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要是一個人在地獄里做管門人,就算只負責拔閂開鎖,也夠他累的了。
【第2句】:百善孝為先,及時盡孝心世界上有很多事都可以想辦法去彌補,然而,錯過行孝的機會則永遠也無法彌補,只能空留遺憾,追悔不已。
【第3句】:【圣經(jīng)文案】283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
【第4句】:【禪心佛語】為了一個你,我和多少人淡了關(guān)系。結(jié)果,你走了,他們也沒了。
【第5句】:【禪心佛語】明白你沒有朋友的原因了嗎?那就是比朋友更重要的,還有自尊和自我。
【第6句】:【禪心佛語】世人誤將假我當真我,以無常當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緣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第7句】:【禪語人生】也不是不想讓別人知道,只是不想剖開身體讓別人去看,其實,我們又是多么渴望能有一個不用我說,或者說很晦澀的話,就能被感應(yīng)到那個人懂。
【第8句】:【禪語人生】一顆受傷的心,有慈悲方能療愈、有信念方能重生。輪回的哀痛莫過于自私,無條件的愛是心靈的良藥。無需再問如何無私,無私只在止心時。
【第9句】:【禪心佛語】他以為師父即使尚健在,也應(yīng)該是老態(tài)龍鐘,身體狀況令人堪憂。而讓他吃驚的是,師父幾乎不象是快九十歲的老人,依然鶴發(fā)童顏。
【第10句】: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薩皆應(yīng)修學(xué)?!缎牡赜^經(jīng)》卷七,功德莊嚴品
【第11句】:一不做,二不休,不風(fēng)流處也風(fēng)流。若要公私濟辦,好看露地白牛?!斗ㄑ荻U師文案》
【第12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幸運者并不是拿到賭桌上最好的牌,而是知道什么時候應(yīng)該離座回家的人。
【第13句】:天機藏不得,花笑鳥啼時。不待重拈出,當人合自知?!独m(xù)古卷一》
【第14句】:【禪心佛語】人要經(jīng)得起逆境以及“逆増上緣”的磨練,把浮躁的心靜下來,靜能生定,定能生慧;磨難是導(dǎo)師,指引我們走向光明,感悟真實的人間,升華境界。
【第15句】:接納愛的本來面目,縱時光如刃,切割彼此的容貌,消磨彼此的激情,愛也能保持恒久。
【第16句】:假如一個人本著污穢的心去言談舉止,那么苦惱便會立刻跟隨他,宛如車輪緊隨著挽牛的足蹄?!斗鹜拥母裱浴?/p>
【第17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如果下決心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或者下決心要做成什么樣的事,那么,意志或者說動機的驅(qū)動力會使他心想事成,如愿以償。
【第18句】:【佛心禪語】我們總喜歡把消極的思緒向神明訴說,卻不知神明也有自己的煩惱,何不換位思考?
【第19句】:佛法大海,信為能人,智為能度。。若無信,是人不能人佛法。。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一
【第20句】:另外也有人缺乏自信;無法肯定自我的良能,只聽信別人,或迷信神鬼;更不能肯定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教育。
【第21句】:【禪心佛語】大樹已枯死,春天就失去意義,人生沒有追求,美好便沒吸引力。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心死。
【第22句】: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拘留孫佛偈《五燈會元》卷一
【第23句】:大緣起陀羅尼法,若無一即一切不成。。隨去一緣即一切不成,是故一中即具多者,方名緣起一耳。(唐)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第24句】:【禪心佛語】善護口業(yè),不譏他過;善護身業(yè),不犯律儀;善護意業(yè),清凈無染。
【第25句】:【最有禪意的文案】有一志一同的人時時彼此鞭策、勉勵,才能照顧好自己一念善心。
【第26句】:低調(diào)的人,一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一幾、一壺、一幽居,淺斟慢品,視塵世浮華如水霧,繚繞飄散。低調(diào)生活,是一種無限的優(yōu)雅。
【第27句】:【禪心佛語】學(xué)佛以因果為本,做人以誠信為本。人之一生,成因謙虛,敗因驕滿。
【第28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能接受法,成長慧命;獲得回響,就是“回因向果”。
【第29句】:【禪語人生】有信仰的老人面對生老病死時的心態(tài)是格外的釋然而喜悅,因為有著虔誠的靈魂所以有足夠的勇氣接受每一次無常的來臨,微笑著善待每一個輪回中的生命。
【第30句】:耽著三昧,退失佛法;執(zhí)取善根,退失佛法?!度A嚴經(jīng)》卷五十七,離世間品
【第31句】:【圣經(jīng)文案】333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
【第32句】:【禪心佛語】快樂,是精神和肉體的朝氣,是希望和信念,是對自己的現(xiàn)在和未來的信心,是一切都該如此進行的信心。
【第33句】:若不為心使,而能使于心,則能除煩惱,如日出無暗。《正法念處經(jīng)》卷五
【第34句】:【佛心禪語】忍需要理智,更需要肚量。世上沒有不能忍之事,只有不想忍之事。
【第35句】:【禪語人生】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么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后,那一樣是你的。
【第36句】:【禪語人生】與人交往四學(xué)會。學(xué)會快樂,予人快樂,予已快樂;學(xué)會寬容,寬容他人,寬容自己,學(xué)會尊重,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學(xué)會微笑,對人微笑,自己微笑。
【第37句】:飲酒有六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斗諍,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長阿含經(jīng)》卷十一,《善生經(jīng)》
【第38句】:不貪圖錢財,不追逐名利,只愿知足常樂。生起出離心而趨向解脫,是放下對世間瑣事的執(zhí)著而獲得。
【第39句】:【禪語人生】許多人常說,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那不如開心一點。同樣,抱怨要活著,不抱怨也要活著,那還不如不怨地活著。抱怨多了,人老得快。
【第40句】:【禪心佛語】朋友定律:沒朋友,可悲;有朋友,遇難時卻不知去向,更可悲;如落井后有朋友再下石,則悲上加悲。
【第41句】:【羅狀元醒世詩其4】新命傳宣墨未干,櫛風(fēng)沐雨上長安。低頭懶進三公府,洗足著登萬善壇。受戒固多持戒少,承恩容易報恩難。何如及早回頭看,松柏青青耐歲寒。
【第42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要在憤怒中回顧,在恐懼中前瞻,而要在清醒中環(huán)視。
【第43句】:愛自己,緣來緣去的紅塵,我只淡淡地看著。悲不言,喜不語,更甚是不悲不喜。倘若不曾有過那般驚奇的過去,又怎能如心拾得禪云的菩提。
【第44句】:“人命在呼吸間!”要多多利用人生,不要荒廢大好時光。得意時切莫驕狂,忘本失真;不如意時,絕不能消沉自卑,更應(yīng)奮發(fā)自勵,才能離苦得樂。
【第45句】:念佛人是芬陀利,人中上妙白蓮花。此花開時,佛身端嚴坐其中,即是花開見佛。
【第46句】:【禪心佛語】佛曾經(jīng)毫不含糊地宣稱識蘊是依色、受、想、行四蘊而生起,不能離此四蘊而獨存。
【第47句】:【禪心佛語】人間種種,是誰在感受快樂,又是誰在訴說傷悲。風(fēng)本無心,卻描畫了燭火,燭火本無心,卻描畫了影子。只是夢影,恰似無心。
【第48句】: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腸心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布袋和尚
【第49句】:【禪語人生】真正的紳士風(fēng)度是這樣的:他足夠勇敢,不必撒謊;他足夠大度,不必欺騙;他只拿取自己應(yīng)得的那一份,而讓兄弟也得到他們應(yīng)該得到的那一份。
【第50句】:【禪語人生】我們?nèi)祟愑胸熑螀f(xié)助其他生命都能獲得安全,這就是對生命的尊重。
【第51句】:若轉(zhuǎn)得自己,則一切粗重境來,皆作得主宰。。若作得主宰,即是不變易,若作主宰不得,即是變易也。(唐)曹山本寂禪師
【第52句】:眼光要遠,腳步要近,目光遠大的人,會有遠大的計劃:目光短淺、只看眼前的人,只能安于現(xiàn)狀,無法進步。
【第53句】:【禪語人生】學(xué)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取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第54句】:做事,一定要秉持“誠”與“正”的原則;而待人,則要用“寬”與“柔”的態(tài)度。要以宗教者超然的形態(tài),寬大的心胸來容納任何人。
【第55句】:【禪心佛語】觀照當下是修行的根本法門,我們要觀察當下每一個念頭,令善念增長,惡念消除,改善命運就在當下一念之中。
【第56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凈土——良善本性。若能保持心田明凈無染,則雜草亂麻不生,常開智慧之花,永結(jié)菩提善果;如此不僅美化自我人生,也凈化社會人心。
【第57句】:呂新吾云:“世人喜言無好人,此孟浪語也。推原其病,皆從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個不好人,更何暇責備他人乎?”
【第58句】:【禪語人生】信心與理性必須聯(lián)合起來。人類需要理性以求進步,需要信心以求更豐富的人生。
【第59句】:當你開始真正愛自己,你就能明白,你其實一直都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方,發(fā)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由此你得以平靜。
【第60句】:忍而無忍忍就像搬石頭壓在草地上一樣,地下的種子卻依然存在,只是一時無法生長出地面而已。
【第61句】:但學(xué)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塵、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凈,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第62句】:一、心要細:以明睿的智慧仔細審思、考慮周密、詳加計劃,處處為人著想,則能減少錯誤、面面俱到;不僅利人利己,且能持續(xù)長久,事半功倍。
【第63句】:懈怠的人容易墮落;因此,人生必須上進積極,不要因境遇的得失而喪失生存斗志。
【第64句】:【禪心佛語】佛陀教導(dǎo)我們要用覺-定-慧去知道并看見我們心中生起的東西,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都保持覺-定-慧,不讓魔鬼有機可乘。
【第65句】:于無上瑜伽之經(jīng)中,亦說不護三昧耶及灌頂下劣、不了真性,以此三者,雖行修習(xí),任何亦無成就。(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六
【第66句】:【佛心禪語】你還年輕,80年代的人還需要摔打,不管做任何事,更要從主觀原因檢討自我。
【第67句】:【圣經(jīng)文案】20也要殷勤教訓(xùn)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wù)摗?申6:7)
【第68句】:【禪語人生】有了煩惱,就會造作各種各樣的行為,這些行為在道德上稱為“業(yè)”。
【第69句】:【經(jīng)典佛語】“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煩惱熾盛的時候,每每隨眾上殿就會釋懷很多。
【第70句】:【禪心佛語】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zhí)著。如果不攀緣執(zhí)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
【第71句】:【禪心佛語】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贈。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第72句】:良藥:學(xué)佛者應(yīng)遵行佛的教法——發(fā)大乘心,實行菩薩為眾生服務(wù)的精神。
【第73句】:【佛家禪語】不殺害生命,不欺蒙眾生,只愿利益有情?;刂械囊磺惺|蕓眾生,皆是往昔曾做過我們的大恩父母。
【第74句】:【佛心禪語】法的修行落實在「觀心」,觀心的始終訣要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覺。」
【第75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要以功利的心來做好事,更不要以功利的心來發(fā)慈悲心,實際上,那種慈悲是很狹隘的。
【第76句】:滿目青山是禪,茫茫大地是禪;浩浩長江是禪,潺潺流水是禪;青青翠竹是禪,郁郁黃花是禪。
【第77句】:【佛說】百態(tài)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紅塵方為上岸。【我問】若是世人都上了岸,又到何處找苦海?又到何處找岸?
【第78句】:你因而也無須擔心失去什么!你無法失去,即使是你的生命也是如此!因為,它與你同在。
【第79句】:【禪心佛語】佛教的理念,真是放之四海都能圓融無礙,是指導(dǎo)人生自他兩利的實踐原則。
【第80句】:【禪心佛語】佛教有“戒、定、慧”三學(xué)。持戒又有三條:愿斷一切惡,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眾生。
【第81句】:【佛語摘抄精選】食物不消化變毒品,認清毒品能變良藥。(《薩迦格言》)
【第82句】:多數(shù)人的心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總以為天下惟我獨尊,惟有我能力最強。人應(yīng)該相信自己,但是不可執(zhí)著。
【第83句】:【禪語人生】在心靈純凈的人眼中,整個世界都是純凈的;在心理陰暗的人眼中,全世界都是骯臟的。
【第84句】:【禪語人生】修學(xué)佛法要先學(xué)著放下俗世的種種執(zhí)著,才能了悟生命的真理,而一個完全覺悟的人,是在放下、了悟之后,還能承擔宣揚真理的重責,繼續(xù)行走人間。
【第85句】:修行得自己力行實踐,靠自己的精進來啟發(fā)靈明的覺性,不能期望無修自成的成果。
【第86句】:慧者獨修善,如王嚴治國,如象獨在野,獨行莫為惡?!吨邪⒑?jīng)》卷十七.《長壽王本起經(jīng)》
【第87句】:如來智慧,分別三世一切眾生、一切國土、一切劫數(shù)、一切諸法,無不知者?!度A嚴經(jīng)》卷五十一,如來出現(xiàn)品
【第88句】:行善是一種愛心的表現(xiàn),同時在禪學(xué)上來說,也是為自己培植福報的基礎(chǔ)。只要能牢牢地堅持“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你必定能獲得他人的青睞,享受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
【第89句】:【禪語人生】知識屬于頭腦,知道屬于靈魂(本質(zhì))。知識總在設(shè)計,知道總在隨緣。知識有為,知道無為。知識是過去,知道是當下。知識用口,知道用心。
【第90句】:人的心念,如能時常保持開朗清明,展現(xiàn)于周遭的環(huán)境都是美善的人間凈土。
【第91句】:【禪語人生】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人生只要知足、清心、寡欲,就是福、祿、壽三星高照。
【第92句】:對我們凡人來說,愛情跟事業(yè)、親情一樣,是大事中的大事,愛情甜美,幸福就有了一個重要支柱;愛情苦澀,便一直苦到心底,人生也平添了幾分悲劇色彩。
【第93句】:世間繾綣之事,落在凡人心里,就是千絲萬縷的糾纏,而落在禪師的眼中,卻是如此了無掛礙。一方小塘,看盡多少過客往來,每一次遇合都是結(jié)緣,每一次離散都是渡化。
【第94句】:【禪心佛語】人有東西南北的畛隔,佛性沒有東西南北的分限;因緣和合,人人都能成佛。
【第95句】:【禪心佛語】菩提心平凡樸實到常被人忽視,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為的基礎(chǔ)。有人問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第96句】:【禪心佛語】上蒼不會給你快樂、也不會給你痛苦,它只會給你真實的生活。有人忍受不了生活的平淡而死去,卻不知道生命本身就是奇跡。
【第97句】:【佛語禪心】“我們可以缺錢、缺衣、少食,可是千萬別缺德”,“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第98句】:【禪心佛語】佛陀告訴我們: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我不曾經(jīng)擁有過任何東西,我們也不曾經(jīng)失去過任何東西,因為這個世間每一天都在變。
【第99句】:【禪語人生】我以為你只是1和3中間的數(shù),沒想到你還是1和3倆數(shù)的組合。
上一篇:宋亞軒罵人(宋亞軒評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