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是真心。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若無“是非”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第2句】:貪心是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佛陀的格言》
【第3句】:修學生活禪有四個要點: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
【第4句】:【禪語人生】在此,本寺四眾弟子共同祈愿新年法會吉祥圓滿,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運昌隆,道場安和,眾生安樂。
【第5句】:當我們修習正念的時候,我們就接觸到了生命中的那些使人凈化和使入神清氣爽的因素,并且開始轉化我們自己的痛苦和這個世界的痛苦。
【第6句】:人心本凈,縱處穢濁,終無瑕疵,猶如日明不與冥合,亦如蓮花不為泥塵之所玷污?!段氖鈳熇麅袈山洝?/p>
【第7句】:【佛心禪語】評論古今:一位客人拜訪禪師。來時忘帶禮物,覺得很不好意思,便說:“我空手而來?!?/p>
【第8句】:【禪語人生】吾人事事依照佛說去行,心中卻一無其事,方是不住法相;心中雖無其事,依舊精進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
【第9句】:【禪心佛語】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
【第10句】:【禪心佛語】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不可過于嚴厲,要顧及對方是否能承受。當教誨別人行善時,不可期望太高,要顧及對方能否做得到。
【第11句】:【禪語人生】有一天你會后悔自己自己以前發脾氣,會后悔自己錯失了多么好的鍛煉自我的機會。
【第12句】:不計較人生的重重困境,因為每一分鐘,我們都能抖落滿身重負,放開過往的一切,開始下一段精彩。
【第13句】:《佛陀的格言》上面說:“高尚的人施舍東西時,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圖或目的。這種不求果報的施舍所產生的功德是很難測量的。”
【第14句】:若說法時,應凈三輪:謂所為眾生、我不可得,亦不分別自為法師,于所說法而無住著。如是說法,是名說一相法門?!洞髮毞e經》卷六十,文殊師利授記會
【第15句】:學會寬容,學會忍讓,清除內心的污垢,使你的心靈保持清潔,你的生活也就會隨之沒有了塵世的煩擾。
【第16句】:【佛心禪語】自己打敗自己的失敗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成敗不在于年齡,而在于健康和氣質,健康鑄就人生的變量,氣質成就人生的目標。
【第17句】:多聞圣弟子以智慧利刀,斷截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惱、纏。《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59經
【第18句】:【禪語人生】真正幸福來自內心的滿足感。古人說:知足者常樂。有求皆苦,無求自樂。人到無求品自高。做一個無欲無求的人,做一個自得其樂的人。
【第19句】:無法要求他人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但是可以自我要求,將“不可能”的事轉為“可能”。
【第20句】:【禪心佛語】當遇到障礙時,必須起而對抗;若輕易放棄,終你一生都將選擇放棄。告訴自己,你的心是可造之材而非朽木。
【第21句】:【禪語人生】正念——讓心穩固地沉入所專注的目標,不散亂、不飄浮。
【第22句】:【禪語人生】游刃有余的人生須五從:從溝通中融洽和諧;從參與中奉獻身心;從和合中集體創造;從認同中自我享有;從平和中進取奮發;從威儀中端嚴禮敬。
【第23句】:佛是眾生界中了事漢,眾生是佛界中不了事漢,欲得一如,但佛與眾生,一時放下,則無了無不了?!洞蠡燮沼X禪師文案》
【第24句】:【禪心佛語】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內心的垃圾(貪、嗔、癡)不知‘倒’。
【第25句】:人往往容易忽略人家對我們的恩惠,稍有一點不稱意便記恨在心。這就像好的種子不留下,卻任由雜草叢生。
【第26句】:【禪心佛語】既然每個人都有改善生存條件的權利和需求,那就必須相互尊重。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顧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將其物質財富據為已有,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第27句】:【禪心佛語】佛說“眾生皆是佛”,佛不是萬能的上帝,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善人,只要心中有佛,便處處是佛。
【第28句】:【禪心佛語】所謂禪相是指心跡或心的表相,或可說是內心覺知到的東西。
【第29句】:有一種讓心靈復歸平靜的智慧,便是禪。禪是與生命與靈魂的相約,禪是要人活得明白,從而放下。平常生活,無一不含禪機,頓悟,便能成佛。
【第30句】:感到要報恩報德,可惜我父母都不在了,可我還有很多徒弟,所以每年把徒眾的父母親友請到佛光山,辦親屬會。以天下父母為父母,感謝父母給與我寬闊的心胸走世界。
【第31句】:【心靈禪語】無論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界,不起煩惱念,不增執著心,就是看破。人無恒常,事無恒久,順境時處之安然,逆境時處之泰然。
【第32句】:一切畏刀杖,無不愛壽命,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大般涅槃經》卷十,一切大眾所問品
【第33句】:【禪心佛語】如果能夠“放下”,靜靜地坐在墻根,捧一本閑書,愛看不看地翻著,也許,我們的內心,反而會感覺真的幸福。幸福的感覺來自于簡單。
【第34句】:眾人的路,眾人走,磕磕碰碰無可避免;天下情緣,天下結,聚聚散散無可厚非,理解,才能寬容;寬容,才有寧靜;看開,方能釋懷;看透,方能淡泊。
【第35句】:【禪心佛語】念佛只是修行的一個方面,在八正道中有一個正念,念佛僅僅是正念。
【第36句】:【禪心佛語】所謂眾生者,眾因緣和合而生。眾生之間互為存在的前提,真正個體、獨立的生命是不存在的。
【第37句】:【禪心佛語】人對未知的死亡狀況,會不安而不敢去面對,并產生無明的恐懼,執著著生命不舍而生煩惱。
【第38句】:該直行時直行,該轉彎時轉彎應該直行的時候不直行,是錯失良機;遇到轉彎的時候不轉彎,是不懂得回頭是岸。
【第39句】:五蘊浮虛夢幻身,假緣空聚一堆塵,死魔一至憑何敵?急念彌陀莫厭頻?。ㄌ疲┑犁R、善道《念佛鏡》
【第40句】:【佛心禪語】不必問苦樂,不必問得失,不必問成敗,沒有厭倦,沒有煩惱——還是很懷念在幼兒園的日子。
【第41句】: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假使說得千經萬論,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第42句】:有人點燈求光明,其實真正的光明在我們心里。佛前的燈不必刻意去點,要緊的是點燃我們的心燈。
【第43句】:【佛心禪語】不沉緬于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具有熱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獲得大安樂。
【第44句】:【佛語摘抄精選】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無量壽經》)
【第45句】: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維摩經》卷中,問疾品自治心病,即可治眾生病。若自有病,能治彼病,無一是處?!肚鍍舴ㄉ砼R遮那清凈法門》
【第46句】:身口意:有心修行者皆有個共同的起點——凡夫;也有共同的目標——成佛(圣),中間的距離即是“菩薩道”。
【第47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不管你知不知覺,承不承認。
【第48句】:【禪心佛語】佛曰:心在俗世中,不動不傷。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動即亡。
【第49句】:【禪心佛語】為了我們的貪婪,為了我們的喜好,甚至于為了我們的傲慢。貪嗔癡嫉妒傲慢都可以成為我們傷害別的生命的因緣,會造成我們身心當中沒完沒了的煎熬。
【第50句】:時間,有時候是一種寬恕。無法釋懷的,放逐時間,就是一段經歷;不能割舍的,賦予時間,就是一個記憶。一聲嘆息,難以解釋的,融入時間,就是一種結局,一抹微笑。
【第51句】:【禪心佛語】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積極樂觀面對境緣,而不妄求,貪著。
【第52句】:【佛心禪語】“二百年后,此如來禪法將在中華國廣泛傳播,雖然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明道者多,行道者少,但自參自悟,潛行密證者仍然成千上萬,不可勝數。”
【第53句】: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第54句】:【禪心佛語】善待他人,可以讓人生走得更遠;善待自己,可以讓生命活得滋潤。無論是善待誰,其實都是溫暖在流轉,都是愛在延宕,最終,施及別人,惠澤自身。
【第55句】:【禪語人生】這個世界的任何一個微塵都是自己生命真相的顯現,沒有絲毫造作,全體即是,除此更無他物,所以你是孤獨的。
【第56句】:轉迷成智:正知正見使人神清心凈,寂定常樂;邪知邪見令人思想分歧,迷惘艱苦。
【第57句】:【禪心佛語】蘇珊·桑塔格:陽剛男子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他有點女性化的東西;而嬌柔女子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她有一點男子氣概的東西。
【第58句】:【圣經文案】100不要為明日自夸,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27:1)
【第59句】:【禪語人生】我肩頭的擔子很重,需要大家來幫我分擔。盡管我的身體差,然而我的信心卻絕對不差,這分信心也就是來自諸位的支援。
【第60句】:真心不動故,稱為三昧王。。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則從本所現念念塵塵,盡成三昧。(五代)延壽《宗鏡錄》卷八十一
【第61句】:【禪心佛語】觀是修、照是果。觀的極至,成果就是照;照是超越能所,無分別、一切平等。如虛空接受一切、包融一切、不起任何遣別。
【第62句】:若能不執著自己有理,時時為對方著想,則能“理直氣和”,以柔和善順來引導他人。
【第63句】:【禪心佛語】忙、累、煩,這三個字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三字經”。但是在忙碌中我們常常忽視了生命里具備的兩種力量:第一種是絕對的自由,第二種是絕對的幸福。
【第64句】:不必艷羨他人,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你該學會相信自己,再學會欣賞自己,試著把自己最亮麗的一面找出來并呈現在陽光下。
【第65句】:以聞思律藏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聞思經藏讓安定的心穩固,以聞思論藏讓穩固的心發揮功用。這就是經、律、淪三藏的聞思過程。
【第66句】:人常說:“施恩于人共享?!薄八腿嗣倒澹至粲嘞??!比松谑溃獙W會分享給予,養成互愛互助行為。給予越多,人生就越豐富;奉獻越多,生命才更有意義。
【第67句】:【經典佛語】愛心是肥沃的土地,培育了參天的大樹;愛心是大樹,撐起了涼爽的綠蔭;愛心是綠蔭,擋住了肆虐的風沙;愛心是風沙,埋葬掉世間一切的污穢......
【第68句】:世上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多多少少總要少一些東西,存一絲遺憾。
【第69句】:人如舟,在生命的長河隨著命運風帆前進,風向變了如果消沉只會茫然無措沒有目標,唯有不畏艱險讓堅持作為舵盤才能順利駛進彼岸。
【第70句】:人生最可貴的一件事就是“結緣”。結緣好比播種,哪有不播種就能白白得到果實的呢?廣結善緣實在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廣結善緣呢?
【第71句】:【經典佛語】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么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學問和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債.
【第72句】:【禪心佛語】仇怨,唯有愛心和忍耐來化解,才能終結。否則只能用一生又一生的時光去重復痛苦。
【第73句】:【禪心佛語】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第74句】:【禪心佛語】世間的事事物物繞著世間在旋轉。追隨世間,心便會與世間糾纏在一起。
【第75句】:【禪語人生】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事和人,要記住時間對你來說是多么珍貴。
【第76句】:【禪心佛語】天下事無絕對難易,為之,難者亦易;不為,易者亦難.世間人無全然優劣,識之,劣者亦優;不識,優者亦劣。
【第77句】:【禪心佛語】你的人生會跟你所設想的一樣。“雖然這么說,可總有我無論都辦不到的事情啊?!币坏┠氵@么想,事實也就如此了。
【第78句】:【圣經文案】286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羅1:16)
【第79句】:【禪心佛語】沒有一個朋友比得上健康,沒有一個敵人比得上病魔,與其為病痛暗自流淚,不如運動健身為生命添彩。
【第80句】:【禪心佛語】生命的含義猶如我們靜坐在思維的瞳仁里,去觀測深不可測的宇宙;但是,我們始終達不到生命的邊際,我們只能預知死亡,而永遠無法知道生命的終結。
【第81句】:【禪心佛語】人生的意義應該就是利人,利人的范圍越大,時間越長,那么你這個人生價值就越大。
【第82句】:遺失身外財物并不可惜,可悲的是遺失了內心的寶藏卻還無知覺;人人本有清凈純真的佛性,只因煩惱無明而遮蔽了珍貴的寶藏。
【第83句】:【禪語人生】用智慧確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難,困難必解。
【第84句】:一時的成敗得失對于一生來說,不過來了一場小感冒。心若累了,讓它休息,靈魂的修復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第85句】: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言說,所以者何?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是故初說、中說、后說,文詞是一,而義別異。《無量義經》
【第86句】:【禪語人生】因為已經有過一剎那,感受到的深情和寵愛,就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當你離開。
【第87句】:【禪心佛語】世間的人,因為從前布施的福德因緣,現在得到大富的果報。
【第88句】:平淡之人遠離欲望,放平心態,“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辈灰晕锵玻灰约罕?,捕捉生活的真趣,享受生活的真樂。
【第89句】:【佛心禪語】不爭不是無爭。物競天擇,優勝劣汰,有生命的地方,這句話就適用。不爭的是身外之物。
【第90句】:【禪語人生】知識是用學的,智慧是用悟的。要化導一個人,慈悲的言行、關愛的心懷,比任何都受用。
【第91句】:【禪心佛語】請勿談論他人之過,其之過因與你無關。請勿嫉妒他人,因嫉妒絲毫不損他人之華。
【第92句】:【佛心禪語】兩舌:“兩舌乖離,傳此向彼,傳彼向此,遞相破壞,令和合者離,離者歡喜,是名兩舌。”
【第93句】:【禪心佛語】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健康、信仰、物質基礎是人生三大支柱。做人須具備三有:有健康、有專長、有平常心。
【第94句】:【禪心佛語】四六、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第95句】:【禪心佛語】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第96句】:【禪語人生】心若無塵,你會從容自若,自然,悠然之中,也可見你的氣度,你的風彩梵行。
【第97句】:【佛心禪語】「道」就在你心中,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第98句】:【禪語人生】消極的出世并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只有積極地知苦、體會苦、從苦難中成長,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第99句】:除心中無明諸結使,以清凈實觀,得諸法本性,名為法性,性名真實。(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三十七
上一篇:禪語名句摘抄-經典佛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