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萬緣放下真布施,清凈無染真持戒。不生不滅真忍辱,不起一念真精進。湛寂不動真禪定,念念不住真智慧。
【第2句】:【禪心佛語】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沒有人陪你走一輩子,所以你要適應孤獨,沒有人會幫你一輩子,所以你要奮斗一生。
【第3句】:【禪語人生】一個人作惡時,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個人不作惡時,他的內心就清凈。清凈與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別人幫不上忙。我們要一輩子都不懈地身體力行,才能屏絕惡而不斷接近善,人格才會日臻完善人生才會日臻完美。
【第4句】:大成之人,越夸越怕;小就之人,見夸就炸。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小利不爭,小忿不發。刀傷肉體,話傷靈魂;刀傷好醫,舌傷難治。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得意之事,不可再做;得便宜處,不可再往。
【第5句】:【禪心佛語】生活的藝術較像角力的藝術,而較不像跳舞的藝術;最重要的是:站穩腳步,為無法預見的攻擊做準備。
【第6句】:世事如庭前花,花開也有花落,又如天邊云,云卷也有云舒,何必患得患失,終日耿耿于懷呢?觀世間萬事,既得之,則安之;既失之,亦安之。不患不得,亦不患得而復失。自然而然,灑脫自在。
【第7句】:【禪語人生】緣有順、逆之分,因有好、壞之別。種好因,結善緣,良性循環;種壞因,結逆緣,惡性也循環。人生種種際遇,有好有壞,無非順逆因緣造成。積德行善,人之本分,不可須臾忘懷。
【第8句】: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會有不同的意見,因此常導致一些沖突。若具正知正見,則對任何外來的逆境、煩惱,都能片刻止息。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有如耕耘心田,去蕪存良,培育純真的善念,如此才不致墮入偏邪。
【第9句】:【禪心佛語】敢想好事是改變的開始,立即行動是改善的發生。也許這個世界上改善自己就是最好走最效率最捷徑的路。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第10句】:【佛心禪語】人生在世,知錯能改,則為君子之道。有錯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非,那只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第11句】:【禪語人生】我們每個人都能制造幸福、和平,能與眾生相愛、兼容,禪教我們對愛對情對事更專心、更投入,對萬物更有慈悲心憐憫意。
【第12句】:人要切記,不要被表面現象牽著鼻子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中,或許都有這樣那樣的暗流,無論你如何躲避,它們都依然存在;無論你怎樣面對,它們都不會浮現到生活的表面上來。
【第13句】:【禪語人生】這些佛學論著,表明了雍正帝不僅信佛崇佛,而且對佛家經文也很有研究。大量刊刻發行后,在佛教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雍正帝政事不廢,又搞了這么多的佛學著作,恐怕也實在難以找到第二個這樣的皇帝了。
【第14句】:【禪語人生】友誼、愛情、婚姻都好比鋪水泥路,隔上一段就要留出一條縫隙,保持著一點點距離。不留縫隙,路面很快就會膨脹、壞掉。
【第15句】:【佛心禪語】佳偶相處要訣:多一分幽默,少一分計較;多一分體諒,少一分爭吵;多一分關心,少一分指責。”——《佛光菜根譚》
【第16句】:【禪心佛語】讓念佛法門傳遍天下,讓在生死苦海中掙扎沉淪的眾生都可以往生。因為往生確實是很容易的事情,是萬修萬人去的。你只要具足信愿持名,不談任何條件,無條件的救度,徹底的慈悲,至極的威力。
【第17句】:【禪心佛語】放不下,是因為沒有看淡。名是韁,利是索,塵世的誘惑如同繩索一般牽絆著蕓蕓眾生。人生的煩惱和痛苦皆因此而來。要想解脫,首先就要淡泊名利,看淡得失。
【第18句】:【禪語人生】知我所短,用我所長。矯正自己比矯正別人更有效果。不想改變自己的人,是沒有前途的。偉人在出爐一個方案之前,先否認了自己的九十九個方案。
【第19句】:【禪語人生】擁有并懂得珍惜,這樣在樂與悲、愛與恨,得與失之間就有了一條寬敞大道。擁有生命,珍惜真誠。擁有青春,珍惜今天。當珍惜與擁有共存,人生才會更快樂、美麗。
【第20句】:【禪語人生】有錢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裝飾得很漂亮;有德的人,把自己的身心修養得很健康。真正的富有是健康,真正的貧窮是無知。
【第21句】:禪,就在自己與萬法應對之處,不能當下坦蕩,就會分別妄想、煩惱千差。妄想起時,切莫用佛性對治,不執妄、不執佛,佛妄宛然,卻不礙我當下之坦蕩,到此地步,即可與祖師同心。
【第22句】:【禪心佛語】人生不是完美無缺,所以生活中我們力求完善自我的心靈世界,讓我們的人生生活著快樂多些,煩惱少些。完善自我心靈的法門還得從佛法去尋找獲得,才能讓心靈得到自在清涼。
【第23句】:北宗禪與南宗禪兩者的重要差別是:前者坐禪靜思,長期修心,后者則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二者卻也殊途同歸,都尋求“清靜”。庸人只道無聲即是“靜”,卻不知讓“心靜”才是真正的清靜。
【第24句】:【修行智慧禪語】生命是一場漫長不可預知的遠行,曉風冷月,楊柳落英,都只是剎那風景。那些結伴同行的,不只是愛情,還有不可缺少的親情和友情。不管有一天會不會成為默然轉身的路人,但任何一樁緣分,我們都要珍惜。
【第25句】:包容萬物的缺陷,你會增加更多的般若;原諒他人的錯誤,你會贏得更多的菩提。心,總是因為有寬容,才有了清凈;因為充滿了佛法,才更加堅強。
【第26句】:【禪語】生命的意義,并不是去觀察命運有多少缺陷,并不像吃貨專盯著吃一樣,而是努力地去規范、協調、改善自己的心態和氛圍,把平靜當做自己生活的一個習慣。
【第27句】:我不共世間作諸諍論,然而世間于我強為諍論。所以者何?諸知法者,不與他諍,離我我所,共誰為論?《大寶積經》卷五十七,佛說入胎藏會
【第28句】:心靈禪語:人生不在于活得長與短,而在于頓悟的早與晚,生命不是用來更正別人的對與錯,而是來實踐自己的生活。
【第29句】:有些人以為,修行能修到眼見仙佛鬼神就是“天眼通”,其實這是錯誤的見解。師言:“只要能看開世間事物,不去計較爭執,就是真正的天眼通了。”
【第30句】:生活就是禪,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那平凡中去走出一條人生的軌跡,動也是好,靜也是好,寵辱不驚。
【第31句】:【佛心禪語】自然不僅僅局限于大自然美麗的景色。自然還有一個重要部分是躲藏在我們的心靈的世界里。當我們心靈回歸于自然,回歸于平靜時,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心靈抵達的遠處。極妙的地方,只有在心靈的指引下,眼睛才能夠看見。
【第32句】:【禪心佛語】處世箴言:于社會,看主流,想本質;于別人,看憂點,想長處;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點,想健康。
【第33句】:【禪心佛語】生命的現象很有趣,當你努力追求快樂時,總是得到痛苦;當你不再追求時,真正的快樂反而會不請自來。
【第34句】:去習性,化稟性,養天性!止宿命,消陰命,增長天命!修人心,養道心,達圣心!正行為,凈化心靈,回歸天性!——達此境界,可成圣人!
【第35句】:【經典佛語】我的世界太過安靜,靜得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這般的輪回聰明的人,喜歡猜心,也許猜對了別人的心,卻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氣的人,喜歡給心,也許會被人騙,卻未必能...
【第36句】:【禪語人生】心若自在,身在順境;心若不安,就在逆境;心為境動,必為所傷;境無好壞,心自安詳。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堅強。或許,逆風更適合飛翔。
【第37句】:又阿摩羅識有二種:一所緣,即是真如;二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如來藏,所緣即空如來藏。《宗鏡錄》卷三十三
【第38句】:【禪心佛語】玩物往往喪志,貪欲難免敗身。古今以嗜好和貪欲身辱家喪的事太多了,當今世界,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不以事業和修養為重,隨時都會陷入可怕的危機。
【第39句】:【禪心佛語】禪宗以心證道的機理,重在于靜中得悟,靜中得道。但若想從禪理中尋找一個統一的規律,不二的法門,便有一種無門可入的感覺。
【第40句】:禪修可以使我們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增進身體健康,祛除種種疾病,安定心靈精神,增長般若智慧,徹悟宇宙真理。
【第41句】:【禪語人生】我們都來自緣分,最終還要回歸忘記,既然世事空幻,為何還要執著在無名產生的煩惱里。用煩惱的心看世界,你會無路可逃。用輕松的眼看世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處處都是突然的美好。
【第42句】:佛說,放下得輕松之福報。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煩惱,是因為放不下很多東西。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放下不該有的惡念和貪欲,放下讓自己感到沉重的東西,放下不該屬于自己的東西。
【第43句】:【靜心禪語】累了歇一歇讓心沉穩,苦了將心靠岸,給心靈盈一份清閑。生活是百味交集的融入,生存是草木禪心的領悟。心懷一份懂得,釋放一份灑脫,在如歌的歲月里,用高低不平的韻律奏響生命的章節。
【第44句】:很多人誤認為修行一定要打坐,或者一定不打坐,這兩種觀念都不要執著,否則都是錯的。禪宗講求心的自在、明凈和煩惱的解脫,不在于打坐不打坐。如果打坐到瞌睡連連、妄念紛飛,這種打坐就成為一種形式,是徒勞無益的。
【第45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美貌、權力、財富、名譽都不過是過眼煙云,人應該學會順其自然地活著,越是刻意追求反而會被其所累,迷失了自己。
【第46句】:【禪心佛語】掉悔蓋:食四法而食(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本來所經過的娛樂覺)——“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已起令其增廣,是名掉悔蓋食。
【第47句】:【佛心禪語】自此已上,入不思議分,非凡所及;識心故悟,失性故迷;緣合即合,說不可定;但信真諦,守自本心。
【第48句】:【圣經文案】429“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個是罪魁。(提前1:15)
【第49句】:【禪語人生】我們的人生就像大海波濤般起起落落,無常不定。明白生命本質如此,則無論什么問題都可以坦然接受。然而,接受不等于放棄。我們擁有智慧、能力、慈愛、善巧,可以盡力嘗試解決問題。千萬別輕言放棄。
【第50句】:【心靈禪語】一個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錢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懷念你。生意人的賬簿,記錄收入與支出,兩數相減,便是盈利。人生的賬簿,記錄愛與被愛,兩數相加,就是成就。
【第51句】:人間,有多少的掛念與相知,與風月無關,與相見無關。有些相遇,有些美好,只為記得,只適合收藏。漫漫人生路,或坎坷,或平坦,因緣相伴,無份離開,攜手一段旅途,已然是一種幸運。
【第52句】:【佛心禪語】做人的最高境界——舍。【第3句】:生活的最高境界——樂。【第4句】:修煉的最高境界——空。【第5句】:交友的最高境界——誠。
【第53句】:【禪心佛語】生活中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第54句】:【禪語人生】中國彌勒菩薩的像,大多做成布袋和尚的樣子,他背上的布袋名為「乾坤袋」,可大可小,不論是垃圾、黃金,任何東西都可以裝進去,但是拿出來時卻空空如也,什么東西也沒有,表示這個袋子能無限容納任何東西。
【第55句】:【禪語人生】要想獲得食物,就必須一直尋找,只有這樣,才有機會。不要氣餒,就算找不到肥羊,至少能找到一只兔子。
【第56句】:【經典佛語】我習慣了等待,于是,在輪回中我無法抗拒的站回等待的原點我不知道,這樣我還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一個答案;我不知道,如此我還能堅持的等待多久去等一個結果?思念,很無力,那是因為我看不到思念...
【第57句】:【禪心佛語】任何人只要內心有了盜賊,看事情就不清楚了,他會把人的表情誤認為別的意思,會把一位朋友誤會為一個敵人或魔鬼。
【第58句】: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日真如。(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九
【第59句】:【禪語人生】應該放下身心,精進求道,于動用中磨練考驗自己,漸至此心不隨物轉,則工夫就有把握了。做工夫不一定在靜中,能在動中不動,才是真實工夫。
【第60句】:【禪心佛語】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試著不為明天而煩惱,不為昨天而嘆息,只為今天更美好。只為自己當下的那一刻負責,每時每刻都是當下。
【第61句】:對于我們初學者來說,在內心中未生起菩提心和證悟空性之前,應唯一觀修死亡無常。世尊說:“若多修無常,已供養諸佛;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安慰;若多修無常,得諸佛授記;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加持。’
【第62句】:【禪心佛語】人既要順任自然規律各歸其位,又要洞見自己的短長,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善于做什么。只有給自己找到一個準確的定位以后,才能真正明白自己人生的使命何在。
【第63句】:人世間紛紛擾擾,有的路,是用腳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深一腳,淺一腳,歡喜在路上,悲傷在路上。眼光不到,容易走彎路;理智喪失,容易走絕路。但只要心不走在絕路上,生活也終不會給你絕路走。
【第64句】:佛法難聞,雖然號稱佛法的書很多,但其實多是人天法,尚非聲聞、緣覺之法,何況佛法。“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于今猶是。
【第65句】:多少仇恨才算夠?心滿仇恨千千結,擠走快樂不用說,要想人生享快樂,莫讓仇恨跟過夜。多少無知才算夠?錯把善良當懦弱,錯把寬容當吃虧,錯把擁有當快樂,錯把失去當痛苦。
【第66句】:【禪語人生】我們最大的財富,就是另心空蕩蕩,無一塵可染;這是我們世間最大的財富,念佛的人若不能見到這樣,也是悲哀。
【第67句】:是法身者,純一無二,無漏無為,應當修證。諸有為法從無為生。如是真實,無凈無染,無念無依。《佛說法身經》
【第68句】:【禪心佛語】佛說: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贊嘆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第69句】:【禪心佛語】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嶇與坎坷,甚至會有一時難以跨越的溝坎兒。寧靜的心,質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第70句】:【佛善良禪語】事情看透,就明白該如何進行;人情看透,就明白該如何相處;事情看破,就不想做事了;人情看破就不想做人了。所以,只要用點心,其余只是接受。
【第71句】:永遠不可欺騙別人,不可輕視任何地方的人們。在充滿憤怒和惡意的地方,讓我們用慈愛對待他們,使他們不受絲毫的損傷。——《佛陀的格言》
【第72句】:【一日禪語】用慧心觀照五蘊皆空,用自心領導六根生活,用信心開發自我潛能,用慈心與人和睦相處,用孝心重整倫理道德,用愛心擁有快樂生活,用悲心成就利生事業,用喜心涵容宇宙萬有。
【第73句】:【心靈禪語】人生路上的相聚與別離,有些像夏花一般絢爛美麗到窒息,有些像葉落一般哀涼成冢久久不曾忘,一些遇見,注定會牽念;一些人,注定會銘心,每個人都逃不過相逢的喜悅,掩飾不住離別的哽咽。
【第74句】:【禪語人生】無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進取是人生的創造者。故步自封不知山外有山,打開眼界方知天外有天。世界上沒有比工作更讓人愉快的事情。
【第75句】:每個人都會經常面臨煩惱,生活不是為煩惱去找找推卸的借口,而是去承擔改善的責任,禪的精神就在于當下承擔,認識生命的過程,解決生命的麻煩,發現生命的生機,去把握與實踐,做一個生命的實踐者,而不是煩惱的傀儡。
【第76句】:【禪語人生】只求好好的、實實在在的活在當下的這一秒鐘,不擔心下一秒鐘會怎么樣,像這種活在當下的心理,才是最積極的態度。
【第77句】:美麗,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有誰說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確定了就義無反顧。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
【第78句】:【禪心佛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的遠大目標要靠腳下每一步來實現,千頭萬緒的工作也一定要一件一件地來完成。“此未終,彼勿起”,只有守一不移、心無旁騖,才能卓有成效。
【第79句】:人生不在于一得一失,只要堅信明天太陽會照樣升起,今天的失敗又算得了什么呢?人生是一部大書,它與一般的書所不同的是,這部書只能讀一次,不論你樂意還是厭惡它,它都不會給你重讀的機會。
【第80句】:【禪心佛語】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不怕待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走得早。
【第81句】:有錢有福報,而懂得如何善用金錢才是智慧。人們不應對金錢抱著“有”的心態,而應持著“無”的逆向思考模式,因為“有”將讓你的金錢有所限量,但是“無”的心量卻能讓你的金錢能力無限、無量、無止境地擴張。
【第82句】:只要你心無掛礙,什么都看得開、放得下,只要你在人生的追求中能多一份淡泊,少一份名利,多一份真情,少一份世俗,只要你拋棄一切塵世的煩擾,留一份開闊的天空給心靈安個家,你就會獲得幸福,遠離煩惱。
【第83句】:延參法師:人間多風波,枉自添曲折,世上那些癡兒女,迎過往,送過往,既知曉苦空無常,緣起緣滅,為何不一笑轉身,一笑釋然,能祝福,不相怨。
【第84句】:【心靈禪語】隨緣,是內心的一種篤定。佛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是任由風云變幻,隨它冷暖炎涼,不變的是內心的陽光,是對生活的熱愛,是對人間疾苦的悲憫,靜候、相迎,無怨、無懼。
【第85句】:【經典佛語】時間能夠證明愛情,也能夠把愛推翻沒有一種悲傷是不能被時間減輕的如果時間不可以令你忘記那些不該記住的人,我們失去的歲月又有什么意義?如果所有的悲哀、痛苦、失敗都是假的,那該多好?可惜...
【第86句】:我們不可為自己的利益,而用甘飴甜蜜的口舌迷惑人,因綺語會傷身敗德,害了自己。修學應誠懇實在,自內心發出一分慈言愛語悲憫眾生,才是圓滿、美善的人生。
【第87句】:【禪心佛語】第五句:多一分快怡,少一分憂傷;多一分真實,少一分虛偽;多一分悠閑,少一分忙亂。這四多四少很重要,有了它們就活得心情舒暢。老年人完全可以自主地安排好生活,善待自己,這樣便會內心富饒。
【第88句】:當今世界比過去更苦難!看人心就能看出世界的災難,這是天人感應!當下流行什么風靡什么就昭示預言著什么,如“老鼠愛大米”
【第89句】:【禪心佛語】煩惱不是來自外境,而是根植于內心深處,外境只是引發煩惱的緣。學佛,就是從人性最深處下手,去認識煩惱,凈化煩惱,開發善良智慧的心性能量。內毒若除,外毒不侵。
【第90句】:譬如人在海洋依止于船,如是名身轉起依于色;譬如船行海中依于人,如是色身轉起依于名。人船相依行海中,如是名、色共相依。南傳(錫蘭)覺音《清凈道論·說見清凈品》
【第91句】:【禪心佛語】九、釋迦牟尼佛勸他父親,八萬四千法門中,勸他修哪一個法門?勸他修念佛法門,求生凈土。可知在無量法門中,念佛法門一定是最殊勝。釋迦牟尼佛勸他的父王、姨母,皆是念佛求生凈土,可見這個法門確實方便、究竟。
【第92句】:愚人記人惡不記人善,賢人記人善不記人惡。善用心者,可以苦為樂,以禍為福;不善用心者,多由樂得苦,由福得禍。
【第93句】:哀莫大于心死,悲不過于志短。安得民情常達,唯恐己過不聞。寶劍贈予烈士,紅粉送與佳人。不阿諛以茍合,不諂媚以求親。不患老而無成,只怕幼而不學。不怕百戰失利,就怕灰心喪氣。不怕紅臉關公,就怕抿嘴菩薩。
【第94句】:生活中難免遺憾,也難免作惡。我們這一生罪惡很多,贖罪很難,還常常罪上加罪。生命中有許多不能承受之輕,生命中也有許多不能承受之重。
【第95句】:【禪語人生】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只有想不到的人,沒有做不到的事。想干總會有辦法,不想干總會有理由。
【第96句】:【佛心禪語悟人生】時光總是無情的帶走某些東西,然后讓我們想念,或許生命的美好,就在于相遇與別離間留下的歲月的痕跡,那么如若遇見,別問是緣是劫,淺淺遇,深深藏,彼此安好,便是晴天。
【第97句】:學誠法師:破除執著要靠慧力——內心一種明利、決斷的力量。執著是指人內心對人和事膠著難離的狀態,不是指外在的行為。
【第98句】:水在瓶中,亦如云在天上,物性無別。認清本心,擺正自己的位置,則云之瀟灑,水之恬靜。在天上就做瀟灑的云,在瓶中就做恬靜的水,把握住現量,就能得到自在。看心頭開了蓮花一朵朵。
【第99句】:【禪心佛語】生命如樹木,是依靠我們的活力延伸它堅實的根基。因此,保持旺盛的精神,我們才能有效地發散生命的熱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