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路,無需過多的去苛求,只要你邁步,那么路也就會在你腳下延伸;只要你揚帆,你就會八面來風;不要懼怕風雨磨難,走過去,其實都是云淡風輕。
【第2句】:因緣成熟果報自然現前,那是因為之前早已種下了前因,才有今天的果。試問,潛在的因你種下了嗎?你種的是什么因?
【第3句】:心性須要修養,就像生命需要滋潤一樣;心靈需要修繕,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樣。修德要身體力行,養性要心無雜念。修養,要知羞而學,知錯而改,知恥而思。
【第4句】:為什么有的人運氣很好,而自己凡事總是不順利?佛日:云何小因而生大果?從小種子而生大果,是故從于小因而生大果。——《佛說大乘稻稈經》
【第5句】:凡夫的愛欲及渴望永無止境。不斷地追求物質享受與聲色逸樂,有如洶涌的波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第6句】:傷心難過不要帶到明天,更不要掛在臉上讓別人看到,影響另0人。《星云大師講演集》(四)
【第7句】:【圣經文案】284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20:24)
【第8句】:【禪語人生】我們努力生活、修行,都是為了離苦得樂。但是世間所認識的苦樂,與佛法所認識的苦樂完全不同。
【第9句】:【禪心佛語】開悟之后,我們才能洞悉事物的真相,才能深入地看透一切,真正了解快樂,即使生活中還會遭遇許多困難和逆境,但我們內邊不會動搖。
【第10句】:最好的放下,不是刻意的去忘記,而是讓彼此安然。那么,請允許我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淡泊的守在時光的對岸,將記憶串成風鈴,安靜的把你想起。
【第11句】:【禪語人生】我師父告誡大家要“持心、心持”。不要再想著鉆在錢眼里,想著發財。多念經,多打坐,祈求世界太平,多一個人定,多一個人禪定,就多一個穩定的力量,安定的力量。
【第12句】:法界之內,“南無阿彌陀佛”的旗幟插到哪里,哪里便是佛的領地。現在這一面旗幟已深深地插在我的心里,我的心便是佛的領地了,何其幸福。
【第13句】:人們常常執著于某種念頭,而忽視了人生的道路上的許多岔路口,不知道適當的轉彎也許能夠帶來更加美麗的風景。
【第14句】:【佛心禪語】不到最后一刻,千萬別放棄。最后得到好東西,不是幸運,有時候,必須有前面的苦心經營,才有后面的偶然相遇。
【第15句】: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報,將會、招來煩惱;所以,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則非但沒有功德,反增煩惱業。
【第16句】:【禪心佛語】釋道成:我們的心是一粒種子,就像花果樹木能長成什么樣子都是由種子決定的,看到自己的心就看到了自己的命。舉手投足之間,利益自己還是利益大眾,貧窮與富貴已被決定。
【第17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有了理想、期待和盼望的時候,有了他所潛心追求的美好目標的時候,生活才有意義。
【第18句】:【禪語人生】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讓人所不能讓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飯,要穿人所不能穿得衣。總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手的。
【第19句】:物質富有、地位崇高,都是空虛的架構;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富有愛、富有慈悲。真正的動力是心力;擁有這分愛心動力作基礎,還有什么不能改革、不能引導的呢?
【第20句】:今世不放逸,后世得大利,現利、他世利,解知二俱利。是名為健夫,明哲之所行。《別譯雜阿含經》卷四
【第21句】:以應薩婆若心,以自方便入諸禪,不隨禪生,亦教他令人諸禪,以無所得故,是名菩薩摩訶薩禪那波羅蜜。《摩訶般若經》卷五,問乘品
【第22句】:【禪語人生】只要把每一件事兒都做好,哪怕只比別人好一點點,你就會有更多的機會。
【第23句】:【佛語摘抄精選】冰生于水而冰遏水,冰泮而水通;妄起于真而妄迷真,妄盡而真現。(《楞伽師資記》)
【第24句】:【佛心禪語】到愛情;有人說是培養出色孩子,有人說是成為國家領袖。上帝笑了:“哪有這么復雜?越晚見我的人就越成功。”
【第25句】:世間男女互貪求,皆由樂著諸色欲,人天由此故纏縛,墮墜三途黑暗中。《心地觀經》卷六,離世間品火莫熱于淫,捷莫疾于怒,網莫密于癡,愛流映于河。《法句經》卷下,塵垢品
【第26句】:【佛心禪語】自性光明——從它絕離一切戲論,沒有任何二邊的相,叫做空如來藏;從自性上具足無量無數的德相,就叫做不空如來藏。由于它不是因緣所生,所以永遠不壞,這叫“金剛體性”。
【第27句】:【禪心佛語】你可能犯各種錯誤,但只要你豁達、坦誠,并且勇敢,你就不會對這世界有害。世界是屬于年輕人的。
【第28句】:【禪心佛語】痛而不言。話,妙在說與不說之間。無言不是不痛,而是直面悲痛,疼痛和慘痛。
【第29句】:【佛心禪語】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當你選擇騰空雙手,還有誰能從你手中奪走什么!多少人在哀嘆命運無可奈何之際,卻忘了世上最強悍的三個字是:不在乎。
【第30句】:【禪心佛語】人面獸心,這意思是指他們像野獸一樣沒有羞恥心,也就是說,這些人根本不受教化以提升自己的心靈質地。
【第31句】:修行是很普通的事情,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把全身心都專注在工作的每一個當下,思想集中了就能產生智慧的火花。
【第32句】:【禪心佛語】世間的成就如同一個魔術師的聲譽,他因為制造奇妙的幻相而贏得所有人的喝彩,但所有喝彩的人都知道那僅僅只是假象而已。
【第33句】:什么是衡量成功的標準,是財富,是權勢,還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飯的寧靜日子?在佛家看來,安于貧困生活,以學習和掌握圣人之道為樂,不被現實與名利所擾,便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便能有所成就。
【第34句】:【禪心佛語】盡職盡責扮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不僅僅是人倫之本,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第35句】: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我們的人際關系、社會關系才能充滿喜悅、充滿幸福、充滿團結與和睦。
【第36句】:【禪心佛語】量有多大,心有多靜;心有多靜,福有多深。心靜不靜,和環境無關。最深的寧靜,來自最寬廣、包容的胸懷。
【第37句】:時來易覓金千兩,運去難賒酒一壺。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時時為善時時樂,處處守身處處安。識時務者為俊杰,通機變者是英豪。
【第38句】:愛是人間的一分力量,但是只有愛還不夠,必須還要有個“忍”——忍辱、忍讓、忍耐,能忍則能安。
【第39句】:【禪心佛語】如今不知身在何處的你,或許已是遙遠得無法問候,但還是謝謝你曾經的結伴同行。
【第40句】:【禪心佛語】成熟的人生觀,必須要多方面去了解人生、面對眾生,產生一種悲憫與恕道。
【第41句】: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靈黑暗,有人雖然眼盲卻心地明亮,當然有人心盲眼也盲,那就很苦了。其實,心盲比眼盲更苦,這樣的人生總在無明中,茫然不知前途。
【第42句】:【禪語人生】學佛落實在哪里?就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通過我們的身、通過我們的口、通過我們的心來改變自我。
【第43句】:【禪心佛語】同樣的瓶子,你為什么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呢。
【第44句】: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長得不漂亮、沒有人緣,其實人緣并不在于色身,而在于氣質。氣質則由修養中培養而得。
【第45句】:若聞惡口罵詈肘,其心不動如法住,觀察音聲如虛空,即是無上之口忍。《大集經》卷十五
【第46句】:生活是五味雜談,不同的經歷塑造不同的感言。溝溝坎坎誰也不能完全領悟,唯有學會將心放寬,覓一處開闊之地,將心胸盡展。千難萬難抵不過釋懷后的一個微笑,是非恩怨熬不過時光的清淺。
【第47句】:功德的累積:功德的成就,由內修起。內修而后表現于外,就有所得。得者,德也。修養功夫的完成稱為“德”。
【第48句】:做事,一定要秉持“誠”與“正”的原則;而待人,則要用“寬”與“柔”的態度。要以宗教者超然的形態,寬大的心胸來容納任何人。
【第49句】:【禪心佛語】對于“少林形式”的微詞和少林寺自己的辯護,實際上一直伴隨著少林寺的現代史。不少造訪少林寺的大德們,都曾意味深長談及少林對本位的偏離,其中的憂患之情令人動容。
上一篇:身心禪語-佛語經典文案
下一篇:《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