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是誰成長日記
“你以為你是誰?”我常常這樣問自己“我以為我就是一個真實的人”。我常常這樣回答。
我以為我是一個誠實的人。我所謂的誠實指的是:不抄作業,不作弊,不混水摸魚蒙混過關。我自認為,不抄作業,考試不舞弊,是我最亮的閃光點,也是從小學保持到現在的少數幾個優點之一。
我以為我是一個有自制力的人。自從上了初中,身邊的新鮮事物越來越花樣繁多,一不留神,就會“落入虎口”。我以為我的自制力還不錯,還沒有沾染上不良習慣,各種流行病毒還不能來侵蝕我。
我以為我是一個粗心的人。從小學開始,我就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特別是數學,做錯的,反而是最簡單的,上了初中后還是沒改正這個粗心大意的毛病。不過,我一定會改正這個壞毛病的`。
我以為我是一個驕傲的人。我在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上不去。原因很簡單,就是太驕傲。后來上了初中,我吸取經驗教訓,開始有些謙虛,成績就上去了。可現在,我還是一個不徹底的謙虛人。我堅信,我最終會徹底戰勝驕傲。
我以為我是一個誠實,有自制力、粗心而又驕傲的人。有優點,也有缺點,不完美,卻很真實。沒有缺點的人難免圓滑,讓人害怕;沒有優點的人實屬惡劣,讓人憎恨。我希望每個人都反省了解自己,捫心自問:“你以為你是誰?”
你以為你是誰的詩歌
你以為你是誰?
或許你很高傲、或許你很自卑。
或許你很得意、或許你很傷悲。
花開時光短,花落土里埋。
一輪明月照西湖,
斜月如鉤,滿月似水。
你到那里去,又從那里來。
你在干些啥,終究是為誰。
晨聽枝頭雀兒叫,
暮看綠草已枯萎。
一江春水向東流,
千山難阻,萬劫不回。
菩提樹下頓悟,
佛前香煙懺悔。
一粒微塵一泡沫,
身為臭皮囊,
何苦心兒累?
你為誰擔心,你為誰流淚?
你為誰牽掛,你為誰沉醉?
一縷情絲賦予誰?
一絲愛意苦了誰?
情愛自古多磨難,
何曾想?
鬢發稀疏、紅顏憔悴。
萬千金銀積如山,
幾番功名身上堆,
百姓面前自得意,
高官階下奴顏卑。
黃粱美夢一覺醒,
水中月影終破碎,
哀嘆世事多變幻,
到頭來,
孤單凄凄、黃土掩埋。
你是誰?
蒼蒼大海一泡沫,
茫茫宇宙一塵埃,
破碎虛空一粒子,
芳魂游蕩云天外。
人生如夢亦如幻,
佛前蓮花不常開。
短短年華七十載,
死不帶去,生不帶來。
你以為你是誰?
說白了我們都是乞丐。
只不過是我討到了殘羹剩飯,
你碰巧討到了晶瑩玉佩。
誰也不比誰高傲,
誰也不是誰的誰。
千年的雪花依然飄,
萬年的.清風還在吹。
古今多少官與貴,
那個長命到百歲?
風凄凄、草哀哀,
花開百日終須敗,
白云千載空悠悠,
繁華紅塵人似海。
人間有緣走一回,
欠情的還情、欠債的還債。
等到痛苦離去時,
驀然悔悟
原來……原來……
你以為小學作文
你或許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你的世界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你的聲音那么溫柔動聽,你以為他會萬般喜歡你毫無挑剔。可是這一切不過是你以為罷了。
曾經有一個人告訴我,可是,這一切不過是你以為罷了。
我以為和我認為,不過都是超過現實我們主觀的看法。既然是主觀的,就是不客觀,帶有感情色彩的,總是會有一兩分的誤差。有時候我們太以自我為中心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往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反正影響是極其惡劣的。
我聽著我們班學播音主持的女生說起話來,很溫柔動聽,也很官方。想象著自己說起話來什么時候也能像他們這般如此大任,一般懂事,好聽。
我也說不清楚自己的內心里究竟住著一個怎樣的動物。明明我的'夢想是固定好的,就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安穩的生長著。可是我潛意識里就覺得,這個夢想,他并非那么安于現狀。他一直在掙扎,有時候也會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我心血來潮的時候,忽然就長了翅膀一樣地飛出去。
我不知道這是和我的性格有關,還是和我的價值觀有關。
你以為的幸福的作文
“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他人的幸福是最大的過錯。”
——羅素
上個世紀羅素就提出了這一著名的論斷。可當印著“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的報紙一年又一年地擠進我家的報箱時,我不得不懷疑這句名言大概錯過了中國人追洋風的班車,對國人沒有產生什么影響。
金錢至上的社會中,用“什么”來評判幸福已經不重要了。可“誰”來評判這一權利我想仍應該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的幸福或不幸,從來就不該是別人來判斷的,從來就不該是“你以為的幸福”。
“快樂的瘋子”這個形象最初是誰設計的已無籍可考,但普羅大眾對瘋子的態度一直以來都是“鄙夷”到“同情”的集合。有沒有人覺得瘋子很幸福很值得羨慕?一位家財萬貫的富翁脫去衣服,赤腳跟著瘋子一起跳躍時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快樂。這些情感在他贏得第一桶金時沒有,在他購置第一幢別墅時沒有,在他左擁右抱名利雙收時也沒有。我們誰還會說這個富翁就一定比瘋子幸福?
社會發展得太快了,一沓鈔票打得幸福暈頭轉向,惹了一身銅臭,忘卻了它本來的模樣。我們開始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同時也接收著他人的猜測和無情的“加冕”。我們的幸福或不幸漸漸變成了別人的東西,這種絕對主觀的感覺全然泯滅了它自由的主觀性,我們都“被幸福著”。
羅素先生也曾世俗地認為挑山工何其不幸,但當他看到工人談笑自喜的神情時頓悟了這個道理。今天的我們走的恰恰就是羅素那條山路,身邊往來的挑山工一次次向我們展現他們的幸福時,我們卻選擇無禮。我們堅持用自己的幸福觀去套在他人身上,一不小心連自己的幸福也失去了。
人說人生最痛苦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說最痛苦的是明明擁有卻不知道。當我們忙著評判他人是否幸福時,先握緊評判自己的權利。
我們的幸福從來就不是“你以為的幸福”,我們追求的是“我以為的幸福”。當我們覺得自己幸福時,幸福才能回到它本真的狀態。
“我很幸福”從來就不是一個被動句。
評點紀勇
作者的思路非常開闊,思維非常敏捷。圍繞“幸福觀”來展開立意,思緒卻一下子就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了,顯得更為吸引人,也就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一些媒體或者某些部門熱衷于評選“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其初衷如果在于推進,這也許并不是壞事,但是,對相當一些市民來說,如果并不認可我們“具有幸福感”,那就值得反思了。作者眼光很敏銳,文章的思想深刻,語言也比較犀利。
上一篇:對愛情順其自然的說說匯總5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