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學會轉移心情,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從悲傷掙扎出來,才會讓自己快樂起來。
【第2句】:【佛家禪語】金融風暴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風暴;景氣不好不必驚慌,怕的是人心不安。
【第3句】:所謂的禪的境界,就是有能力把不忙不閑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過得精彩。
【第4句】:【禪心佛語】世界上大部分的麻煩,都是想成為偉大人物的人惹出來的。
【第5句】:禪宗所說的平常心就是超越了一切二元對立、沒有分裂的那個完整的心的原態。
【第6句】:【禪語人生】在利益、名譽、好事壞事、吃苦享樂等等面前,先檢點自己。
【第7句】:【禪心佛語】為別人服務不是一件吃虧的事情,因為我們的福報要從眾生身上獲得。
【第8句】:拋棄一切過失,就會立地成佛。(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9句】:【禪心佛語】人生有如一本畫冊,它的內容,端看你個人如何去彩繪之。
【第10句】:【禪心佛語】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相信不靠譜的事情,更不要去做不靠譜的事情。
【第11句】:【善用時間】能善用時間的人,必能掌握自己的努力的方向。
【第12句】:妄念雖多,如云海奔涌而無根。念佛縱弱,如片石屹立而不移。
【第13句】:往事是塵封在記憶中的夢,而你是我唯一鮮明的記憶,那綠葉上的水珠,是思念的淚滴。
【第14句】:【禪心佛語】短暫的激情是不值錢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賺錢的。
【第15句】:【禪心佛語】聰明人總是省察內心,從那里找到恒久的平安。
【第16句】:逆境中要勇于承擔,切不可自暴自棄;順境中要謙卑恭謹,切不可得意忘形。
【第17句】:【禪心佛語】人生一世不外乎修德(做人),完善徳(做事),升華德(靈性修煉)。
【第18句】: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筠州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第19句】:【禪心佛語】認命并非被動—你必須持續設法讓自己面對現實,而不是一再自欺。
【第20句】:【禪心佛語】人的心地是一畦田,沒有播種下好種子,就沒有好的收成。
【第21句】:【禪心佛語】如果你聰明,你會知道自己無知;如果你不認識自己,你便是愚昧。
【第22句】:【禪語人生】遠離熾然惡飲以法喜味,寂滅離欲火,是名離熾燃。
【第23句】:是沒是佛?佛心清凈,離有離無,身心不起,常守真心。一《無題》
【第24句】:【禪心佛語】出家人的學處有很多,但最終的目的卻只有一個——斷除煩惱。
【第25句】:處處“理直氣壯”,好勝、爭贏,則過于剛強,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睦。
【第26句】:【禪心佛語】人怎么迷呢?因方而迷,分辨四方才迷惑。你不執著四方的因緣,就不迷惑了。
【第27句】:若人壽百歲,遠正不持戒,不如生一日,守戒正意禪。《法句經》卷上,述千品
【第28句】:有大快樂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獨;這就是情感的節奏。
【第29句】:【禪語人生】我們要將生命化為一種享受,而不要讓它成為一種負擔。妄想、執著即是負擔。
【第30句】:【禪心佛語】謊言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
【第31句】:【禪心佛語】為什么要讓別人來評價自己的快樂程度,把握好自己。
【第32句】:迷真起妄,假號眾生;體妄即真,故稱為佛。(唐)澄觀《大華嚴經策略》
【第33句】:【禪心佛語】為學當重聞思修,將來必須說寫做,若能具備戒定慧,必可清凈樂融融。
【第34句】:【禪心佛語】犢子復言。譬如見大火。甚為熾盛。猛風絕炎離火見然。
【第35句】:猶如獅子乳,不應注瓦器,如是大瑜伽,非器不應與。《金剛經續》
【第36句】:【佛心禪語】以大慈悲心實踐大愛,以大智慧力超越煩惱。
【第37句】:而是心者,無內外中,無系縛解脫。《大寶積經》卷二十六,法界體性無分別會
【第38句】:【最有禪意的文案】無悔無怨,見證慈悲;無憂無求,體證喜舍。
【第39句】:【禪語人生】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
【第40句】:【禪心佛語】佛曰: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第41句】:愛不得法,必成債,一個人除非是還債,否則,無原則的遷就一定是在放債,且還是高利貸!
【第42句】:【禪心佛語】失去了鴨子,你會急忙找回來,失去了良心,卻不見有人著急。
【第43句】:【禪語人生】在這世界上,并不是收取什么,而是付出什么,才可以使我們致富。
【第44句】:【佛心禪語】「慈悲」乃是一種能和藹、溫柔地對待一切我們所不喜歡的人、事、物的能力。
【第45句】:【禪心佛語】如覺昏沉來時,睜大眼睛,挺一挺腰,輕略移動臀部,昏沉自然消滅。
【第46句】: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47句】:不逞口舌之能有人因言而招禍,有人因言而成就,有人舌燦蓮花,有人口出惡言。
【第48句】:【禪語人生】我們還不能算是佛弟子,我們只是名為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第49句】:它來自我們的內心,我們內心的欲望在無時無刻地燃燒著,我們的環境也因此遭受摧殘。
【第50句】:【禪心佛語】如果我能夠看到自己的背影,我想它一定很憂傷,因為我把快樂都留在了前面。
【第51句】:一個人的深度,衡量不了一顆心的從容,而一顆心的從容,卻能彰顯一個人的深度。
【第52句】:【禪語人生】小折騰只能磨練出小人物,大折騰才能磨練出大人物。
【第53句】:【禪心佛語】死亡事實是被偉大睡意緊壓的綦重繁重,還是魂靈解脫了的浮空。
【第54句】:禪是一種生活藝術,是覺者的生活體驗,是悟者、行者的生活內涵。
【第55句】:【禪語人生】真正限制妨礙、埋沒自己的,永遠只會是你自己。
【第56句】:但了妄念無生,即是真心不動,此不動之外,更無毫厘法可得。(五代)延壽《宗鏡錄》卷五
【第57句】:【禪語人生】在人情世事中,能多些許的坦然與風趣,能在不平的世間找出快樂與幸福。
【第58句】:香痕點滴墨為姿,流水清風硯作池。簾幕輕寒花未徹,半含朝雨海棠時。
【第59句】:【圣經文案】6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15:6)
【第60句】:【佛心禪語】面對困難,當下盡心、盡力、盡人事就對了。
【第61句】:【禪語人生】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奮耕耘終將帶來一片翠綠。
【第62句】:【禪心佛語】俗話說:日久見人心;可俗話又說:人心隔肚皮。
【第63句】:【禪心佛語】事業上的機會錯過,還有機會;敬老盡孝機會錯過,永不再來。
【第64句】:【禪心佛語】善用心者,心田不長無明草,處處常開智慧花。
【第65句】:【禪心佛語】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來。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第66句】:真理只能發現,不能創造,人可以發現法則,創造機器,卻不能創造真理。——-耕云先生
【第67句】:【禪心佛語】人活一世,要么有深度,要么有趣,要么安靜。
【第68句】:【禪心佛語】人生所有的簡單活法都是快樂,輕松,幸福,向上的。
【第69句】:【禪語人生】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
【第70句】:若見惡不遮,非法便滋長,遂令王國內,奸詐日增多。《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王法正論品
【第71句】:【禪語人生】我們花了時間學說話,卻要花數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
【第72句】:【禪心佛語】每個人從生下來到死亡之間,都受著無常的主宰,沒有一個生命是常存的。
【第73句】:以諸法性空,故佛說諸法,皆從因緣起。勝義唯如是。(古印度)龍樹《七十空性論》
【第74句】: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則萬緣休罷廓同太虛了然無寄。
【第75句】:【禪語人生】學佛修行,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對我們生命當下的困惑、當下的煩惱。
【第76句】:【禪心佛語】人們直要等到體力耗盡時,才會想到要修習佛法。
【第77句】:【禪語人生】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一半在于知道,得到它之前必須先放棄某些東西。
【第78句】:【禪心佛語】成功者的思想有如一把鋼鉆,只朝單純一點的—驀直鉆去。
【第79句】:【禪心佛語】見識越廣,計較越少;經歷越多,抱怨越少;越閑,越矯情;越閑,越是非。
【第80句】:【禪語人生】相信自己比依賴別人重要,用盡心機不如靜心做事。
【第81句】:【禪心佛語】持戒真正的目的是讓你解脫,而不是要你在外相上打轉。
【第82句】:【禪心佛語】生活的取舍間,體現的是人品的高下。越努力,運氣就會越好。
【第83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少室六門》
【第84句】:一一剎土中,各有佛興世,一切剎中佛,億數不思議。《華嚴經》卷七,世界成就品
【第85句】:如法得財利,不負得安隱,施與得歡喜,二俱皆獲利。《中阿含經》卷二十九,《貧窮經》
【第86句】:【禪心佛語】道人非同善人,如鶴立雞群,勁挺自持,不順人情,超群脫俗。
【第87句】:把持方向:堅守一個志愿,力行一條正道,則能直達最終的理想與目標。
【第88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金剛經》
【第89句】:【經典佛語】真經不與紙經同,紙上尋經枉用工,有人參透其中一,安在巍巍不動中.
【第90句】:不藏不露,不迎不拒;不遠不近,不即不離;本色示人,真心做事。
【第91句】:最容易的是堅持,最難的也是堅持,從最細微處開始行動,一點一滴的積累也能穿透頑石。
【第92句】:【禪心佛語】沉默定律: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第93句】:【禪心佛語】所謂禪修與見法,是要看見我們自己的念頭,而不是看到光、色彩、或鬼神。
【第94句】:但于一法而自勤行,即于一切法如掌中得,何等一法?所謂大慈。《圣法集經》
【第95句】:【禪心佛語】施教者,須像“虛空”無所不相,才能同事攝受。
【第96句】:【禪心佛語】和諧統一,才有前進的方向,才能不斷地走向成功。
【第97句】:在一群人中,總是最漂亮笑得最燦爛的那個人最受人注目。
【第98句】:【禪語人生】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恰恰只有我們自己。
【第99句】:【禪語人生】由此可見,慢活的提倡,和發揮效率、發展潛能是不沖突的,反而是有助益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