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所謂講禪話、聽禪音、做禪事、用禪心,無非是友善二字。任何人以友善的態度待人接物,都會變成一個有魅力的人。
【第2句】:【佛心禪語】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第3句】:【佛心禪語】抱怨無用,明智的人會一笑置之,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常常發生。
【第4句】:【禪心佛語】金錢要布施方得快樂,愛情要肯奉獻便達快樂,名譽要用來服務大眾才為快樂。
【第5句】:認識更多人,忘記更多人;被更多的人記住,被更多的人遺忘。來來往往不必太過在意,人生,是靠自己去完成一段旅行。
【第6句】:【佛心禪語】不要覺得你個人很重要,沒有了你太陽明天照樣會升起來,這是墨非說的,此言不虛。
【第7句】:【禪心佛語】山高沒有腳板高,浪大總在船底下。不怕山高,就怕腳軟,只要面向太陽走,就永遠看不到背影。
【第8句】:一個人應該舍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斗鹜拥母裱浴?/p>
【第9句】:【禪心佛語】盡量以施予代替取得,來減少心中的欲望,人生——沒有比這樣更好的生活態度了。
【第10句】:【禪心佛語】佛曰: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第11句】:【禪心佛語】你能在自己能力之內,輕易地為這世界增添快樂。怎么做呢?對寂寞失意的人說幾句真誠贊賞的話。
【第12句】:【禪心佛語】放下行囊,身心自在,回到原來處。這里是菩薩在的地方,所以人人都朝著這里行走。一群一群,一個一個,便是這樣的堅持,不顧一切。
【第13句】:所謂講禪話、聽禪音、做禪事、用禪心,無非是友善二字,任何人以友善的態度待人接物,都會變成一個有魅力的人,視眾生如佛,以平等心待人接物。
【第14句】:他人若已擁有一分愛心,我們要積極鼓勵他,使他的愛心綿延不斷。不只是一時短暫的愛心善念,還要使他們能保持長期不斷的精進心,去完成菩薩的道路。
【第15句】:【禪語說】你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歲月刻蝕的不過是你的皮膚,但如果失去了熱忱,你的靈魂就不再年輕。
【第16句】:【佛心禪語】把不忙不閑的工作做的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過得精彩。
【第17句】:【禪語人生】幸福是一種感悟,幸福是一種心態,幸福往往在你別人的眼里,別人看你幸福你就是幸福的,所以要活出幸福的名副其實。不要辜負了別人送來的那些幸福的目光。
【第18句】:【禪語人生】終日不見己過,便絕圣賢之路。終日談人過,便傷天地之和。
【第19句】:【禪心佛語】忌妒會讓我們很不快樂,并且阻止我們在心靈上的進步。如果忌妒是以攻擊的形式表現出來,那還會讓別人受到傷害,這是一種非常負面的情緒。
【第20句】:【禪語人生】牙齒以堅硬易毀,故圣賢貴柔;刀刃以尖銳快摧,故圣賢貴渾;神龍以難見稱瑞,故圣賢貴潛;滄海以汪洋難量,故圣賢貴深。
【第21句】:【禪心佛語】所謂的真理是:我們無法強迫所有事物聽從我們的欲望,他們都必須遵循自然的法則。
【第22句】:【佛心禪語】巴爾扎克也說過:“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第23句】:【禪心佛語】看得破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破的人,處處都是困境。
【第24句】:【禪心佛語】若你已將地掃干凈,師長硬說你沒掃干凈,這時你若和他辯,這就是在家性情;若你能接受說:“好。我把它掃干凈?!边@就是修行。
【第25句】:【禪心佛語】謊言起初是甜美的,但結果是苦澀的。真相起初是苦澀的,但結果是甜美的。
【第26句】:【禪心佛語】謹慎不惟諾,善良不懦弱,練達不草率,穩重不寡斷,誠實不虛偽,忠厚不愚蠢,自謙不自卑,自信不自負,剛毅不固執,果斷不冒失。
【第27句】:【禪語人生】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28句】:【業精于勤荒于嬉,小流能積成江?!?.持之以恒才能成就事業。2.腳踏實地打好事業的地基。3.工作著的人是最幸福的。4.做擅長的事才容易成功。
【第29句】:所以不一定任何人都能遇到、任何地方都會出現、任何時代都會出現的事情,而是眾生共同的善業福報和諸佛的慈悲愿行雙方機緣相合的結果。
【第30句】:【禪心佛語】對自我要有約束力,對他人要有親和力,對處世要有寬容力,對求知要有精進力,對困境要有忍耐力,對成功要有推動力。
【第31句】:【佛心禪語】第十六條:安逸舒適使人失去競爭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第32句】:【禪心佛語】人生哪里重要,把心叫醒,閑下來,活下去。念佛無非念自心,念念自在便自在。
【第33句】:【禪心佛語】佛是最平凡的,平凡到眾生無法做到,因佛如虛空般無高無低、無上無下絕對平等。
【第34句】:【禪心佛語】從責任上要強化,從感情上要淡化,這才能夠提得起、放得下。
【第35句】:【佛心禪語】做人的最高境界——舍?!镜?句】:生活的最高境界——樂。【第4句】:修煉的最高境界——空?!镜?句】:交友的最高境界——誠。
【第36句】:人生總有不同際遇。有人少年得志,扶搖直上;有人飽經滄桑,終成正果;有人嘔心瀝血,難酬壯志。其實,只要曾經熱愛過執著過,就是美滿的生活。
【第37句】:【禪心佛語】鍛煉身體需要循序漸進,可能第一天能做二十個俯臥撐,堅持一周后,可以做到三十個,如此每周加一點量,一年后或許你一次就能做一百多個。
【第38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卑鄙的;并不是點燃了一根導火索,而是看到爆炸后的效果。
【第39句】:【圣經文案】20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6:7)
【第40句】:【禪心佛語】動物也知道尋求飲食、洞穴和配偶,如果生命的意義只有這一點,那就和動物沒有差別。如果把一切精力都用于追求生活享受,這樣造作非福業,則連動物也不如。
【第41句】:耽著三昧,退失佛法;執取善根,退失佛法。《華嚴經》卷五十七,離世間品
【第42句】:【圣經文案】430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4:8)
【第43句】:【禪語人生】無感見聞轉發。愿我們大家一起念佛,祈禱遠離刀兵劫,一切地、水、火、風等災難。諸佛菩薩護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44句】:【禪心佛語】人要經得起逆境以及“逆増上緣”的磨練,把浮躁的心靜下來,靜能生定,定能生慧;磨難是導師,指引我們走向光明,感悟真實的人間,升華境界。
【第45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借用別人撞的頭破血流的經驗作為自己的經驗,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頭破血流的經驗才叫經驗。
【第46句】:【禪心佛語】是故如來隨其心門引入一乘。我既體知眾生佛性,本來清凈,如云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云盡,慧日即現:何須更多學知見,所生死苦。
【第47句】:【經典佛語】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不是思辯,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態度.
【第48句】:執著于自我而生活,自己撒下了痛苦的種子,妄想不斷地擴大,終至背負不了的苦惱。這正是作繭自縛的痛苦?!吩B愚禪師
【第49句】:隨緣,是面對,是接納,坦然面對一切外境,欣然接納一切結果。有此心境,則無所憂畏,無善而不可求。
【第50句】:【禪心佛語】佛教除了主張順應天命之外,更要進一步去洗心革面。佛陀慈愛眾生,弘法利生,主張要革除生心中的“貪嗔癡”、認為唯有勇于革新自已的人,才有光明的人生。
【第51句】:【領袖人物】如果你能為他人的利益而站起來呼吁,如果你能把握機遇,如果你能保持健康的身體,并且具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膽量,你就可能是一位領袖型的人物。
【第52句】:【圣經文案】17惟獨我的仆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后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14:24)
【第53句】:【禪語人生】修行是不斷修正路線的行持,但是如果沒有正見就就難以覺照心是否偏離,沒有正法便會無助茫然。真正超越希望和恐懼的無緣的安住與任運。
【第54句】:【禪語人生】真正的財富,不一定以銀行存款論斷,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黃金、白銀,因為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個人無法獨得。
【第55句】:【禪心佛語】所謂妄想,就是過去所做、所說、所見、所聞的影像留在我們腦子里。
【第56句】:【禪心佛語】觀念改變并未改變事物本身,改變的只是對事物的認識,但觀念可以改變人,人可以改變世界。做人最重要的是品格、態度、思想觀念和人生價值觀。
【第57句】:人一旦“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精神就會萎靡不振,失去生命的意義。
【第58句】:【禪語人生】修行要落實在當下,做一切事業、做一切善法都要落實在當下。
【第59句】:【禪語人生】用空性思想去修習忍辱,那么我們的忍辱,才能夠與佛陀所說的忍辱相應。
【第60句】: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思古之圣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于禽獸而不自知矣。
【第61句】:空有三者:一無性空,性非有故;二異性空,與妄所執自性異故;三自性空,二空所顯為自性故。(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八
【第62句】: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為自己,一切只為眾生求安樂,寧可舍己,以自己的犧牲使他人得到安樂。
【第63句】:佛教微博經典:無論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界,不起煩惱念,不增執著心,就是看破。人無恒常,事無恒久,順境時處之安然,逆境時處之泰然。
【第64句】:受貪欲的影響,只見眼前的利益,有損人格不說,長遠的利益也同樣會失掉。
【第65句】:【佛心禪語】“在親民”是說要關心、親近民眾,解決社會的實際問題,不能躲在象牙塔里。
【第66句】:時光似水遠去,品一杯香茗,展一卷書卷,靜靜在時光流年品味,素筆執念,禪心菩提?;貞涀哌^的點點滴滴,那些美好的記憶,如詩如夢沉香縈繞在歲月的長廊飄蕩怡芳。
【第67句】:【禪心佛語】可知,心無雜念妄想,不打坐也是修行,心有雜念妄想,打坐也不能開悟。
【第68句】:能幫助別人,能為社會盡一分力,即使一點一滴都有大用;因為有一分心,就有一分力量。
【第69句】:只有兩種?。阂皇球T驢覓驢,二是騎卻驢了不肯下。。若不騎,十方世界廊落地,此兩病一時去,心下無事,名為道人。一《舒州龍門佛眼和尚小參文案》
【第70句】:【禪心佛語】將心放在行走發生的動作本身,就是正念;清楚地了知行走,就是正知。
【第71句】:【禪心佛語】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第72句】:【禪語人生】有時候,我們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那么接下來,我們就應該去說該說的話,去做該做的事。
【第73句】:恒榮法師:自尊是一種人生的理性和信仰,自大卻是一種自私和陷阱。別人的尊重是一種友好和善意,而自己的自大,則是命運崩潰的開始,也是警醒。
【第74句】:【佛心禪語】※大富大貴不難,平平安安難;吃喝玩樂不難,自由自在難。
【第75句】:自以為燈,自以為靠當你肚餓口渴時,我的飲食不能填你的肚子,我不能幫你吃喝,你必須自己飲食;你想大小便時,你必須親自解決,我一點兒也幫不上忙。
【第76句】:【禪心佛語】人世間的因緣,就像這個女子出家一樣,忽然邂逅,忽然離散,總有個理則在,很多事總要事先有因有緣,才會結緣結果的。
【第77句】:【禪心佛語】奉承有如輕吹的北風般令人心情愉快,但是,它卻不是使帆張揚起來而觸動船開航的一陣風。
【第78句】:每天生活有七誡:誡煙毒、誡色情、誡暴力、誡偷盜、誡賭博、誡酗酒、誡惡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79句】:【禪心佛語】人生難得是逆境的感嘆并非是嬌情,實在是因為逆境是一個人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經歷,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種動力。
【第80句】:不取天眼等五通造事外道,唯取人理凡夫耳。(唐)法融禪師(《宗鏡錄》卷八十)
【第81句】:【圣經文案】92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15:1)
【第82句】:人身有“生老病死”,心識有“生住異滅”,宇宙有“成住壞空”。佛陀教導我們,透徹此三理四相,了解人生無常。
【第83句】:【佛家禪語】善用世間財利益人群,獲得輕安自在,才是真正屬于自己。
【第84句】: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曠達地處理。
【第85句】:【禪心佛語】如果把成功看成是他人的評價,那么你就永遠無法擺脫心靈的疲憊,甚至根本體驗不到成功的樂趣。
【第86句】:直面困厄的勇氣:從絕路中走出路來每日滿懷希望、腳踏實地的人,生活給予他的不會是絕望。
【第87句】:【圣經文案】100不要為明日自夸,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27:1)
【第88句】:【禪心佛語】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第89句】:增上謂外緣,是正報所依,世人不了此,緣劣怨他人。(明)宗喀巴《顯密修行次第科頌》
【第90句】:【禪心佛語】多關心一下自己的父母吧,我們總忙著自己成長,卻常常忘了他們也在漸漸變老。
【第91句】:【禪心佛語】體會到生命無常的人,便不會再放蕩和貪逸,所以說,對于生命無常的覺醒是智慧的開端。
【第92句】:學佛必須培養正信,對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并拿出勇氣降伏憂愁、欲念,才能獲得輕安和解脫。
【第93句】: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第94句】:若畏未來世,則名有智眼,若與此相違,是為大愚癡?!墩钐幗洝肪砦迨?/p>
【第95句】:【禪語人生】學佛得人一定要發愿,愿力能鞭策自己向正道邁進,不會誤入歧途。發愿不實行,好象開妄華的樹沒有用處。
【第96句】:【禪心佛語】當時,我們見到老和尚的衲襖上雨點并不多,只有腳穿的羅漢草鞋被雨水打濕了。真是道人走過的地方,水也要讓路。
【第97句】:法眼禪師問眾人:“誰能解下老虎脖子上的金鈴?”大家都無法回答。正好法燈前來,法眼問他同樣的問題。法燈說:“將鈴子系上去的人能解開?!?/p>
【第98句】:寧起我見積如須彌,莫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治?!洞蟪藢氃平洝肪砥?/p>
【第99句】:人的欲望就好像被關在牢籠里的猛獸,你一旦把它放出來就再也無法管制得了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