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個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美文
人生如戲,在謝幕后,才懂得回首;人生如歌,有輕松歡快,有悲涼緊張,在漸行漸遠后才懂得回頭。模糊的背影在眼眸,想一個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歲月悠悠,黃花消瘦,思念如藤蘿,緊跟在你的身后。一眼盼白頭,日月相思憂。不要笑癡情,見你在夢中。與伊真有緣,隔山離水亦相逢。
相思時,才下愁眉,卻上心頭;分別時,執手想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想見時,棄捐勿復陳,努力加餐飯;用語道不出,用言說不盡。滾滾紅塵,塵世繾綣,筆墨丹青的色彩,已描摹不出火熱熾烈的情感。輪回的彼岸,誰是誰生命中的過客?誰又是誰情定三生的約定?
歲月流逝,時光靜好,紅塵中的一抹相思,剪一段如水時光,相思煮酒,寂寥夜色,把酒問月,金樽空對月,寂寞孤獨。抬頭一輪明月,直抵內心深處的.思念,一路披荊斬棘,印在心底。想念時的暖,是冬日里鐫刻的窗花,一碰就碎;想念時的痛,是倒映在水中的月,可望而不可求。
冬日里,落雪飄香,白色的蝶,翩翩起舞。在一片蒼白里追逐翩飛的腳步,放眼望去,無盡的荒涼冰冷。心底是一片無垠的空白,看不見人影,只有一棵相思的樹,在生長,葉繁枝茂。最美的年華,攜手走過人生的春秋,追逐春的生機,欣賞秋的碩果。注定有緣,是前世幾百次的擦肩,換來今生的相見。遇見是最美的標簽,從相遇到相知,提筆落墨,滴滴點點,悲歡離合,經久不散。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意思
《國風·王風·采葛》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表達的是一種急切的相思情緒,歷來眾說紛紜,有淫奔說、懼讒說、懷友說、戍卒思婦說多種觀點,今多解為思念戀人的詩。全詩三章,每章三句。“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是什么意思呢?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文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譯文
那個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三個整月長啊。
那個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三個秋季長啊。
那個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三個周年長啊。
注釋
①葛:一種蔓生植物,塊根可食,莖可制纖維。
②蕭:植物名。蒿的一種,即青蒿。有香氣,古時用于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為一年,后又有專指秋三月的用法。這里三秋長于三月,短于三年,義同三季,九個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絨灸病。
浮想美文
某天傍晚,偶然間在擁擠的人潮中,發現了一面古老的有些殘敗的墻。墻上爬滿了綠油油的爬山虎,爬山虎的腳緊緊抓著墻壁,仿佛這是它們唯一的依靠。在墻的右下角竟還有一張清晰的球鞋印,不只是是哪個調皮的小孩在何時留下了這個印記,但我此刻只覺溫馨,他許是愛上了這堵墻吧,那這堵墻也不會寂寞了。
最讓人難忘的是,在墻的后面的一角,露出了幾簇薔薇花。它們依偎著墻,睜著有些膽怯眼,打量著這個世界和傻乎乎站在它們面前的我。這一朵朵白的粉的小花朵,在橘黃的夕陽的斜照下,閃著溫暖的光。看著美麗的它們,不知過了多久,只覺不覺間有淚水流下來。它們也在這里呆得夠久了,可為什么只有我發現他們呢?它們的花朵這么美麗,手指摸上去,很溫潤,皮膚會有一絲絲的顫動,它們是這樣的脆弱,像個剛出生從它們的根莖處流出的白色的眼淚。
記得高中的學校里的圍墻上也有大片的薔薇花,清晨的露珠灑在上面,像是女子溫柔飽滿的唇。每天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我們就起來跑步,每當經過它們身邊的時候,看到那淡雅的顏色,聞到那若有若無的`香味,都會很感動。這樣的清晨,還有它們以這樣無意的方式陪著我。年輕的心總是快樂的,那時只覺得這花開的熱鬧,開的擁擠,現在才知那是沉靜過后的美好。偶爾也會摘一朵放在發間,那一天都是美好的,有時也會放在玻璃杯里用水養著,是誰說過,把花朵放在水里,它會活的更久。
有一次在精品店,看到了一個薔薇琥珀,用細長的玻璃盛著,里面浮著一兩個氣泡。我望著它,它就像一個還在母親身體里的胚胎,它還是世間最新鮮的東西。店員說它是一百年才開一次的玫瑰,很珍貴,不禁愕然,竟然是玫瑰。再去看它,依然很美,卻少了一種難以說明的感覺。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里,我看到它,只覺蒼涼。心一下一下的痛著,它本不屬于這里,但為了生存,它們必須很努力的掙扎的活著。雖然最終也是要枯萎死去,而痛苦是必經之路。佛家云,眾生皆苦,只有今生的忍耐,才能換得來世的享樂。今世已不知該怎么樣渡過,何況來世?
太陽漸漸西斜了,我也必須轉身走了,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雖不喜歡,但也要盡力,是自己的責任就要盡量做好。人活著不止只有自己,還有很多的其他,所以會累。但每當想起,周圍的人因為自己而過得幸福,家人也很欣慰,心里就會很滿足,很開心。稍稍與這個世界有些許的關系,原來也可以很快樂,像薔薇花般快樂。
遐想美文
一
已是下午六時,此刻仍有些刺眼的陽光從窗戶射進她的眼睛,微微痛苦的閉上雙目。她坐在凳子上,用心感受藥液從淡青色的血管注入,隨即擴散全身。母親打來電話詢問她的情況,聽到她的病情,不由得擔心起來。她只好笑著說沒事。放下手機,太陽不知不覺的退到云層后,留下橘紅色的晚霞。“真是漂亮!”她贊嘆道,橘紅色讓她想起了小時候吃過的棉花糖,那種甜津津的味道,一直保存于心。
走出醫院大門時,七點半剛過,街道旁的路燈全開,暖黃色的,使她的心頭升起一絲淡淡的幸福感。記得小時候,她也常走在路燈下,那時候的她,不過五六歲,穿著裙子,扎著羊角辮,蹦蹦跳跳到便利店去給外公買酒。歌謠從她嘴中斷斷續續的唱出來,童年的甜美氣息彌漫開來。
想到這里,她不禁笑了一下,抬頭看看四周,一樣的路燈、便利店,卻已經少了一個愛笑的小女孩兒了。物事人非嗎?那抹微笑,轉瞬間變成了苦笑,淡淡傷感,從眼中閃過。
二
她怕麻煩,生活總是很懶散。周末時,她坐在圖書館的角落,耳朵上插有耳機,總是單曲循環一首歌,心不在焉的.翻著書,偶爾會發呆,她可以坐一個下午。
躺在床上,心血來潮想要寫一封信給好友,可提起筆,卻不知如何下筆,思來想去,她寫下了自己的近況。拿著信下樓,她把信投進了信箱。無意中抬頭,入目滿眼是綠,街道兩旁樹枝上的綠葉,將蔚藍的天空遮蓋得嚴嚴實實,只剩下中間所露出的點點縫隙。她又陷入了回憶。
或許是上輩子跟車有仇吧,大到飛機,小至汽車,她一坐上就會暈車,唯一喜愛的代步工具是摩托車。她近視450度,母親說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對眼睛有好處,于是父親便經常帶她出去兜風。坐在摩托車上,她很享受風吹過來時的涼爽,也喜歡早晨空氣的清新。無聊時,她便抬頭仰望那被遮擋住的天空,綠葉急速向后閃去。直視前方時,綠葉密不透風,嘴角便溢出一絲恬靜的微笑。
三
已經有四年了吧,她取出小提琴,上面積了厚厚一層灰。她試著拉了幾下,果然琴音干澀沙啞。打開盒子,她拿起松香,試著給琴潤弦。母親走進來,欣慰的說:“終于肯再拉小提琴了!”她聽著母親的話,心里很不是滋味,那種澀澀的感覺,是愧疚吧。
用松香潤了十幾天,可以拉了。她看著琴譜,拉起舒伯特的《小夜曲》。鄰居男孩跑過來驚奇地說:“喲,你又在‘鋸木頭’啊!”鋸木頭嗎?男孩說的沒錯,現在的她,琴音平淡無奇,甚至有些刺耳,跟以前的水平相差太多。她知道太久不練會生疏,但沒想到會退步到初學者的狀態。
她眼神黯淡,她知道,自己早已回不到過去了。
上一篇:愛一個不愛你的人說說聚集5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