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沒有朋友,會孤單;沒有敵人,會失敗。因為朋友是用來依賴的,敵人是用來激發自己潛能的。
【第2句】:器雖粗弊,不可便棄,各有所貯;愚賤不肖,亦不可棄,各有所用。《佛說孛經抄》卷一
【第3句】:【禪心佛語】佛說: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第4句】:【佛心禪語】總而言之,撤銷寺院門票是眾望所歸,當下正是抵制“挾佛斂財”的關鍵之時,各寺院應把握時機,萬勿無所作為,充當了挾佛斂財者的墊腳石。
【第5句】: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處都是好處,這才是解脫。
【第6句】: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計,若了所知無,能知即非有。《大乘密嚴經》卷上,妙身生品
【第7句】:【圣經文案】97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里。(箴25:11)
【第8句】:【禪語人生】真正的藝術家從來不會去想到完美,而他的動作是如此地全然,而完美就是來自于它。
【第9句】:不應該挑剔別人的過失,批評別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應該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考慮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佛陀的格言》
【第10句】:【禪心佛語】佛曰:實義者微妙寂靜是涅槃因,言說者與妄想合流轉生死。
【第11句】:【禪心佛語】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挺直腰桿地活在當下。到了晚上,光彩在腳上,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
【第12句】:身相既定,氣息亦調。念起即覺,覺之即失。久久忘緣,打成一片。此坐禪之要術也。(日本)道元《普勸坐禪儀》
【第13句】:恒秋:生活的起起落落,一定要觀察每一個念頭是否能應用。念頭里多一份柔和,多一份承擔。是煩惱總是浮云,在煩惱里擰巴,不值得。
【第14句】:宗教與人生:凡是“宗教”,都是為了教育眾生而設立于人間,其宗旨是為引導大眾得到心靈上的平靜,安于自己的崗位,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這也是世人需要宗教的原因。
【第15句】:王為人中尊,海為江河長,月為星中明,明照無過日。上下維諸方,及一切世間,從人乃至天,唯佛最第一。《中阿含經》卷四十一,《梵摩經》
【第16句】:【禪語人生】有所牽掛,總是一種幸福。無論牽掛別人,還是被別人牽掛。亦不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因為塵緣太深,所以六根難盡。人生就是道場。活著,就是一種修行。
【第17句】:【佛心禪語】不愛不憎為中道。修道,修什么道?就是修這個中道,對誰都是平等相待,慈悲為懷,但要謹慎行事,不可落在情愛樊籠中。
【第18句】:【佛心禪語】到愛情;有人說是培養出色孩子,有人說是成為國家領袖。上帝笑了:“哪有這么復雜?越晚見我的人就越成功。”
【第19句】:【禪心佛語】能將世俗名利之心放下,才可能成為仙佛;能將成仙成佛之心放下,才能徹悟世間的真理。
【第20句】:【禪語人生】與其相見,不如懷念。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你路過我,我路過你,彼此珍惜,彼此感恩。然后,依然需要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第21句】:【禪心佛語】少年往事,愛恨糾纏,放棄以后財獲得自由,只有彼此能平淡相處的人,才能長久。
【第22句】:【禪心佛語】方向定律: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么任何風都會是順風。
【第23句】:一切的修行法門,如坐禪、念佛等,都是為了收攝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第24句】:【禪語人生】心若無塵,人的氣質和品位便得以提升,生命便蘊涵著高貴。
【第25句】:自得解脫,解脫眷屬;自得調伏,調伏眷屬;自得寂定,寂定眷屬;自得度脫,度脫眷屬。《大寶積經》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
【第26句】:【禪心佛語】富貴,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災也。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第27句】:【佛家禪語】為生活而工作,人生不快樂;為工作而生活,才是人生的真價值。
【第28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心生懊惱,會囤積煩惱;心甘情愿,則能歡喜付出。
【第29句】:緣分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我們無法預見,可該來到時,它卻不遲不緩。正是因為緣分不可強求,所以佛才說:一切都要隨緣。
【第30句】:過去之法不應追念,未來之法不應希求,現在之法不應住著,若能如是,當處解脫。《善夜經》
【第31句】:直截根源,不存知解。當陽露出,不費纖毫。若也眨起眉毛,早成蹉過;才落擬議,便隔千山。——《鼓山文案》
【第32句】:【禪心佛語】那萬里長空,煙云千重。那禪心如盾,袈裟如風。還有那,清晰分明的行者腳印,由你讀懂。
【第33句】:【圣經文案】49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詩20:7)
【第34句】:【禪心佛語】發現自己的錯誤,這就是開悟;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成就。發現了所有的錯誤,這就是徹悟;改正了所有的錯誤,這就是圓滿。
【第35句】:【禪語人生】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么,所以請不要抱怨。你不必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你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第36句】:【禪語感悟】曾經有多少人感嘆:難得有幾天清凈的日子。工作太忙了、事情太多了、應酬太多了,妨礙了清凈心。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一直保持清凈心?
【第37句】:貪欲、瞋恚,及以愚癡,皆悉緣我根本而生。。若滅我想及貪瞋癡,諸苦亦皆從此永斷。《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
【第38句】: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實則一室之中,婦稚臧獲,其長處皆有己所不及者,無在不可取為師資也。(當代)夏蓮居《自警錄》
【第39句】:【禪語人生】一方田園可養終生,一眼天地可怡情致。心閑是人生最好的福氣。
【第40句】:【禪心佛語】生命無法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中充滿愛時,剎那即永恒。
【第41句】:【佛心禪語】以認識煩惱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降伏煩惱讓安定的心穩同,以根除煩惱讓穩同的心發揮功用。
【第42句】:【禪心佛語】朝臣待漏五更寒,鐵甲將軍夜渡關。山寺日高僧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閑。
【第43句】:【悟真】經過痛苦的洗禮,人往往更懂得謙讓和學習,更知道珍惜和感激,更能領悟幸福與人生的真諦。
【第44句】:每個人的潛能都足以創造奇跡,最大障礙不是別的,而是目標不定、精力分散。只要你將潛能專注于一個目標,奇跡就會在你手中發生。
【第45句】:如果稱別人為傻瓜,自己也就成為傻瓜。《經集》第四品,第十二章《小積集經》
【第46句】:覓心了不可得。(北齊)慧可禪師(《景德傳燈錄》卷三)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譬如海波浪,鏡中像及夢,一切俱時現,心境界亦然。《楞伽經》卷二
【第47句】:【禪心佛語】刪除昨天的煩惱;確定今天的快樂;設置明天的幸福;存儲永遠的愛心;取消世間的仇恨;粘貼美麗的心情;復制醉人的風景;打印你迷人的笑容。
【第48句】:【禪心佛語】恰如人的心,可以像水一樣柔軟,也可像冰一樣堅硬,要善于調伏自心,讓處于柔軟慈悲的狀態。
【第49句】:共富不是要分富人的財產,而是要先富者承擔起帶領共富的責任。這應該是鄧小平提出先富論的前提。先富者是鄧小平理論的受益者,富而忘卻責任就是對鄧小平理論的背叛。
【第50句】:【禪語人生】喜愛的就想占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第51句】:【禪語人生】邪惡的人看到別人的東西就想要,因為這樣,所以這世間才有偷盜、奸淫和各種造成別人苦惱的欺壓逼迫。
【第52句】:對我們凡人來說,愛情跟事業、親情一樣,是大事中的大事,愛情甜美,幸福就有了一個重要支柱;愛情苦澀,便一直苦到心底,人生也平添了幾分悲劇色彩。
【第53句】:今生,遇一生緣,守一段情,注定,與文字結緣,與禪心相戀。奈何,落花有意,清風無情。緣初不相識,緣盡不相認,執筆封心思,只為曾有的那段碎碎戀。
【第54句】:【禪心佛語】所謂“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不去理它,煩惱自然就不起作用。
【第55句】:【禪心佛語】明師只會把你帶到泉水所在的地方,但無法強迫你喝下去,除非你自己感覺到渴了,才會飲下泉水。
【第56句】:當今時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質富裕,而是精神充實。因為有了愛心,才會有真正的與諧;因為有了智慧,才會有真正的文明。
【第57句】:【禪心佛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第58句】:【禪語人生】我們信什么呢?首先是要信自己。因為不信自己,就不能樹立起遠大的志向,就不能發起菩提心,就不能成就大菩提果。
【第59句】:【禪語人生】我們能體會到生命偉大的意義,體會到生命力量的不可思議,我們的修行才能進入到更深的層次,進入到生命與修行并存的狀態。
【第60句】:【佛心禪語】要救世,就要做環保——心靈環保、社會環保、地球環保。
【第61句】:如果每個人都能了解自己非常幸福,時時刻刻都能培養慈悲心,便會顯露出可愛、慈悲、快樂寧靜的本性;如此就能制止瞋心,控制脾氣。
【第62句】:【禪心佛語】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63句】:人能仔細反省,就會生起悔過自新的勇氣來。應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痛痛快快,切切實實地把它表露出來,從反省中去認識自己,從反省的鏡子中去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第64句】: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讓自己的心先過去。畢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讓你的心先過去。
【第65句】:水遇到障礙,會有三種結局:一、增加深度;二、提高水平;三、別開生路,走出一番新天地。弘法途中任何障礙,都是暫時的、畢竟成全的。
【第66句】: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造口業;也不要把能行動的身體,用在吃喝玩樂、耽戀物欲。
【第67句】:佛說:“肚量如同藏金庫,量大福大不可量;天包萬象天寬大,地藏萬物地無疆。”
【第68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卻被厚厚的羊絨悶得無法喘氣,最后被餓死。禪師:下決心前要對事物深入研究。
【第69句】:【經典佛語】“那聲音我非常熟悉的,貴府一定有人在念佛經。”比丘邊說邊坐下來,長者莫名其妙,心里很不高興。
【第70句】:【圣經文案】465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1:19)
【第71句】:所以,我們必須抱持梅花不畏嚴寒冰霜的精神,在艱難坎坷的生活中,克服逆境的沖擊,磨練出毅力、信心和勇氣。
【第72句】:【禪心佛語】山以清為貴,水以秀為貴,月以明為貴,人以正為貴,友以摯為貴,心以誠為貴,情以真為貴,我以你為貴。
【第73句】:要善于與人和諧相處人人應學和敬合群之法,諸賢者亦皆贊嘆和敬之善。若能互相和敬,住于正法,則必得瑜伽之樂,即相應佛法之樂。
【第74句】:【禪心佛語】釋迦摩尼佛最大的神通是見到真相,比如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那是你應該實現的神通。
【第75句】:【禪心佛語】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
【第76句】:肩負人生職責,勤奮努力,由此產生快樂和幸福,帶來榮譽。《經集》第二品,第三章《羞恥經》
【第77句】:師日:“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于無法住,不應取舍。若學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南岳懷讓禪師》
【第78句】:染凈由心心惱故眾生惱,心凈故眾生凈。《雜阿含經》卷十,第252經
【第79句】:【佛心禪語】做人,要努力得到的不是呼風喚雨的能力,而是淡看風云的胸懷。
【第80句】:哲人曉暢滄桑變,一番變化一番新。艷陽之下種桃樹,桃李芬芳春復春。寧為宇宙閑吟客,莫作乾坤竊祿人。與世論勢思作事,為心鑒新自有欣。
【第81句】:【圣經文案】59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34:8)
【第82句】:【佛心禪語】愛一個女人要用生命保護她,不要放棄,或許她不知道,但她總會知道的,不能由著她的性子來。
【第83句】:【禪心佛語】水貴在目標遠大。水的歸宿是大海。水總是默默地流淌,不舍細溪,匯入江河,流入大海,以不爭之心,成就了浩瀚和偉大。
【第84句】:【佛心禪語】★淡泊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努力中體驗歡樂,在平淡中充實自己。
【第85句】:【禪心佛語】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爭”。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寬。
【第86句】:【禪心佛語】車爭險道,馬騁先鞭,到敗處未免噬臍;粟喜堆山,金夸過斗,臨行時還是空手。
【第87句】:貪心是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佛陀的格言》
【第88句】:【禪心佛語】人心難以控制,往往忘乎所以,一念不牢,便有萬千苦樂。
【第89句】:【禪心佛語】都是背了太多的心愿,流星會跌的那么重;都是藏了太多的謊言,我們分手才會那么傷。
【第90句】:【圣經文案】58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詩33:12)
【第91句】:人生的苦必須通過自己覺悟才能解決。主體覺醒了、覺悟了,不但能夠解決自身的痛苦,還能幫助他人解除痛苦。那就是發菩薩心,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
【第92句】:若聞惡口罵詈肘,其心不動如法住,觀察音聲如虛空,即是無上之口忍。《大集經》卷十五
【第93句】:【禪心佛語】三四、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第94句】:【一日一禪】佛陀告訴我們,人都有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是不可以量化的,只能感覺,知足為福。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走。
【第95句】:調心的最后目的是要把心調伏得沒有煩惱、沒有無明、沒有貪心、沒有癡心,最后全心全意來為大眾服務、為大眾做牛做馬。
【第96句】:生活中,人們不斷邂逅、不斷離開,很多人剛剛下定決心,又被后來的繁華迷惑雙眼,拋棄了承諾,拋棄了誓言,上演了一幕幕“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婚姻悲劇。
【第97句】:【佛語摘抄精選】如伎兒,王前作樂,王許千錢。后從王索,王不與之。王語之言:“汝向作樂,空樂我耳;我與汝錢,亦樂汝耳。”(《百喻經·伎兒作樂喻》)
【第98句】:【禪心佛語】從家庭來講,兒女也是四種緣,攤個報恩的還債的,就是孝子,你就是罵他打他,他也孝敬你,因為他來到人世間的任務就是向你報恩來了,還債來了。
【第99句】:實義者,所謂不虛妄,即真如也。此法自內所證,非有文字能施設之。《大乘寶雨經》卷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