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零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第2句】:【禪心佛語】為什么要知道對方的秘密呢?世上最黑暗的地方,是一個人的心底。
【第3句】:身體疲倦,臥眠是最好的休息。心靈疲倦,寂靜是最好的休息。
【第4句】:【禪語人生】學佛就是學做人,真正學佛的慈悲、佛的智慧。
【第5句】:【禪語人生】月兒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卻留著她的黑斑給它自己。
【第6句】:【禪語人生】我的并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第7句】:【禪心佛語】持名念佛就像拿著東西似的,總也不把它放手,故天天都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8句】:【禪語人生】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第9句】:有包容才有和諧,有和諧才有溫暖,有溫暖才有利于一個人的進步。
【第10句】:【圣經文案】234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托誰,就向誰多要。(路12:48下)
【第11句】:解一即千從,迷一即萬惑,若人守一,萬事畢。是悟道之妙也。
【第12句】:【禪心佛語】金錢可包裝你的外表,佛法能啟悟你的內在。
【第13句】:【禪語人生】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
【第14句】:【禪心佛語】貪瞋癡心深藏在我們感官的核心底層,而且當我們沒有覺知時它就會流竄而出。
【第15句】:氣忌躁,心忌粗;才忌露,名忌揚;學忌滿,言忌浮;惡忌陰,善忌陽。
【第16句】:【禪心佛語】老是戰戰兢兢怕失去什么的人,一定不能體會到人生的喜悅。
【第17句】:一切煩惱若不堅著,我說無犯。《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卷二
【第18句】:【禪語人生】悟性是靈感、是智慧、是能量、是道德,悟性越高的人,事業的成功率就越大。
【第19句】:【禪心佛語】生命潛伏許多的危機,它比膨脹的氣球更不安定。
【第20句】:【佛心禪語】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眾生陷淤的心靈,使眾生離苦得樂。
【第21句】:【禪心佛語】還會有什么不舒服?還會有什么病?其實,人到那份兒上,有沒有病都不想了。
【第22句】:心要清凈,做好內外環保——愛惜地球資源,照顧人生資源。
【第23句】:【禪心佛語】佛陀告訴我們:放下了有限,你就擁有無限。
【第24句】:盡職盡責扮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不僅僅是人倫之本,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第25句】:【禪心佛語】佛說: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第26句】:【禪心佛語】世間上找不到任何永恒不變的東西。生滅變易是萬物的本質,這即是“無常”。
【第27句】:【禪心佛語】送一塊翡翠給公主,不如送一個面包給乞丐。
【第28句】:【禪心佛語】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第29句】:【禪心佛語】其實很多時候孬種和英雄只是在一念之差中產生的。
【第30句】:【禪心佛語】錢財不屬于擁有它的人,只屬于享用它的人。
【第31句】:千峰頂上一茅屋,老僧半間云半問;昨夜云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閑。(歸宗芝庵禪師)
【第32句】:【禪心佛語】佛法講心地法門,用功者當于心地上做功夫。
【第33句】:【禪心佛語】識不多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第34句】:【禪心佛語】聰明人的嘴藏在心里,愚蠢人的心擺在嘴里。
【第35句】:【禪心佛語】世間人所謂的「愛」,在「永恒」的辭典里找不到。
【第36句】:【禪心佛語】佛說我們有煩惱,是因為我們自己有某些不好的業習。
【第37句】:喜心內充滿,而行于布施。施已心無悔,其意益歡悅。《大寶積經》卷七十七,富樓那會
【第38句】:令舍其前,亦當舍后,復舍中間,使無處所,乃度生死眾患之難。《佛說黑爪梵志經》
【第39句】:【禪語人生】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第40句】:【禪語人生】我們每一步,都走的太早。學會愛之前陷入,學會體諒之前離開。
【第41句】:【圣經文案】398并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圣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弗6:17)
【第42句】:所謂回頭是岸,岸貌似遠在天涯。天涯遠不遠?不遠。放下的時候,天涯就在面前。
【第43句】:自卑的人沒有救,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第44句】: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癡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經》卷下,道行品
【第45句】:其實,我們自身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可以作布施,都可以積德行善。
【第46句】:【禪心佛語】乞丐便不再爭辯什么,就用他的一只手依方丈的話搬起磚頭來。
【第47句】: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淡澀;人生的色彩,赤橙黃綠青藍紫。
【第48句】: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夠忍而無忍,才會覺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第49句】:有人說善惡無定論,人性善惡的標準,很難做評價;但是我們可以由其人的行為來判斷。
【第50句】:【禪語人生】只有智慧的耳朵,才能聽出超越的真理出來。
【第51句】:【禪心佛語】世間上最成功的將領,不是打敗百萬敵軍,而是調伏自己內在邪見的魔軍。
【第52句】:【禪心佛語】感謝打擊你、欺騙你、傷害你的人,他們同樣促使你成長。
【第53句】:【佛心禪語】安住當下的要領,就是要做到身在何處,心也在何處。
【第54句】:【禪語人生】因筌求魚,得魚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既稱念佛之名,須知念佛之道。
【第55句】: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自強自立,依靠自己,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第56句】:【禪心佛語】人性人性,就是人得有性,就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也得有性要求。
【第57句】:慈悲喜舍這四個字,分開而言:慈喜是予樂,是教富;而悲舍是拔苦,是濟貧。
【第58句】:【禪心佛語】人類文化和文明,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改善世界整個過程的結晶。
【第59句】:【佛心禪語】總是把每一次太陽升起的一刻都看作生命起跑線。
【第60句】:【禪語人生】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
【第61句】:【禪語人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開心快樂每一秒,健康幸福每一天。
【第62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最髙境界是慈悲、知足、感恩。具體表現是簡單、無欲、解脫、自在。
【第63句】:心念難免起伏,要有毅力降伏,讓心在輕安、清凈的境界。
【第64句】:身在其中的眾生,完成心靈的凈化,自發自覺地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才是應循之道。
【第65句】:如惡誣罔人,清白猶不污,愚殃反自及,如塵逆風玢。《法句經》卷上,惡行品
【第66句】:【禪心佛語】生命中的任何一件小事只要你細心品味過,都充滿幸福。
【第67句】:【禪語人生】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這是得道的要訣。
【第68句】:【禪心佛語】若能平心看待自己的失敗,表示我們已不再害怕失敗。學會自嘲是極其重要的。
【第69句】:【禪心佛語】當您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您。
【第70句】:【禪語人生】我們所該探索的最遠距離,是在我們的內心中。
【第71句】:【禪心佛語】當你跌倒的時候不要白白的爬起來,任何一種磨煉,都是寶貴的經驗。
【第72句】: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古印度)世親《佛性論》卷一
【第73句】:【最有禪意的文案】隨分隨力,涓滴愛心可累積成就大業。
【第74句】:希望不是妄想,也不是奢望,而是對未知的欣喜渴盼,對人生的不息熱情。
【第75句】:【圣經文案】199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6)
【第76句】:身被忍辱甲,手提智慧劍,自在降魔軍。《華嚴經》卷六十二·入法界品
【第77句】:靜者心清,杖藜躡屐,往來窮谷大川,南郊野寺,聽禪暮鼓晨風。
【第78句】:前心作惡,如云覆月;后心起善,如炬消暗。《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二
【第79句】:如果我們平時沒有積累足夠的善緣,還會有柳暗花明的機遇嗎?
【第80句】:【禪心佛語】俗話說:禮輕情誼重;可俗話又說:禮多人不怪。
【第81句】: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是為生活的密行。
【第82句】: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就不同,沒必要去改變別人,做好自己就可以。
【第83句】:【禪語人生】緣為冰,我將冰擁在懷中,冰化了,我才發現緣沒了。
【第84句】:【禪語人生】永遠不要浪費您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您不喜歡的人。
【第85句】:何謂菩薩能持智慧?佛言:于一切法無有戲論。《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
【第86句】:【禪心佛語】娑婆世間生活的定義就是磨擦、斗爭;極樂世界生活的定義就是解脫、自在。
【第87句】: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觀無量壽佛經》)
【第88句】:【禪心佛語】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第89句】:非器眾生,說其深法,是菩薩謬。《大寶積經》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
【第90句】:予人方便,滿足他人需要者為善;僅對自己有利,而對他人不利者是惡。
【第91句】:【禪心佛語】所謂的完美境界,并不在于不需要再增添什么,而在于不需要再刪減什么。
【第92句】:【禪心佛語】身體靠飲食成長、靈魂靠愛心成長。沿途風光只可欣賞,不可取舍。
【第93句】:猶如夢中所見事等,皆虛妄現,都無一實,一切皆是識心所為。《廣百論》
【第94句】:心若安,可步步生蓮。心清一切明,心濁一切暗;心癡一切迷,心悟一切禪。
【第95句】:對每一件好事表示感謝對一件好事表示感謝,同做一件好事一樣偉大。
【第96句】:【禪心佛語】千里縱橫,你總得有個家,萬眾首領,你也得有個媽。
【第97句】:尋文取證者益惑,苦行求佛者俱迷。(唐)大珠慧海禪師(《慧海禪師文案》)
【第98句】:【禪心佛語】苦難也沒有壓抑住孫臏,他在苦難中獨自奮起,最終成為齊國一代軍師。
【第99句】: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此中有無限意未,亦有無限受用。
上一篇:妙語如珠,精辟人生文案霸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