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很多時候,陷在滾滾紅塵,我們的心靈被現實的傷,折斷了翅膀,仿佛迷途的蝶,只能棲在風塵的肩上,看流年攜著年華,迷惘地飄去遠方。
【第2句】:【禪心佛語】人生一瞬間,有機會就要拼,成功失敗與否,要的是結果而享受的是過程。沒有坎坷崎嶇不叫命運,沒有大風大浪不叫人生。
【第3句】:【禪語人生】欲望—實力=痛苦程度。當欲望遠遠超過實力,無論如何不能實現時,就是一個人最痛苦的時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第4句】:【禪心佛語】是以圣人亦不將心求法,亦不將法求心,亦不將心求心,亦不將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兩寂,故常為在定。
【第5句】:王之養民,當如赤子,推干去濕,不待其言。。王者得立,以民為國,民心不安,國將危矣。《大薩遮尼干子所說經》
【第6句】:當我們修習正念的時候,我們就接觸到了生命中的那些使人凈化和使入神清氣爽的因素,并且開始轉化我們自己的痛苦和這個世界的痛苦。
【第7句】:【禪心佛語】過合理生活的人,就如同提著燈,遠遠照亮前方而行走的人;這樣的人,永遠不會走到燈光所照著的盡頭,燈光永遠在他前頭引導,引他前進。
【第8句】:【禪語人生】學校是教會人知識的場所,社會是運用知識增長你智慧的地方。嚴格要求自己是最好的提升,關愛他人是培訓你的最好福利。
【第9句】:生活中,一個有自制能力的人,才能夠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與人與事,才能夠進退有度,并保持著寧靜中的“大氣”或“靜氣”。
【第10句】:【禪心佛語】人道在修學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六道里面,天道比人道有情福報大。
【第11句】:若遇人欺我、謗我種種傷害于我,郁怒、反擊均無補于事,只一個不將其放在心上,即是最好的回應,亦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第12句】:【禪心佛語】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在遇到問題時,有一顆包容的心,善于化解矛盾,寬容他人,解放自己。
【第13句】:技術取財,其過薄少,毀謗賢圣,其罪甚重?!堕L阿含經》卷十九,《世記經》
【第14句】:【禪心佛語】成佛要福德具足,智慧具足,要知道我們每一個人的福德在眾生之中。如果沒有眾生,一切菩薩都不能成佛。所以我們要結眾生緣,結眾生緣做什么?培福。
【第15句】:我們不管是做一件事,還是修一個法,最好能善始善終,不要像蝌蚪一樣頭大尾小;也不要開頭、結尾只做個儀式,中間過程如何卻毫不關心,就像螞蟻一樣頭尾大、腰很細。
【第16句】:【禪心佛語】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需要溝通,溝通不成則妥協,妥協不成時,你就原諒和容忍他吧。
【第17句】:【禪心佛語】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一不留神,把我們聰明打碎了。泰戈爾說:錯過太陽的時候如果你在流淚,那么你也將錯過群星。
【第18句】: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必要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你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你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
【第19句】:第三種人有理想、有魄力、有擔當,而且心地坦然,頭腦睿智,可攻可守,可進可退。
【第20句】:【禪心佛語】水貴在團結凝聚。水匯小溪成大河,匯江川成大海。榮辱與共,生死相依,故威力無比。李白有“抽刀斷水不更流”之慨嘆。
【第21句】:【禪心佛語】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
【第22句】:【佛心禪語】把握好情緒人開心的時候,體內就會發生奇妙的變化,從而獲得陣陣新的動力和力量。
【第23句】:【禪語人生】眾生總是透過自己的感覺和知覺來眺望外界,再以此做判斷來采取行動,習慣以自我中心來看待所有的事物。
【第24句】:禪宗追求大悲無淚,大笑無聲,悲與笑都是人的主觀情緒,從出生到離世都將與人相伴相隨,這是無法擺脫的。人生無常,無常則苦。
【第2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未來都是自己打主意、打妄想打出來的。打好的妄想引發好的結果,打壞的妄想引發壞的結果。
【第26句】: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為第一供養如來?!斗鹫f首楞嚴三昧經》卷上
【第27句】:【禪心佛語】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是癡人,落無記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惡。
【第28句】:【圣經文案】162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太5:5)
【第29句】:心定之后,便有了積極的心態,若是想將之付諸實踐,還需要為自己的工作設定一個正確的目標。
【第30句】:每個人都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對根器上乘的人,可以高標準、嚴要求,對根器下乘的人,只能低標準、嚴要求,對根器下乘的人要求太高,往往是致亂的原因。
【第31句】:【禪心佛語】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第32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癡致死,除三得道:貪婪淫亂使人衰老,憤怒使人患病,癡迷會奪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諦。
【第33句】:有的人出現,就是來給我們開眼的。所以,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忍得住欺騙,忘得了諾言,放得下一切。百煉成精,淡定從容。
【第34句】:能大智若愚地對待他人,才可免除計較而自在:能精明地對待自己,才能把握時日和人生。
【第35句】:【禪心佛語】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寬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第36句】:【禪心佛語】人生的幸福和滿足并不是苦苦追求來的,你想要的別人都給不了你,只有善待自己,才能收獲幸福和快樂。
【第37句】:但于一法而自勤行,即于一切法如掌中得,何等一法?所謂大慈。《圣法集經》
【第38句】:不坐享其成,不貪戀享受智者學時即困苦,貪樂安住不成名,貪圖微小逸樂者,彼將不會得大樂。
【第39句】:【禪心佛語】如果生命是一片樹葉,那么摧毀它的不只來自外界,還有它自身生命深處看不見的心靈。如果心靈失去希望,那么生命之葉也就隨之枯萎凋零。
【第40句】:【禪心佛語】剩女定律:之所以成為剩女,就是因為她總看不上看上她的人。
【第41句】:【禪心佛語】持戒可以帶來個人的安樂、寧靜,以及國家的強盛、富足,也讓你可以無懼地面對死亡且保證未來往生善趣。
【第42句】:【禪語人生】只有學會和自己做朋友,才有可能和別人做朋友。即便不能和別人成為朋友,也不用害怕,因為你永遠都會有一個忠實的朋友——自己。
【第43句】:【佛心禪語】※我們都在做夢。晚上做的夢是黑夢,白天做的夢是白夢。晚上的夢很容易醒過來,但是白天的夢很難醒過來。醒過來了就叫覺者,沒有醒過來叫迷者。
【第44句】:【禪心佛語】假如你愛他,請你捉住他,假如你不愛他,請你放手,讓他往愛別人。
【第45句】:【禪心佛語】為何我們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個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樣的速度,或許他耳中聽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讓他隨他所聽到的旋律走,無論快慢或遠近。
【第46句】:【久而敬之】晏平仲善于與人交,久而敬之。(《論語·公冶長》)☆晏平仲善于和別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別人越尊敬他。
【第47句】:【佛心禪語】不分彼此隨處隨時,皆是現量,這就是平等獨立,大無畏,本來的面目。
【第48句】:【禪心佛語】突破了之后,接下來就是第四個階段靈光獨耀,開悟了。心地朗然,靈光獨耀,那就是開悟了。
【第49句】:【禪心佛語】獨自一人生,一人死,一人意識的環游,不必追隨一切,依然如故的我。昨天去天葬臺的感受。
【第50句】:【禪心佛語】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
【第51句】: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豐子愷《豁然開朗》
【第52句】:【禪心佛語】-就是你用一輩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領域里往上攀爬,卻在抵達最高處的同時,發現自己爬錯了墻頭。
【第53句】:【禪心佛語】請珍惜你身邊默默愛你的人?;蛟S,有一天當他真的離開了。你會發現,離不開彼此的,是你,不是他。
【第54句】:【禪心佛語】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槃為涅槃所滯。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槃。
【第55句】:【禪心佛語】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致淇諢o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
【第56句】:【暖人、感人、助人、喜人】要用知心話暖人,用真誠話感人,用鼓勵話助人,用禮貌話喜人。
【第57句】:佛說:“吵架是一種罪過?!彼自捳f:“和氣生財?!辈恢蛔錾獾娜俗⒅匾粋€和氣的氛圍,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要相親相愛,和諧相處。
【第58句】:【禪心佛語】任何一個人的存在,都是以別人的存在在前提、為條件的。幫助別人,不僅是一種善心的表達,同時對自己也大有好處。一個人只有善待他人,自己才能存在。
【第59句】:【禪心佛語】德行—是我們所該追求的,是盜賊無法搶,暴君無法侵害,你死后仍能留下來,絕不會腐朽的財富。
【第60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擁有頭腦,卻并非每一個人都能善用頭腦。只有熱愛生命,善于動腦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擁有生命。
【第61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園子里有朵很美的花,燒火僧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房間里,沒想到,幾天后,花死了。禪師:有些東西因為想得到才會失去。
【第62句】:歲月流淌,誰會在年輪里守候花開?阡陌紅塵,緣分聚散來往,能夠一直陪伴之人,又會是怎樣笑若蓮花,蒼發流年!愿只愿有情人,情到深處勿忘語,天涯咫尺長相依。
【第63句】:沒有機會聽聞佛法,坐擁金山也毫無福報;能聽聞佛法,能念佛,縱是乞丐,也是天下無比富者。
【第64句】:【圣經文案】496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里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
【第65句】:【禪語靜心】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真正的自由是在無所依傍之時,發現無路而處處是路。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人才算得上自由,這不是路的緣故,是心路。
【第66句】:【禪語人生】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里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第67句】:不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頭來落得傷身敗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第68句】:【禪心佛語】什么是浪漫?就是明知她不喜歡你,依然送99朵玫瑰花給她。什么是浪費?就是明知她喜歡你,還送99朵玫瑰花給她。
【第69句】:善良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語言,是打開人們心扉的鑰匙,是抵擋仇恨之箭與憤怒之矛的盾牌。擁有善心的人,會被世人所接受;擁有惡心的人,會被世人所唾棄。
【第70句】:【禪心佛語】稻谷,種子為因,泥土、雨露、空氣、陽光、肥料、農作等為緣,由此種種因緣的和合而生長谷子。
【第71句】:修行就是要從根本上,從心地上來培養戒、定、慧的力量。而戒、定、慧的力量,又要在具體的生活環境中來生成、在實際的修行過程中來生成。
【第72句】:【禪心佛語】如果飲酒的時候沒有造作惡業,歡喜心的緣故沒有煩惱,善心的因緣會有善果,你受持的五戒有什么過失呢?飲酒時心念戒律,更可以增長福報。
【第73句】:世事難料,福禍常常在瞬息間相互轉化,當面對災禍時選擇以正確的心態將陰性的場態轉化成陽性場態,這樣便種下了一份善的因,得到的當然會是豐碩的果實。
【第74句】:【禪心佛語】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假使說得千經萬論,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第75句】:日月照諸花,無有恩報想,如來無可取,不求報亦然?!段氖鈳熇麊柦洝肪硐?/p>
【第76句】:【禪心佛語】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內心的垃圾(貪、嗔、癡)不知‘倒’。
【第77句】:【禪心佛語】生命,就是一場游戲。對待每一件事,皆輕松卻不輕浮去面對,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琴弦不松不緊的時候,才能彈奏出美妙的生命之歌來。
【第78句】:【禪語人生】愿我們都不會把所有別人對我們的好,視為理所當然。因為知足,會更接近幸福。
【第79句】:【經典佛語】真經不與紙經同,紙上尋經枉用工,有人參透其中一,安在巍巍不動中.
【第80句】:【禪語人生】一個成功的男人就是能夠掙到比妻子花的錢更多的錢,一個成功的女人就是能夠找到這樣一個男人。
【第81句】:大菩提心本性清凈,一切眾生無智翳眼,以不信故,謂為不凈?!八氖A嚴”卷三十六
【第82句】:【禪心佛語】既然每個人都有改善生存條件的權利和需求,那就必須相互尊重。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顧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將其物質財富據為已有,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第83句】:【禪心佛語】男人有錢就變壞。是的,很多男人是這樣,不過,有錢就變壞的男人就算沒錢,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84句】:【禪心佛語】世間的一切功名富貴,是人之所欲,擁有是一種“福報”。而放下,卻是智慧與心境的升華。
【第85句】:不要把所得的估計過高,也不要嫉妒別人、羨慕別人,就能得到寧靜的心靈?!斗鹜拥母裱浴?/p>
【第86句】:“舍”就是要舍去我們凡夫的心態,要在平等地看待眾生的前提下,發慈心、發悲心、發喜心。
【第87句】: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自強自立,依靠自己,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第88句】:【楊升庵清平樂詞】閑行閑坐,不必爭人我,百歲光陰彈指過,成什么功果?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疏柳啼鴉,王謝堂前燕子,不知飛入誰家?
【第89句】:【佛語悟道】凡是福氣,都有兩種性質,可以給人快樂,也可以給人苦難。比如混雜著毒藥的食物,吃的時候很可口,但是消化的時候卻很痛苦。福氣也是這個道理。
【第90句】:【禪心佛語】如是正智,即離苦之良導也。以欲起正智離諸苦故,教育之所以興焉。
【第91句】:勞動是每個人具有的本能之一,一旦喪失或者放棄它,別說想要成佛,就是作為人,也是不稱職的。把勞動當成修行的必需,在平凡中踐行偉大的智慧,正是佛教宗旨之所在。
【第92句】: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仆從、頭目腦髓、身肉手足,不惜軀命?!斗ㄈA經》卷四,提婆達多品
【第93句】:時間是無頭無尾無影無蹤的,無論你擁有多大的權力與財富,擁有多高的學問與地位,都不可能挽回一分一秒的生命。
【第94句】:【經典佛語】“佛就坐時,手腳永遠擺在最合適的位置,神情泰然,絕不會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佛也從不蹺二郎腿,用手撐著身體或支頭而坐。
【第95句】:【禪心佛語】你如果不改變自己,你十年前修行到二十年后都一樣,因為你從你的心流露出來的,都是無明的種子。
【第96句】:【禪語人生】我真想在你腦子里裝個抽水馬桶把你腦子里那些惡心的東西都沖掉。那他整個腦子都要被沖掉了。
【第97句】:愛的詮釋: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的。但是這份愛必須“清凈無雜染”,付出者毫無所求,接受者也不貪戀;愛得無煩惱,彼此都很愉悅自在。
【第98句】:【禪心佛語】但已經遲了,一幕慘不忍睹的悲劇發生了,那牧童被猛虎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
【第99句】:【佛心禪語】見人善行要多方贊美,見人迷惑要多方提醒,見人推崇要多方奮勉,見人毀謗要多方警惕――星云法師
上一篇:寶媽減肥文案(寶媽減肥逆襲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