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心有多大,舞臺才有多大,思想有多遠,我們才能走多遠。
【第2句】:【佛語摘抄精選】一切奸猾諂偽詐惑,外狀似直,內懷奸私,是故智者應察真偽。(《法苑珠林》)
【第3句】:【圣經文案】145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并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拿4:11)
【第4句】:靜心抬頭,發覺生活的千般美麗,如果能夠靜心抬頭,為自己開一扇窗,便看得見廣闊晴朗的天,心中的煩惱也好似天邊浮云,轉瞬便會消逝。
【第5句】:有些機會,因瞬間的猶豫,擦肩而過;有些緣分,因一時的任性,滑落指間;有些感情,因一時的沖動,遺憾一生;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第6句】:【禪心佛語】佛法提倡行善積德,要獲得歡喜就要有感恩、結緣、分享、包容的心態,但要做到這些并不容易。
【第7句】:【禪心佛語】每天無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精進才是人生的創造者。
【第8句】:歲月如一指流沙,緩緩的在指尖流淌。我靜坐在流年里。捻一抹心香,執一盞清茗,攜一抹陽光,笑看紅塵過往。
【第9句】:偉大的夢想讓成就隨之成長,渺小的希望讓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會做到,一切都由意識掌控。如果自認高人一等,就一定出類拔萃。
【第10句】:學道人必定生處要熟,熟處要生,便是入門下手初步。——《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11句】:【禪心佛語】念佛到一心不亂,何嘗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忘,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
【第12句】:【禪心佛語】活得簡單不難,只需懂得為自己而活,為美好而生,為幸福而做。需求越小,自由越多;奢華越少,舒適越多。
【第13句】:【禪心佛語】你曾經前世布施、曾經幫助過別人,甚至救過別人的命,你身邊所有的恩人,都是你曾經幫助過的人變現出來的。
【第14句】:一依者一切依,上出世間上上第一義依,所謂滅諦。當自燃法燈,自歸己法,莫燃余燈,莫歸余法。《中阿含經》卷十五,《轉輪王經》
【第15句】:【禪語人生】友誼、愛情、婚姻都好比鋪水泥路,隔上一段就要留出一條縫隙,保持著一點點距離。不留縫隙,路面很快就會膨脹、壞掉。
【第16句】:【禪心佛語】佛說:大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第17句】:【禪心佛語】男人——當他不屬于你時,讓你感嘆什么是完美;當她屬于你后,讓你感嘆什么是真實。
【第18句】:【禪語人生】想要擁有圣眼與圣耳,就必須修練覺性,修練禪定,我們時時刻刻都必須要有覺性與禪定,換句話說,不管你心里在想什么:都要知道它、看見它。
【第19句】:【禪語人生】衣服上有了破洞,可以用絲線順勢繡上美麗的花朵;畫紙上不慎落上墨點,正好點染成與景物渾然天成的陪襯物。
【第20句】:【佛心禪語】以金相交,金耗則忘;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唯心相交,靜行致遠。——星云大師
【第21句】:【禪心佛語】或許,我們只有經過人生的荒涼,才能抵達內心的繁華。如果你不曾擁有,你永遠也體會不到失去的心碎;如果你不曾失去,你便永遠無法明白擁有的珍貴。
【第22句】:【圣經文案】437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后2:2)
【第23句】: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千古賢文-倉廩虛,就是倉庫空了;禮義疏,就是缺少禮義】
【第24句】:對人與事必須說誠實言,論法也一定要合理;不可談神通百怪,講一些令人惶恐驚怕的言論。如此才能提高信仰的智識水平,引導眾生向善。
【第25句】:【禪心佛語】大道不在言也,非言無以顯道,佛法不在學也,非學無以明法。
【第26句】:【禪心佛語】此守心者,乃是涅般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
【第27句】:【禪語人生】悟,是一種生命的大突破、大飛躍。這種境界,只有通過生命的大搏斗才能夠擁有。
【第28句】:【佛心禪語】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第29句】:以應薩婆若心,不著一切法,觀一切法性,以無所得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經》卷五,問乘品
【第30句】:【禪語人生】我們修行的真正目的是調伏內心,因此不要總是談論自己做了多少件善事,而應時時反觀自心,談談自己的內心改變了多少。
【第31句】:要看清人間真相,你的眼界必須高一點;要看清人生真相,你的境界必須高一點,要看清生命真相,你的靈界必須高一點。
【第32句】:【禪心佛語】夫眾生處處執著,一言執著,便有能所。就能執一面言,無非妄念。就所執一面言,便是諸法。
【第33句】:【佛心禪語】※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處都是好處,這才是解脫。
【第34句】:【佛心禪語】愛情就像兩個拉橡皮筋的人,受傷的總是不愿放手的那個。
【第35句】:【禪語人生】我們既不必為眼前的歡愉而得意忘形,也不必為失去的美好而遺憾懊惱。
【第36句】:和廣信先生:聞事不喜不驚者,可以當大事。聽謗不怒不怨者,可以處煩囂。遇難不避不畏者,可以擔重任。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舉大略。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
【第37句】:做一個好人,當真是不容易:一個好人,在家里不僅要扮演仁孝的兒女角色,還要扮演慈祥的父母角色。
【第38句】:學會知足,才能使生活多一些光亮,多一份感覺。愿每個人都能戰勝自我,少些固執,多些靈活,少些抱怨,多些真情,讓生活充滿溫馨的陽光。
【第39句】: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古印度)龍樹《中論·觀四諦品》
【第40句】:【禪語人生】一顆平常心,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按特色定位,不以失為憂,不以得為喜,人生就可時時安樂;安守一顆平常心,人生才能笑看風云。
【第41句】:承諾過的事一定要完成,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也。(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42句】:從事力不能及的事情,與眾人結仇,與力士相爭,偏信女人,結交壞人,五者都是加速自滅的原因。《薩迦格言》
【第43句】:【禪語人生】我們時時刻刻要想著“把一切的利益與好處給予別人,把一切的損失與失敗由自己承擔”。
【第44句】:【佛心禪語】一僧得意的對獨園和尚說:心、佛、眾生皆空,無悟、無施、無受。獨園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獨園:一切皆空,哪來如此大火?
【第45句】:【圣經文案】133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梢我的羊,將它們尋見。(結34:11)
【第46句】:【禪心佛語】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凈,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凈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第47句】:【禪語人生】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第48句】:【佛心禪語】博愛:雖然人們目前還不清楚,是幸福的人愛行善,還是行善的人更幸福,但幸福與利他主義行為顯然有密切聯系。
【第49句】: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雜阿含經》卷十,第249經
【第50句】:【禪語人生】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永恒的安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了。
【第51句】:【禪心佛語】曲線是美的,而美的東西恰恰是由曲線構成的。曲線的美在于自然。雄偉的山巒是曲線,滔滔的大江是曲線,皎潔的明月是曲線,人類的歷史是曲線。
【第52句】:【禪心佛語】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健康、信仰、物質基礎是人生三大支柱。做人須具備三有:有健康、有專長、有平常心。
【第53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能完全依賴愉悅的感官接觸,而在得不到之際,不快樂便因而生起,就算我們擁有也好,那也是無法持久的。這肯定是場敗仗,然而全世界的人卻趨之若鶩。
【第54句】:學佛的最后落腳點就在日常的做人做事當中。學佛首先就是努力做一個好人,希望人生過得更圓滿、更有意義。
【第55句】:人生真正的富足應該是,外財與內財俱有;知識與信仰同重;接受與施合并行;擁有與享有兼備。
【第56句】:【禪心佛語】迦牟尼佛說:“降伏百萬大軍并不偉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簡單地講,學佛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改變自己。
【第57句】:【佛語摘抄精選】一切眾生,貴賤不足。雖有尊貴,而為惡者,猶名下賤;若卑鄙人,能為善事,便為豪貴。(《摩登女經》)
【第58句】:而非“我像誰”。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生活也都是自己過的,我們沒有必要刻意地去模仿別人,因為那樣我們會迷失了自己。
【第59句】:【圣經文案】358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林后5:14)
【第60句】:每個人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有其特有的能力、經驗和機會,他是獨一無二的,只有能接納自己,生活才能變得朝氣蓬勃,充滿喜悅。——鄭石巖
【第61句】:【禪心佛語】外界環境雖然能給我們的前行帶來很多障礙,但那決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因素始終在我們心里。持身涉世,決不可隨境而遷。
【第62句】:世間好樂佛法之人,阿彌陀佛現前,請他稱念愿生,他卻害怕懷疑,不敢不愿,正如葉公好龍。
【第63句】:【佛心禪語】不論行、住、坐或臥,正念都與你同在。如果你擁有這種的覺醒,你就能保持你內在的修行。
【第64句】:【禪心佛語】女人的眼淚是沒用的液體,但你讓女人流淚說明你很沒用。
【第65句】:心能平等,名之為理;理照能明,名之為心;心理平等,名之為佛。——《楞伽師資記》
【第66句】:【禪語人生】真正能夠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滿人身,這是生生世世修來的,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錯后以后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不要輕易的放棄。
【第67句】:【禪語人生】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只有想不到的人,沒有做不到的事。想干總會有辦法,不想干總會有理由。
【第68句】:【禪心佛語】二六、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第69句】:【禪語人生】小善不積,無以成圣。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
【第70句】:【禪心佛語】人生在因果規律面前看起來好像是被動的,實際上為善作惡仍然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第71句】:【禪語人生】有些女人。會讓人覺得,世界上無人舍得對她不好。然而,這個女人。
【第72句】:忍譏諷,讓苛刻,好事難做也該做。自種福田自收獲,庇蔭后代當積德。神明不惑,天地看著,顯什么?
【第73句】:【禪心佛語】恩,怕先益后損。威,怕先松后緊。先益后損,則恩反為仇,前功盡棄。先松后緊,則管束不下,反招怨怒。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第74句】:困惑和煩惱的根由是什么呢?當我們認真反觀自心時,會發覺它們本來沒有根由。既然無縛,自然也就無解。知道了無縛無解,又還有什么煩惱或痛苦能令我們畏懼呢?
【第75句】:人生是一場自我完善的修行,所有的經歷,無論悲喜,都為塑造更完美的自己,待那時,即使青春不再,年華已逝,也終究會遇見最美的自己。
【第76句】:【禪語人生】修道人無論對內對外,不論長幼尊卑,都常存慈悲喜舍得心,自然能生感應。
【第77句】:有些人事,看不清會糾結,看清了會心痛。人生如一粒塵埃,渺小、短暫和脆弱。表面是自己做主宰,實際上卻被天地、人道主宰著。很多變遷,你無法左右,只能隨緣。
【第78句】:【禪心佛語】當你決定放下時,你不會失去什么,唯一會失去的,是你以前放不下的煩惱。
【第79句】:【禪語人生】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嚴于律己,那么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
【第80句】:【佛心禪語】禪史的演義,伴著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一路走來,早已融入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
【第81句】:【佛心禪語】【頓悟】“拍馬屁”是個奇怪的詞:你象是在奉承他,又象是在侮辱他。
【第82句】:【禪心佛語】人生有得有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
【第83句】: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為第一供養如來。《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上
【第84句】: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謙卑何曾致禍,忍默沒個招災,厚積深藏是遠器,輕發小逞乃凡才。
【第85句】:事事難順事事順,心境一轉乾坤輕;何必戚戚眉頭蹙,無中妙有萬緣空。
【第86句】:信仰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嗔、癡三毒,凈化身、口、意三業,這四件事是佛法的總綱,也是我們修行的起點和終點。
【第87句】:【禪心佛語】你出生的時候,你哭著,周圍的人笑著;你逝去的時候,你笑著,而周圍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輪回。。我們都在輪回中。
【第88句】:先賢以孝為宗,佛經以孝為戒,孝心即佛心。孝,有在家之孝與出家之孝。
【第89句】:【佛心禪語】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心打開,不讓任何的外在條件來打擾我們,那么一切的煩惱與痛苦,也都不存在了。
【第90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贈。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第91句】:【禪心佛語】好的愛情,戰得勝時間,抵得住流年,經得起離別,受得住想念。
【第92句】:人生也是如此,有的人總是以一種定勢思維去考慮自己的人生,結果怎么也走不出自己為自己設置的牢獄,終生與成功無緣。
【第93句】:【經典佛語】藝術是智慧的顯現,是心靈美的顯現,是遠離低級趣味、邁向高雅的成果。從事藝術的人是半個圣人。寫給參加東華寺春晚的同參道友們.
【第94句】:【禪心佛語】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
【第95句】: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凈,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古印度)馬鳴《大乘起信論》
【第96句】:【禪語人生】心存正念,以清楚的知見生活。讓智慧引導你,不要任由你的情緒作主。
【第97句】:【禪心佛語】生命本身的清凈無雜染,是我們早就應該知道的最現實的人生啊。
【第98句】:對各種麻煩勞苦的事,安然接納,常常感到滿足。事情越麻煩、越辛苦,越能體現你的價值,沒必要厭惡排斥,安然接納就可以了。
【第99句】:佛經中謂“菩薩十地”云:歡喜地——謂菩薩智理與佛同齊,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名歡喜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