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優秀散文
問世間情為何物?這是一個古老而嚴肅的問題,很難有人把它搞得明白說個清楚。從古至今,愛情一直是人們不斷探索的問題,可結果卻讓你總像走進了一座迷宮,始終找不到出口。一個情字把每個男女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一個情字讓人間充滿了溫馨、悲壯與分離,一個情字在人間演繹了多少個動人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民間故事告訴我們:愛情是一股力量,這力量甚至無堅不摧。
“牛郎織女”、“許仙與白娘子”的民間傳說則告訴我們:愛情是一種悲壯,這種悲壯可以驚天地泣鬼神。而“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故事以及“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又告訴我們:愛情是彼此生死相許的一種承諾,一旦不能同生就要共死。可“愛斯美臘達與卡西莫多”的一幕告訴我們:愛情是彼此心靈上的融合,是雙方最崇高的友誼,是不求回報的無私奉獻。然而現實中到底有多少漂亮的“愛斯美臘達”愿意嫁給丑男“卡西莫多”與之共度一生呢?
問世間情為何物?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沒人能解釋得清愛情究竟是什么。愛一個人往往不需要理由,愛上一個人也許只需一分鐘,當你在不經意的回眸中,彼此對視的一剎那,世界只剩下你們兩個,或許愛情這就已經降臨。世間之物,唯情難解,說不清道不明;也只有愛情最為悲壯,可以彼此為相愛的人上刀山下火海;在人類的情感中,也只有男女的愛與恨最為強烈。情越深人易傷,恨大抵都是由愛而生,愛你愛到骨子里,恨你恨到殺死你。無論是上層還是平民,都無法擺脫男女情感的困擾,難以走出情感的圍墻。楊貴妃被唐明皇賜予白綾,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后投江自盡,戴妃的香消玉殞,這似乎預示著真愛往往都是以感人的情節出現,最終卻總是以悲劇的形式來結束。
問世間情為何物?這一句,問倒了世間無數癡男怨女,多少人一生為此感慨徘徊,又有誰能給出一個最佳的答案?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和表妹唐婉感情篤深,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后相敬如賓。但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遭到了棒打鴛鴦,雖歷經曲折,終歸也只是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從陸游的“錯錯錯”、“莫莫莫”之蹉嘆無望與唐婉的“難難難”、“瞞瞞瞞”之幽怨悲戚的感人詩篇里,給后人留下了千古一恨的絕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剪不斷理還亂,拂不去的千絲萬縷。問世間情為何物?什么是愛情,什么是愛情的真諦?在我看,愛情,猶如高山上流下來的一股激流,用任何利劍都很難把它斬斷;愛情,猶如冬天里的一縷陽光,寒冷時刻它將給你帶來無比溫暖;愛情,是男女情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愛情,是心靈的彼此交融與精神享受。在悲壯的歲月里,愛情需要生死相許;在漫長的歲月里,愛情需要風雨長伴;在艱難的困境中,愛情需要無私奉獻;在挫折的糾結中,愛情需要心靈融合。也許,這些就是愛情的最好答案與愛情的真諦吧。
優秀散文
篇一:冬陽的啟示
冬天的太陽似乎有些懶惰,睡眠不足一樣,掛著一圈橘黃的光暈,蹣跚地在旅途中奔波著,只在飄零的落葉中、沒有消融的積雪上,灑下一束束淡淡的光線和溫暖。
冬陽在人們的腦海中,似乎搖搖晃晃、飄飄乎乎,是一個在朔風吹動下搖擺不定的馬燈,有時又被朔風吹斷了系著它的繩,不知飄落到了什么地方。但它卻始終在人們心中懸掛著,記得在兒時,每至大雪紛飛的早晨,就能聽到喘著粗氣的爺爺的呼呵:“這天,什么時候才能晴呀!”,我就知道爺爺是在期盼那個暖暖的冬陽了。每當大雪初霽的日子,爺爺就搬著一個小馬凳,懷揣一個長長的煙柄,倚墻勾頭而坐,似在享受太陽的溫暖,又似在與靜靜的太陽娓娓交心,也像是在參禪打坐,那份陽光,那份溫暖,爺爺那份在陽光下的慈祥,從兒時至今一直伴在心頭,溫暖在胸懷。
冬陽的溫暖是淡淡的,但淡淡中也蘊含一種美麗。在雪后天氣放晴的日子,我常常會駐足到野外,這時晴朗的陽光普灑在柔曼的雪原上,寂靜,無形,有一種冰清玉潔的凈化心靈的潔白,有一種雪與陽光交織而成的妖嬈的魅力。而在回去的路邊和村里,你會聽到打雪仗孩子們的嬉鬧聲,飄灑的雪團甩在墻上,灑在孩子們的臉上,無意間落到了枝柯上,驚飛了蜷縮而出的鳥們,嘻嘻哈哈,唧唧喳喳,儼然一幅美麗的冬暖圖。
這種溫暖、美麗在人們心中積淀已久,在漫漫的歷史中似乎觸手可及。“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幽幽的羌管中吹奏著一種期盼的凄涼和美麗,是幽?是怨?;“煙霏霏,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雪中有著冷,也透著香,是一種雪香!同時更有一種渴盼,“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
是呵,人們盼望春天,就是盼望陽光和溫暖。其實只要心中有了溫暖和美麗,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我們亦有一種與大自然天道的和諧,愿我們帶著這份渴盼和憧憬,去迎接更為美麗的新春、新年吧!
篇二:夜琴聲
蕭殺寒冬的世界是凄涼的,楓葉飄落,蟲蟻隱歿,連晚霞都走的那么急匆匆,生怕被冰刀雪刃傷了腳。
人已散盡,夜已深。仿佛中有一股悠悠的琴聲婉轉耳畔。琴聲過處,心靈隱隱悸動。身體就像失了竅的靈魂,只披了件長衫,便向著琴聲追逐而去。四野寂靜,靜的可怕,讓人有點喘不過氣來。潑墨的夜空,淡淡的月光,只聽得陣陣陰風拂動著青衫嗖嗖作響,但忘卻了寒意。此時的夜晚是屬于我一個人的,可眼睛卻不能恣意妄為,只有思緒是肆無忌憚的。聽著月亮和星星的呢喃,步履蹣跚地漫步在熟悉的小道上,古青的板磚,此時也看不到一絲歲月的痕跡,也許是滾滾紅塵滌蕩了所有的塵埃吧。
借著月光,拾起一片飄零的葉,平放于掌心,斑斑點點,有點殘垣斷壁的感覺,就像手中捧著一杯沙漏,只是這沙漏已停止了活躍。自己的思緒也凝固在這靜止的沙漏中了。
突然有一種期盼,希翼能聽到一曲高山流水,踏著那飄逸的彩云,游歷山水,只是不知撫琴者何處有……
努力地想找點什么來喚醒這沉睡的天空,可又怕驚醒了這貪睡的花兒,姑且靜候黎明的到來吧!
不覺已繞進了家門,浮動的心又歸于平靜,可依舊無心睡眠。琴聲漸起,淡淡的`憂淡淡的愁,化作一縷青煙縈繞房梁,再回首,笑傳醉夢中。
篇三:夢后的早晨
有些事情的評價,說不清對錯
有些事情的發生,說不出理由
迎著明麗陽光出門的時候,天空藍得讓人心曠神怡。清晰的山的拋物線畫出嫵媚,沒有負擔的與藍天相接。
我看到你從矮房后面走過來了。
假如你朝我這邊張望,會看到我正在石板路上朝你這里跑來,但你低著頭。這使我不解。昨晚我們分別,你還那樣的繾綣不舍,說:我們搭了一座橋——我的夢里有你;你的夢里要有我!難道那座橋被沉沉的夜壓垮了?你的夢沒有了通道,把我丟失了?盡管是這樣又怕什么呢?見到我,你不喜形于色,也可以憂愁滿面,跑到我跟前說:好可怕,或者說:好擔心!
跟我說啊!我會告訴你:那只是夢。我們是現實的!
可你的這種表現很傷我的情緒。
但我可是有理由說沒有看到你,因為有隱約的樹遮擋。
再假如,你記得昨晚你的溫情,你描繪的玫瑰色的未來,你昵我,非要我說那三個字。你說:你說幾遍,我就甜幾遍。她在我的心里跑不掉,而且味道越釀越濃……
實際上,你只要快速走十步,當我跑過長滿嫩黃植物的圓壇時,我們就會相遇。
當我跑過,我感覺我們相距十步。
為什么?要我等你?
我那高傲的心膨脹了,我挺起胸跑過,沒有回頭。
廣場有長方形的石板鋪成的南北跑道,中間植有高高低低的針葉松或者不知名的一墩墩修剪整齊的灌木,當我拐彎時,還是忍不住想假裝不經意的回頭,看看你,但看不到了。
由于我在你的前面,你當然的看到了我。
假如你逆向走來,我們就會在廣場的中心段相遇。
還是昨晚,你依偎著我,喃喃地說:你看,天,好藍喲!有迷人的星星;海,好綠喲!有白帆遠航。在海天一線的地方,好像有許多云山變幻出美麗的故事……我知道天不是藍,海不是綠,但你完全沉浸在那種幻覺般奇妙的境界了,我感覺你漸漸地要想睡去。
可是,當我轉過一圈,看到你正慢慢的向北走。
我能不懊惱嗎?
難道你心靈的天空一夜間長滿了憂郁的陰云?你的心海騰起了無名的波濤?遙遠處已經不是一片森林,而是枯寂的沙漠?
我討厭你這種冷淡。
你不要試圖考驗我!
仿佛我的靈魂在高空為我做出了決定:
于是我從矮松后面的小徑轉向了通往小山的路。我消失在早晨清爽的濃綠了。
其實我在想著你,想你種種的好。想你純真的一本正經;想你稚嫩的世故;想你傻傻的軟言款語;想你不時的微笑和無緣無故的憂愁的模樣;想你輕輕為我唱歌時的那種投入;想你曾站在這山的最高點有些調皮和夸張地高喊:我來了!想你給我信說:我們是兩朵碰撞后融為一體的云!是精神的物體與影子!想你……想你此時的心湖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山頂的亭子在陽光里安詳的沉思。
有一對鳥追逐著從我這里朝你的方向俯沖去了。由于農歷的月初,不會有銀色的透明彎月掛在西天。
我傲慢的心開始動搖,接著就無情的批判自己的任性。有些基督信徒的虔誠悔過,于是惴惴不安起來。
有個漂亮女孩在我對面不遠處做柔軟體操,眼睛卻盯著我,像要解剖我的靈魂。
于是我決定回去。
這時的天空起了變化,不知從哪里來的灰云漸漸要把天空封閉。風有些微微的涼。
在我回去必經的路上,我老遠就看到你很憂郁的站在一棵楓樹下。
我沒有理由不理你。我向你走過去。
云中露出那片藍天,剛巧太陽就在那里,我感到陽光明媚而溫暖。
優秀散文:愛上散文
中學時期,年少無知,多愁善感,對未來充滿了好奇和展望。因此,喜歡讀些朦朧詩,偶爾也詩興大發,小詩一首,卻連自己都不知所云。
當兵之后,工作關系,喜歡研究軍事,看軍事文章,偶爾也寫一篇所謂的軍事論文,把自己的想法付之筆端。
近來,突然發現自己愛上了散文。可能是年齡的關系吧?人過不惑,喜歡回首往事,感悟人生。現在每天都要抽空讀幾篇散文,如饑似渴。每每讀到一篇好的'散文,尤其是哲理美文,有如甘之若飴,愛不釋手,百讀不厭。不僅愛讀散文,更愛看配樂朗誦視頻,那優美的旋律、精美的畫面,配上朗誦者富有磁性、情感的演繹,會把你帶到意境中去,仿佛你就是劇中角、篇中人,如癡如醉,比起看一部電影大片有趣多了。也愛收集散文,每天都要從網上找幾篇經典散文,編輯之后放在博客里,慢慢品味。并且開始寫散文,最近就寫了兩篇,一下子仿佛腦子開竅,干涸的思緒有如漲潮的海水,涌出那么多想寫的東西來。
散文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它集小說、雜文、詩歌于一身,有時有小說精彩的情節,有時有雜文深邃的思想,有時有詩歌優美的意境。有時敘,有時議,有時又敘中帶議,形式自由靈活,不受限制,任由發揮。
讀一篇經典散文,有如收藏家收集到一件稀世珍寶,美食家品嘗到一份精致美食,服裝師穿上一套精美時裝。讓人有一種愛不釋手,回味無窮之感。
前段時間讀一篇關于散文的評論,說散文最能體現一個作家的功底,細細品味,發現確實如此。
散文一般短小精悍,最適合我這種沒有耐心,心浮氣躁之人了,既可吸取營養,又可調節性情。
優秀散文:生命與散文
生命是一種延續的載體。請不要誤會,它不是佛經所講的輪回重現。
我想,在文字沒有出現之前,人們應該把所見所聞積于心,敏于思,幻于野。也許思維的局限因沒有語言的明確意識而狂燥不安,抑郁難忍。習慣于聲音的溝通行為,會在聲調上辨別掌握。我們不難知道語音的驅使力量,以及一種聲音的感召力的重要意義。
從文字能正常疏導意識開始,音義的表象漸漸進入語言的空間。不同角度的思維表達均可在文字里辨別。人類文明便從這里起步,走進陌生展現自己的思想。生命從記錄行為開始,散文便悄然誕生,伴隨延續著的載體度過一個個春夏秋冬。
從文字里我們已經知道散文存在的時空領域。若空氣和水一樣重要滋養所有的生命蓬勃旺盛。隨字音語義的精選妙運,隨生存領域的拓展開發,音聲義變化位置充當需要的角色。文字從表象到理性,從粗俗到優雅,一路運載人的思維展現自己的無限功能。而人也把文字當成生命旺盛的朋友,交流運用,在不同領域升華自己的才能。
文字的功能是因需要而構建體系的。燦爛的散文天空,因前人記錄的遺留,讓我們欣賞到各種不同的聲音。一字一義惜墨如金,讓我們的思維濃縮到一種局限的空間體驗意境,一字多音多義把我們的意識泛化,讓我們很難把握意識的準確含義。讀經書講文理,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解釋標準。如一個故事流傳千年,幾乎人人耳熟能詳,而領悟的意境不盡相同一樣。
生命是在閱讀和思考中度過的。雖然散文是所有文學的.一種形式,因形散景活,句意短精,交流方便而深受人們的鐘愛。它的特點是把意識集中使用,快速傳遞需要的信號,達到明確目的的可能。且看經書寶典,從問答形式的隱意精選,到詩歌辭賦的寄興鑒賞,都是高雅的思維運籌,是特殊場所的點綴裝飾,很難體現在正常的交往中。再想用意境構思的小說形式,雖說虛構的氣氛不乏真實的影子,可幻思幻憂的邏輯形象畢竟與現實有相當的距離。于是一種接近口語的白話散文應用而生,跟隨所有人的意識,體現在表達的需要中,是那樣的悠然安祥和超凡拓拔。
從我們能耳濡目染開始,大人們就用簡短的語言傳遞一種知識;從我們能聽懂故事開始,希望自己能學貫中西,滿腹經倫;當我們的思維被現實拖的精疲力竭時,我們的意識會幻化成多彩夢境安慰自己的生命。從需要到欣賞,從欣賞到淡化慢慢撫平生命的激情,從多種角度感悟這個世界給自己的啟發,不由自主地拿起手中的筆,感覺內心存在了好多好久,抒發一下也成了正常的需要。
閱讀別人的作品,其實在思考我們自己。一篇篇美文從我們視線飛過時,幾乎每篇都存在我們自身的影子,與自己交流,與心靈碰撞,生命的激情謂然起伏不定。可以說每個人的體驗都是一片天,都有自己非常鐘愛的風景遺留。奉獻給大家是一份心境展露,思維呈現,我們跟著意境不斷會化千彩夢幻,深化心靈的朦朧和困惑。可以說,生命的表面現象是用文字的傳遞的功能變化的,生命的深層含義還是由文意的潛在力量影響的。我們的生命始終行走在文字的嘲笑之中,而我們鐘愛它的理由,是希望它能盡顯我們每個人的精神風采。
生命離不開散文的影子。我們每天讓它影響自己改變自己,讓生命的色彩更亮更鮮艷。可是散文是在我們的行為里行走的,容不得撒慌和欺騙。自己的生存軌跡和活動空間注定了自己抒寫散文的色彩亮度。
上一篇:沒有人會對你好的說說集合9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