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培養(yǎng)幸福的習慣:學會珍惜幸福的真意是珍惜,珍惜每份擁有,珍惜每一份際遇,珍惜簡單的美好,才能看見幸福向你微笑。
【第2句】:【禪心佛語】你對你自己的人生有著怎樣的期待呢?是不是從來就沒有想過,而只是坐在那里,等別人來為你做點什么。
【第3句】:慧忠的眼光暗了下去。有的人為什么只會應聲、被動?進退都跟著別人走,不會想到自己的存在。難道他不能感覺自己的心魂,接觸自己真正的生命嗎?
【第4句】:【佛心禪語】當我們愉快時,愉快的原因,并不意味著放棄了世間的鎖事,而是對它的看破與放下;當我們煩惱時,煩惱的原因,并不意味著現(xiàn)象對我們的干擾,而是對它的分別與執(zhí)著。
【第5句】:【佛學大師經(jīng)典文案】存在即合理,世態(tài)人情像春暖花開一樣自然怎樣看待生活中惱人的人和事?佛日:一切法、一切人皆自然。-《佛說維摩詰經(jīng)》
【第6句】:所以,心靈上有煩惱,必須自省過失;否則如同烏云遮月,心地一片黑暗。唯有自覺錯誤,誓愿改正,不再重犯,并力行正道,親近良朋益友,心中才會舒暢坦蕩,呈現(xiàn)出清凈與光明。
【第7句】:【禪語人生】愿望: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布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哪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因為愛是宇間的真諦。
【第8句】:光景匆匆似水流,等閑離別又逢秋。江南綠意今仍在,滿目青青幾許幽。禪茶一盞虛窗隱,小酌詩風淡著情。嫩綠為肌閑作意,空山靜谷室中盈。
【第9句】:【禪心佛語】為使已生善法增長而一心勤精進。即于信等善根生起時,為使之增長而勤精進方便修習,令無退失而得以增長成就。
【第10句】:布施的人最可愛,眾人都愿意與他交朋友。把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布施給別人,一定得到自己所喜歡的東西。把幸福給予別人,自己也會得到幸福。南傳《佛教格言·布施品第九》
【第11句】:恒榮法師:人生不在于活得長與短,而在于頓悟的早與晚,生命不是用來更正別人的對與錯,而是來實踐自己的生活。
【第12句】:【圣經(jīng)文案】201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太16:26)
【第13句】:憂愁能否放得下?現(xiàn)實生活中令人憂愁的事實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所說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如果能對憂愁放得下,那就可稱得上是幸福的“放”。
【第14句】:【佛善良禪語】生活在命運的跌宕起伏中,不必要去追尋那些踏破鐵鞋無覓處的玄妙,生活的真諦就蘊藏在生活的樸素當中,生活的意義也蘊含在生活的簡練當中,煩惱千千結(jié),皆是因自困。
【第15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不想生活得更好一點?但人生旅途上畢竟有太多坎坷,豈能事事順心如愿?淡泊名利,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安安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諦。
【第16句】:【禪語人生】因為黃金是有價的,而真情卻是無價的,真誠的友情是心靈與心靈的互惠,它比天高,比海深。
【第17句】:【佛心禪語】遇到違緣障礙,可以歷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有什么不好?
【第18句】:凡所施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現(xiàn)報,不望生報,不望后報,是名為舍。《佛說未曾有因緣經(jīng)》卷一
【第19句】:【禪心佛語】當生命中的形形色色不再支離破碎,當情緒中的波動不再影響自己,一種徹底的生命內(nèi)涵頓現(xiàn)無遺。
【第20句】:【佛心禪語】別人批評我們,而后便完全忘了,但我們卻執(zhí)持它且不斷想到它;那猶如他們吐出一些食物,而我們卻拾起來吃一樣。
【第21句】:人如果不自私,他離圣人已經(jīng)不遠;人如果太自私,他距魔鬼必定已近。大多數(shù)人成不了圣人,也不愿當魔鬼,他們游走在自私和不自私之間,不做作,不刻意。這樣的人雖然尋常,但值得尊重。
【第22句】:【佛家禪語】當今時代的人們所遇到的問題,并非是饑餓寒冷、居無定所,而是精神崩潰、心靈空虛。們?nèi)狈Φ牟皇俏镔|(zhì)文明,而是精神良藥。
【第23句】:【禪心佛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有遠大夢想,可是不付之行動,終究是紙上談兵,有夢就要追,莫虛度,精彩由自己創(chuàng)造。
【第24句】:【禪心佛語】人生的終點,不是在山水踏盡時,亦不是在生命結(jié)束后,而是于放下包袱的那一刻。當你真的放下,縱算一生云水漂泊,亦可淡若清風,自在安寧。
【第25句】:跟價值觀不健康的人交往,觀念很容易變壞怎樣回避有害的人際關(guān)系?佛日:莫親惡知識,亦莫愚從事,當近善知識,人中最勝者。人本無有惡,習近惡知識,后必種惡根,永在暗中行。——《增一阿含經(jīng)》
【第26句】:在我們尚未認識道理之前,因受到社會的熏習,使清明的本性受到污染而迷失了自我;我們了解宗旨后,就要快快去掉無明,回歸純真的本性,回歸自己可敬、可親、可愛的本來面目。
【第27句】:【禪心佛語】人生如戲,苦是相遇:奇妙的人生旅程,留下感念或者擦肩而過,相濡以沫或者分道揚鑣,人生若只如初見。
【第28句】:【禪語人生】性界清沒有脾氣,心界清沒有私欲,身界清沒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沒有福,心不清沒有祿,身不清沒有壽,所以要清三界。
【第29句】: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爐。能受得烹煉,則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煉,則烹煉之大冶洪爐,反為毒器,為苦具。(民國)印光《印光大師文鈔增廣·復永嘉某居士書六》
【第30句】:【禪語人生】因緣有四種:因緣第一;次第緣第二;緣緣,也稱為所緣緣第三;增上緣第四。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
【第31句】:鳥從空里飛,人向心中住。人死心宛然,鳥沒空何預?一生一過鳥,此心實可據(jù),但自了其心,無勞問來去。——《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文案》
【第32句】:【禪語人生】中央美術(shù)學院賈佳:這首恢宏之作,也如此貼切于時下的潮流——肅清拖泥帶水的萎靡,唱出日照中天的簡毅。
【第33句】:【佛心禪語】做事失敗可以重來,做人失敗難以挽回。做事忌隨心所欲,做人須嚴謹慎重。一個人的智慧是他的朋友,一個人的謬誤是他的敵人。
【第34句】:所謂看開人生,絕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徹;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時去做;也不是什么都沒有,而是什么都滿足。
【第35句】:茫茫人海,總會有那么一個人,慢慢讀懂了你,把你當成知己,彼此理解,彼此懂得,那便是塵世最美的緣,即使千里萬里,心也緊緊貼在一起,天涯咫尺。
【第36句】:【佛語摘抄精選】惡徒摧毀自己的靠山,賢哲保護自己的靠山;蟲子把自己的周圍吃凈,獅子保護自己的地盤。(《薩迦格言》)
【第37句】:【禪心佛語】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惜福結(jié)緣感恩德,一個時常心懷感恩的人,心里很清靜自在,口中自然就會經(jīng)常贊美別人。
【第38句】:愛出者愛返,福來者福往古語講: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人世間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報。付出越多得到的回報越大,只想別人給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終將枯竭。
【第39句】:法隨法行,法幢隨處建立。昨時長蘆江上,而今普照光中。衲僧家,不可以靜躁則,不可以去來求。步步不將來,心心無處所。直得正不立玄,偏不涉事,處處無滲漏,密密常現(xiàn)前始得。一《宏智禪師廣錄》
【第40句】:學佛者一定要圓融人事道理,聯(lián)系雙方情誼,化解是非沖突,弘揚他人良好德性,不評論他人長短。
【第41句】:【禪語人生】我們的心靈是一塊陣地,菩提心不去占領(lǐng)它,就一定有無明煩惱去占領(lǐng)它。
【第42句】:我們不是歲月的勇者,付不起失去光陰的代價。多想風雨無懼地走下去,在白發(fā)蒼顏之時,還有一顆明凈若秋水長天的心。那么不要怕老去,現(xiàn)在就珍惜,塵世種種真愛。讓每一天都安寧如水,慈悲簡靜。
【第43句】:【禪心佛語】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成功秘訣,在于「不道人短」,而且勇于頌揚他人所有的優(yōu)點。
【第44句】:【禪語人生】一定要將違緣轉(zhuǎn)化為順緣。如果沒有痛苦和違緣,你就很難對輪回生起厭離心及出離心。若要對輪回生起出離心,一定要去思惟觀修輪回的痛苦,其實痛苦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順緣。
【第45句】:【禪語人生】喜歡一個人,就是在一起很開心;愛一個人,就是即使不開心,也想在一起。
【第46句】:因此不管對誰都要慈悲,都要容忍,要能夠包容,要能夠“和顏愛語”,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了包容才能讓整個世界變得更加和諧。
【第47句】:【禪心佛語】危難關(guān)頭是考驗理想信念忠誠的試金石。一個佛教徙如何做人______當以五戒十善要求自己;如何發(fā)心_____當以四無量心(慈悲喜舍)為標準。
【第48句】:不要走岔路、抄快捷方式。因為所選擇的小路可能是條死巷,走不通,終究還是得回到原路,反而平白多繞了許多路。
【第49句】:人們?yōu)槊冻龊芏啵踔敛幌プ晕遥瑓s忘了去分辨真名聲與假名聲、好名聲與虛名之間的區(qū)別,以至于求了一輩子,最終只換來一生的偽飾和不自由。
【第50句】:恒唯法師:我理解的生活,是陽光耐心寬恕希望還有祈禱,人生最大的失望莫過于希望的粉身碎骨,人生最大的希望莫過于在失望中無數(shù)次的復活。
【第51句】: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自己努力過了,對得起那份心血,也就罷了。對生活不能太挑剔,它給了你什么,你就得接受什么,就像過日子少不了一日三餐,咸淡恰恰合適的時候是很少的。
【第52句】:平等待人,才能獲得好人緣在交往中應自尊而不驕傲,尊重別人而不諂媚;批評別人以精誠相待、忠言誘導;受人批評應虛心誠懇,即使對方有所偏頗,也不耿耿于懷。
【第53句】:【禪語人生】信徒輕手輕腳地找了一張蒲團,悄悄地坐在禪師對面,看著禪師滑稽的打盹狀,最終不由得笑出了聲。心明禪師一下子驚醒,被信徒告知來龍去脈后,陽光般的笑意又重新回到了臉上。
【第54句】:但是千萬不可耽戀物欲,為外物所役使;也不要執(zhí)法不悟,舍近求遠,脫離現(xiàn)實生活,而顛倒迷亂。
【第55句】:【佛語悟道】過分追求滿足淫欲就會導致衰老,對他人懷有仇恨、憤怒的心理就會引起疾病,而愚昧無知、不明事理則是自尋死地。若能夠戒除這三毒,才能夠真正地得道。
【第56句】:【禪語人生】以正信合十,口誦向佛敬禮,一心堅持慈愛之心,將獲得無上菩提圓滿的不退轉(zhuǎn)境界。
【第57句】:在輪回的大牢獄里,很少人擁有出離的勇氣;在生死的大苦海里,更少人擁有解脫的智慧。
【第58句】:【佛心禪語】追求外在的浮華是一種誘惑,當用心去沉淀的時候,外在的浮華只不過是跳梁小丑一樣的角色,真正有魅力的是那顆至真至純的心。
【第59句】:人應潔身守志,于體悟人生真諦后,更需堅立自己的精神慧命,清凈身心、守持志愿;以平等、平常心,利益群生,絕不可為私利著想。
【第60句】:【禪心佛語】人以孝為根,人以德為本。離開了孝和德,人即遠離人性。離開了人性的人因為是人而煩惱不斷困惑重重。是人,且離不開人性,這才是身心和諧的人生。
【第61句】:【佛心禪語】世界上最凄絕的距離是兩個人本來距離很遠,互不相識,忽然有一天,他們相識、相愛,距離變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愛了,本來很近的兩個人,變得很遠,甚至比以前更遠。
【第62句】:跑得快不如長個好腦袋。人和人最大的差別是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那些成功人士不是天生的聰明,而是會不斷運用一些新方法幫助自己快速成長。創(chuàng)新才能闖出一條生路。
【第63句】:【佛心禪語】佛陀說道:“你的父親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說的故事轉(zhuǎn)述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第64句】:【禪心佛語】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墻,開得了汽車,買得起洋房,斗得了小三,打得贏流氓。大家都要幸福啊。
【第65句】:【禪語人生】爭取一分鐘,可能成就一件大事;一分鐘,也可能壞了人的一生。例如,有的人為了搶一分鐘,硬闖紅燈、硬要穿越平交道,結(jié)果車毀人亡,后果不可收拾。
【第66句】:【唐、白居易戒殺詩】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第67句】:【禪心佛語】青年不知道這印痕有多深,拿起鏡子反過來一看,發(fā)現(xiàn)那個印痕已經(jīng)透到了鏡子后面。
【第68句】:【禪語人生】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時的一把真誠攙扶,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
【第69句】:【禪心佛語】艱難給我成長,信任給我責任,愛心給我奉獻,無私給我魅力,無我給我幸福,誠信給我成功,無戰(zhàn)給我不敗。
【第70句】:【禪語人生】閑來無事時,可以閉上眼睛,清理一下自己的心,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如果把過去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一直藏在心里會很累的;本來很簡單的事,何必那么復雜呢,輕松是自己找的。
【第71句】:【禪心佛語】丟物定律:東西久久派不上用場,就可以丟掉;而一丟掉,往往就會有非用它不可的時候。
【第72句】:【禪心佛語】佛陀開示后,弟子們個個慶幸自己能過著佛化的生活,不為苦、樂所惑,尤其對于“不受第二支箭”的譬喻,個個心有戚戚焉,自此更加惕勵自己切莫放逸,以免受到第二支箭的苦。
【第73句】:【禪語人生】心中無纖塵,自在無憂身。煩惱皆心生,何必怨他人。做一個簡單的人,看得清世間繁雜皆虛幻;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讓紅塵煩擾在心中駐留,簡簡單單,快快樂樂。
【第74句】:做人修行,做一件善事或做一天善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行善。在佛家看來,前者是布施積福,后者才是真正的覺悟。“大愛無私,至善無痕”,一個人倘若擁有這樣的品質(zhì),便與圣人無異了。
【第75句】:【禪心佛語】佛力加持不可思議,找到了解脫的方向,繼續(xù)堅持修,認真修,老老實實地修,不能退轉(zhuǎn),時時刻刻祈禱上師三寶的加持,就不會有違緣和障礙。
【第76句】:【禪心佛語】舍得應是一種好的信念,也是一種功德。如果把握的好,就會因此而官運亨通,生意興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事業(yè)大成。
【第77句】:【佛心禪語】我們的生活圓滿了,工作圓滿了,這才是真正的圓滿。如果我們的生活沒有圓滿或工作其一沒有圓滿,另外得到一個圓滿有什么用?
【第78句】:【禪語人生】與人相處要牢記「默」字;與家相處要牢記「忍」字;與世相處要牢記「寬」字。
【第79句】:如郁金花,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花,正見比丘亦復如是。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卷二,報恩品
【第80句】:凡學佛之人,無論在家出家,皆不得以安受坐享為應分,務必隨位隨力,日作其資生利人事業(yè),不得荒廢偷惰。(民國)太虛《學佛者應知行之要事》
【第81句】:人間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來改良社會,使人類進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民國)太虛《怎樣建設(shè)人間佛教》
【第82句】:直須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人生如覺,人死如夢,所以夢中念得佛的人,臨死自然不亂也。(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八,法語示眾念佛
【第83句】:柳色含煙,春光迥秀。一峰孤峻,萬卉爭芳。白云淡濘已無心。滿目青山原不動,漁翁垂釣,溪寒雪未曾消。野渡無人,萬古碧潭清似鏡。——《石門法真禪師》
【第84句】:歸命佛法僧,定不墮惡道,棄舍人身已,當獲得天身。一心歸信三寶,決定得大加持,所求圓滿。(古印度)蓮花生
【第85句】:接納愛的本來面目,縱時光如刃,切割彼此的容貌,消磨彼此的激情,愛也能保持恒久。
【第86句】:當主敬存誠,于二六時中,不使有一念虛浮怠忽之相。及與世人酬酢,唯以忠恕為懷。則一切時,一切處,惡念自無從而起。(印光法師)
【第87句】:如我們每日早課完畢靜坐時,反觀自性,清凈心地,反省昨日的功過得失。對人、對事,無過失則心安;有錯誤,即應發(fā)慚愧心,加緊懺悔,莫再犯錯。
【第88句】:佛法中有句話,叫做諸法無常。一切所有皆是緣起,生活里不管是執(zhí)著還是挫折,不斷去創(chuàng)造幸福和善念的因緣,培養(yǎng)和氣、溫暖的力量,幸福也是生活的基礎(chǔ),也是一個心態(tài),也就成了自己活過的時代。
【第89句】:【佛家禪語】你的人生永遠不會辜負你的。那些轉(zhuǎn)正確的彎,那些走正確的路,那些流下的淚水,那些滴下的汗水,那些留下的傷痕,全都讓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第90句】:在人生中,有一點點苦,有一點點甜,有一點點好,也有一點點壞,有一點點希望,也有一點點無奈,生活會更生動更美滿更韻味悠長。
【第91句】:【禪心佛語】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做人要懂禮儀,懂得尊重人,懂得鄙人者人恒鄙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第92句】: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shù)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法華經(jīng)》卷一,方便品
【第93句】: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講良心不是由于社會的強迫,而是出自對自身生命的關(guān)懷和承擔。——凈慧
【第94句】:《三字經(jīng)》是我國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chǎn),有不同版本,全文字數(shù)從1120字至1722字不等。《三字經(jīng)》與《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我國優(yōu)秀的蒙學讀物,并稱為三、百、千。
【第95句】:【佛心禪語】把自己的修行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廣結(jié)善緣才有龍?zhí)熳o法、才有功德,功是因、因為你付出了、徳者得也、故名為果。
【第96句】:【禪語人生】因為就是無明才會生起人們造惡的元兇——貪與瞋,所以佛陀強調(diào)我們必須要有覺、定、慧。
【第97句】:禪的“不一般”,是說它打破偶像、沒有崇拜,它要一切眾生與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樣。——耕云先生
【第98句】:心似蓮花,當一個人的心向往清凈,就會漸漸地止住妄想與追求,不被欲望所支配。一直說過,世間萬物皆有佛性,只是隱藏得很深,倘若不去發(fā)覺,甚至會封存一生。
【第99句】:【禪心佛語】人應舍利己之心,努力于助人。猶如從一把火炬點燃幾千人的火炬,其火炬依舊不變,幸福不論分給多少人,亦不會減少。
上一篇:如果歲月可回頭下一句(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的經(jīng)典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