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尊師非在文字或口傳,而重身體力行;要有舍身、遵從大法的決心,以師志為己志,守志奉道,才算是報師恩。
【第2句】:茫茫生死事難知,碌碌終生何所得?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時都為他人忙。舉世盡從忙里老,誰人肯向死前修?
【第3句】:【禪心佛語】佛教不是發(fā)明因緣果報,佛教是尊重因緣果報,改良因緣果報。
【第4句】:生命的美,不在它的絢爛,而在它的平和;生命的動人,不在它的激情,而在它的平靜。惟平和,才見生命的廣大;惟平靜,才見生命的深遠。
【第5句】:【佛心禪語】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第6句】:【禪心佛語】如果不能證實心的可靠性,怎么可以相信心所提供的認識,或者聽從心的感覺。
【第7句】:【禪語人生】用慈悲的心情去探照,用溫柔的角度去取景,看待過往的視野,可以浮現(xiàn)生命寬闊的影像。
【第8句】:如來藏自性清凈,轉三十二相入于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楞伽經(jīng)》卷二
【第9句】:【佛家禪語】你的人生永遠不會辜負你的。那些轉正確的彎,那些走正確的路,那些流下的淚水,那些滴下的汗水,那些留下的傷痕,全都讓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第10句】:與佛結緣,以佛修心,可以使心靈得以平靜,智慧得以寬廣,境界得以捉升,可以感受名韁利鎖之外的寧靜、淡然、幸福、圓滿。
【第11句】:【圣經(jīng)文案】237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
【第12句】:【禪心佛語】菩提心轉勝堅固,成無上道,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第13句】:【古風基地】煮一壺高山流水,傾一曲前塵絕唱;品一道云水禪心,悟一幕花開花落。
【第14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者,阿彌陀佛也。唯有阿彌陀佛知我,故是一知己。阿彌陀佛豈不知我?阿彌陀佛既知我,豈不幸福滿足?
【第15句】:【禪心佛語】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就像織毛衣,建立的時候一針一線,小心而漫長,拆除的時候卻只需輕輕一拉。
【第16句】:【禪心佛語】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第4句】:惡莫大于縱己之欲,禍莫大于言人之非。【第5句】: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第17句】:【禪心佛語】但是,不久后,忽然得知先生對她不忠實,此后的日子便過得非常痛苦。盡管她知道要應用師父的話,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做不到。
【第18句】:【禪心佛語】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贊詠講說,名為精進;能降身賊,于諸觸欲,湛然不動,名為禪定;能調(diào)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名為智慧。
【第19句】:凡修真道、求正覺,須善發(fā)心。為眾生起“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無量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則順菩提。
【第20句】:【圣經(jīng)文案】107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3:11)
【第21句】:【禪心佛語】你不需每時每刻這樣做,但這樣多做幾回,就會發(fā)現(xiàn):人緣好了;職位升了;工資漲了;自己舒服了。
【第22句】:【禪心佛語】快樂要有悲傷作陪,雨過應該就有天晴。如果雨后還是雨,如果憂傷之后還是憂傷。請讓我們從容面對這離別之后的離別。微笑地去尋找一個不可能出現(xiàn)的你。
【第23句】:【禪心佛語】佛陀所說,實際上是人類生命誕生的全過程的縮版,佛教稱之為“結胎五位”。
【第24句】:禪宗不立文字,因為文字是語言的符號,思想是沒有聲音的語言,如果執(zhí)著這些東西是實有,便被其纏縛、障礙,而發(fā)掘不出真理來。——耕云先生
【第25句】:【禪語人生】贊美會讓人把正確的事情做下去,把不正確的事情停下來。
【第26句】:【禪心佛語】天上掉餡餅的事也許只有童話小說里才有,所以優(yōu)秀的人不會等待機會的到來,而是尋找并抓住機會,把握機會,征服機會,讓機會成為服務于他的奴仆。
【第27句】:【禪心佛語】妄生取舍者,這個病根拔盡。生死海里浮沉,真是無出頭時。
【第28句】:【禪心佛語】強迫你自己微笑,如果你單獨一人的時候,吹吹口哨,唱唱歌,盡量讓自己高興起來,就好象你真的很快樂一樣,那就能使你快樂。
【第29句】:【禪心佛語】生命延續(xù)中積累的經(jīng)驗,將在識田中形成不同業(yè)力,包括善、惡、無記三種。
【第30句】:【佛心禪語】不執(zhí)著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感情,欣賞自己的喜怒哀樂,但不會被它沖昏頭,使自己順其自然。
【第31句】:【禪心佛語】賞析:人生的煩惱是自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里。
【第32句】:閑到心閑始是閑,心閑方可話居山。山中剩有閑生活,心不閑時居更難。——恕中無慍
【第33句】:【圣經(jīng)文案】145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并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拿4:11)
【第34句】:【禪語人生】唯一能醫(yī)治痛苦、罪行以及所有人類其它災難的良藥是智慧。
【第35句】:三界悉虛妄,如幻皆不實。皮覆惡不凈,凡夫無羞恥,惡覺因緣故,妄想生貪著。譬如滿瓶糞,外假畫莊嚴,愚癡不知故,取瓶頭戴行。《大莊嚴法門經(jīng)》
【第36句】:【佛心禪語】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要明白,你可能在一方面不如別人,但應學會找到平衡,因為,也許在另一方面,你會比別人更加優(yōu)秀。
【第37句】:【禪心佛語】風水大師實在困惑不解,于是就去求見主人,并老實告知當年討水并轉風水之事。
【第38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錯誤,是用健康換取身外之物;最大的悲哀是用生命換來自己的煩惱;最大的浪費是用生命解決自己制造的麻煩。
【第39句】:【禪心佛語】第四句:活得簡單不難,只需懂得為自己而活,為美好而生,為幸福而做。需求越小,自由越多;奢華越少,舒適越多。
【第40句】:【禪心佛語】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第41句】:歷坎坷,經(jīng)曲折,人生之路無假設。天堂地獄隨業(yè)造,各具因緣都沒錯。大道通天,腳底踩著,悔什么?
【第42句】:為善獲其善,為惡受惡報,為惡及其善,隨人之所習,如似種五谷,各獲其果實。《增一阿含經(jīng)》卷五十,大愛道般涅槃品
【第43句】:牧牛不放逸,其主獲其福,六牛六年中,展轉六十牛。比丘戒成就,于禪得自在,六根而寂然,六年成六通。《增一阿含經(jīng)》卷四十六,牧牛品
【第44句】:福報的來源有錢時不必得意,沒錢時也不必悲哀,反正福到財至,福消財散。
【第45句】:【禪心佛語】仇恨不能化解仇恨,只有仁愛才可以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第46句】:【佛心禪語】不如就承認一下,我們沒有那么堅強,也不想那樣刀槍不入,我們只想要一個溫暖的擁抱。
【第47句】:【禪心佛語】懶云:如果能夠徹底放下,當下打破知見情識,當下就能明心見性。否則,幾十年枯坐,依然不能云開見月。
【第48句】:一位法師說:“對一件好事表示感謝,同做一件好事一樣偉大。”感恩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xiàn)代社會一種健康人格的表現(xiàn)。
【第49句】:【禪語人生】在實際生活中老實做人,認真做事;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尊敬師長,樂于助人,時時向善。
【第50句】:【禪心佛語】多少皆自擾,對待煩惱鬧的辦法很簡單,流水空流山自閑,山花落盡山還在。
【第51句】:【禪心佛語】天氣的晴雨不能決定心情的晴雨和我們的心態(tài),人生的道路需要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心晴是要開懷,心雨時亦要開懷,相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52句】:【人不可以無恥】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一個人不能沒有羞恥之心,沒有羞恥的那種羞恥,是最無恥的。
【第53句】:當我們處于順境的時候,不應該得意忘形、心存僥幸,而應該懷有感恩之心;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應該灰心喪氣、怨天尤人,而應該懷有懺悔之心。
【第54句】:大凡男子家立心作事,先要究明源本。源若不清,流必昏;本若不固,枝必枯。——《紫柏尊者全集》
【第55句】:既為佛教徒,即應努力作利益社會之種種事業(yè)。(民國)弘一《佛法大意》
【第56句】:【佛心禪語】生命就像一種回聲,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種什么就收獲什么,你給予什么就得到什么。你為別人著想的話,別人也會為你著想。
【第57句】:【禪語人生】幸福要走那么多路,用那么漫長的時間,做出那么多努力,毀壞它卻只要邁出一步,一瞬之間,不費吹灰。
【第58句】:【佛心禪語】不因高興而得意忘形,不因氣憤而暴跳如雷,不因悲傷而悲痛欲絕,不因幸運而故步自封,不因失去而心灰意冷,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
【第59句】:【禪語人生】習慣不加以抑制,會變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習慣隨時改變?nèi)松呦颉H送y以改變習慣,因為造習慣的就是自己,結果人又成為習慣的奴隸。
【第60句】:【禪語人生】我們不執(zhí)著于快樂,也不去追求快樂的時候,快樂自然而然就來了。我們不想逃避痛苦的時候,痛苦自然而然就遠離了。
【第61句】:【禪心佛語】透過本性,一切的造作皆是無量妙有、任運自如,完全是第一念的自然反應,一切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
【第62句】:【禪語人生】消極的出世并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只有積極地知苦、體會苦、從苦難中成長,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第63句】:【禪心佛語】那些最不受誹謗中傷的人,通常都是那些最不逃避它的人。
【第64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放不下的,沒有什么想不通的,本來一切都是虛假的。菩薩放下一切是一種覺悟的表現(xiàn),選擇出家是一種解脫成佛的征兆。
【第65句】: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華嚴經(jīng)》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66句】:搭乘落葉一片,看你舊時容顏,那發(fā)黃的照片,走不出你我的從前。逝者如斯,長袖善舞,卻挽不住流年。
【第67句】:若見見世間,見則世間相,如實等無異,此名真見者。《華嚴經(jīng)》卷十六,須彌頂上偈贊品
【第68句】:【佛心禪語】要自己快樂,先讓別人快樂;要自己成功,先看別人成功。
【第69句】:【禪語人生】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種什么因,得什么果”,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則,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第70句】:【佛心禪語】不該今生自在心,處處逍遙,處處灑脫,處處安詳,處處安穩(wěn),心無掛礙,處處我在。
【第71句】:【禪心佛語】懷著虔誠知足的心,乘著健康的身體好好去把握短暫的生命和寶貴的時間,為自己的人生去書寫不一樣的歷史。
【第72句】:【禪語人生】一盞燈點燃另一盞時,沒有一盞會因之減弱;當一顆心照亮了另一顆心,它會使你內(nèi)在更為光明。
【第73句】:【智慧辨善惡、友善有朋友】有智慧的人才能分辨善惡邪正,謙虛友善的人朋友遍天下。
【第74句】:貪心是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zhí)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wǎng),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佛陀的格言》
【第75句】:當眼前的太陽已經(jīng)沉沒,背后的太陽還沒有升起來,我們站在黑暗中,應該做點什么呢?
【第76句】:轉一個角度來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來待人處事,人事無不輕安。
【第77句】: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其實都是貪念惹的禍。如果舍掉了這些東西,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你爭我奪的情況發(fā)生,說到底這些人最后都成了金錢的犧牲品。
【第78句】:【禪心佛語】所謂的「超越世間」不是指升到天空、天堂或類似那樣的地方,而是指超越情緒感受、超越一切諸苦。
【第79句】:【佛心禪語】做事要精明,做人要厚道。心胸寬廣,化恩怨干戈為真情玉帛就是厚道;心存善良,人負我我不負人就是厚道;心向美好,少栽刺多栽花就是厚道。
【第80句】:該來的一定會來,該去的遲早要去,來來去去不是我的事。我能做而且該做的就是:來了珍惜,去了不追。
【第81句】:【修心禪悟】若悲傷有人分擔,又何嘗不是一種慰藉;若孤單有人陪伴,又何時何處不是心暖、心安。最真的感情永遠都是:死皮賴臉中破涕為笑,心甘情愿中不厭其煩。
【第82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騙。
【第83句】:【禪心佛語】而修行人所追求的通達萬法本性,則與此截然相反。一旦證悟,所獲得的,會比預期更多、更令人驚喜,并且這種感覺經(jīng)久不衰、歷久彌新。
【第84句】:【禪語人生】一是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修行其身,此功德滿足,一切煩惱皆盡,所以在佛陀身上從來不會出現(xiàn)不恰當或無意義的行為。
【第85句】:即使是正確的決定,也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才是正確的,到了下一個階段,要依據(jù)形勢作更有利的選擇,否則,死抱著最初的決定不放,就是無謂的固執(zhí)了。
【第86句】:【禪心佛語】每天靜坐的時間也不用很長,靜坐兩次,每次堅持二十分鐘即可,建議大家在起床后與晚飯前各做一次,每天貴在堅持。
【第87句】:僅僅滿足于做一個好人而不追求精神解脫的人生,就好比一個人只為擁有肥沃的土壤感到滿足,而不尋找種子,不努力耕種,也就不會獲得果實一般,不究竟、不圓滿。
【第88句】:【佛心禪語】走正確的路,放無心的手,結有道之朋,斷無義之友,飲清凈之茶,戒色花之酒,開方便之門,閉是非之口。
【第89句】:【禪語人生】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第90句】:【禪心佛語】佛說: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tài)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第91句】:接受自己的陰影,就是用真心愛自己的過去。所有的日子都會成為過去。趕路的人那么多,那樣急,但在匆匆之中,誰也不會忘記回過頭去,看一看昨日的那個自己。
【第92句】:由心故作惡,由心有果報。一切皆心作,一切皆因心。心能誑眾生,將來向惡處。《正法念處經(jīng)》卷十五
【第93句】:文人、詩人、藝術家也是一樣,興之所至,鍥而不舍,久之,一如十月懷胎期滿的產(chǎn)婦,想不生都不行。——耕云先生
【第94句】:【禪語人生】吾人事事依照佛說去行,心中卻一無其事,方是不住法相;心中雖無其事,依舊精進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
【第95句】:【禪心佛語】然而微博卻是柄雙刃劍,它放大真實也放大謠言,推動民主也制造麻煩。
【第96句】:【禪語人生】在不經(jīng)意間失去的,你還可以重新去爭取;丟掉了愛心,你可以在春天中尋覓;丟掉了意志,你要在冬天重新磨礪。
【第97句】:【佛心禪語】身體有衰老,可我們的心卻是靈明空曠、超越一切的。率性而為,對鐘愛的事情全神貫注,我們哪里有時間老,又有什么能夠讓我們老呢?
【第98句】:【佛心禪語】禪師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其實,換個心境,或許你會得到解脫。
【第99句】:【佛心禪語】不是每一個都要站在第一線上的,各人應該做自己份內(nèi)的工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