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有愛心,就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第2句】:歡喜悅樂,離諸憂惱。心意柔軟,諸根清涼。《華嚴經》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第3句】:“忍而無忍”是真修行;“忍無可忍”而以牙還牙是凡夫。
【第4句】:言詞所說法,小智妄分別,是故生障礙,不了于自心。《華嚴經》卷十六,須彌頂上偈贊品
【第5句】:【禪語人生】一個道場如果沒有正法,就如同一個人只有軀殼沒有靈魂。
【第6句】:【禪語人生】我要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健康快樂出發。
【第7句】:【禪心佛語】佛法把世界分為兩類:有情世界和無情世界。
【第8句】:凡有奢求,必得煩惱,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問自己該做什么,這就是安分。——耕云先生
【第9句】:【禪心佛語】人不能一直埋頭趕路,還應該停下來欣賞欣賞風景。
【第10句】:【禪語人生】再美好也經不住遺忘,再悲傷也抵不過時間。
【第11句】:【禪語人生】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第12句】:【禪心佛語】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可俗話又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第13句】:【禪心佛語】若心無實,口誦空名,三毒內臻,人我填臆,將無明心不見佛,徒爾費功。
【第14句】:【佛家禪語】愛的力量,可以撫平心靈的不安,讓社會安定祥與,消除一切的災難。
【第15句】: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華手經》
【第16句】:保持心靈的寂靜,那就是幸福和快樂。南傳《佛教格言·雜品第十二》
【第17句】:理財之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須“用之有道”。
【第18句】:【禪心佛語】特色的社會,特色的教育,斷送信仰,太悲哀。絕對經典。
【第19句】:【禪語人生】要做行為正直坦蕩的君子,不做沒有是非觀念的小人。
【第20句】:【禪語人生】無有善業無快樂;無有信心無證悟;無有悲心無菩堤;無有上師無一切。
【第21句】:【禪心佛語】處順境,隨善緣,無貪癡,福慧現前,安住當下。
【第22句】:【禪心佛語】就算見到我的話,也只在遠處無限守望,哀婉地。
【第23句】:【禪心佛語】教育不等于訓練,教育改變觀念,訓練才能改變行為。
【第24句】:【禪心佛語】感謝打擊你、欺騙你、傷害你的人,他們同樣促使你成長。
【第25句】:【禪心佛語】多寬容別人,多贊美別人,會給我們帶來好運,也會換來真誠和友誼。
【第26句】:發無畏心,摧破一切外道邪論。《華嚴經》卷五十四,離世間品
【第27句】:【圣經文案】169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太5:14)
【第28句】:【禪語人生】學會從哪跌倒從那爬起,堅強地爬出來,因為人是從坎坷中才茁壯成長。
【第29句】:【禪心佛語】佛先贊嘆禪定之樂,后接著說這些喜樂是無常、苦、變易不居的。
【第30句】:【禪心佛語】從責任上要強化,從感情上要淡化,這才能夠提得起、放得下。
【第31句】:“形式”是次要的,重在“實質”——行者的言談、行狀,機鋒畢露,大有禪境。
【第32句】:生活就是一種修煉。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小馬過河,深淺自明。
【第33句】:【佛家禪語】行正道、走正門,以外在行動表現內心正念。
【第34句】:【禪心佛語】佛說: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第35句】:【禪心佛語】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只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第36句】:觀如來界五種功德:不可說,無二相,過一異,過覺觀境界,一切處一味。《無上依經》卷上
【第37句】:當我們心懷感恩,常常講別人的好話時,我們也會同時身心愉悅,陽氣充足。
【第38句】:【禪心佛語】佛教出發的動機在慈悲,佛教施展的手段在方便。
【第39句】:隨智慧凈則其心凈,隨其心凈則一切功德凈。《維摩經》卷上,佛國品
【第40句】: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有一股清流,都有一塊福田,隱藏著豐沛的泉源。
【第41句】:因緣本自無,不生亦不滅,見諸有為法,石女、虛空華。《入楞伽經》卷三
【第42句】:【禪心佛語】人生中,快樂帶給我們愉悅,痛苦帶給我們回味。
【第43句】:【佛心禪語】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風景;傷的最深的,也總是那些最真的感情。
【第44句】:一旦無常到,方知夢里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佚名
【第45句】:【佛心禪語】★淡泊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努力中體驗歡樂,在平淡中充實自己。
【第46句】:【禪語人生】與其花時間去向如何跟朋友和好,還不如直接去向朋友道歉。
【第47句】:【禪心佛語】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顆貧窮慵懶的心。
【第48句】:【禪心佛語】世上有各種各樣的人,不是每個人都有跟你一樣的想法。
【第49句】:【禪語人生】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第50句】:【禪心佛語】佛說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第51句】:很多人自以為悟到了禪機,但卻不過是陷入了觀念上的游戲。
【第52句】:【禪心佛語】菩薩道業是身口意奉行十善業,包含一切助道因緣的十波羅蜜法。
【第53句】:【佛家禪語】善緣、惡緣,都在語默動靜中;好話讓人心開意解,壞話讓人心起煩惱。
【第54句】:【禪心佛語】如理如法地好好修行,這才是真正地供養上師三寶,布施父母眾生。
【第55句】: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同樣,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第56句】:【佛家禪語】用志愿的精神從事專業工作,就會很愉快也很有價值。
【第57句】:【禪心佛語】人因為眼見,耳聞,迷惑于假象,活在錯誤中,才不斷的滋生煩惱。
【第58句】:精進以持戒為第一。老死以無常為警策。(唐)百丈懷海禪師《示叢林要則》
【第59句】:【佛心禪語】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
【第60句】:僧問:“如何是龍華境?”師日:“翠竹搖風,寒松鎖月。”——《龍華契盈禪師》
【第61句】: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是為生活的密行。
【第62句】:即使明早要死,也要學習知識。(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63句】:【禪語人生】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佛都在你的身邊,唯愿你平安健康、幸福快樂。
【第64句】:【禪心佛語】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放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第65句】:三界之中,以心為主。真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
【第66句】:【禪心佛語】忍一句一切是非自然去,息一怒無量福田從此獲,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
【第67句】:【禪語人生】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第68句】:【禪心佛語】人因為偏愛于某一點,才覺得自己幸運或不幸。
【第69句】:【禪語人生】心中裝滿自己的看法與想法,就聽不到他人的心聲了。
【第70句】:【禪語人生】學會嘗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懂得人生的苦與樂。
【第71句】:【禪心佛語】時間是一個健談者,它對我們解釋一切,你不需要在它發言之前先提出問題。
【第72句】:吉祥,就是一切災患惡事不近身,凡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吉祥就是福。
【第73句】:【禪心佛語】人活著與死亡只是肉體的異化,實質上并沒有異化。
【第74句】:【禪心佛語】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
【第75句】:【禪心佛語】讓我們將事前的憂慮,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劃吧。
【第76句】:末世凡夫欲證圣果,不依凈土,皆屬狂妄!《印光法師文鈔·復謝慧霖書》
【第77句】:染凈由心心惱故眾生惱,心凈故眾生凈。《雜阿含經》卷十,第252經
【第78句】:若住佛戒不能護持,則欺諸佛,是污佛家。(古印度)龍樹《十住毗婆沙論》卷二
【第79句】:【禪語人生】有了虛假的自我意識,必然就會萌生虛榮心。
【第80句】:【圣經文案】166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第81句】:【佛心禪語】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第82句】:人前為惡,后止不犯,是照世間,如月云消。《法句經》卷上,放逸品
【第83句】:【禪語人生】知足常樂的秘訣在于發現自己的能力與限制,再加上自知之明。
【第84句】:了解自己最難,不了解自己最痛苦。所以,人生第一要務就是認識自己。
【第85句】:【禪心佛語】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第86句】:【禪心佛語】今日應做的事不延至明日,而確實完成,才是過好一日之道。
【第87句】:布施,財物多寡無關緊要,重要的在于心;供奉神佛,關鍵在于是否虔誠。
【第88句】:有一種存在無聲無息,就在清寧的世界氤氳的花開。風羈草色隨心傾,如夢浮生禪心靜。
【第89句】:【圣經文案】49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詩20:7)
【第90句】:【禪心佛語】領導力在順境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出來,只有在逆境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領導力。
【第91句】:【佛心禪語】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動治百動。
【第92句】:【禪心佛語】骨氣、正氣、和氣,氣爽神清;誠心、意心、熱心,心寬體健。
【第93句】:舉手投足也要存一份善念心田要多播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減少一棵雜草。
【第94句】:【禪語人生】知識是通向真理的唯一捷徑,也是達到真理的最大阻礙。
【第95句】:【禪心佛語】生命無法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充滿愛時,剎那即永恒。
【第96句】:【禪心佛語】容易生氣的人,只是想通過生氣證明自己正確罷了。
【第97句】:【禪語人生】有田不種,必無收成;有錢不用,必空積聚。
【第98句】:世間萬物、宇宙萬法,皆有其本具的功能;人本來就有與生俱來的本性良能。
【第99句】:【佛心禪語】雖然你在抱怨:“我都被傷害成這樣子。”可是你認為會有人為你做些什么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