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木不鉆不透,人不激不發】(諺)木材不鉆就穿不透孔,人不經受激勵就難以奮發圖強。指人的奮發向上,往往需要客觀上的激勵。
【第2句】:【為個虱子燒個襖】(慣)虱子:昆蟲,常寄生在人和家畜身上,吸食血液,能傳染斑疹傷寒和回歸熱等疾病。襖:有夾里的上衣。為了捉衣服上的虱子,把衣服也燒掉了。 比喻為了小事而造成重大損失。
【第3句】:【要星星不給月亮】(慣)要什么就給什么,比喻對所愛的人過分地嬌寵。多指對孩子溺愛。 也作要星星不敢給月亮。 要仨不能給倆。
【第4句】:【把別人的棺材拾到家里哭】沒事替別人操心,自找麻煩。 明代《西游記》:“八戒近前道: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 材抬到自家家里哭!不要煩惱!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 何干!”
【第5句】:【三個老婆一臺戲】(諺)老婆:也稱婆娘、婆姨,我國北方對妻子的俗稱,也泛指已婚婦女。指幾個婦女聚集到一起,常常會嬉鬧說笑,好比上演一臺戲。 也作三個婆娘一臺戲。 三個閨女一臺戲。 三個婆姨一面鑼,兩個婆姨一面鼓。
【第6句】:【拋在東洋大海里】見“丟去東洋大海”。
【第7句】:老鴰落到黑豬身上——光看別人黑
【第8句】:【治一經損一經】(慣)經: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治好一條經絡,損傷了另一條經絡。比喻安撫了一方,得罪了另一方。
【第9句】:【有一搭沒一搭】(慣)1指漫不經心地說話。也指沒話找話說。2形容時斷時續或無關緊要。 也作有一搭無一搭。 有一句沒一句。 有一言無一言。
【第10句】:【苦瓜纏上黃連——一樣是苦】(歇)后一個“苦”字,本指味道苦,轉指痛苦。指兩人的經歷都一樣苦。
【第11句】:【分一杯藍】(慣)比喻分得一份好處。
【第12句】:【狂風不竟日,暴雨不終朝】(諺)竟日:整整一天。終朝(zha。):從早到晚。狂風暴雨雖然猛烈,但不會持續一整天。比喻苦難的日子不會長久。也比喻人力量越猛,越不能持久。
【第13句】:【過五關,斬六將】關云長離開曹操去找劉備,曾過五關、 斬六將,威震一時。借指克服困難,有過業績。海外陳若曦 《二胡》:“至于安裝電燈水管什么的,那得另外和水電部門 打交道,像過五關斬六將似的,一道道地殺過去,可費神 哪!”
【第14句】:盡管與一同學是好朋友,但有時我們難免磕磕碰碰的。每到這時候,媽媽就會笑著說:“你倆呀,是狗皮襪子沒反正,清官也難斷誰對錯。過不了一天,準又好得跟一個人似的。”(陜西·鳳縣)
【第15句】:【賊吃賊,越吃越肥】(諺)指賊偷賊,比偷盜其他人得到的更多。
【第16句】:【倒打一釘耙】釋義:比喻反皎一口。例句:我們前些天,揭發批判了李春山,他現在公開賴賬,還對李克同志倒打一釘耙,真是無恥已極。
【第17句】:【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謂先打擊要害。清代《紅樓 夢》:“俗語說:擒賊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開端,一定是拿 我開端。”
【第18句】:干著指揮有威信,坐著指揮話不靈。
【第19句】:【鐘不扣不嗚,鼓不打不響】釋義:比喻事情做了,總會被人知道。例句:鐘不扣不鳴,鼓不打不響。欲人不知,莫若不為。你做的事,外邊哪一個不說的?
【第20句】:竹籃子打水——場空
【第21句】:【蔓里不著飯里著】(慣)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食物。比喻這里沒得手,那里得手,總要達到目的。
【第22句】:火燒嶺上找螺頭——難尋
【第23句】:【把死蛤蟆說成活的,活蛤蟆說成死的】釋義:比喻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例句:這里還有一種人叫“律師”,專門“編筐捏簍”,顛倒黑白,只要你有錢,他能把把死蛤蟆說成活的,活蛤蟆說成死的。一張傳票下來就得要幾塊錢酒錢。
【第24句】:【狗無廉恥,一棍打死;人無廉恥,無法可治】(諺)狗無恥處死即可,人無恥則難以處置。指人要是不顧羞恥就無藥可救。
【第25句】:【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謂造福于后代。類似的:前人挖井, 后人吃水。楊朔《三千里江山》:“古語說:前人種樹,后人歇 涼,咱們是專管開荒下種的。”
【第26句】:【先來媳婦不怕晚來婆】(諺)媳婦雖然是晚輩,但先來;繼母雖然是長輩,但晚到。先來的不怕晚到的。指資格老往往勝過地位高。
【第27句】:【家中百事興,全靠主人命】釋義:家庭興旺,全憑主人的命運。例句:自古道:“家中百事興,全靠主人命。”十個婦人,敵不得一個男子。自從宋敦故后,盧氏掌家,連遭荒歉,又里中欺他孤寡,科派戶役,盧氏撐持不定,只得將田房漸次賣了,賃屋而居。
【第28句】:【四大喜事、三大悲、三急】人生有四大喜事,三大悲,還有人的三急,它們分別是: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三大悲:少年喪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人的三急:上廁所,人洞房,生孩子。上述“四、三、三”源自人們的常識積累。人的一大優勢是善于總結,歸納類推,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對人本身也是一樣,你總結一條,他總結一條;今年總結一條,明年再總結一條,久而久之,最終形成大家公認的、流行很廣泛的諺語性格言。以上四喜、三悲、三急就是如此。
【第29句】:瞎騾子駕轅——亂套了
【第30句】:【屬螃蟹的——橫行慣了】(歇)本指螃蟹習慣橫著爬行,轉指一貫蠻橫不講理。 也作“屬螃蟹的——橫著走”。
【第31句】:十月的桑葉——誰采你(誰睬你)
【第32句】:【七月的天,孩子的臉】(諺)指七月天忽晴忽陰、忽熱忽冷,就像小孩的臉一樣哭笑無常。
【第33句】:【摟草打兔子——捎帶】(歇)指做某件事時順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摟草打兔子——捎帶手”。
【第34句】:【贊人陷人皆是口,推人扶人皆是手】(諺)同是一張口,能贊揚人,也能陷害人;同是一只手,能扶助人,也能推倒入。指人應該多做扶助人和贊揚人的事,少做陷害人和損傷人的事。
【第35句】:【肚子里裝著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撓心】(歇)百爪:二十五只耗子共一百個爪子。形容人心煩意亂,心神不定。
【第36句】:【請神容易送神難】(諺)把神請來不難,把神送走卻不容易。比喻請人容易,把人打發走卻很難。 也作“接神容易送神難”。
【第37句】:老天爺的拐棍——天地之別
【第38句】:【 掏雀掏出蛇來】掏雀與討巧諧音,借指想討便宜反而吃 了虧。成語:弄巧成拙。西戎《年輕的一輩》:“是我,閨女, 我要早知道闖這么大的亂子,就是選一斤能掙一百分,我也 不會干呀。真是掏雀(討巧)掏出蛇來了!”
【第39句】:千條小河歸大海,各種榮譽集體來。
【第40句】:河邊娶媳婦——給王八找喜歡
【第41句】:【花為腸肚,雪作肌膚】(慣)形容女子美麗、嬌嫩。
【第42句】:一天,我看到屋內的水管上冒出許多小水珠,就問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看了看說:“螞蟻搬家蛇過道,蜻蜓低飛山戴帽,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必有大雨到。”(河南·許昌)
【第43句】:放學到家,我總是先看完少兒節目再寫作業,雖然父母說了許多次,但我就是改不了。媽媽常說我是“屬破車的,三天不修就零散”,非要“治理整頓”我一次。(河南·永城)
【第44句】:無二爺(無常鬼)賣布——鬼扯
【第45句】:大炮打群狼——轟而散
【第46句】:老母雞為了保護小雞,和貓斗得死去活來。奶奶嘆口氣說:“唉,真是萬物一理,為兒為女呀!”(吉林·農安)
【第47句】:【登龍門】“登龍門”一詞,比喻得到權威人士的引進或提拔而抬高身價,增長聲譽;又比喻舊時科舉考試,殿試得中。一般辭書都認為,“登龍門”一詞出自宋代《太平廣記》,相傳,黃河流經陜西、山西交界的龍門山時,水流湍急,每年春季,有大批鯉魚從江海游來,跳躍龍門。一年之中,登上龍門的魚只是少數,而魚一登龍門,魚就變成了龍。那些登不上龍門的魚只能仍然做魚。但《太平廣記》成書于宋代,而早在漢、唐就有了“登龍門”之說。在漢代魚躍龍門的傳說與宋代不同的是,宋代是鯉魚,而漢代是鮪魚。高誘注《淮南子》說:“鮪,大魚,長丈余。仲春二月,從西河上,得過龍門,便為龍。”《漢書》李奇注云:“鮪出鞏縣穴中,三月溯河上,能渡龍門之浪,則得龍矣。”由此可見,“登龍門”一詞的淵源,可追溯到漢代。但把“登龍門”比喻殿試得中,則是在唐代,唐封演《封氏聞見錄》卷三《貢舉》日:“故當代以進士登科為登龍門。”
【第48句】:【溫吞水退不得毛】殺豬,殺雞鴨,都需用開水退毛。此指 不果斷,不明朗。圖書:“溫吞水退不得毛,鈍刀子割不得 肉。態度曖昧,模棱兩可,吞吞吐吐,欲說不說,全是不行 的。”
【第49句】:猴子吃辣椒——抓耳搔腮
【第50句】:【 雷聲大,雨點小】比喻聲勢大,沒有實際表現。成語:虛 張聲勢。茅盾《清明前后》:“中國總是中國啊,照例是雷聲 大,雨點小!”
【第51句】:驢子跟馬跑——蹩斷腳;落在后頭
【第52句】:【氣死人,不償命】(慣)指說話、做事太讓人生氣。也指故意氣對方,幸災樂禍。 也作“氣死活人不償命”。
【第53句】:【軟硬不吃】硬不吃好歹都不行,無法對付。老舍《龍須 溝》:“你這個家伙,軟不吃,硬不吃,沒法兒辦!”
【第54句】:【私下演了官場用】(諺)指在私下里演練熟了,到公眾場合使用起來就會運用自如。 也作“私場演,官場用”。
【第55句】:【開口子】(慣)l指江河決口。 2比喻從某一方面能獲取好處。 3比喻從某一方面突破、進展。
【第56句】:【拉硬套】(慣)指干重活或承擔重要的工作。
【第57句】:一盆水潑下地——沒法收拾
【第58句】:拆東墻補西墻——湊合著過
【第59句】:【蛇入竹簡——曲性猶在】(歇)曲性:彎曲的本性。本指蛇爬行時總是身體彎曲前進,轉指人的壞本性還在,改變不了。
【第60句】:【頂著鵝毛不知輕,壓著磨盤不知重】見“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
【第61句】:【上山容易下山難】(諺)指上山時重心在前,好用力;下山時腳步不穩,易打跌。也比喻人的社會地位上升時神情慰悅,下落時顏面無光。
【第62句】:【執法不留情,留情法不容】(諺)指執法者應秉公辦案,不徇私情。
【第63句】:失蹤的飛機——下落不明
【第64句】:【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諺)火焰山:《西游記》中描寫唐僧去西天取經,途經火焰山;孫悟空幾經周折,借來芭蕉扇,扇滅了大火,才得通過。指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也作沒有爬不上的山,也沒有過不去的河。 沒有過不去的河,沒有爬不上的山。 沒有爬不到頂的高山,沒有走不到邊的草灘。
【第65句】:【水火不留情】釋義:水災、火災殘酷無情,給人造成的損失大。例句:飼養員笑嘻嘻地說:“沒事兒。我活這么大年歲了,還不知道水火不留情?你就放心吧!”
【第66句】:【迅雷不及掩耳】采取猛烈行動,使對方來不及準備,無法 做出反映。成語:措手不及。姚雪垠《李自成》:“俗話說,迅 雷不及掩耳。咱們就是要像迅雷一樣奔入河南,使敵人措 手不及。”
【第67句】:【平安就是福】(諺)指生活中平平安安,無病無痛無禍殃,這就是一種福氣。 也作“平安是福”。
【第68句】:【獵狗的鼻子藥農的眼】(諺)獵狗的鼻子最靈,任何異味一嗅便知;藥農的眼睛最亮,在紛繁的草叢中一眼能認出要找的草藥。指具有專業技能的專門人才是無可替代的。
【第69句】:【官不差病人】(諺)差:差遣。官府不派有病的人做事。指病人理當得到照顧。
【第70句】:【不問青紅皂白】釋義:不問是非曲直,不管三七二十一。例句:“金不換……不問青紅皂白……扔過一個繩套……勒住我的脖子,又給吊在了樹上。”
【第71句】:【一頭碰到南墻上】固執,沒有回旋的余地。姚雪垠《李自 成》:“你不要生氣,有話慢慢談。不要一頭碰到南墻上,把 事情弄得沒有轉彎余地。”
【第72句】:【民不舉,官不究】(諺)舉:告發。 指舊時的訴訟案件,受害人如果不提出訴訟,官府絕不主動審理。 也作民不告,官不究。 民不催,官不理。 民不告狀,官難過問。
【第73句】:【三十六計走為上】此語指事態無法挽回,別無妙計,只有一走了事。常言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走為上”確實是三十六計之一,排在最后一計。那么,是誰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組合成一句俗語呢?據《南史·王敬則傳》,南朝齊代,明帝蕭鸞病情嚴重,生命垂危,輔國將軍王敬則趁機謀反。明帝的二兒子蕭寶卷當時正在東宮議事,派人上屋觀望,見征虜亭大火沖天,王敬則大兵將至,蕭寶卷嚇得趕緊收拾行裝準備逃走。有人報告了王敬則,王敬則自言自語,像是對著明帝父子說:“過去檀道濟三十六策,走是上計,就讓你們父子趕快逃命去吧!”看來王敬則雖然謀反,但沒把事做絕。
【第74句】:【上山容易下山難】釋義:下山比上山難走。也比喻事情一經著手干就難停下來。例句:黃為民特別向眾人交代,要打起精神,當心掉進山坑里去,俗語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千萬不能麻痹大意。
【第75句】:車后拴小牛——帶犢(歹毒)
【第76句】:【一根線上拴兩個螞蚱】互相牽制,無法脫離。老舍《駱駝 祥子》:“咱們倆的事,一條繩拴著兩螞蚱,誰也跑不了!你 等等,等我說明白了!”
【第77句】:爸爸在教育我們如何做人時常說:“身體不好是殘品,學習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河南·輝縣)
【第78句】:【當著矮子,別說短話】說話應該避免引起類似的人多心。 類似的:當著瘸子別說短話/逢著瞎子不談光,逢著癩子不 談瘡。清代《紅樓夢》:“俗話說得好,當著矮子,別說短話。 這二位姑娘并沒惹著你,小老婆長,小老婆短,人家臉上怎 么過得去?”
【第79句】:螃蟹的腳——彎彎多
【第80句】:水桶爛了底——兩頭空
【第81句】:【大人不記細怨】(諺)細怨:細小的怨恨。指大人物心胸寬廣,不把細小的怨恨記在心上。
【第82句】:【老太婆擤鼻涕——把里攥】(歇)攥:握。本指成把攥在手里,轉喻事情很有把握。
【第83句】:啥也撈不著;想得狂;一場空
【第84句】:媽媽叫弟弟學做點家務,弟弟很不情愿地撇著小嘴,媽媽看他懶洋洋的樣子說:“你呀,守著大河會無水喝,守著青山能沒柴燒。人不勞動不得富,要多學蜜蜂勤到老,莫學露水一會兒干啊!”(廣西·都安)
【第85句】:【雞蛋里挑骨頭】故意找毛病。成語:吹毛求疵。《孟偉哉 小說選》:“要是捕風捉影,雞蛋里挑骨頭,哼,我敢說天底下 就沒有一個好人。”
【第86句】:我拿著單元測驗的成績單,請爸爸簽字。爸爸看了看我的成績,第一單元100分,第二單元94分,第三單元89分……他不由得皺起眉頭,不滿意地說:“你這成績,就好像股市行情一樣,高開低走。”(四川·自貢)
【第87句】:【仨核桃倆棗】(慣)形容很少或很小。 也作“三個核桃兩個棗”。
【第88句】:【敗子回頭金不換】(諺)敗子:敗家子。指敗家子浪蕩成性,要改邪歸正,實屬難能可貴,那是用金錢買不來的。 也作“浪子回頭金不換”。
【第89句】:【 腦袋掖在褲腰帶上】冒著極大的危險,準備掉腦袋。或 說:腦袋提在手里/提溜著腦袋過日子。成語:出生人死。 臺灣李敖《世論新語》:“如果想在政治上爭一席之地,就該 把腦袋提在手上玩。”
【第90句】:【牙齒還有和舌頭相碰的時候】(諺)比喻在一起生活的人,關系再親密,也不免有時要發生沖突。 也作牙跟舌頭還有不和的時候。 牙齒跟舌頭那樣親,有時也會咬到。 牙齒有時也會嚼痛舌頭。
【第91句】:秋后的蟈蟈——沒幾天吱吱了
【第92句】:扁擔開花——不可能的事;沒人見過;沒有的事
【第93句】:【慷慨捐生易,從容就死難】(諺)捐生:獻出生命。一時毫不猶豫地選擇為正義獻出生命容易,在長時間考驗下仍從容自若地面對死亡而不改節就比較難。指“從容就死”比“慷慨捐生”需要更大的決心和更堅定的信念。 也作慷慨殺身易,從容就死難。 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
【第94句】:【打平火】(慣)指大家湊在一起吃喝,費用分攤。 也作打平和兒。 打平伙。 打并伙。
【第95句】:【破著一身剮,皇帝也對打】見“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第96句】:【生意經】“生意經”指做生意的方法和竅門。生意經源自我國春秋時期越國的大夫范蠡。他幫助越王勾踐滅了吳國之后,自己棄官經商,并寫了一部叫《計然》的書,總結自己的經商經驗:一是“務物完”,即要妥善保管好商品。二是“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寶”。即當東西貴時,要收存貨出盡;價格便宜時,要把收購儲存視如珠寶。三是“無息市”,即資金流動要迅速。他利用這些經驗經商,一下子成了巨富。后來,生意人把《計然》當做必讀之經典,把范蠡當做下海經商之典范,《計然》成了當之無愧、名副其實的“生意經”。
【第97句】:【為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諺)百年:一輩子。做人不要做婦女,婦女一生的命運由別人操縱,苦樂不由自身。指舊時婦女被壓在最底層,受盡屈辱。 也作為人莫作婦人身,百般苦樂由他人。 為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人定。 為人莫作婦人身,一生苦樂由他人。
【第98句】:【有一利即有一弊】(諺)弊:弊病,壞處。凡事存在有利的一面,同時也就有不利的一面。指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純粹的好或純粹的壞都是不存在的。
【第99句】:天變的時候,媽媽總會說:“看看天上的云往哪兒飄,就知道會不會下雨。”還說出一句順口溜:“云往北一陣黑,云往南水漂船,云往東一陣風,云往西披雨衣。”(河南·安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