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只有當(dāng)自己的內(nèi)心逐漸變成教法時,才真正實現(xiàn)了聞法的意義。
【第2句】:【禪心佛語】佛家教導(dǎo)我們“大慈大悲,怨親平等”,別人對我們好,這有恩,我們要知恩報恩。
【第3句】:真正禪者的眼中,天堂凈土在哪里?卑賤工作里有天堂凈土,愛人利物里有天堂凈土,化他轉(zhuǎn)境里有天堂凈土,原來天堂凈土是在禪者的心中,不在心外。
【第4句】:【禪心佛語】嫉妒,會使我們失去內(nèi)在的雙腿,走在人間路上,沒有支拄,寸步難行。
【第5句】:善良,是開在心上柔媚的花朵。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善良是靈魂的微笑,是對生命的感恩,以一顆善良的心看世界,就不會有傷害和薄涼。
【第6句】:【禪心佛語】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萬象的本質(zhì),從煩惱入手去實現(xiàn)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么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
【第7句】:【圣經(jīng)文案】188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7:21)
【第8句】:【禪心佛語】如是一切法,盡在自性。自性常清凈,日月常明,只為云覆蓋,上明下暗,不能了見日月星辰。忽遇惠風(fēng)吹散,卷盡云霧,萬像森羅,一時皆現(xiàn)。
【第9句】:禪宗認(rèn)為,一個人只有把一切受環(huán)境影響的東西都放掉,萬緣放下,才能夠逍遙自在,才能萬里行游而心中不留一念。
【第10句】:念佛的正品是往生;慚愧、懺悔、感恩、法喜都是念佛的副產(chǎn)品。正品是必然會有的,自然就有的,即使不知不覺,也必定不虛;副產(chǎn)品則時有時無,可有可無,或有或無。
【第11句】:【禪語人生】我們點的兩只蠟燭,那代表我們的雙眼及雙耳。無論你看什么或聽什么,如果你能如實地看或聽、能明白真理,那就是圣眼與圣耳。
【第12句】:【禪心佛語】上來所說,佛法能使人離苦得樂,就是這種道理,玆再來說幾句補充話:如能真誠皈依三寶,也是可以離苦得樂。
【第13句】:【禪語人生】相信自己、用微笑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考驗。【第2句】:激勵自己、用行動和努力來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
【第14句】:做人也是如此,成就圓滿,就要有至善的心,以一顆愛心惠及他人,不僅可以溫暖他人,也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
【第15句】:【禪心佛語】世界上的一切存在,一切現(xiàn)象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前因后果。
【第16句】:【禪心佛語】生死是因緣生無自性,空;涅槃也是因緣生無自性,還是空。
【第17句】:【禪心佛語】事來不受,一切處無心,永寂如空,畢竟清凈,自然解脫。
【第18句】:如果一個人能夠放棄“我執(zhí)”,那么他的心境就會柔和清凈,萬事萬物在他的眼里也都是美好的、令人愉悅的,這樣的人才能懷抱幸福,笑對人生。
【第19句】:【禪心佛語】根據(jù)佛教哲學(xué),所謂“眾生”、“個人”及“我”,只是經(jīng)常在變動著的物質(zhì)與精神力量或能力的綜合。
【第20句】:打開煩惱之縛一般人常會患得患失,人如果沒有“得”的心理,就不會有“失”的煩惱。
【第21句】:【禪心佛語】明明德,就是說每個人內(nèi)心都具有光明德能,要把這些寶藏開發(fā)出來,形成一個完整、優(yōu)美的人格。
【第22句】:【禪心佛語】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你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你期望被人關(guān)心,就要先關(guān)心別人;你要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
【第23句】:【禪語人生】我們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對著自己唱贊歌,總會有那么一些不入耳的聲音,千萬不要因此而壞了心情。
【第24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情,或濃或淡,不近不遠(yuǎn),卻永遠(yuǎn)無法遺忘;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傷,或深或淺,若隱若現(xiàn),卻永遠(yuǎn)屬于珍藏。
【第25句】:【禪語人生】愚癡的人,會把甘露化為毒藥,有智慧的人,能把毒藥化為甘露。
【第26句】:【禪心佛語】道德是衡量人性善良的準(zhǔn)則,法律就是防范人性變得丑惡的最低標(biāo)準(zhǔn)線。做人需要靠近道德標(biāo)準(zhǔn),遠(yuǎn)離法律許可的底線。
【第27句】:禪宗追求大悲無淚,大笑無聲,悲與笑都是人的主觀情緒,從出生到離世都將與人相伴相隨,這是無法擺脫的。人生無常,無常則苦。
【第28句】:【禪心佛語】沉得住氣,是睿智的彰顯、理智的沉淀、成熟的標(biāo)志。彎得下腰,是做人低調(diào)的謙卑、海納百川的大度。
【第29句】:【佛心禪語】做人須做好五個對待:對待父母要用心孝敬,對待師長要用心尊敬,對待子女要用心管教,對待自己要用心自律,對待他人要用心關(guān)愛。
【第30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應(yīng)當(dāng)為自己的行為負(fù)責(zé)任。個人的幸福與否,完全取決于自己的行為是善是惡。
【第31句】:慧,不是小聰明,不是世智辯聰,它是由持戒、修定而引發(fā)的一種高于一般的抉擇力、判斷力,是一種極其敏銳、透徹的洞察力。它能使我們斷除煩惱,趨于覺悟和解脫。
【第32句】:禪師見一蝎子掉到水里,決心救它。誰知一碰,蝎子蟄了他手指。禪師無懼,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蝎子狠狠蟄了一次。旁有一人說: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第33句】:佛說:同樣的瓶子,你為什么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里,你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呢?
【第34句】:奉勸一切世人,法性本來空寂,時時反省為要,因果絲毫不爽。每日動念行為,自做還是自受,檢點功過多少,誰也替你不了。
【第35句】:【禪心佛語】給予,說到底,你給予的是什么?是對方心理上的需要。這是我作為一個宗教師的體會。讓我說個故事吧。
【第36句】:【禪心佛語】六、楞嚴(yán)經(jīng):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xué)人,現(xiàn)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zhí)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圣果。
【第37句】:佛說:認(rèn)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禪能令我們認(rèn)識自己,所謂明心見性、悟道歸源也。我們要時常觀照自己,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
【第38句】:【禪語人生】我們以善法之水,除去身穢心垢,內(nèi)在熱惱頓歇,身心寂靜和適。不寒不熱時,今夕橫塘自碧,田田幽香,飛入素月小窗。
【第39句】:佛陀示現(xiàn)娑婆,無非為了啟示眾生,認(rèn)識人間多災(zāi)多病,更徹底教導(dǎo)眾生知病、治病、防病;保健身心、凈化人間。
【第40句】:人生無常,人命只在呼吸間,一秒間過不了關(guān),生命就結(jié)束了。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第41句】:【佛心禪語】做事要精明,做人要厚道。心胸寬廣,化恩怨干戈為真情玉帛就是厚道;心存善良,人負(fù)我我不負(fù)人就是厚道;心向美好,少栽刺多栽花就是厚道。
【第42句】:【禪心佛語】佛曰: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謂菩薩摩訶薩于自心二法了知惟是分別所現(xiàn),不起妄想,不生執(zhí)著,不取色相,為欲利樂一切眾生,而恒修檀波羅蜜。
【第43句】:你活著,許多人并不知道;你死了,同樣沒有多少人在乎。珍惜和愛你認(rèn)識和認(rèn)識你的人,才是人生的首選。
【第44句】:夫人常當(dāng)自憶念,若得飲食應(yīng)知量,身體輕便受苦少,正得消化護命長。《別譯雜阿含經(jīng)》卷四
【第45句】:時時刻刻讓你的心安住在當(dāng)下,就能把心獨立起來;心獨立起來了,妄想就減少了。
【第46句】:醒覺的一念間,就如燭光照亮禪房的瞬間,所有的黑暗和污濁都被一掃而光,只剩下滿目佛光搖曳,光明與溫暖早已等待有緣人很久。
【第47句】: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其他事情上,就是為封閉的心胸打開了一扇門,忘卻那些煩惱才會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第48句】:【佛心禪語】人生在世,有時候免不了要被冤枉、受辱。這時,不要怒發(fā)沖冠,招別人理論,或者反過來侮辱他人。真正聰明的人,善于“忍”,在忍中尋找機會。
【第49句】:擇師與敬師現(xiàn)在有許多人喪心敗德;道德敗壞起于不能尊師,心志喪失因于不能重道。
【第50句】:【禪心佛語】堅守者心擔(dān)明月,晴日陰雨,都不會失卻靈性的光輝。堅守者重視內(nèi)省,時時掃卻微塵,保持一身桀驁的高貴。
【第51句】: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xiàn)法安,現(xiàn)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雜阿含經(jīng)》卷四,第91經(jīng)
【第52句】:【放下感情的禪語】人生的苦與樂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一面是苦,一面是樂,失落時是苦,希望時是樂;經(jīng)歷時是苦,回味時是樂;今日以為苦之事,卻為明天回味之樂。
【第53句】:【圣經(jīng)文案】297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幺?(羅6:3)
【第54句】:一個人若能超脫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能夠放下世間的一切假象,不為虛妄所動,不為功名利祿所誘惑,他才能體會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來的自己。
【第55句】:【禪語人生】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未必是真實的。“聰明”的聰字是這樣寫的,耳朵聽,眼睛看,嘴巴說,心去想。
【第56句】:【心靈禪語】人的思想可以決定人的行為,這是精神活動對于物質(zhì)活動(人的各種行為)的指導(dǎo)作用。所以每個人完全可以決定自己是做個好人,還是做個壞人。
【第57句】:【禪心佛語】人生如戲,苦是相遇:奇妙的人生旅程,留下感念或者擦肩而過,相濡以沫或者分道揚鑣,人生若只如初見。
【第58句】:【禪語人生】一切幸福都絕非沒有憂慮和煩惱,而一切逆境也都絕非沒有慰藉與希望。逆境能催人猛醒,正是因為有無數(shù)道坎兒才透出了生命的滄桑。
【第59句】:【禪心佛語】他人騎馬我騎驢,仔細(xì)想來總不如。回頭看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余。
【第60句】:知足常樂。什么東西不要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否則無盡的貪欲最終會毀掉自己。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不義之財最終會給自己帶來禍害。
【第61句】:【禪心佛語】如果能夠相信因緣果報,又有慚愧心,因為此心的緣故,能夠除滅罪過,增長善根。
【第62句】:【禪心佛語】靈魂在耕耘中凈化,信念在耕耘中升騰。轉(zhuǎn)首回望,耕耘后是片清新的天地,是絢麗的人生。
【第63句】:我們不要長著眼睛光看別人,不看自己。不要活在放縱、任性、自我寬恕當(dāng)中,這樣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縮。一一耕云先生
【第64句】:土地松軟有水分,莊稼好長;土地硬結(jié),莊稼無收。心也一樣。心地柔軟潤澤,善長靈性之苗;心地硬結(jié)緊繃,便缺生氣,與人交往辦事往往障礙重重。
【第65句】:身為佛弟子,應(yīng)具足智慧,將佛格“圣化”,深心體解佛法,發(fā)無上心,度化無邊眾生。
【第66句】:以文字般若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觀照般若讓安定的心穩(wěn)固,以實相般若讓穩(wěn)同的心發(fā)揮功用。
【第67句】:【禪心佛語】當(dāng)大家都已經(jīng)知道他做的惡事,或者他的惡名已經(jīng)遠(yuǎn)播了,我們就引以為戒,用他的例子來告誡朋友或晚輩。我們豈不也有福了。
【第68句】:【禪心佛語】弘一法師一直教化世人要心念平和,不張揚,不外顯,即:發(fā)心學(xué)道,如道業(yè)有成。只可自己知道,不必向人家說,說了他未必信,反而生毀謗。
【第69句】:我們不要給自己制造煩惱,不要自找麻煩,以最單純的態(tài)度去應(yīng)付事情本來的樣子,這樣我們才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第70句】:有的人怕雙手太粗糙,舍不得用雙手做事;為了使青春永駐,去美容院把皮膚磨得又細(xì)又白;怕臉上有皺紋,連笑都不敢,把笑靨凍結(jié)起來,成了名副其實的“冰霜美人”。
【第71句】:【禪心佛語】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離生死,出般涅槃。心無去來,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
【第72句】:【禪語人生】我們必須要學(xué)著當(dāng)自己最好的朋友,因為我們太容易變成自己最大的敵人。
【第73句】:【禪心佛語】少年往事,愛恨糾纏,放棄以后財獲得自由,只有彼此能平淡相處的人,才能長久。
【第74句】:一切佛興,皆從信起。一切化佛,從敬心起。《華嚴(yán)經(jīng)》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第75句】:人間和天上,有樂有美妙,比起涅槃樂,微小不足道。《即興自說·王經(jīng)》
【第76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六祖壇經(jīng)·定慧品》
【第77句】:【禪心佛語】人所承受的變換,在變換時采用的應(yīng)對策略,心佛即佛,心魔即魔。
【第78句】:我知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畢竟無有般涅槃?wù)撸ǔ秊橛{(diào)伏眾生而示現(xiàn)耳。《華嚴(yán)經(jīng)》卷六十八,入法界品
【第79句】:【佛心禪語】當(dāng)我們受到別人贊美的時候,如果我們謙虛對待的話,我們的福德便會更加增長;當(dāng)我們受到別人贊美的時候,如果隨之生起我慢的話,我們的福德不久就會消失。
【第80句】:依賴的習(xí)慣,是阻止你邁向成功的一個個絆腳石,要想成就大事你必須把它們一個個踢開。
【第81句】:文字終究是點滴,念想,且滄桑。執(zhí)筆也只是心路的悲與喜,或回憶,或感慨,別無它意。經(jīng)年過后,仍淺笑若夢,紅塵只是回眸一笑,僅此而已。
【第82句】:【禪心佛語】你的身體不屬于你自己,是屬于上師三寶的,屬于眾生的,是普渡眾生的工具,是用來成辦眾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第83句】:【禪心佛語】你認(rèn)命比抱怨還要好,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rèn)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第84句】:【禪心佛語】人人都知道自己會有死的那一天,卻沒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死。為了今生和來世,應(yīng)隨時做好死亡的準(zhǔn)備,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處在無常中。
【第8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活的生命比你有質(zhì)量,你可用心與他成為知己,生命才有高度與寬度。
【第86句】:【禪心佛語】開悟的人到哪里去?往生到哪里去?開悟的人不必到哪里啊,這個宇宙就是他的家。
【第87句】:【禪心佛語】將來的命運是何結(jié)果、完全取決于你現(xiàn)在的定位和如何去努力。結(jié)果只有承受、開始才有選擇。
【第88句】:【禪心佛語】心佛眾生皆名假立,不起諸幻,寂滅常樂。念起法生,幻亦生。一念若明,千幻萬化何處存身。大千滅盡,覺性常存。
【第89句】:執(zhí)著的人能夠完成許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每天進步一點點,日久也能產(chǎn)生飛躍。
【第90句】:若緣自身起解脫,亦唯迷盡,無別有“我”名解脫者。(古印度)無著《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卷二
【第91句】:【禪心佛語】手,放開了才明白擁有時的珍貴;淚,落下了才知道心真的會很痛;心,碎了才了解愛情帶來的苦澀;愛,走了才清楚被愛拋棄的痛楚。
【第92句】:道心亦即理性。欲念如果擴張下去,就會埋沒理性;理性如能發(fā)揚起來,就可以制止欲心。
【第93句】:【禪心佛語】佛曰: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xué)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凈矣。
【第94句】:漸漸雞皮鶴發(fā),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唐)善導(dǎo)《勸化徑路修行頌》
【第95句】:【禪心佛語】對財物,不肯舍給人家,是財慳;對佛法,那個殊勝的法,不愿意給人家,是法的慳吝。這都是不好的,感的果都是自己吃虧。財?shù)膽a感貧窮,法的慳感愚癡。
【第96句】:【禪心佛語】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第97句】:人的身體有殘缺不算苦,人性的殘缺才是真正的苦。因為世間的災(zāi)難禍害,大都是由手腳完好,但心靈殘缺的人所造成的。
【第98句】:【禪心佛語】就算你人緣再好,能在你困難的時候幫助你的還是只有那么寥寥數(shù)人。狂歡,不過是一群人的孤單。真正的朋友,是能夠伴你度過寂寞、孤獨以及沉默的那個人。
【第99句】:【禪心佛語】菩薩妙法樹,生于直心地,信種慈悲根,智慧以為身,方便為枝干,五度為繁密,定葉神通華,一切智為果,最上力為蔦,垂陰覆三界。
上一篇:句句入心的心靈禪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