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放棄那些該放棄的,珍惜那些該珍惜的,適當放慢你執著的步履,不要讓人生太圓滿。給大腦一點空間,給自己一點時間,給他人一些自由,隨緣順勢過生活才叫真圓滿。
【第2句】:老子主張“無為”,佛陀主張“心空”,其實都是要求心無外物,順其自然。在這里佛家和道家是息息相通的。修行禪定需要用心去冥想,沒有現成的答案等著你。等到想通之后,心中自會豁然開朗。
【第3句】:【禪心佛語】公平不是單一的平均分配,也不是殘忍的弱肉強食。既能讓強壯者分到最多的食物,又不能讓弱小者忍饑挨餓,這就是公平。
【第4句】:【佛心禪語】做人要能抬頭,更要能低頭。一仰一俯之間,不僅僅是一個姿勢,更是一種態度,一種品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做人要有力爭上游的勇氣,更要有愿意低頭的大氣。
【第5句】:【禪心佛語】釋迦摩尼佛最大的神通是見到真相,比如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那是你應該實現的神通。
【第6句】:生命與道義結合,就會成為一股堂堂正正充塞天地的精神力量。為了別人,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的人,是大慈悲。這樣舍生忘死的人甚至能夠贏得對立一方的尊敬和幫助。
【第7句】:【禪語人生】知識給人重量,成就給人光彩,大多數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稱量重量。
【第8句】:【禪心佛語】如果難過,就努力抬頭望天空吧,望著望著就忘了。它那么大,一定可以包容你的所有委屈。
【第9句】:【禪語人生】在我們懂得一些佛法道理之后,即應開始在生活中實踐。但在做的過程中,難免會因習氣煩惱沉重而產生很多懈怠的現象,此時應思維暇滿難得之義,讓自己更加精進。
【第10句】:【禪語人生】一切壯無過于心,心是怨家,常欺誤人。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為。能伏心為道者,其力最多。吾與心斗,其劫無數,今乃得佛,獨步三界,皆心所為。
【第11句】:翠竹黃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真。頭頭盡是吾家物,信手拈來不是塵。——《雙嶺化禪師》
【第12句】:人生就像走路,背負的東西越多,走起來就越累,只有學會放下,才會輕松前行,心靈的修行亦是如此,只有少裝一些世俗雜念,專心做好自己的份內事,才會擁有一個輕松、寬敞、明朗的空間。
【第13句】:想用謊言欺騙人,實際是欺騙自身;說一次謊話的人,再說真話也不信。(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14句】:【佛心禪語】做人要靠“二禮”治天下,“三法”定江山。所謂“二禮”是:彬彬有禮、講話講理;所謂“三法”是:想法、看法、做法。
【第15句】:若王國內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國王常獲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惡業,亦復如是。《心地觀經》卷一,報恩品
【第16句】:【禪語人生】知,右邊是口,左邊是一支箭,只有了解信息,掌握規律,才能像射出的箭那樣脫口而出。缺,本意是罐子被打破,引申為欠缺和遺憾,是圓滿的反義詞。
【第17句】:聰明的妻子,一定尊敬丈夫,并尊敬一切應該尊敬的人。南傳《佛教格言·賢人品第十六》
【第18句】:彼煩惱不可得斷,煩惱滅亦不可得,以滅不可得故,道亦不可得,無有如是道而無其果。此四圣諦,但是分別虛妄非有。《大寶積經》卷六十九,菩薩見實會
【第19句】:一個人如果不能在生活中悟出生命的真諦,那他即使脫離紅塵去修行也是無濟于事的,因為道法自然,真正的道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是道。所以說,一個沒有真正愛過的人,不會真正懂得慈悲。
【第20句】:風的搖曳,是一道自然的風景,無需牽強;雪的飛舞,是一頁自然的詩詞,無需奢念;心的悸動,是一抹自然的情愫,無需過多地在乎。給自己一個微笑,人生處處是陽光。
【第21句】:【禪心佛語】歲月送走了我們擁有過的一切,也會送走此刻所擁有的一切,而我們卻在為注定失去的一切期望一切都不會失去,如果這不是愚昧,那還有什么理由會如此思維。
【第22句】:【禪語人生】有一個皇帝想在皇宮內修建一座寺廟,于是派人去找技藝高超的設計師和工匠,希望能夠把寺廟修建得華美。
【第23句】:【佛心禪語】問:請問上人邪念如何對治?上人:你不打妄想就沒有邪念了嘛。你盡打妄想,當然邪念就一個跟著一個來。這還要問我?你要回光返照,問問自己為什么正念提不起來,邪念你那么歡喜?
【第24句】: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觀普賢菩薩行經》
【第25句】:【禪心佛語】每天不小心看到自己或別人踏死蟲、螞蟻時,趕緊持此咒,它們就得到超渡,每天看到別人吃肉,或是自己不得不吃肉時,趕緊持此咒,來超渡它們廣結善緣。
【第26句】:【佛心禪語】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貴莫貴于無求,賤莫賤于多欲,樂莫樂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貪,長莫長于博識,短莫短于自恃,明莫明于體物,暗莫暗于昧幾。
【第27句】: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贊詠講說,名為精進;能降身賊,于諸觸欲,湛然不動,名為禪定;能調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名為智慧。
【第28句】:我們不但應該經常打掃塵埃,更應該經常打掃自己的心靈——只有將自己心里的枯葉一片一片地撿起,才會保持內心的潔凈。
【第29句】:對于十方三寶所,及以六道眾生前,至誠發露無始來,所有惱亂諸眾生,起于無礙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業。《心地觀經》卷三,報恩品下
【第30句】:【佛道禪語】歲月,是一盞五味雜陳的茶,聞的是況味,品的是心境,拈花一笑時,所有光陰的恩賜,也會在心底漸漸明朗。一個人,懂得了呵護自己,生命走過的酸甜苦辣,都是一筆不可復制的歷練財富。
【第31句】:【佛心禪語】內心謙下是功,外行于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唐●六祖慧能大師
【第32句】:博弈耽嗜酒,游輕著女色,費喪于財物,是名墮負門。女人不自守,舍主隨他行,男子心放蕩,舍妻隨外色,如是為家者,斯皆墮負門。《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79經
【第33句】:【禪語人生】終于懂得,人的成長,注定是一場孤獨的旅途,我們都要學會在生命里寒冷的冬天一個人孤獨的過冬,不奢求別人,不依賴別人,自己來溫暖自己,自己來治愈自己,自己來給自己力量和勇氣。
【第34句】: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古今中外有許多人都在磨難的泥濘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腳印。那些立大志、成大事者,往往是備受磨難、備嘗艱辛而最終為上天所成全,得建豐功偉業。
【第35句】: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有生必有滅,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離,一切皆如夢幻泡影,何必過于在意呢?坦然接受吧,放松心情,你就會在這浮躁喧囂的無常世界中,擁有一片安靜的心空。
【第36句】:一切靠自己雙手勞動吃飯的人,都值得尊重,因為他們至少都具備這樣的品格:1.不依賴別人,靠自己活著;2.有自己的尊嚴,拒絕不勞而獲;3.用汗水換來的錢,用得心安。
【第37句】:【禪心佛語】人生路的寬窄,在于心地的內在認知,天地自遼闊,煙云成故事,春秋悠長,忙者自忙。雪月本閑,障者自礙。
【第38句】:【佛心禪語】坦率面對生活,堅強面對煩惱,不必要抱怨環境,也不必要抱怨炎涼,白天里有陽光,夜晚里有花開,增加生活里快樂的比例,這本身就是對命運的一種恭維和尊敬。——延參法師
【第39句】: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念異便于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情分萬法沈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曹山本寂禪師》
【第40句】:【禪心佛語】從老和尚的身上,就可以看得出禪者的那種輕安自在的生活心態、生活藝術。
【第41句】:有的人出現,就是來給我們開眼的。所以,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忍得住欺騙,忘得了諾言,放得下一切。百煉成精,淡定從容。
【第42句】:【禪心佛語】六凡指:天道、阿修羅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四圣指:佛、菩薩、緣覺、聲聞。
【第43句】:【圣經文案】201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太16:26)
【第44句】:【禪心佛語】第九句:因為生活簡單,我多了聆聽松濤、靜觀風雨、仰望星空、敞開心扉的機會,靈性俱足。千萬不要錯過欣賞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機會,一輩子不容易,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
【第45句】:我在孤獨時,醞釀出幾許靜謐的禪意,終于發現,原來一個人的天空,也可以那么藍,那么純凈。終于領悟這種孤獨的享受,也是許多世人一生達不到的意境。
【第46句】:【禪心佛語】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并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第47句】:【禪心佛語】成功根本沒有秘訣,如果有,就只有兩個:第一個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請回過頭來再照著第一個秘訣去做。
【第48句】:【佛詩禪詞】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升西墜為誰功。金也空,銀也空。死去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宅也空,田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
【第49句】:【禪心佛語】人生存在惟有利他才有價值、有價值才有意義。你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社會所需,眾生所需,既不利國又不利民,皆是自己所愛所需,豈能成功,豈有價值和意義可言。
【第50句】:【佛心禪語】做事寧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錯誤;做人寧可笨些,不要太巧而敗事。做事可失敗,做人不能失敗;過去可失敗,未來不能失敗。
【第51句】:【禪語人生】心靜,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一種思考。也是人生轉折的必要過程,更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成本。心靜需要具備一種豁達自信的素質,需要一份恬然和難得的悟性。世間萬物皆有心。
【第52句】:【一日禪語】生活,就像煮一壺月光,醉了歡喜,也醉了憂傷,起風的日子,要學會堅強,無論走過多少坎坷,有懂得的日子,便會有花,有蝶,有雨,有陽光。
【第53句】:【禪心佛語】命運的內涵是什么?舍和得之間的掂量,收和放之間的距離,可以理解幸福是一種感悟,那么舍和得就是幸福能否存在的根本條件,來來去去這一趟人生,就活一場波瀾不驚,輕舟遠行。
【第54句】:【佛家禪語】我們的行、住、坐、臥與一舉一動,有意識地去生活,是覺醒,無意識地去生活,是迷惑。或迷、佛或魔、涅盤或輪同,都是一念之差。06。
【第55句】:【禪語人生】眾生的任何一個起心動念皆是給宇宙傳遞一種信息。身為傳教士,只懂一種宗教等于不懂宗教。
【第56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都有兩本存折:一是有形的,錢、財、物;二是無形的,關愛、責任、愛心、謙卑。修身立業是古今做人的行為宗旨。
【第57句】:【禪心佛語】樂天問道在西湖。憶起金山事更娛。自是鎮門須玉帶。因而聽法屈金吾。放開鶴去前山遠。覓得牛歸牧草枯。彈罷無弦琴幾曲。流商刻羽和還無。
【第58句】:譬如一切種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長,若地壞者,彼亦隨壞。如是,過恒沙等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一切皆依無明住地生、建立增長,若無明住地斷者,過恒沙等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皆亦隨斷。《勝鬘經》
【第59句】:【佛心禪語】有時候,寬容一個人的錯誤,更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于這個人來說也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
【第60句】:【禪心佛語】常存安靜之心,常存寬容之心,常存善良之心,常存童稚之心。常存此四心,悠然度百春。
【第61句】:【佛心禪語】如果上帝真是萬能的,那他為何不把人類象皮球般一腳踢上天堂,豈不痛快?
【第62句】:人若對自己有疑,就容易墮落沉淪,迷失人生的方向;若對他人有疑,就很難與人廣結善緣,共同成就有意義的事業。
【第63句】:【禪心佛語】壞孩子,父母總是比較操心。所以對于罪業愈深重的眾生,我們更應該特別寬恕他憐愍他,而不應該遠離他舍棄他。
【第64句】:【禪語人生】許多人沒想到學佛修行,主要原因就是沒有無常觀,認為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花,有許多世間目標要追求。這種對世間的耽著,是阻擋眾生走入佛門修行的最大障礙。
【第65句】:有了智慧,你的想法、看法完全是正確的,做法也是正確的,哪里會有痛苦?當然快樂!所以苦的因是迷,樂的因是悟,是覺悟。——凈空法師
【第66句】:【禪語人生】吾人當學佛之大慈大悲,實行戒殺放生,才是學佛之行。是以學佛者,不僅持律戒殺,尤當竭力放生方合我佛慈悲宗旨。
【第67句】:【禪心佛語】經是對機說法,這個經跟那個經是沒有連貫起來的。論是把經條理化、系統化,把經里說的東西,用理論性的東西貫穿起來,所以學論解經是一個十分好的辦法。
【第68句】:【禪語人生】永遠別渴望做個任何人都不得罪的人,有人反對有人支持然后自己做出決定是精彩的人生。
【第69句】:【禪心佛語】蒲公英不甘扎根于方寸之土,于是隨風遠揚,暢游廣闊天地;毛蟲不甘蠕動在綠葉之下,于是破繭成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做獨一無二的自己。莫學東施效顰,丟失自我。
【第70句】: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于昨天的,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第71句】:【佛心禪語】不能斷除苦因的人就跟怕死的凡夫沒兩樣,反之,如果有人能夠滅苦,佛陀說這樣的人就可稱之為超越世間的人(即出世間圣者)。
【第72句】:【禪語人生】在低谷時,表示高峰不遠了;一旦你站在頂峰,就要小心低潮也快到了。高低乃常態,泰然處之才是好的應對之道。
【第73句】:【禪心佛語】佛法修持能引導我們逐漸放棄慣有的假設,嘗試以不同的論點和角度去看待事物,這樣的轉變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第74句】:家長對孩子嬌慣溺愛多少,孩子就讓家長失望多少。求可求,不強求;有自信,不亢奮;知好歹,不較勁。
【第75句】:【佛心禪語】“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我們就是要在心生心滅之間,體會那不生不滅的佛性。
【第76句】:【禪語人生】一個成大事的人,不能處處計較別人,消耗自己的時間去和人家爭論。無謂的爭論,對自己性情上不但有所損害,且會失去自己的自制力。在盡可能的情形下,不妨對人謙讓一點。
【第77句】:【佛心禪語】別人的嘴我們無法去控制,但我們可以抱一顆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紛擾。心靜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心清才能看到萬物的本質。
【第78句】:【禪心佛語】世上唯一能給我們帶來長久快樂的事,就是內在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物質。無論高官厚祿,還是家財萬貫,都無法保持永恒長久的快樂。這就是我們追求精神解脫的充分理由。
【第79句】:【禪心佛語】所謂開心,就是眼睛向上把快樂放大;所謂郁悶,就是眼睛向下把煩惱放大。
【第80句】:怒氣猶如藏在人體中的一桶烈性炸藥,隨時都可能釀成大禍。炸掉的既可能是自己的身體,也可能是自己的事業,甚至是自己最高貴的生命。
【第81句】:一個人,風塵仆仆地活在這個世界上,要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活著。這才是最好的態度。不要在不喜歡你的人那里丟掉了快樂,然后又在喜歡自己的人這里忘記了快樂。
【第82句】: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為人量小非君子,遇事無毒不丈夫。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百思必有一得。書到用時方狠少,事到經過才知難。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
【第83句】:人一出生,從脫離母體的那一刻,就已經具備了先天的磁場與能量,與天地宇宙有一種自然互動和溝通的方式。這種能量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卻真實存在著,并時刻影響著我們的命運。
【第84句】:【禪心佛語】大陸漢傳佛教需要旗幟,需要方向,需要整合,需要次第,需要創新,需要學會思想,沒有思想的團隊,必然是一盤散沙,沒有精氣神,只會成為裝點門庭的塑料花。
【第85句】:【禪語人生】無論你從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后就不要停止;無論你從什么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后就不要悔恨。
【第86句】:【禪語人生】信心。信心門里有無盡的寶藏,你有信心,財富就在你的心里。不但對宗教的信仰要有信心,對事業、對道德都要具有信心。對于凡是慈善的事情,就是受了委屈,也都要不喪失信心。
【第87句】:【禪心佛語】呼吸就像一陣風,輕輕地來,輕輕地走,不留下一絲痕跡,卻熔盡你我的一生。
【第88句】:烏云遮不住大陽,冰雪鎖不住春光。屋里無燈望月出,身上無衣望天熱。屋漏更遭連夜雨,船危又遇打頭風。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任他酒價高。無益世言休著口,不干己事少當頭。
【第89句】:【禪心佛語】很多時候,不經意知道一些事后,表面裝得無所謂,用微笑去掩飾,其實心里比什么都疼。
【第90句】:【經典佛語】只有眾生舍棄明師,而沒有明師舍棄眾生。如果你能完全信任明師,他可以完全引領你直至證悟。學著把自己的身口意交給明師即是一種解脫.
【第91句】:【禪心佛語】對人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具備正確觀念和良好心態。這樣才能從容面對世間種種變化,不為順逆境界所動。進一步,還要發心利益大眾。這樣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有意義的人生。
【第92句】:輕躁難持,唯欲是從,制意為善,自調則寧。意微難見,隨欲而行,慧常自護,能守即安。是意自造,非父母為,可勉向正,為福勿回。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法句經》卷上,心意品
【第93句】:【禪心佛語】貪財的人永遠貧窮,好權的人永遠奴顏。人生惟有懂得放下、知足、感恩才會有一個圓滿的人生。
【第94句】:【禪語人生】我們一輩子為這些所謂的“享受”拼命,以至于等擁有以后,才發現一點兒也不快樂,一點兒也不享受。
【第95句】:【佛心禪語】走散的,都是過眼風景;留下的,才是入心感情。總是去追尋難以得到的,便會錯過默默對你好的;總是在渴望不屬于你的,就會傷害深深愛你的。
【第96句】:我們一定要用智慧,隨時去觀照自己的心念,是不是對色身起執著?是不是固執己見?如此慢慢擺脫對自己身心錯誤的妄執和貪戀,能夠超越自我的身心,你就漸漸走上覺悟。
【第97句】:并沒有任何方法去修,只要切切實實地認清真假,珍護此心不令污染,做自己本分應該做的事:為人父,止于慈;為人子,止于孝。——耕云先生
【第98句】:現在民間拜的“普度公”,即佛教中所謂的“面然大士”,此為菩薩化身,示現于阿難前,使其知人生無常,不可自恃莊嚴、貢高驕傲。
【第99句】:【與癡共居無利益】與癡共居無利益,自損及以損他身。(佛本行集經》)☆和愚癡的人在一起沒什么好處,愚癡的人不僅害自己,而且害別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