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湯不宜久煮和常喝】
不少人有喝骨頭湯的習慣,而且認為熱湯的時間長味道會更好,且更有營養(yǎng)。事實上,這個認識存在誤區(qū)。動物骨骼中所含的鈣質(zhì)是不易分解的,不論多高的溫度.也不能將骨骼內(nèi)的鈣質(zhì)溶化,反而會破壞骨頭中的蛋白質(zhì)。因此,熬骨頭湯的時間太長,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肉類含脂肪高,而骨頭上總會帶點肉,故而熬出來的湯含脂肪量很高。本來人們喝骨頭湯是為了補鈣,由于“熬”不出鈣反而“熬”出了油,所以,骨頭湯還是少喝為好。特別是老人和孩子更不宜常喝。
較好的熬骨頭湯方法是用壓力鍋熬至骨頭酥軟,這樣熬的時間不太長,湯中的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損失不大,骨髓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也容易被人體吸收。
【多味瓜子不宜多吃】
以前瓜子僅有原味,后來有了奶油、草莓、話梅、五香……但是不論是什么口味的瓜子,制作流程大同小異,各種化學原料一樣都不會少。多味瓜子是瓜子加香料、食鹽、糖精制成的。香料有天然香料和人工香料兩大類。天然香料,如茴香、花椒等都含有微量的黃樟素,人體攝入黃樟素過多,會引起肝臟病變。現(xiàn)在市場上售出的多味瓜子,多數(shù)用的是人工香料,而人工香料是從石油或煤焦油中提取的,有一定的毒性。此外,人的唇、舌經(jīng)常接觸滲透性較強的糖精也是有害的。所以多味瓜子不宜過多食用。
【畸形蛋魚瓜果不能吃】
有的雞蛋外殼不光滑,有突起的小疙瘩,打開這種畸形蛋,里面有凝聚的蛋白硬塊,這是由于受到有毒物質(zhì)鉻、鎳等元素的侵害造成的。魚受到污染后,有的下唇長、頭大、身瘦,切開后發(fā)現(xiàn)肝大、腎大和局部畸形腫大。瓜果、蔬菜等受到有害物質(zhì)污染后,也會和動物一樣生腫瘤,外形上人們稱其為歪瓜癟果。因此,畸形蛋魚瓜果不能吃。
【五種水不能喝】
①生水:生水中有各種各樣的對人體有害的細菌、病毒和人畜共患的寄生蟲。飲后很容易引起急性腸胃炎、病毒性肝炎、傷寒、痢疾及寄生蟲感染。
②老化水:也就是長時間儲存不動的水。常飲這種水,對青年人來說會使細胞新陳代謝明顯減慢,影響人體生長發(fā)育;中老年人則會加速衰老。
③千滾水:千滾水就是在爐上反復沸騰了很長時間的水,還有電熱水器中反復煮沸的水。這種水因煮得過久,水中不發(fā)揮性物質(zhì),如鈣、鎂等重金屬成分和亞硝酸鹽含量很高。久飲這種水,會干擾人的腸胃功能,出現(xiàn)暫時的腹瀉、腹脹。
④蒸鍋水:蒸鍋水就是蒸饅頭、熱飯等剩的鍋水,特別是經(jīng)過多次反復使用的菜鍋水,其中亞硝酸鹽濃度很高。常飲這種水或用這種水熬稀飯,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還會引起消化、神經(jīng)、泌尿和造血系統(tǒng)病變,甚至引起早衰。
⑤不開的水:人們飲用的自來水,都是經(jīng)過氯化消毒滅菌處理過的。氯處理過的水中可分離出多種有害物質(zhì),其中鹵化烴、氯仿還具有致癌、致畸作用,飲這種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腸癌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若水溫達到1000C,這兩種有害物質(zhì)會隨蒸汽蒸發(fā)而大大減少,如繼續(xù)沸騰3分鐘則飲用安全。
【飲用礦泉水要困人而異】
潛在地層深處的礦泉水,因潔凈無污染,又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因此受到人們的青睞。天然礦泉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供飲用的;另一類屬外用的,如溫泉。
礦泉水含有人體必需的元素,但人體對此類元素的需求是有限量和有選擇的。營養(yǎng)學家提出,健康人在吃各種食物的時候已攝取到足夠的必需元素,飲水只是補充體內(nèi)的水分,過多飲用礦泉水,不但會影響胃液的分泌和胃的消化功能以及膽汁的形成和分泌,還會使人體酸堿平衡失調(diào)。國外醫(yī)學界研究認為,如果人體不缺乏某些礦物質(zhì)、微量元素,如飲用礦泉水過量,(yipinjuzi.com整理)不僅對健康無益而且有害。因此說,礦泉水不是“養(yǎng)生飲品”,更不是“防病的萬能仙水”,必須根據(jù)自己的體質(zhì)狀況有針對性地選用,才能有益健康。
【茶水煮飯好吃又防病】
米飯是中國家庭的餐桌主食,人們一般喜食新米,因為它帶著清醇的米香。
其實,想吃到清香撲鼻的米飯,用茶水燒飯就可以獲得色、香、味俱佳的米飯。
茶水煮飯還有去膩、潔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的功效。
茶多酚是茶葉中的主要物質(zhì)。科學實驗證明,茶多酚可以增強微血管的韌性,防止微血管壁破裂而出血。而且,茶多酚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抑制動脈粥樣硬化。中老年人常吃茶水米飯,可軟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此外,茶多酚能阻斷亞硝胺在人體內(nèi)的合成,從而達到防治消化道腫瘤的目的。而茶水中的單寧酸能有效地預防卒中。
茶葉所含的氟化物,是牙本質(zhì)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zhì)。如能不斷地有少量氟浸入牙組織,便能增強牙齒的堅韌性和抗酸能力,防止齲齒發(fā)生。
茶水煮飯的方法很簡單,先將茶葉1—3克用500N1000克開水浸泡4~9分鐘,取一小塊潔凈的紗布將茶水過濾去渣后待用(隔夜茶水不宜用),再將米洗凈放入鍋中,然后把茶水倒人飯鍋中,煮熟即可食用。
【雜糧足藥也治病】
①小米:每500克小米含蛋白質(zhì)【第48句】:5克、脂肪【第8句】:5克、粗纖維0.5克、維生素B245毫克、維生素A1600國際單位。小米有養(yǎng)腎氣、除胃熱、治消渴(糖尿病)、利小便之功效。
②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硒等礦物質(zhì)以及卵磷脂、亞油酸、維生素E,均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印第安人中幾乎沒有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冠心病,主要得益于他們以玉米為主食。
③高梁米:性味平微寒,具有涼血、解毒之功效。以高梁米加蔥、鹽、羊肉湯共煮粥進食,可治療陽虛盜汗。常吃高梁米粥,治積食等消化不良癥。取高梁米入鍋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2~3克調(diào)服,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的良方。
④大麥:性味甘、咸、涼,有和胃、寬腸、利水的作用,可輔助治療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燙傷。大麥芽性味甘溫,有開胃消食、下氣、回乳之功效。
⑤莜麥:莜麥的蛋白質(zhì)比大米、面粉高【第1句】:6~【第2句】:2倍,脂肪則多2—【第2句】:5倍,而且莜麥脂肪成分中的亞油酸含量較多,易被人體吸收,有降低人體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因含糖成分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粗糧有益但不可多食】
粗糧含有大量的纖維素,纖維素本身會對大腸產(chǎn)生機械性刺激,促進腸蠕動,使糞便變軟。此作用對預防腸癌和由于血脂過高而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都有好處。但是,營養(yǎng)專家提醒,若過多進食纖維素,對人體也會造成危害。
纖維素不但會阻礙有害物質(zhì)的吸收,也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和某些徽量元素的吸收。比如,吃煮、炒的黃豆,人體對其蛋白質(zhì)的吸收消化率最多只有50%,而把黃豆加工成豆腐后,吸收率可升至90%,其原理是加工破壞了豆中的纖維成分。
長期大量進食高纖維食物,會使人的蛋白質(zhì)補充受阻,脂肪攝入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因而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抗病能力。
食用高纖維素食物即粗糧,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掌握在一定的限度內(nèi)。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纖維素攝入量以10~30克為宜,蔬菜中含纖維素較多的是韭菜、芹菜、茭白、南瓜、苦瓜、紅豆、空心菜、黃豆、綠豆等,都可適量食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