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窮漢妻,半張犁】
【第2句】:【指親戚,靠知己,不如自己立志氣】
【第3句】:【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草)繩】
【第4句】:【刮起四兩肉,剝了一張皮】(慣)刮完了只有四兩肉,剝下來只有一張皮。形容入非常貧窮。
【第5句】:【會行船的,不怕大風大浪】
【第6句】:【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第7句】:【千金不死,百金不刑】
【第8句】:【遠處燒香,不如門前積德】
【第9句】:【獸惡其網(wǎng),民惡其上】
【第10句】:【瞞人沒好事,好事不瞞人】
【第11句】:【挑水尋錯了碼頭】(慣)比喻找錯了地方。
【第12句】:【瞎子摸團魚——摸不到邊】(歇)團魚:鰲。比喻弄不清事物的底細。
【第13句】:【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第14句】:【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諺)閉住嘴巴,管住舌頭,不隨便講話,自然就保得安全,不會惹是生非。 指慎言可以免禍。
【第15句】:【千般易學(xué),千竅難通】 釋義:各種東西容易學(xué),但要精通冬種訣竅就難了。 例句:“千般易學(xué),千竅難通。李書記,恐怕你對這個道理不熟。”
【第16句】:【顯露頭角】見“露頭角”。
【第17句】:【鄉(xiāng)有鄉(xiāng)規(guī),民有民俗】(諺)鄉(xiāng)里有鄉(xiāng)里的規(guī)程,地方有地方的風俗,不可忽視,也不可混同。指進入一個新的地域環(huán)境,必須順從地方風俗民情。
【第18句】:【打要打金剛,壓要壓霸王】
【第19句】:【有恩不報非君子,有仇不報非丈夫】(諺)指應(yīng)報答別人的恩惠,報復(fù)自己的仇人,恩怨分明才算是有志氣的大丈夫。
【第20句】:【饑時得一口,強似飽時得一斗】
【第21句】:【看風向】(慣)比喻觀察形勢發(fā)展變化的情況。 也作看風勢。 看風頭。
【第22句】:【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見“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23句】:【凍死不烤燈前火,餓死不舔貓剩食】
【第24句】:【打鼓弄琵琶,相逢是一家】
【第25句】:【打哈哈】(慣)1指湊趣,逗笑。 2指對事情敷衍、應(yīng)付。
【第26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慣)指爭執(zhí)雙方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
【第27句】:【抬頭不見低頭見】(慣)指彼此經(jīng)常見面,很熟悉。 也作“低頭不見抬頭見”。
【第28句】:【拿著黃金當生銅,拿著珍珠當綠豆】
【第29句】:【事到萬難須放膽】(諺)萬難:極度的艱難窘困。指事情到了萬般無奈時,就要放大膽量去做,不可瞻前顧后,畏首畏尾。
【第30句】:【伸手不打垂尾狗】(諺)指對于失勢與失意者,應(yīng)當有憐憫心,不可無情撻伐。
【第31句】:【省了一把鹽,酸了一缸醬】
【第32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第33句】:【銅鈴打鼓——另有音】(歇)本指用銅鈴打鼓,除了鼓聲,還有鈴聲;轉(zhuǎn)喻話里有話,另有用意。
【第34句】:【爬出苦井,又跳火坑】
【第35句】:【吃個雞蛋還得挑四棱的】(慣)棱:棱角。形容過分挑剔苛求。
【第36句】:【猴彈棉花狗拉車,什么都亂套啦】
【第37句】:【插杠子】(慣)比喻局外人插進來干擾。 也作插一杠子。 橫插一杠子。
【第38句】:【尥蹶子】(慣)原指騾馬跳起來用后腿向后踢,比喻人不服管教,調(diào)皮、搗亂。
【第39句】:【出得龍?zhí)叮秩牖⒀ā浚☉T)比喻剛逃出一個險境,又陷入另一個險境。 也作“逃出龍?zhí)叮秩牖⒀ā薄?/p>
【第40句】:【爭氣發(fā)家,斗氣受窮】
【第41句】:【牛鼻上穿繩,哪里情愿】
【第42句】:【只吹冷風,不添熱火】(慣)比喻只說某人的壞話,不說好話。
【第43句】:【茅廁跌倒——屁也沒得放】(歇)指沒有什么話可說。
【第44句】:【放冷箭】 釋義:比喻乘人不備,暗中耍手段加害于人。 例句:自己做了一世人,又怎么樣呢?未曾“跳到半天空么?沒有放冷箭么?”
【第45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慣)比喻外表看起來很體面,內(nèi)心卻很骯臟或什么也不懂。
【第46句】:【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窮窩】
【第47句】:【教人教心,澆花澆根】見“澆花要澆根,教人要教心”。
【第48句】:【吃掛落】(慣)指受牽連。 也作吃掛撈。 吃掛累。
【第49句】:【富得快,跑買賣】
【第50句】:【無事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第51句】:【虎心隔毛翼,人心隔肚皮】(諺)虎的心,隔著皮毛看不見;人的心,隔著肚皮也看不見。指人心的善惡好壞難以猜測。
【第52句】:【到了三月三,薺菜可以當靈丹】
【第53句】:【虎伏深山聽風嘯,龍臥淺灘等海潮】(慣)比喻有野心的人潛伏起來等待時機到來。
【第54句】:【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見“富家山野有人瞅,貧居鬧市無人問”。
【第55句】:【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見“交游滿天下,知交有幾人”。
【第56句】:【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寺】見“藏了和尚藏不了寺”。
【第57句】:【百病從腳起】(諺)百病:各種疾病。指人的腳底有涌泉穴,直通心臟,故腳底受寒,容易引發(fā)多種疾病。
【第58句】:【傷筋動骨一百天】(諺)指凡是筋骨折損的病痛,治養(yǎng)沒有一百天,就無法康復(fù)。 也作傷筋斷骨一百天。 傷筋害骨一百天。
【第59句】:【猛虎落在陷阱里——空只發(fā)威,不能動彈】
【第60句】:【揀日不如撞日】(諺)撞日:碰巧遇上吉日。指與其挑個好日子辦事,不如現(xiàn)在就辦。
【第61句】:【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第62句】:【當炮灰】(慣)炮灰:比喻為參加非正義戰(zhàn)爭而送死的士兵。指為參加非正義戰(zhàn)爭而去當兵送死。
【第63句】:【話是開心的鑰匙】(諺)指有針對性的談話就像鑰匙一樣,能解開入思想上的疙瘩。 也作“話是開心斧”。
【第64句】:【胡蘿卜就燒酒,仗個干脆】 釋義:比喻做事情干脆利落。 例句:這正是件迅雷不及掩耳的事情。說句外話,叫做:“胡蘿卜就燒酒,仗個干脆。”
【第65句】:【飲酒須飲大深甌,戴花須戴大開頭】
【第66句】:【百姓斗不過官,凡人斗不過仙】(諺)官員有權(quán)有勢,仙人有法有術(shù),一般人不是對手。舊指普通百姓地位低下,招惹不起有錢有勢的人家。
【第67句】:【棋逢敵手難相勝,將遇良才不敢驕】
【第68句】:【成大事者不惜小費】(諺)小費:微小的開支。指要辦成大事,就不能在小利上斤斤計較。
【第69句】:【盡忠難以盡孝】(諺)指要報效國家,就不能在家孝敬父母,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也作盡忠者不能盡孝。 盡得忠來難盡孝。
【第70句】:【有錢難買自主張】(諺)指遇事可貴的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
【第71句】:【家無隔宿之糧,灶無半星之火】(慣)形容家境十分貧窮,連第二天的口糧也沒有。
【第72句】:【翻身離虎穴,失足入龍?zhí)丁?/p>
【第73句】:【水是故鄉(xiāng)甜,月是故鄉(xiāng)明】
【第74句】:【死不死,活不活】
【第75句】:【六月債兒熱——還得快】(歇)本指農(nóng)歷六月離秋收很近,借了債很快就能歸還;轉(zhuǎn)指報應(yīng)或報復(fù)來得很快。 也作“六月債——還得快”。
【第76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第77句】:【窮日子難過,富家好當】見“富日子好過,窮家難當”。
【第78句】:【一口吃成胖子】(慣)比喻一次就取得成功或一下子發(fā)了大財。也泛指急于求成。 也作一口吃個胖子。 一嘴吃個胖子。
【第79句】:【腸里出來腸里熱】(諺)從親娘肚里生出的,親娘自然非常關(guān)切疼愛。指母親總對自己的親生子女格外關(guān)心。
【第80句】:【糞堆上開花兒——臭美】(歇)譏諷人顯示自己漂亮或能干。
【第81句】:【發(fā)一回水,澄一次泥】
【第82句】:【拒人于千里之外】(慣)形容態(tài)度傲慢、冷淡,使人難以接近。
【第83句】:【事看誰辦的,法看誰犯的】(諺)事情要看是誰辦的,國法要看是誰犯的。指舊時認錢不認理,認權(quán)不認法。
【第84句】:【好鷹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獸】
【第85句】:【進了仙觀,忘了舊廟】
【第86句】:【大鍋飯,小鍋菜】
【第87句】:【下雨往屋里跑——淋不到】(歇)淋:諧“輪”。指輪不到。
【第88句】:【乖氣致戾,和氣致祥】見“和氣致祥,乖氣致戾”。
【第89句】:【槍對槍,刀對刀】見“刀對刀,槍對槍”。
【第90句】:【拔了蘿卜地皮寬】(諺)比喻趕走或除掉了心頭憎恨的人,心里自然輕松愉快。
【第91句】:【驚蟄不凍,寒到芒種】
【第92句】:【棺材出了,才討挽歌郎錢】(慣)挽歌郎:舊時在喪家送葬時,受雇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辦成了才去討要報酬。也比喻辦事錯過了時機。
【第93句】:【打柴總得先探路】(諺)比喻做事總得要先摸清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
【第94句】:【出了籠的鳥,自己又進籠】
【第95句】:【開船不等客】(諺)船按時起航,只有乘客及時趕來乘船,船不會延時等待乘客。比喻人做事要看準時機,不能錯過。 也作“開船不等岸上人”。
【第96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97句】:【入山不怕傷人虎,就怕人情兩面刀】
【第98句】:【鐵嘴鋼牙,柏木舌頭】
【第99句】:【炕上養(yǎng)虎,家中養(yǎng)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