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人于橫逆來時,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覺怒情躁氣,渙然冰消。
【第2句】:在一般人看來,追求名譽和官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豈不知沒有名聲和官職的人生是真正實在的。別人給名聲也不要,做到“心如大海無邊際”,沒有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是怎樣的灑脫和曠達啊!
【第3句】:【禪心佛語】雖然修行,你只是拼命一直拜佛,不能斬斷內在里面以法的執著、對我的執著,你絕對跳不出去。
【第4句】:剎那的善心可得無盡的福報,剎那的凈心可得無量的功德,剎那的悟心可得無限的妙覺,剎那的空心可得無相的本體。
【第5句】:【禪語人生】這個婆羅門心里暗想:這個人可真不像話。兒子被蛇咬死,竟然不悲哀,反而還想吃飯,真沒有人情味啊。
【第6句】:【禪心佛語】如同一場盛大而華麗的戲,我們有著不同的假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演繹著不同的經歷,卻有著相同的悲哀。堅硬的城市里沒有柔軟的愛情。
【第7句】:【禪語人生】修行中如何來自利利他呢?不要明于見他人之過,而昧于見自己之錯。也就是說,不要對自己的過錯糊涂地看不見,對別人的過錯看得很明白。
【第8句】:我們安詳禪要求人人安分守己、心安無愧。不要改變生活,。不必燒香、磕頭,不要增加生活負擔,現在的人夠忙了。——耕云先生
【第9句】:【禪心佛語】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來專講看話頭,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誰”,有的“看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晚近諸方多用“看念佛是誰”這一話頭。
【第10句】:一者蘊善巧,二者界善巧,三者處善巧,四者緣起善巧.五者諦善巧,六者三世善巧,七者一切乘善巧,八者一切佛法善巧。是名八法入于智慧。《大寶積經》卷-。-,善德天子會
【第11句】:【禪心佛語】競賽的輸贏只是一時。能真正受到肯定的,是對別人貢獻最多、活得最精采的人。
【第12句】:【禪心佛語】人生需要規劃,但是意外總是會到,與其強求某事某地達到某個目標,不如順其自然,當然不是說聽天由命,而是聽從心的方向,去做到最好。
【第13句】:佛法是救世的良藥——因為世間的眾生,常處于病與貧的狀態中。無論天然災害或人為禍亂,都是因為不調和而引起的病態;既然產生病態,即需治世的良藥,佛法就是最好的良藥。
【第14句】:【禪心佛語】第十種“解脫成熟”。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一種好處。解脫成熟就是沒有障礙了,沒有障礙就是清凈法身,這是第十種的參禪的利益。
【第15句】:做點好事千年在,做點丑事萬年存。多做好事垂千古,莫做壞事留遺恨。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只可種花分天下,不可栽刺害別人。
【第16句】:【禪心佛語】佛法,就是教導人們遠離貪愛、執著。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貪愛執著。你行善不為人知,不求回報,就是菩薩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第17句】:【禪心佛語】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怎么辦?佛曰:不能在一起就不能在一起吧,其實一輩子也沒那么長。珍惜每一次相逢吧。
【第18句】:【禪語人生】證悟心的本質(緣起性空)才會超越美丑善惡、性相平等、是一非二,才會停止輪回,是心做佛、是心輪回。心念生、萬法生,心念息、萬法空,解悟心法開智慧、證悟心法了生死。
【第19句】:【禪語人生】在當前信仰缺位、道德滑坡的社會現實面前,我們作為實踐道德生活的宗教界人士,要特別意識到自己的職責之所在。
【第20句】:在別人的優勢中挺直脊背,堅持自我,任何時候都不驕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才是一種正確的肯定自我的方式。
【第21句】:不殺生即是仁,仁者愛也。萬法皆由愛心起,一切善行離不開愛,因為有仁心愛念就不忍殺生害命,進而能積極地救護一切眾生。
【第22句】:【禪心佛語】如來于一切經中,說一切罪福,一切因緣果報;或引一切山河大地草木等,種種雜物,起無量無邊譬喻;或現無量神通,種種變化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有種種欲心,心行萬差。
【第23句】:我們平時的行為舉止,若能與道理相融合,則不會起煩惱,甚至能生歡喜心。若有理而無道,執著法理文字,不辨人事情理,當然會誤入迷途歧路。
【第24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僧人: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蹤之意,水無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禪意?禪師: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
【第25句】:過著不貪婪的生活,讓你的心充滿仁慈,保持正念,專注一處,使內在平穩、集中。——海濤法師
【第26句】:【圣經文案】459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頭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12:2)
【第27句】:趨利避害,這也正是放棄的實質。放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是一種超脫,一種氣度,更是一種升華,一種境界。
【第28句】:不為自身求快樂,但欲救護諸眾生。如是發起大悲心,疾得人于無礙地。《華嚴經》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第29句】:恒秋:慈悲地觀察生活,善待那些誤解和冒犯,找到自己能夠把握生命的方法,用一份坦然和坦率去投入,散去那些生活的浮華,找到自己內心的歸宿。
【第30句】:【禪語人生】一念善,皆是善。一念惡,皆是惡。所以要養成群處守口,獨處守心的良好習慣。
【第31句】:【佛心禪語】常懷平淡之心的人,待人處世寬嚴相濟,方圓得體,厚德載物,雅量過人,心中有春風楊柳之隨和,胸中經天行地之豁達。
【第32句】:【禪心佛語】風說:我雖然灑脫,但我也懂得適度,你看到我的自由,但你無法理解我為了自由而奉獻的束縛。
【第33句】:不愁物質的貧乏,但做心靈的富翁;不怕世間的貧苦,但做自在的主人。(當代)星云《佛光菜根譚》
【第34句】:兩個聰明人商量,就會想出更好的主張,姜黃和硼砂配在一起,就會變出另一種色彩。(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35句】:【禪語人生】心中無纖塵,自在無憂身。煩惱皆心生,何必怨他人。做一個簡單的人,看得清世間繁雜皆虛幻;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讓紅塵煩擾在心中駐留,簡簡單單,快快樂樂。
【第36句】:【禪心佛語】凡事抱怨的人是沒有看淸困果的人,開悟的人凡事都不會抱怨,只會隨緣消舊業、隨緣結善緣。
【第37句】:【禪心佛語】人生最甜蜜的歡樂,都是憂傷的果實;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我們要親身經歷艱難,然后才懂得怎樣去安慰別人。
【第38句】:【禪語人生】與其相見,不如懷念,與其攀緣,不如隨緣。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你路過我,我路過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第39句】:真衲僧,自己一段大事。諸兄弟且作幺生得平平穩穩去?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宏智禪師廣錄》
【第40句】:【圣經文案】303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于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8:18)
【第41句】:【經典禪語】自尊是一種人生的理性和信仰,自大卻是一種自私和陷阱。別人的尊重是一種友好和善意,而自己的自大,則是命運崩潰的開始,也是警醒。
【第42句】:【禪心佛語】你的“順其自然”是不是可以制造的“順其自然”?因為你在刻意追求這種狀態。
【第43句】:【經典的人生禪語】凡夫志量狹妄,說有難易。離相如虛空,盡契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識病幺?不是別物,只是個執難執易。
【第44句】:歲月如歌,人生如潮。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是一個獨特的坐標和風景。別人所擁有的,你不必去羨慕,只要你努力,你也會擁有;自己擁有的,你不必炫耀,因為別人也在奮斗,也是會擁有。
【第45句】:【禪語人生】心似白云,意如流水。擁有一種無拘無束的胸懷,在浮生閑日的禪意里點一盞燈、沏一壺茶淡看花落云起,心無牽無掛,開闊空明,讓一襲云水胸襟超然于環境之外,瀟灑自在。
【第46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心如大海,潮起潮落,成功的起點是在山窮水盡時,希望的萌生是在峰回路轉時,只要心中有一輪太陽,又何懼世事滄桑,若能一切隨它去,便是人間好時節。
【第47句】:【禪心佛語】世間的許多事情都如此。當你刻意追求時,它就像一只蝴蝶一樣振翅飛遠;當你摒去表面的凡塵雜念,為了社會,為了他人,專心致于一項事情時候,那意外的收獲已在悄悄地問候你。
【第48句】:【佛心禪語】生氣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常生氣會使人得病,過度生氣會導致死亡。所以佛說:生氣發怒的人,是一個敗亡的人。提醒我們學會控制,切不可常生氣、生大氣。
【第49句】:【禪心佛語】人生路上,一路走來,我有許多難解的問題,關乎心靈,涉及思想,讓我困惑不已。隨著人生境遇的不斷改變,禪意盈心,我有了心得。
【第50句】:【禪語人生】有若干人,開始一樁事業的時候,懷著極大的希望和興趣,所以能在早期獲得部份的成就。當他們對這項工作,感到厭煩、沉悶,失去了原有的興趣時,他的事業也漸漸走向下坡,終至失敗。
【第51句】:聽到別人的惡意中傷,沒必要對此念念不忘,轉頭放下便是。如果一直不停地去想,就像把別人吐出來的東西,自己又撿起來吃一樣愚笨。
【第52句】:【心靈禪語】沒有運動,生活等于昏睡;沒有思考,生活等于盲從;沒有節制,生活等于毀滅;沒有快樂,生活等于凝固。
【第53句】:【禪心佛語】佛曰:心已平靜有如止水佛曰:輪回中,心若一動,便已千年。既然我再也無法感受到心動的感覺,我的心已平靜有如止水,不如斬斷情絲,阪依我佛。
【第54句】:【禪心佛語】懶云:哦,其實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如果說到修行本質,一條戒就夠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55句】:【禪心佛語】思憶常會在夜靜燈昏時翻開甜酸苦辣也成了一道最凄美的風景線,陳舊的美無法在代謝中泯滅。
【第56句】:【禪心佛語】你對你自己的人生有著怎樣的期待呢?是不是從來就沒有想過,而只是坐在那里,等別人來為你做點什么。
【第57句】:守一方凈土,只種竹菊梅蘭;棲一隅寒舍,只伴詩酒茶禪;鋪一紙平仄,只寫風輕云淡。撫一指琴弦,只彈流水高山;續一段前緣,只為若如初見。
【第58句】:【佛心禪語】總之,我們可以不追求大福大貴、大紅大紫,但是我們要追求有尊嚴、受尊重的活著。只要我們能心情愉悅的度過每一天,才不枉自己到世上來周游這一圈。
【第59句】:【禪語人生】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化,任何優勢都是暫時的。當你在占有這個優勢時,必須爭取主動,再占據下一個優勢,這需要前瞻的決斷力,需要的是智慧。
【第60句】:世人總以為惡小為之并無罪,但佛祖卻將你的行徑看得一清二楚,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不到。佛要我們做個好人,其實是在為自己祈福。如果你世世都為惡,也許你連做人的機會也會失去。
【第61句】:【禪心佛語】糾結于某一人、某一時、某一事。只有看開了,想通了,才能隨緣、隨性、隨心而為,不急不躁,不悲不歡,不咸不淡。
【第62句】:我們現在擁有了很多東西,但會導致兩種不同結果。有欲望的人會變得更加貪婪,有福報的人會變得更加慷慨。
【第63句】:【禪心佛語】人活著應該盡情揮灑,即便這一生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往,也要讓它成為最閃亮的瞬間。
【第64句】:【禪語人生】有和就有安樂,就有幸福,一個家庭和睦,這個家庭就幸福美滿,一個單位和諧,這個單位就穩定發展,一個國家和諧,這個民族就強大昌盛,整個宇宙和諧,就會充滿和平、安樂、祥和。
【第65句】:按自己的境界做事,傾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沒有必要假裝高人。但是,為了提升自己,模仿高人,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第66句】:【圣經文案】8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出3:14)
【第67句】:【禪語人生】偉人所達到并保持著的高處,并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的。
【第68句】:【禪語人生】舞臺上要盡情表演,賽場上要盡力拼搏,工作中要任勞任怨,事業上要盡職盡責。今天的困苦為了明天的享樂,今天的抗爭為了明天的收獲。
【第69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取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選擇。而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一樣,自己的選擇。決定人生的,不是命運,而是你自己的每一次抉擇。
【第70句】:恩必施于有功,不可妄給私人;威必加于有罪,不可濫及無辜。(當代)星云《佛光菜根譚》
【第71句】:【禪心佛語】當我們認為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我們還有一個高貴的靈魂。失敗算得了什么,大不了從頭再來。我們可千萬不要自甘墮落,天堂與地獄存在于一念之間。
【第72句】:【禪心佛語】絕對不要把知識與智慧混為一談,知識可以幫助你謀生,智慧可以令你不枉此生。
【第73句】:【禪心佛語】佛子行:耐得住寂寞、挻得住痛苦、擋得住誘惑、經得起折騰、受得起打擊、丟得起面子、忍得住污辱、頂得住壓力、杠得起責任、放得下生死、此時正是修行時。
【第74句】:【禪語人生】諸事利弊共存,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無無弊之利,也無無利之弊。利大于弊則揚之,弊大于利則棄之。權衡利弊,諸事順達。
【第75句】:【禪心佛語】道歸一至道,至道無二。道非兩邊,不應異存。了義不偏,不應單取。如是是道。
【第76句】:【禪心佛語】世間的成就如同一個魔術師的聲譽,他因為制造奇妙的幻相而贏得所有人的喝彩,但所有喝彩的人都知道那僅僅只是假象而已。
【第77句】:佛說:有所執著,故而要行禪定。凡有我見便化解它,即是禪定。“禪定”是一種奇妙的靈覺狀態,一旦得了“禪樂”,才知世間之樂,不過是糟粕,不及“禪樂”之萬一。
【第78句】:世尊告日: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數。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數。神足飛行者,亦是世俗常數。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義。《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八,馬血天子品
【第79句】:棲遲蓬戶,耳目雖拘而神情自曠;結納山翁,儀文雖略而意念常真。享現在之福如點燈,隨點則隨滅;培將來之福如添油,愈添則愈久。心思如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才華如玉韞珠含,不可使人易測。
【第80句】:【禪心佛語】世上的人多半是混吃等死,浪費光陰。每個人從早晨起床開始,一直忙忙碌碌到晚上上床為止,都是為三餐而奔波。這種行尸走肉的人生,一點價值、意義也沒有,活著和死沒有什么分別。
【第81句】:【關于心靜的禪語】始;不要眷念誘惑,這常常是墮落的前奏。許多時刻的成長,靠的不僅僅是時間,而是勤奮與努力;那些虛度的光陰,熄滅的是夢想之火,拼湊的是支離破碎的命運。
【第82句】:【禪語人生】選對事業可以成就一生,選對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選對環境可以快樂一生,選對伴侶可以幸福一生,選對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第83句】:我知道,我只向往這世間一點點的好,我便是那塵埃里的花,可以開的芬芳。雪小禪《無愛不歡》
【第84句】:【禪心佛語】慈悲心具有永恒的價值。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無數種思想,時至如今,許多思想已被淘汰,而慈悲的理念不僅沒被淘汰,反而愈加煥發出勃勃生機。
【第85句】:【佛心禪語】做人牢記三點:一、拿望遠鏡看別人,拿放大鏡看自己;二、接受表揚要低下頭來,接受批評要抬起頭來;三、不要把善良看成愚蠢,不要把謙虛看成懦弱。
【第86句】:【圣經文案】245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1:12)
【第87句】:眾生不解修道,便欲遣除煩惱,不知煩惱本空,將道更欲覓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須別處研討。(梁)寶志《道體不二歌》
【第88句】:【禪語人生】正法的不分別正邪,是指已經安住在正法究竟智慧的空性里面,才夠資格說正邪不二,你要搞清楚。如果,你安在邪知邪見里面,一下子就說正邪不二,完蛋了,你正是大邪見人。
【第89句】:【禪語人生】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煩惱少一點,智慧多一點,覺照多一點;也就是要練習怎么向內看,而不是向外看;如何管好自己,而不是去管他人。
【第90句】:【佛家關于善良的禪語】·佛光菜根譚·投人才能深入,付出才能杰出,平凡才能不凡,磨煉才能熟練。
【第91句】: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華嚴經》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92句】:末世眾生,無論有善根、無善根,皆當決定專修凈土。善根有,固宜努力。無,尤當篤培。(印光法師)
【第93句】:【禪心佛語】人生惟一聰明的方式就是悟道之后游于道中,不能違背道,否則,輕則前功盡棄,重則性命滅亡。何謂道:各行各業的規則就是道。
【第94句】:【禪心佛語】入定后什么都不知道,這只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是階段性的暫時現象,并非究竟圓滿的入定。真正究竟圓滿的定是宗教講的大定,即和萬物融為一體,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第95句】:【禪心佛語】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給阿彌陀佛打一個無線電報,這叫感應道交,這才是老實念佛。
【第96句】:【禪心佛語】回向極為重要,若不作回向,善根易為嗔恚所毀。我等善根如同滴水,將滴水置于大海,則大海未涸之前其必將存續。
【第97句】:【禪心佛語】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緣分,有善緣、有惡緣,相伴一生都離不了這個緣字。千回百轉,糾糾纏纏,躲不掉的終須來過,躲得掉的來去隨緣,是劫還是緣,只在一念之間。
【第98句】: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見人怖走,瞋恚難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大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
【第99句】:那種極其困難的環境中,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況下,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這就是我悟出的禪機。
上一篇:天才和瘋子的經典語錄(12歲孩子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