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釣魚,逸事也,尚持生殺之柄;弈棋,清興也,且動戰(zhàn)爭之心。可見喜事不如省事之為適,多能不如無能之全真。
【第2句】:【禪語人生】心商是維持心理健康,調適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心商的高低,決定人生苦樂,維系人的健康,主宰人生命運。做人需要修煉心商。
【第3句】:【佛心禪語】與人摩擦,應感恩對方愿意磨練自己,使我們的心靈光亮。
【第4句】:【佛心禪語】常保自我警惕的心,懂得如何做對的事,人生就不會后悔。
【第5句】:【禪語文案】不要指望自己的生活有別人來給你打理,更不必奢望自己的命運有別人來給你改造,沒錢別怨父母窮,有志就吃四方糧,命好命壞不在命,全在自己定主張。
【第6句】:世事變幻,禍福無常,當你遇到一些意外的突發(fā)事件時,能否處變不驚,從容應付呢?
【第7句】:【禪語人生】鐘擺:敲打自己,提醒別人。道路:越是泥濘,越能留下印跡。竹子:每攀登一步,就做一次小結。鞭炮:因瞬間沖動,結果葬送一生。
【第8句】:當我們真正參透了因果循環(huán)、了悟了生之大義、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時,就一定能夠坦然面對人生的挫折,度過生活的困境。
【第9句】:【禪心佛語】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上不可能生存一樣。
【第10句】:【禪語人生】在底下(境界)的人他不能了解上面的心境,所以誹謗、攻擊、傷害一定會發(fā)生。
【第11句】:【圣經文案】133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梢我的羊,將它們尋見。(結34:11)
【第12句】:佛性有六,何等為六?一常,二凈,三實,四善,五當見,六真。復有七事,一者可證,余六如上。《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高貴德王菩薩品
【第13句】:【禪心佛語】就像箭頭沒有拔出,就在傷口涂上膏藥一樣,單靠教理而不行持,是徒勞無功的。
【第14句】:【禪心佛語】生命是與思維緊密相連的,失去了思維的生命,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第15句】:【佛心禪語】請別小看煮蛋這件事,它也是有秘訣的,所謂的秘訣就是「循序漸進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第16句】:【禪心佛語】成績只是代表過去,不能保證未來。一個人不在于你學了多少知識,而在于你是否敞開心靈,將你的所學落實到工作中,生活中,否則你的學識與你無關。
【第17句】:【禪語人生】修行就是要自己身口意的惡的行為要改善為善的行為。這就叫做修行。
【第18句】:【禪心佛語】水貴在隨遇而安。水靈順變通,不呆板僵化。因器而變,入圓則圓,入方則方,直如刻線,曲若盤龍。能從容適應環(huán)境。
【第19句】:【禪語人生】緣分是在轉角后的再次遇見,是兩個人的美麗邂逅。牽手是前世的約定,是兩個人的誓言。共度一生是所有人的憧憬,但卻是兩個人對平凡一生的考驗。
【第20句】:【禪心佛語】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第21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壇經·行由品》
【第22句】:【禪心佛語】常常責備自己,不斷改進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第23句】:【禪心佛語】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了什么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
【第24句】:命里有時終需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人生無常,人心善變,何必為那些是非恩怨糾結?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無所謂了;放下了,成敗得失也就那么回事了!
【第25句】:【禪心佛語】做官不象官可以,但是做人一定要象人。做和尚不開悟可以,但行為不能不象個和尚。
【第26句】:【禪語人生】贊美會讓人把正確的事情做下去,把不正確的事情停下來。
【第27句】:【禪語人生】一佛名為“大無畏”,其渡人也,曰“施無畏”.無畏有五,曰:無死畏,無惡名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乃至無大眾威德畏。
【第28句】:【禪語人生】我所講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華”、儒家的“三綱”是一樣的。
【第29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活潑在于心地的運用與協(xié)調,世事百態(tài),灑脫從容,心地悠然,看花開得欣然,賞花落而瀟然,人生在世間,喜悅,平和,開朗,和氣。
【第30句】:【禪心佛語】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知見生。
【第31句】:【佛心禪語】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用智慧來克服自我。把所做的事當成一種磨練自己意志力的難得助緣,以一顆歡喜心去面對、接受。
【第32句】:【禪語人生】無得無證者,即是證佛法身;若有得有證者,即邪見增上慢人,名為外道。
【第33句】:【佛心禪語】※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這就是開悟;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成就。發(fā)現(xiàn)了所有的錯誤,這就是徹悟;改正了所有的錯誤,這就是圓滿。
【第34句】:【禪心佛語】生命的幸福是一種無欲與奉獻,它是一種超越欲望后的安穩(wěn)與寧靜。
【第35句】:一切功德由時間所累積,一切功德由我們身體行動所成就;所以,我們要好好愛惜人身。
【第36句】:【禪心佛語】佛法,既不是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更不贊同唯物論者和唯心論者的主張。
【第37句】:非空非海中,非隱山石間,莫能于此處,避免宿惡殃。《法句經》卷上,惡行品一切眾生所作業(yè),縱經百劫亦不亡。因緣和合于一時,果報隨應自當受。《光明童子因緣經》
【第38句】:【禪心佛語】當下每刻只是去做的是心是十分重要的。當下的心是沒有主體和客體,你只是在這刻清晰的運作。
【第39句】:【禪語人生】珍珠,忍受著蚌中的陰暗與苦難,最終以絢爛孕育了生命的輝煌。
【第40句】:【禪語人生】學一點智慧禪吧,看人看事明明白白,做人做事清清白白。
【第41句】:【禪心佛語】人是活給自己看的,不是他人的一句話就能左右自己。讓自己活出瀟灑自我。相信自己,你能作繭自縛,就能破繭成蝶。
【第42句】:【禪心佛語】三寶是世間上最為高貴且圣潔的寶,因有三寶智慧光明的攝受,芒芒長夜充滿著無量的溫馨。
【第43句】:【佛心禪語】※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戲,但是演戲的時候你要認真,不能糊涂,不能當真。
【第44句】:【禪語人生】要求完美的人總是陷入數(shù)落別人或挑剔自己之中,他無法隨遇而安。
【第45句】:【佛心禪語】按時睡、按時起、跑步游泳健身體。【第5句】:夫妻愛、子女孝、家和比啥都重要。【第6句】:行點善、積點德、心里常念彌勒佛。
【第46句】:【禪心佛語】生活中快樂的感覺和快樂的境遇,是無常的、不永恒的、遲早要改變的。它改變的時候,就產生了痛苦、苦惱、不樂;這種變遷都包括在變易的苦中。
【第47句】:【禪心佛語】佛禪乃佛之心(意)教乃佛之聲(口)戒乃佛之形(身)。
【第48句】:【禪語人生】無心之心如恒河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尿臭穢,沙亦不惡。
【第49句】:有情不是罪過,癡愛才生煩惱,在自己感覺幸福的時刻,就要認真享受它,這樣才能在情愛適度的狀態(tài)下平靜生活,不起煩惱。
【第50句】:【佛心禪語】別追隨你的情緒,要訓練你自己。修行包含了將你的生命放入險境當中。
【第51句】:毀滅生命,殺、砍、擁、偷盜、說謊、行騙、欺詐、虛偽、與他人之妻同居,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經集》第二品,第二章《葷腥經》
【第52句】:佛說: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于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xiàn)大,大中現(xiàn)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無盡虛空。
【第53句】:【圣經文案】497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贊的。(啟5:12)
【第54句】:【禪心佛語】人對金錢的欲望一旦無休無止的膨脹起來就會迷失自己的心性。
【第55句】: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消;心若怠慌,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
【第56句】:懂得做一樣像一樣的道理,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盡到自己的職責,就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第57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安全感,來自你對自己的信心,是你每個階段性目標的實現(xiàn);而真正的歸屬感,在于你的內心深處,對自己命運的把控,因為你最大的對手永遠都是自己。
【第58句】:真妄總是假名,二事對治,都無實體。窮其根本,一切皆空。——《司空凈》
【第59句】:【禪心佛語】成功得意之時,朋友認識了你;遭貶落難之時,你認識了朋友。
【第60句】:【禪心佛語】所謂的“隨因”,就是要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方向,牢牢地跟隨著它,就如同向日葵跟隨陽光一樣。
【第61句】:信佛不是信一個偶像,而是信仰佛陀的人格,再反觀自性,相信自己與佛陀有同等的毅力——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肯用心,人人都可發(fā)揮真如本性。
【第62句】:僧問:“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師日:“龍騰滄海,魚躍深潭。”——《際上座》
【第63句】:【禪語人生】這顯然是愚人自絕后路的做法,不為明年留下種子,最后只會餓死而已。可見,不顧及后果的過分享受,將會耗盡福報,給自己的未來和后世帶來無量的痛苦。
【第64句】:【禪心佛語】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第65句】:【禪心佛語】可惜的是,總有人因急不可待而吃掉了青果,甚至于折斷了生命的花枝。
【第66句】:【禪語人生】我們的這副身心、每天所遭遇的境遇,就是自己行為的結果。
【第67句】:在未生惡之前,要守持戒律,防患未然;在情感尚未動亂之前,應事先統(tǒng)攝預防。能令心不生惡念,當然就不會造作惡業(yè)。
【第68句】:【禪語人生】誤把善意作惡意,錯把壞人當好人,做事魯莽不聽勸告,導致痛苦與傷害。
【第69句】:【禪心佛語】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第70句】:【禪語人生】以清晰的理解力(正知)有正念地住著,經常保持警覺,并精確、嚴謹?shù)刈雒恳患隆?/p>
【第71句】:【禪心佛語】毛澤東,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知識不是力量,使用知識才是力量。
【第72句】:【經典佛語】[粗茶淡飯]與「錦衣玉食」最大的差別,只在當事人的「心態(tài)」而已。
【第73句】:在這個世界上,你必須時刻保持謙卑才能不斷進步,你必須常常仰望才有機會看到星空。
【第74句】:【禪心佛語】佛陀教導的是:當看見念頭或當思惟的時候,放下念頭并「保持覺性看著它」,這就叫做VIJJA(明)或智慧。
【第75句】:【禪語人生】有些人輕視別人的智慧,喜歡賣弄自己的口才,講話東拉西扯,言不及義,答非所問。這樣時間長了就會使自己處于非常不利的社會地位。
【第76句】:【禪心佛語】凡事都會過去。牢記這項領悟,就可以保持心情的平衡,即使面對逆境也可以沉著鎮(zhèn)定。
【第77句】:【禪語人生】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滿足;擁有的少,不一定上人貧乏。
【第78句】:花開有聲,風過無痕。坐亦禪,行亦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開心輕松。
【第79句】:有些人一直認為自己不快樂,就是因為他們固執(zhí)地讓自己的情緒不肯離開令人不快的事情。那樣,除了折磨自己的身心之外毫無益處。
【第80句】:【禪心佛語】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圣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
【第81句】:妙語是理解的精華,理解的知識是禪定的精華;一個粗疏懈怠的人,他的理解力和知識都不會增長。《經集》第二品,第九章《戒行經》
【第82句】:生命之間需要對話,但不一定需要語言,和自然握手,和天地擁抱,隨處結祥云。
【第83句】:【禪心佛語】明白此理后,大家對生活要抱著“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豁達態(tài)度,放下過分的貪執(zhí),如此一來,許多煩惱就無從生起了。
【第84句】:【禪語人生】在此,本寺四眾弟子共同祈愿新年法會吉祥圓滿,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運昌隆,道場安和,眾生安樂。
【第85句】:【禪語人生】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意謂一切法無體,體惟凈性,即是一切法體惟凈性,所以諸法一如,稱為一真法界。
【第86句】:【禪語人生】眾生為什么沒有福報?因為不種福田的緣故,那么到什么地方去種福呢?就在佛、法、僧三寶面前種。
【第87句】:【圣經文案】260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下)
【第88句】:【禪語人生】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
【第89句】:【禪心佛語】人生最悲哀的:并不是昨天失去的太多,而是沉浸于昨天的悲哀之中。
【第90句】:【禪心佛語】今天含笑的花朵,明天就會枯萎,時光飛逝,人生如梭,智慧之人,怎能不懼。
【第91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應該約束而又最難約束的是自己,如果你善于控制自己,那么約束別人就太容易了。
【第92句】:當你倒霉時,你身上的陰性場態(tài)總是占主導,而陽性場態(tài)也是最弱之時,當陰遠超于陽時,就會麻煩不斷,禍不單行,此時遇見小人或撞見鬼都是常有的事。
【第93句】:問:“佛法遍在一切處,教學人向什么處駐足?”師日:“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大隨法真禪師》
【第94句】:【佛心禪語】佛陀說道:“你的父親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說的故事轉述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第95句】:【禪心佛語】既然十法界不離一心,則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參禪、念佛、誦經、禮拜、早晚殿堂,一切細行,都是修心。
【第96句】:依賴的習慣,是阻止你邁向成功的絆腳石,要想成就大事你必須把它們一個個踢開。
【第97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我們總是像智者一樣去勸慰別人,卻像傻子一樣折磨自己,很多時候,跟自己過不去的是自己。
【第98句】:【佛心禪語】愛是有壽命的,普天之下無一幸免。相愛是彼此被對方深度催眠。最好的結果是,兩人一起醒了。
【第99句】:【禪心佛語】只有達到淸貧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熱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此時那怕只看到一片樹葉你也是最富有的、最幸福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