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家禪語】一時的災難,不是一世的落難;提起信心,就能發揮志氣與良能。
【第2句】:【圣經文案】37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1:1)
【第3句】:【佛心禪語】不要立志成功,應該要立志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第4句】:【佛心禪語】昨晚多幾分鐘的準備,今天少幾小時的麻煩。
【第5句】:五濁惡世,寒熱苦惱,穢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
【第6句】:當一個人為自己制定了目標,確定了前進的方向時,他就會全心全意地為目標而奮斗。
【第7句】:【禪心佛語】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應該聽其自然,不要執著,這才是修行的態度。
【第8句】:【禪心佛語】上天賦予的生命,就是要為人類的繁榮、和平和幸福而奉獻。
【第9句】:【禪心佛語】是龍盤著,是虎臥著,人有失落失意的時候,你好生養著,在精神上不能墮落。
【第10句】: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第11句】:【禪語人生】因緣無自性。因緣若有,就是法,所以因緣也無自性。
【第12句】:【禪語人生】有愛心的人,處處給人溫暖;有私心的人,處處給人冷漠。
【第13句】:【禪語人生】這是怎么回事呀?你不明白嗎?這就是愛,愛的力量。
【第14句】:【禪心佛語】日本最有價值潛力的品牌——*V,比LV牛多了。。
【第15句】:【佛心禪語】作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只有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才會讓自己感到心安。
【第16句】:“時”應分秒必爭;“路”應步步踏實,則此生無愧憾矣!
【第17句】:【禪心佛語】佛說: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第18句】:【禪心佛語】如果他總在為別人撐傘,你又何苦非為他等在雨中。
【第19句】:【禪心佛語】飯桌上批孩子,大人傷神,孩子傷胃,全家傷心。
【第20句】:【佛心禪語】不愧對今天的人,明天會對你微笑,丟失了今天的人,明天會對你煩惱。
【第21句】:【禪心佛語】過份謹慎就像毫不小心一樣糟糕,它會造成別人的疑慮。
【第22句】:真正貧窮的不是那些所擁甚微的人,而是那些渴望更多的人。
【第23句】:【禪心佛語】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若知無佛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第24句】:【禪心佛語】生命的弱點是為情緒而波動的。往往一念之差,便會過早斷送整個生命。
【第25句】:【禪語人生】在修行的道路上,沒有一個比正確地依止上師更重要的事情。
【第26句】:我們要爭取做第三種人,做到提放自如,但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27句】:佛說,我們要愛整個世界,愛所有的人;只要心中有愛,一切皆在。
【第28句】: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四十華嚴”卷六
【第29句】:【佛心禪語】貝殼雖然死了,卻把它的美麗留給了整個世界。
【第30句】:光明,希望和愛,是這個世界上最不缺,也最稀缺的元素,缺或不缺,全看你是否良善。
【第31句】:【禪語人生】要求,是一種自我要求,并不是別人所要求你的,或是你要求別人。
【第32句】:【禪心佛語】七十、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第33句】:【禪語人生】要想得到財富和幸福的人,應首先得到智慧。
【第34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有愛心,就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第35句】:【禪心佛語】所有的工作若能配合覺性,則所有的工作皆是佛法。
【第36句】:受到良心責備的事,就不該去做。南傳《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第37句】:【佛語悟道】只有在心里時刻告誡自己要以慈悲為懷,才能培養出“利他”的高尚情懷。
【第38句】:【經典佛語】喜愛的就想占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第39句】:【禪心佛語】每天臉上有笑容,自然少一些煩惱、多一份安祥。
【第40句】:【禪心佛語】生日又云母難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壽慶賀。
【第41句】:【佛心禪語】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愿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壇經》
【第42句】:【禪心佛語】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第43句】:修行要落實在當下,做一切事業、做一切善法都要落實在當下。
【第44句】:知足的人,即使只有一分力量,也可以發揮一分功能,為人群奉獻愛心。
【第45句】:【禪心佛語】跌倒了不必急著站起來,四周找找看有什么可以撿的,再站起來。
【第46句】:【佛家禪語】心病需要心藥醫,最好的心藥是專心、去除雜念。
【第47句】:【禪心佛語】你可以繼續自嘆命苦,也可以采取新的行動,做點有益的事。
【第48句】: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誠生明者,不雜以偽也。從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第4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以佛法做人間事,在人間修佛法行。
【第50句】:【禪心佛語】如果缺乏承認錯誤的習慣,那錯誤就會愈來愈多。
【第51句】:【禪語人生】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離自性。
【第52句】:【禪心佛語】產生靈感的基礎是知識的積累,是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新奇事物的不懈追求。
【第53句】:【禪心佛語】心量小時,小事亦成大事,心量大時,大事亦成小事。
【第54句】:【禪心佛語】佛說:人應該學會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第55句】:【禪心佛語】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
【第56句】:【禪語人生】在事實面前,我們的想象力越發達,后果就越不堪設想。
【第57句】:【禪心佛語】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第58句】:【禪語人生】心無去來,即入涅盤。是知涅盤,即是空心。
【第59句】:苦苦地追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念念不忘那些所謂的陳年舊事,無異于自尋煩惱。
【第60句】:【禪心佛語】如是因如是果,要想成佛,就要修戒定慧,不殺盜淫妄酒,不亂來。
【第61句】:【禪語人生】于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是故圣人設化,以逆人為園林。
【第62句】:【禪語人生】先向別人伸出友善的手。讓對方做那個對的人。這并不表示你就錯了。
【第63句】:【禪心佛語】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第64句】:斷除煩惱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隨分世緣無掛礙,涅盤生死等空華。
【第65句】: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印光法師)
【第66句】:【禪心佛語】什么是“緣”?緣有來,緣有去,緣不是無緣由,緣本來有因緣。
【第67句】:【禪心佛語】放下私心和爭執才能坦然面對一切,怡然自得地面對生活。
【第68句】:若見惡不遮,非法便滋長,遂令王國內,奸詐日增多。《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王法正論品
【第69句】:【禪心佛語】快樂就像一副眼鏡,可以校正你心靈的視力。
【第70句】:【禪心佛語】人世間的一切美好,都要靠自己付出努力,付出辛勤的勞動去創造。
【第71句】:【圣經文案】82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133:1)
【第72句】:【禪語人生】這種論調看似理直氣壯,不過,它恰恰是錯誤的。
【第73句】:隨緣,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成熟,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
【第74句】:【禪心佛語】寧靜的心,質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第75句】:為工作而生活義務的付出,在工作忙碌中,會產生一種享受犧牲的快樂。
【第76句】:【佛心禪語】佛曰: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剎那便是永恒。---倉央嘉措《問佛》
【第77句】:【禪語人生】眾生迷妄,于無心中而妄生心,造種種業,妄執為有。
【第78句】:【禪心佛語】利用定律:有用才會被利用,無用了就會被拋棄。
【第79句】:【禪語人生】正念:即憶念不失*,也就是在做或想任何事情之前,要有覺知地知道它。
【第80句】:【禪心佛語】想什么(是因)就招感什么(是果),全部放下才是最高的境界。
【第81句】:【佛心禪語】不斷揚棄錯誤的自我,尤其重要的是,要不斷揚棄曾經成功的自我。
【第82句】:【禪心佛語】身在紅塵,心動,表明你還活。心不動,你或許真就成了一尊神像。
【第83句】:【禪心佛語】太過于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第84句】:人心平均,皆同一意,相見歡悅,善言相向。《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第85句】:【禪語人生】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各種因緣合和而生,因緣分散而滅。
【第86句】:【佛心禪語】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第87句】:見到任何事不動念,就像鏡子照物不留痕跡。功夫在這個地方做,就叫做“照見五蘊皆空”。
【第88句】:【禪心佛語】奉勸諸賢及早修,光陰似箭去難留,寒來暑往催人老,不覺青絲成白頭。
【第89句】:【佛心禪語】自卑和自傲兩者都同出于自我中心,在潛意識里都有害怕受傷的自卑感。
【第90句】:【禪心佛語】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則: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第91句】:健健康康時,就做來“囤(積)”,不要做來“抵(消)’’。
【第92句】:身體疲倦,臥眠是最好的休息。心靈疲倦,寂靜是最好的休息。
【第93句】:【佛心禪語】不要用壓抑來控制情緒,最好用觀想,用佛號,用祈禱,來化解情緒。
【第94句】:【佛心禪語】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第95句】:佛說,是非的原則是將心比心,要經常設身處地地為他人想一想。
【第96句】:于眾伎樂現自娛樂,而內不舍念佛三昧。《首楞嚴三昧經》
【第97句】:現在人人都在講幸福指數,為何經濟的高低并不和幸福指數成正比?
【第98句】:寧在諸惡趣,恒得聞佛名,不愿生善道,暫時不聞佛。《華嚴經》卷六十,入法界品
【第99句】:【禪心佛語】當你用手指指向別人的錯誤時,有三只手指是朝向你自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