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你快不快樂,從來不取決于你處于什么境地,面對怎樣的現(xiàn)實,也不取 決于你年齡的大小、財產(chǎn)的多少,而是完全取決于你有沒有一種平和的心境 ——你能否快樂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2句】: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鐵樹開花遍界春?!肉质貎?/p>
【第3句】:只有生活在寧靜的狀態(tài)下,才有情趣欣賞世界可愛的一面,才有心情欣賞自己擁有的幸福,才有機會享受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
【第4句】:諸出家人不應作資生之業(yè):謂王使、販賣、治病等業(yè),及所不應取眾生田谷等,若取,名邪命。(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十二
【第5句】:以應薩婆若心,內外所有布施,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用無所得故,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檀那波羅蜜?!赌υX般若經(jīng)》卷五,問乘品
【第6句】:應勤修愍破戒者,謂以大慈悲,拔濟犯罪,安置菩薩凈戒中故?!八氖A嚴”卷三十一
【第7句】:世人皆喜日出,因為日出昭示著希望;許多禪門中人則喜日落,因為觀日落可以得定,可以發(fā)慧,落日柔和清涼有慈悲相,可提醒是日已過的無常。
【第8句】:本欄目將佛家智慧一一呈現(xiàn)于你的面前,用佛的智慧凈化你疲憊的心靈,盡除你內心的疑惑,挖出你心中的魔孽,滋潤你的心田,使你擁有一顆佛心。
【第9句】:學佛,要學活的佛;打坐參禪,要學活禪。能使平常生活中的舉止動作無不是禪,才是真正的活禪。
【第10句】:世間有許多事情功虧一簣的主要原因就是意志不堅定,不能堅持到底。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沒有堅定意志,我們就不能享受成功的幸福。
【第11句】:【天天禪語】不殺害生命,不欺蒙眾生,只愿利益有情。輪回中的一切蕓蕓眾生,皆是往昔曾做過我們的大恩父母。
【第12句】:所謂講禪話、聽禪音、做禪事、用禪心,無非是友善二字。任何人以友善的態(tài)度待人接物,都會變成一個有魅力的人。
【第13句】:“還有明天”,這是一個可怕的想法,它讓人不思進取,蹉跎歲月,浪費生命,成了人們做事拖延的借口,也是許多人無所事事、一事無成的原因。
【第14句】: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諸善果故?!缡且磺匈t圣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證?!八氖A嚴”卷十二
【第15句】:學佛的最后落腳點就在日常的做人做事當中。學佛首先就是努力做一個好人,希望人生過得更圓滿、更有意義。
【第16句】: 有好東西一定不惜與人分享,有壞東西就毫不猶豫地刪除,這世界豈不 更加美好?
【第17句】:以十善道為法園苑,愛樂安住,自住其中,亦勸他人令住其中?!度A嚴經(jīng)》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18句】:問日:“此身從何而來?百年之后復歸何處?”師日:“如人夢時,從何而來?睡覺時,從何而去?日:“夢時不可言無,既覺不可言有。雖有有無,來往無所?!睅熑眨骸柏毜来松?,亦如其夢?!币弧端究毡緝舳U師》
【第19句】: 如果我們能意識到自己每天攝人食物,實際上是在服毒;本來攝 人食物是為了補給生命,實際上卻在戕害生命,我們最想掐死的是誰?
【第20句】: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時生。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渡偈伊T》
【第21句】:【天天禪語】孝敬父母,不僅物質奉養(yǎng),還要服從、尊重,才是既“孝”且“順”。
【第22句】:我的心是被鋒利的歲月傷到了,還是被那只飄零的孤雁帶去了禪心,久久地的傷痛,等不來重逢。算是怎樣的一種緣分將兩顆懼怕飄零的心牽引,看到這首詞時,亦是年光催促我離去的時候。想到此去蓬山,不知又會掉進怎樣的深淵,原已殘缺的心,還要飽受凋零,便不禁黯然傷神。
【第23句】:世間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為勝,由福成佛道?!对鲆话⒑?jīng)》卷三十一,力品
【第24句】:蛇性雖曲,人竹筒則直。人心如蛇,佛名為竹筒。復雜多疑、搖擺不定之人,專稱佛名,自然往生;無明邊見凡夫,專稱佛名,自然合于中道實相。凈土宗一切教說,皆為令眾生人一向專稱竹筒。
【第25句】: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所有偉大事業(yè)都是在統(tǒng)一的心靈下完成的。如果我們不能做到心 靈統(tǒng)一,那就不可能發(fā)揮出生命的潛在力量;不能發(fā)揮潛在的力量,就是 自己埋沒自己。
【第26句】:圣人無論怎樣困苦,也不吃來自罪惡的食物;獅子寧可餓著肚子,也不吃惡心的東西。(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27句】:生活于世,切忌人云亦云,心無主見。喪失了個性,也就喪失了一切。佛的智慧就是快樂的智慧。佛告訴我們,人生的種種痛苦是盲目追求“虛幻”的結果,破除虛幻,就可以達到真正的快樂。
【第28句】:【禪語感悟】 妄想,又稱為“妄念”。例如,我們早晨睜眼,腦子里不斷想事情, 種種念頭、種種幻想,公事私事、人是我非、歷年的陳年往事就會像過電 影一樣一幕一幕地過去,又像奔流不息的瀑布,沒有一分一秒停止。心中 有很多割舍不下的事或物,那么妄念是很難被清除的。
【第29句】:“百年修來同船渡,千年方得共枕眠”,夫妻之間,要懂得惜緣,不僅要講情分,還要講義務,珍愛并善待自己的伴侶,這是要修一輩子的功課。
【第30句】:我們越時常想著沉重的負擔,就越會覺得負擔越沉重。相反,如果我們能夠把心思轉移一下,不再時時關注身上的負擔,就會忽視了它的存在,從而使自己變得輕松。
【第31句】:的流行又對應著什么呢?你看看“忐忑”這兩個字形,就會明白會發(fā)生什么事了。
【第32句】: 佛說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上,然而報復就是你必 定會后悔的事情。沒有人會在辛苦地報復完后有快感,相反會更加痛苦和 空虛。佛要我們以德報怨,寬恕仇敵才更能彰顯人性的光芒。
【第33句】:拋卻心中的“妄念”,才能做到于利不趨,于失不餒,于得不驕,達到寧靜致遠的人生境界。該收手時就要收手,切莫讓得到也變成另一種意義上的失去。合理地放棄一些東西,我們才能得到更珍貴的東西。
【第34句】:禪是清凈,不是死寂;禪是修心,不是無情;禪是擔當,不是避世。這秋深之日,大雁離開溫暖的巢穴,卻并無絲毫感傷;落葉離開筑夢的枝頭,卻依舊淡定從容;蓮荷萎落在淤泥之中,卻依舊潔凈如初。
【第35句】: 不必回頭看咒罵你的人是誰 根本不必回頭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 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嗎?
【第36句】:【喝茶的三重境界】第一個境界:茶就是茶,愛茶如命,追求優(yōu)美環(huán)境、茶具精美、茶葉高貴,恨不能喝全世間茗茶;第二個境界:茶不是茶,融茶入命,追求禪茶一味、感悟大道、不拘茶藝,感悟出茶道深奧精妙;第三個境界:茶還是茶,命即如茶,追求大道本質、回歸質樸,大碗喝茶,清水一碗亦是人生茶香。
【第37句】:所謂沙門,非必除發(fā),妄語貪取,有欲如凡。謂能止惡,恢廓弘道,息心滅意,是為沙門。所謂比丘,非時乞食,邪行望彼,稱名而已。謂舍罪福,凈修梵行,慧能破惡,是為比丘?!斗ň浣?jīng)》卷下,奉持品
【第38句】:菩薩觀心不在外,亦復不得在于內,知其心性無所有,我、法皆離永寂滅?!度A嚴經(jīng)》卷三十,十回向品
【第39句】:【禪語感悟】 小無名有了寶盒就不想勞動,想過飯來張口、錢來伸手的日子,結果 失去了寶盒。坐享其成是人性的弱點,更是人的劣根性,很多人在取得一 點成就后,不是乘勝追擊,更上一層樓,而是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直到 將自身的優(yōu)勢消失殆盡,最終失敗。
【第40句】: 總有一些齷齪的念頭想掐掐不斷,總有一些美好的念頭想留 留不住,人心里難免白天黑夜陰晴圓缺。我笑不代表我真快樂,我哭 不說明我真痛苦,生命往往處在真假難分、美丑莫辨的狀態(tài)。心靈的 混沌總是讓我們左右為難、不知所措。有沒有一盞燈可以穿過混沌, 照亮靈魂、照亮生活與人生?
【第41句】: 權威是用來挑戰(zhàn)的,規(guī)矩是用來打破的。問題在于,雖然我 們都有挑戰(zhàn)權威的欲望,可一旦自己獲得權威卻不容別人挑戰(zhàn);雖然 我們都有打破規(guī)矩的沖動,可如果規(guī)矩是自己定下的就會千方百計地 維護。批評別人積極,解剖自己消極,這是多數(shù)中國人的劣根性。
【第42句】:時時都念茲在茲來修行佛法,不是修行佛法時,正在拜佛,一回頭就罵;或者一回頭就拿把刀殺人,那不是精進,那還是在那兒盡做一些假的?!葡壬?/p>
【第43句】: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xiàn)前。——《筠州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第44句】:滿天星斗是禪,皓月當空是禪;驕陽似火是禪,好風徐來是禪;皚皚白雪是禪,細雨無聲是禪。
【第45句】:當我們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時,你會發(fā)現(xiàn),木和世界抗爭,世界也會以微笑來接納你。正所謂人生萬事隨喜,沿途盡是好風景。
【第46句】:【佛心禪語】 學會了感恩,我們的一顆心將會永遠被溫暖籠罩,被甜美滋潤,我們 的生活中不會再有冰雪、沖突、憤怒、戰(zhàn)爭、咒罵,遠離了這些,那我們 就會每天都生活在快樂的國度里。
【第47句】:人若不能克己行事,持清定之心,那勢必早晚都會成為盲心人。行存于世悲哀度日卻全然不知。知足,知愛,才能知生命的樸質本源。
【第48句】:善心的力量無處不在,善待別人同時也善待自己。善心是心靈的呼喚,是人間的春風,是生命的源泉。善心是一顆種子,它會在人心中生根發(fā)芽,然后撼動整個世界,也可以成就自己美好的未來。
【第49句】:有二種精進:一動相,身心精勤;二滅一切戲論故,身心不動。菩薩雖勤行動精進,亦不離不動精進,不動精進不離般若波羅蜜。(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八十一
【第50句】:圣賢的學問,本來就不是一兩天所能圓滿具足的。白天努力不能圓滿具 足,晚上再接再厲,繼續(xù)努力,如是日以繼夜,日積月累,厚積薄發(fā),自然 而然就能成就。一(明)契嵩禪師 我們現(xiàn)在做出的成績再大,職位再高,薪水再豐厚,那也是“挑水”。
【第51句】:一直停滯在昨天、過去,就會產(chǎn)生雜念和執(zhí)著顧戀之心。人一旦時時刻刻回憶往事,便會痛苦、怨恨、嗔怒、不甘心……
【第52句】:不浮不燥,不爭不搶,不去計較浮華之事,不去在意卑劣之人!永遠不要讓自己迷失在別人的紛言紛語中,因為沒有誰可以擁有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無敵魅力,所以沒必要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就輕易改變自己,堅持做自己,才是獨一無二!
【第53句】:佛說:煩惱即菩提。因愛而追求,因追求而心憂,既是煩惱,也是幸福。不為愛所苦的要點是增強“心理彈性”,可進可退,可得可失,可取可舍,可成可敗,不強求結果,順其自然,人生才能收放自如。
【第54句】:禪是無處不在的,到處都有禪機,到處都有禪意。生活在迷失中的人不能領會禪機,感悟禪意,活在禪中而不知禪。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品味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充滿著禪,充滿著行云流水般的自在與快樂。
【第55句】:【東西與良心】 失去了東西,人們會急忙找回來,失去了良心,卻不見有人著急。
【第56句】:人性本明,為物欲情塵知所昏蔽,故于日用而不自知,故日:性相近,習相遠也?!逗┥嚼先藟粲稳?/p>
【第57句】:做好丈夫的秘訣:吃飯要回家,身邊少帶錢,出門成雙對,出門有去處。做好太太的秘訣:溫言慰辛勞,飲食有妙味,家庭像樂園,凡事要報告?!缎窃拼髱熤v演集》(四)
【第58句】: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獲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樂,才能擯棄沒有意義的怨天尤人。
【第59句】:隨處可見的落葉,燃盡了或喜或悲、或煩惱或愜意的日子,落下了紛紛擾擾的凡塵,只留下生命的余韻,讓生命有了禪意。
【第60句】:做一個堅強的人,哪怕沒有別人的同情,至少讓自己的生命活出了一種大度的風范,生活的禪法,就在于在那些痛苦與悲傷中,活出人生的柳暗花明,是一種突破,也是一種嶄新。
【第61句】:【天天禪語】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并不只是解救生命,而且能生起對生命的愛心。對生命生起愛心而解救生命,才是真正的無畏布施。如果具備慈悲心的前提下,能做到長期吃素,這是最好的無畏布施。大寶法王說:“最好的放生就是做到吃素?!狈派鋵嵕褪菬o畏布施。
【第62句】:禪的“不一般”,是說它打破偶像、沒有崇拜,它要一切眾生與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樣?!葡壬?/p>
【第63句】:處眾處獨,宜韜宜晦;若啞若聾,如癡如醉;埋光埋名,養(yǎng)智養(yǎng)慧;隨動隨靜,忘內忘外、(翠巖禪師)
【第64句】: 心智成熟的人不拒絕別人的批評,但也絕不盲從。害怕別人 批評,拒絕別人批評,或聽到批評就失去主見的人,顯然心理脆弱。
【第65句】:在戰(zhàn)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斗鹜拥母裱浴?/p>
【第66句】:迷之即垢,悟之即凈,縱之即凡,修之即圣,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答云:是心。答:知即是心?!抖U源諸詮集都序》
【第67句】: 含蓄是美,藏鋒是智 張揚和低調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世風格。張揚者猶如一株拼命拔高的 樹,而低調者宛如一棵平凡無奇的小草,風雨雷電之后,得以保全的往往 是小草而不是樹。
【第68句】:簡單,是修行人的生活方法、目標。由簡而單,簡是方法,單是目的。《老子》言:“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p>
【第69句】:自由是心靈的后花園,而禪定是打開花園大門的鑰匙。禪定修行,正是為了打開智慧的禪門,獲得自由輕盈的人生。
【第70句】:【人生四賤】 可笑貧而無志;可悲無知無學;可惡賤而無能;可嘆老而虛生。
【第71句】:生活就像海,潮起潮落,既有春風得意、高潮迭起的快樂,也有萬念俱灰、惆悵漠然的凄苦。如果把人一生的旅途描繪成圖表,那一定是高低起伏的曲線。
【第72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對人真誠,要有聰穎,而不等于愚癡的善良;對人包容,要有原則,而不等于對他人放縱。
【第73句】: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獰o德禪師
【第74句】: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薩皆應修學?!缎牡赜^經(jīng)》卷七,功德莊嚴品
【第75句】:以戒凈故得心凈;以心凈故得見凈;以見凈故得疑蓋凈;以疑蓋凈故得道非道知見凈;以道非道知見凈故得道跡知見凈;以道跡知見凈故得道跡斷智凈;以道跡斷智凈故,世尊施設無余涅槃?!吨邪⒑?jīng)》卷二,《七車經(jīng)》
【第76句】:愛無過于己,財無過于谷,光明無過慧,薩羅無過見。《雜阿含經(jīng)》卷三十六,第1006經(jīng)
【第77句】:什么是夫妻冷暴力?指夫妻雙方產(chǎn)生矛盾時,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懶于做一切家務等非正式的暴力行為。
【第78句】:夫沙門者凡有四種,何謂為四?一者形相詐現(xiàn)沙門,二者威儀欺誑沙門,三者求名沙門,四者實行沙門?!洞蟪藢氃平?jīng)》卷七
【第79句】: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比丘,諸行如幻如焰,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雜阿含經(jīng)》卷十一,第257經(jīng)
【第80句】:生活中,我們也像這個人一樣四處尋找解脫的途徑,殊不知,并沒有誰捆住我們的手腳,真正難以突破的是心中的瓶頸。突破心中的瓶頸,清除心中的垃圾,就可以在屬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第81句】: 知識不夠不要緊,我可以繼續(xù)學習;能力不足沒關系,我還 有自知之明??膳碌氖潜緛砭鸵恢虢?,卻自詡滿腹經(jīng)綸;本來就難 以勝任,偏偏要好高騖遠。世上有這樣一種人,犯錯而不思改,常常 用一個錯誤去掩蓋另一個錯誤;行事而無功,總是千方百計到別人身 上找原因。前者是真無知,后者乃真淺薄。
【第82句】:做到了“諸惡莫作”,心靈環(huán)境就得到了保護;做到了“眾善奉行”,精神的能源就得到了開發(fā)。
【第83句】:為大導師,引諸眾生人佛法門;為大法將,善能守護一切智城。《華嚴經(jīng)》卷六十八,入法界品
【第84句】: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實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風度,一種高尚的境界,一種達觀的處世姿態(tài),是心態(tài)上的一種成熟,是心智上的一種淡泊。用這種心態(tài)做人,可以使自己更健康,更大度;用這種心態(tài)做事,可以使生活更輕松,更踏實;用這種心態(tài)處世,可以使社會更和諧。
【第85句】:菩薩求佛道,應當學一切法,得一切智慧,所謂聲聞、辟支佛、佛智慧。(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十八
【第86句】:五濁塵染的世界,念佛便是呼吸凈土的新鮮空氣,念佛便是享受凈土的佛光浴。一間佛堂,一處念佛道場,便是一處極樂七寶樹林的氧吧,里面有豐富的“佛離子”,最有益于法身慧命的生長。
【第87句】:輕躁難持,唯欲是從,制意為善,自調則寧。意微難見,隨欲而行,慧常自護,能守即安。是意自造,非父母為,可勉向正,為福勿回。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zhàn),勝則無患?!斗ň浣?jīng)》卷上,心意品
【第88句】:“非寧靜無以致遠?!敝T葛武侯如是說。靜是什么?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是大胸襟,也是大覺悟,非絲非竹而自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芬。
【第89句】: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念佛即是參禪,更無二法。即念佛時,須先將自己胸中一切煩惱妄 想、貪嗔癡愛,種種雜亂念頭一齊放下。放到無可放處,單單提起一聲阿 彌陀佛,歷歷分明。
【第90句】:【禪語悟道】當今,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社會科技越來越發(fā)達,卻時常發(fā)生人心冷漠、喪失道德的事情。社會的發(fā)展,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科技層面,而是應該通過教育和正面、積極的信仰來喚醒人們的善心和良知。
【第91句】:大氣是一種忍讓,不輕易拿自己的涵養(yǎng)挑戰(zhàn)別人的淺薄;大氣是一種淡泊,金錢名利浮云過,我心自有明月在。
【第92句】:恨鐵不成鋼,恨水不成冰,自己得到的是“恨”,而“鐵”可能變成“廢鐵”,“凈水”可能變成“臟水”。
【第93句】:富貴求時甚苦,得矣守護亦苦,后還失之,憂念復苦。于三時中,都無有樂?!栋儆鹘?jīng)》
【第94句】:寧受惡戒一日中斷無量命根,終不養(yǎng)蓄弊惡弟子不能調伏?!秲?yōu)婆塞戒經(jīng)》卷三,攝取品
【第95句】:涅槃境界中,無地水火風,無日月星光,無暗亦無明。婆羅門牟尼,以智自覺醒,離色離無色,離樂離苦痛?!都磁d自說·婆希經(jīng)》
【第96句】:人之所以會成為財物的奴隸,正是因為人們不懂繁華本虛幻的道理,從而被貪財?shù)逆i鏈束縛。
【第97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具有上品之信心者,會得到i寶之上等的悲憫與加持;具有中品之信心者,會得到i寶之中等的悲憫與加持;具有下品之信心者,會得到i寶之下等的悲憫與加持;根本沒有信心之人,得不到i寶之絲毫的悲憫與加持。
【第98句】: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諸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xiàn)身?!诳鄲浪蓝?,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法華經(jīng)》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99句】: 有些話能說不能寫,有些話能寫不能說。語言很奇妙,不同 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對象,它的呈現(xiàn)方式必須不同。最淺顯 的是語言,最深奧的是語言,最坦蕩的是語言,最神秘的也是語言。
上一篇:寶寶拍照好評(寶寶拍照好評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