身為佛弟子,應謹守戒律,修學佛法。
【第40句】:【佛心禪語】《佛陀的格言》中說:“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能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
【第41句】:【禪語人生】有時候,靠單純的判斷并不能確定成功的幾率,與其在等待中浪費青春,不如在追求中燃燒生命。
【第42句】:【禪心佛語】成功的四大法則是:有堅定信念驅使的動力、有堅強無畏鑄造的毅力、有堅韌進取支撐的耐力、有堅決果斷練就的魄力。
【第43句】: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永嘉證道歌》
【第44句】:【禪心佛語】送禮物予他人,別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帶回。惡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為所動,那么所有惡言(過失動怒),將如數帶回自受自污。
【第45句】:【佛心禪語】山逞強,水守弱,海底曾淹大西國。位尊財旺休得意,名流倒臺倍落魄。時運無常,高升必墮,傲什么?
【第46句】:【佛心禪語】不管是誰,人類也好,天人也好,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只要覺悟了四圣諦,他就是一位圣者,一位佛陀真正的弟子。
【第47句】:【禪語人生】我們都迷路了,唯一獲救的希望,就是認識到我們全都迷路了。
【第48句】:【禪心佛語】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迷惑,活在明天的等待,只有活在今天最踏實。今天便是每分鐘,如全做好,人生就美妙。
【第49句】:進止安徐如象王,勇猛無畏猶師子,不動如山智如海,亦如大雨除眾熱。《華嚴經》卷十八,明法品
【第50句】:繁華如夢,夢已無痕。塵緣路上,相遇是剎那,相忘也可能是一念之間。如果無法回頭的是情感,那么無法挽留的,便是時光。
【第51句】: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淚,人人都有幸福與憂惱,這是人間世界真實的相貌。
【第52句】:【禪心佛語】當我們要應付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記住,我們不是應付理論的動物,而是在應付感情的動物。
【第53句】:禪,是要我們自我肯定,肯定自心本無一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灑脫淡泊、自在無礙地,把自己的生命走出一片坦蕩晴空。
【第54句】:【禪心佛語】菩提心轉勝堅固,成無上道,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第55句】:【禪心佛語】佛陀三明:“賢圣知見,堅圣法、律真實三明”,具體表現為擁有無學的宿命通、天眼通與漏盡通。
【第56句】:恒秋:人生不是和煩惱追逐,更不是和煩惱拼個你死我活,生活的質量就在于對人的態度和對事的看法,克己是一種覺醒,諒人是一種重生。莫求事事如意,但愿心平氣和。
【第57句】: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汝等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凈,湛然圓滿,凡圣齊同,應用無方,離心意識。——《石頭希遷禪師》
【第58句】:唯一能形容慈悲的狀態便是如虛空——空與一切萬物兼容不沖突,包容萬物,支撐萬物。佛是空王,也是慈悲王。
【第59句】:能知能解的是何物?所知所解的又是何物?能所為何雙亡?若能于雙亡處立定腳跟,參禪事畢。
【第60句】:【禪心佛語】外界環境雖然能給我們的前行帶來很多障礙,但那決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因素始終在我們心里。持身涉世,決不可隨境而遷。
【第61句】:【禪心佛語】世界上大部分的麻煩,都是想成為偉大人物的人惹出來的。
【第62句】:日常生活中,只有保持一顆平靜心,才能使生活更加安逸,只有做到心無雜念,才能是生活更加舒適。
【第63句】:始;不要眷念誘惑,這常常是墮落的前奏。許多時刻的成長,靠的不僅僅是時間,而是勤奮與努力;那些虛度的光陰,熄滅的是夢想之火,拼湊的是支離破碎的命運。
【第64句】:【禪心佛語】反轉無始以來的慣性模式,需要付出極其艱巨的努力,而世事無常、人身難得易失,所以務必要抓住此生的機會奮力修行。
【第65句】:若彼求法者,于師生輕毀,則謗諸如來,常得諸苦惱。(古印度)馬鳴《事師法五十頌》
【第66句】:【盡力做事】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就會事事落空。
【第67句】:【禪語人生】真正的佛法是活在心里,那些內心受持佛法,且落實于修行的人,就是佛法的道場了。
【第68句】:人都沒有為眾的心,只知為己,所以才糟的。我所以能成為善人,是因為我把為己的心開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宿命是無盡無休的,為它還有頭嗎?
【第69句】:如果在追逐夢想的旅途中走得太快,走得太急,忘了在旅途中欣賞沿路的美景,忘了體味每一個階段的人生帶給我們的意義,那我們的一生,就白白浪費了。
【第70句】:對青少年,要關心不要擔心,要誘導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權威。(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71句】:禪機妙語說人生:繁華過后,皆云煙,暮然回首,萬事空,嬉笑怒罵,即人生,花開花落,如一夢。
【第72句】:勇敢的人要勇敢于面對自己的過失。(清)吉美林巴《吉美林巴大師之教言》
【第73句】:功德的意思是內能自謙(自信)、外能禮讓(信人),想修養到內謙外讓,就要下功夫。
【第74句】:在家之孝,是以“敬”奉養父母,以“誠”承歡親心;不違逆父母,以和顏悅色、勞而不怨的態度,盡禮事奉。
【第75句】:【禪心佛語】活著,要深深理解所有的相逢都是在給命運捧場。所有的煩惱都是在給自己人生拆臺。別人的臉色好與壞,不好意思,忘記看了。不惆悵,不急躁,不慌忙。
【第76句】:【佛心禪語】白馬紅纓衫色新,不是親家強來親。一朝馬死黃金盡,親者如同陌路人。
【第77句】:【禪心佛語】楞嚴經:汝等有學,未盡輪回,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第78句】:【禪心佛語】一片葉,落在哪里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里都是芳香。一個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顆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第79句】:【禪心佛語】寧靜中方能悟出遠大志向,淡泊中方能體味出人生之本。天地之玄機,皆在一個悟字;人生之玄機,皆在一個靜字。心如明鏡方能體味出心性。
【第80句】:佛教距今已經創立了三千多年,那精深的浩瀚佛學理論,為今天的我們留下來無數的人生禪語。
【第81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是否富有,并不在于他得到多少,擁有多少,而是看他為他人、為社會奉獻多少。
【第82句】:【禪語人生】一個登山的人在懸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樹;一個上進的人在人生險途,所急于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第83句】:【圣經文案】347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第84句】:【禪心佛語】圣者只能領受逆境,你沒有權力逃避逆境,也沒有理由逃避逆境,也不可能逃避這個逆境,因為因果是有定律的。
【第85句】:【禪語人生】真正做到不爭而能不懈努力,即已達到看清世事,性情沉靜的境界了。
【第86句】:【禪心佛語】佛說: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第87句】:佛性對比天上的明月,文字就像我們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卻不是明月本身,看月亮也不一定非得通過手指。一慧能禪師
【第88句】:【禪語人生】這年,這月,這時光,依舊沉靜的日子,不知疲倦的追尋著,因為知道,再美的遠方,總有期待;再遠的路途,總有歸程;再高的心,總有驛站。
【第89句】:聰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只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貪婪詭詐也是聰明的象征。
【第90句】:前腳走,后腳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讓過去,把心神專注于今天該做的事上。——證嚴法師
【第91句】:善用力氣的人,不疾不徐;善守理想的人,不猛不弛。一志向前、堅定不移,終可達成目標。
【第92句】:你得有善功德!舍錢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我們救命是救一時之苦,救性才是救萬古。
【第93句】:【佛心禪語】欲望使人失敗,無私令人成就;煩惱使人痛苦,覺醒令人快樂;執著使人束縛,放下令人解脫;無明使人迷惑,智慧令人證悟。
【第94句】:人生有求即多苦!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人,會為自己招來無窮的痛苦。
【第95句】:【禪心佛語】人貴自立,自立必先能自強。勿依賴人,勿強求人,他人無論親疏,皆不可依賴。
【第96句】:講道德、守法律、做好事,不僅是社會對個體的外在要求,同時也是個體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內在需要,是自覺自愿的,而非外在強制的。
【第97句】:佛家禪語:劇場里,蠢人開玩笑大喊:著火了。結果上千人擁向門口,擠成一團,很多人被踩死。禪師感嘆說:蠢話貽害無窮。
【第98句】:【禪語人生】修凈土法門的人要多讀一讀《普賢行愿品》,可以擴展你的心量。
【第99句】:【治之于未亂】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老子·六十四章》)☆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