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言出唇六月寒】
【第2句】:【去時留人情,轉來好相見】(諺)指與人交往要寬容大度,留有余地。
【第3句】:【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第4句】:【貓認屋,犬認人】
【第5句】:【兩股道上跑車——走的不是一條路】(歇)指彼此志趣、追求等不同,不是同一類人。
【第6句】:【只吹冷風,不添熱火】(慣)比喻只說某人的壞話,不說好話。
【第7句】:【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
【第8句】:【光請客不上菜】(慣)比喻只是嘴上說得好,沒有實際行動。
【第9句】:【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
【第10句】:【吃慣的嘴,跑慣的腿】(諺)常吃養成了慣性,就總想去吃;常玩養成了慣性,就總想去玩。指貪吃貪玩一旦形成了習慣,就不由自主。
【第11句】:【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
【第12句】:【風有風頭,雨有雨頭】(諺)風刮來時,先有風頭;雨下來時,先有雨頭。比喻任何群體行動,總得有個帶頭的。
【第13句】:【二而一,一而二】
【第14句】:【發高調】見“唱高調”。
【第15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第16句】:【比登天還難】(慣)極言事情之難辦。指事情不可能辦成。 也作“比登著梯子上天還難”。
【第17句】:【破人生意,如殺人父母】
【第18句】:【啞姑姑做夢——誰醒誰知】(歇)指某事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別人都不會知道。
【第19句】:【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 釋義:比喻對手再強也會有辦法制伏。 例句: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豈可坐視其猖獗,就沒有個贏手。
【第20句】:【蛤蟆吃黃蜂,倒挨了一錐】
【第21句】:【腳面砌鍋——踢倒就走】(歇)比喻人沒有煩事纏身或沒有家庭、子女、財產等牽掛。
【第22句】:【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
【第23句】:【跌倒不疼,爬起來疼】(諺)人往住在跌倒時不覺疼痛,爬起身來才感到疼痛。比喻人在受到屈辱之后,痛定思痛,會越想越覺得氣惱。
【第24句】:【雞兒不吃無工之食】(諺)雞不白吃食。公雞吃食會報曉,母雞吃食會下蛋。借指人不應白得人家的好處,要注意回報人家。
【第25句】:【欲要知究竟,處處細留心】
【第26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見“千里相送,歸于一別”。
【第27句】:【風不吹,樹不搖】 釋義:風要是不吹,樹不會搖動。比喻事出有因。 例句:馬長勝說:“風不吹樹不搖,說你有缺點,也不是平白無故的。”
【第28句】:【柴無一根,米無一粒】(慣)沒有一點兒柴草和糧食。形容生活貧困得柴米不繼。
【第29句】:【猴子裝人,忘了自己長尾巴】
【第30句】:【上進。不為別的,只為爭一口氣。 指不服輸或不甘落后。 也作“不蒸饅頭爭口氣”。
【第31句】:【誰為為之,孰令聽之】
【第32句】:【河邊無青草,不用多嘴驢】(慣)斥責人多嘴多舌。
【第33句】:【一百個朋友嫌少,一個仇人嫌多】
【第34句】:【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見“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35句】:【心腸是鐵做的】(慣)形容人心硬,不為感情所動。
【第36句】:【打鴨子上架】見“趕鴨子上架”。
【第37句】:【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嘴里例不出來】見“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
【第38句】:【人不壓眾,貌不驚人】
【第39句】:【終使他誠服。見《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至九十回。此處用八擒孟獲指某種行動是不必要的、多余的。
【第40句】:【丟了西瓜,撿個芝麻】(慣)比喻把大事要事丟在一邊,偏抓小事,得不償失。
【第41句】:【雨過地皮濕】見“水過地皮濕”。
【第42句】:【銀子不打眼,又會說話又會喊】(諺)不打眼:不起眼。指銀錢雖然是個死東西,但用它托人情辦事,比人說話靈驗得多。
【第43句】:【九月九,蚊蟲叮石臼】
【第44句】:【事要多知,酒要少吃】(諺)指事理要知道得越多越好,以增添識辨是非的能力,飲酒卻是越少越好,以免傷身滋事。
【第45句】:【棋錯一步,全盤輸光】
【第46句】:【金玉有余,買鎮宅書】
【第47句】:【賣慣了私鹽走慣了硝】(慣)比喻做慣了違法的事。
【第48句】:【不怕你銅墻鐵壁,只怕你緊狗健人】
【第49句】:【當差不自由,自由不當差】
【第50句】:【十個孩子九隨母】(諺)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緊隨母親的。指孩子跟隨母親的時間長,脾性、志趣等總是受母親的影響大。
【第51句】:【牽著不走,打著走】(慣)比喻好言相勸不聽,被強制或受到懲罰才肯聽從。
【第52句】:【沒請來財神,卻請來太歲】
【第53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 釋義:意思是天地共鑒,天地作證。 例句:他一本正經地說道:“……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新郎新娘拜天地!”
【第54句】:【仙鶴遇了蛇洞——聞風即知】(歇)仙鶴:即丹頂鶴,體羽主要為白色,常在淺灘覓食,善于捅蛇。 指聽到一點風聲就能知道捕捉的對象在哪里。
【第55句】:【冤家碰著對頭】(慣)比喻仇人碰到一起。
【第56句】:【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見“好物不賤,賤物不好”。
【第57句】:【開弓沒有回頭箭】 釋義:比喻事情無法挽回,無法改變。 例句:“一句話,開弓沒有回頭箭,下午我們還得趕火車哩!這個地方我們是住夠了!”
【第58句】:【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諺)只喝酒不吃菜肴就容易醉倒。
【第59句】:【兩邊倒】(慣)指沒有主見,對兩邊的意見都隨聲附和。
【第60句】:【三分毛利吃飽飯,七分毛利餓死人】
【第61句】:【撅撅尾巴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慣)比喻對某人的底細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一有舉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情。 也作“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第62句】:【趨名者于朝,趨利者于市】
【第63句】:【煽陰風,點鬼火】
【第64句】:【一人一把號】(慣)比喻一人一個主意,意見不一致。
【第65句】:【豬羊走入屠宰家,一腳腳來尋死路】
【第66句】:【欺軟不欺硬】(慣)指欺負軟弱的,不敢惹厲害的。
【第67句】:【秦椒炒豆腐——外面辣,里面軟】
【第68句】:【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慣)指人雖窮而有志氣,在困難面前不低頭。
【第69句】:【尖底甕兒——一撞便倒】(歇)本指尖底的甕不穩,撞一下就倒;轉以形容立足不穩或虛弱不堪,禁不住碰撞。
【第70句】:【狗逼急了跳墻,馬逼急了趵蹄】
【第71句】:【吃力不討好】(慣)指出了很大的力,卻得不到別人的稱贊。 也作出力不討好。 費力不討好。
【第72句】:【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慣)指人表面上和氣,背地里使壞。
【第73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為】
【第74句】:【千死敢當,一饑難忍】(諺)指饑餓最難以忍受。
【第75句】:【外頭閃電里頭空】(慣)外表光鮮華麗,內里卻空虛窘迫。比喻沒落的富貴之家徒有其表,實際上已經財力空虛。
【第76句】:【茄子不像茄子,苦瓜不像苦瓜】(慣)形容不倫不類,不像樣子。
【第77句】:【父子不和家不旺,鄰里不和是非多】
【第78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見“疑則勿任,任則勿疑”。
【第79句】:【踩在一個鼓點兒上】(慣)比喻想法一樣,步調一致。
【第80句】:【爬高枝】(慣)比喻攀附有權勢的人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也作爬高門坎兒。 攀高枝兒。 飛到高枝上。
【第81句】:【熱水燙腳,頂住吃藥】(諺)指每天用熱水燙一次腳,舒筋活血,其效力頂得上吃藥治病。
【第82句】:【放邪火】(慣)比喻造謠誣陷。 也作“放野火”。
【第83句】:【提起一條,放下一堆】
【第84句】:【人來投主,鳥來投林】見“鳥來投林,人來投主”。
【第85句】:【咸吃蘿卜淡操心】(慣)指人愛管閑事,瞎操心。
【第86句】:【刀尖上過日子】(慣)形容在極其危險的環境中生活。 也作“在刀子刃上過日月”。
【第87句】:【火候不到不揭鍋】見“不到火候不揭鍋”。
【第88句】:【豬八戒走在冷鋪中坐著——丑的沒對兒】(歇)冷鋪:生意冷落的鋪子。沒對兒:沒有人相配對兒。 指人丑陋無比。含譏諷意味。
【第89句】:【真金不怕火煉】(諺)真金子經得起烈火燒煉。比喻正確的事物或真正的英雄人物經得住考驗。
【第90句】:【江河日下,日薄西山】
【第91句】:【饑荒年餓不死手藝人】見“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第92句】:【沒有梧桐樹,引不得鳳凰來】
【第93句】:【打饑荒】(慣)1指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與人糾纏不休。2指借債或欠債。
【第94句】:【行不愧影,寢不愧衾】(慣)衾:被子。走路沒有對不起影子,睡覺沒有對不起被子。指做任何事情都問心無愧。
【第95句】:【深山藏虎豹,曠野隱麒麟】
【第96句】:【好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諺)好馬奔跑起來不會停蹄,好牛拉起犁來不會歇步。比喻勤勞的人終生不會中止為社會作奉獻。
【第97句】:【公雞鉆籬笆,進不去又退不回】
【第98句】:【二月間的桃子——不熟】(歇)本指桃子尚未成熟,轉指對人或事物不熟悉。
【第99句】:【時來逢好友,運去遇佳人】
上一篇:口罩說說(口罩發圈說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