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籬下的心情隨筆
寄人籬下,這個詞是貶義詞,我卻感覺這個詞有著傷痛的刺,經常在我們背后刺痛我們。
當我出去找工作的時候,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大家對咱也是冷落冰霜,真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我以為換一種方式可以得到緩和,于是我去旅游,當我雙腳落地,真真切切的落在另一個陌生的環境時,那種感覺馬上撲了上來。瞬間感覺到很失落,甚至有些失望,還好我立刻調整心態。
這種感覺,我們到處都會有,到處都會遇到。當然目前除了“海底撈”,海底撈給你的感覺不是服務,而是家的感覺,所有的服務員都不把你當客人,都把你當家人來對待、侍候。
為什么“海底撈”這么火?因為她給別人給不了的,滿足了客人的需求。
社會進步這么快,大家都拔不出時間停下來好好享受生活、享受家庭的溫暖,又有多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你去東莞逛逛,小姐多半都是農村人,難道她們不想逆襲嗎?她們也想,但是她們的出生、她們的生活、她們的家教跟不上快速前進的社會。
家教很重要,農村人教出來的孩子都差不多,基本上很少有個例,但是有,只是很少。至少比我們年長的長輩都沒有逆襲成功,你別拿村里頭那幾個做生意的舉出來。
但是他們是真的有點積蓄,或者說他們都貸款,然后拖延,把賺來的錢都存到另一張卡去,只要每年交點利息就行。
村里頭做生意的,誰沒有貸款?
都是跟親戚朋友借遍了,最后才貸款的,當然這并不可恥,他們能做起來,這是他們的本事,他們是有能力的。
但是除了這群做生意的,又有幾個不上班還能維持多久?你在家里啥都不干,呆上兩年試試?
年輕的時候,都往外面跑,拼命的攢錢,攢錢干嘛?
我們都是防老的,誰說的養兒防老呀?
我們這就不成立,當然女孩更靠不住。
兒子長大,把你的積蓄折騰光了,娶個媳婦,還三天兩頭的吵架,稍微理智一點的女人不直接把您老人家趕出家門,但是她會讓你們受不了,自然你們就會搬走。
那么房子呢?是您爺老給建的,但是人家不看你的功勞,只看利益。如果你沒有工資,天天好吃懶做,兒媳不會縱容你多時的,趕你那是遲早的事。
如果你還有工資,那么人家有可能對您特別好,或對您忽冷忽熱,反正你的錢就只給他們,肥水不流外人田。
你再努力,到頭來,還是遭遇一樣的代價,人家不看你的過去,不看你的功勞,只在乎今天你還能給他們帶去什么價值?
一般的鄉下人都有這樣的愛好,也有孝順的孩子,只是比例小得幾乎看不到。
從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選擇父母很重要,也就是說,你投胎的時候,一定要選一個優秀的父母。
潛臺詞是啥?
你要做一個優秀的父母,連你自己都整天無所事事,渾渾噩噩,抱著電視看韓劇,那么你害的不是你自己,而是把孩子也給害了,給他一個不成熟的環境,一個陽光照不到的家庭。
要改變下一代,我們先改變自己,只有自己長大起來,后代才會站在我們的肩膀上,才能站得比別人高。如果你自己都營養不良,四肢不健全,怎么讓咱們的孩子比別人高?
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點,也就是說,你的孩子是直接站在你頭上的。
我們現在慣用的教育方式還是打、罵、嚇唬,他才多大?小小一個就被你嚇破了膽,從小就被你打著長大,被你罵著前行。你能指望他長大后會如何?也許逆襲了,蛻變了,但是他是看不起你們的,也可能會影響他的下一代。如果逆襲不成功,那么恭喜你,你成功了,因為你孩子的生活就是你想要給他的生活。
因為他從小就被你握在手掌心,他只能按照你的路線前進,他的高度也就是在你的跑道上。
有好也有壞。
為什么呢?
因為你在給他規劃人生,那么他的人生就是你規劃的跑道。如果他對跑步感興趣,同時也有天賦,那么他一定會成功。那如果他喜歡游泳,喜歡打高爾夫,他也有天賦,但是你不讓他打,非要他跑步,那么他就會心不在焉,再努力也跑不過劉翔。
要是他有強壯的體魄,而且也喜歡運動,如果你非要他去打高爾夫,再怎么努力也打不過老虎伍茲,人家有天賦,你只是拿耐性和體力跟人家比天賦。
作為父母,別把孩子的翅膀剪斷,他要飛就該讓他飛起來,何必要在地上爬呢?不僅累,而且還很臟。
每個孩子都是有天賦的,只是每個孩子的天賦不同,我們只要給其指路,給其幫助,伸出我們的援手即可。
倒回來說,我們也有同樣的翅膀,我們也可以飛,只是我們從來都沒有飛起來,甚至我們的翅膀都已僵硬。早失去了知覺,早肌肉萎縮。
但是我們還能跑,所以我們不要當一個守株待兔的農民,我們何不去打獵?為何要守著那份意外的收獲呢?
父母是個艱難的角色,我們都是成年人,就該做點成熟的事。
看著別人,看著同學都搬到城里去了,開上了轎車,可是咱們還在農村里,還是走不出去。多半不是我們自己的原因,我們也很努力,只是用力的方向錯了。多半是我們的父母,他們沒有給我們指路,他們沒有給我們留下翅膀,他們沒有帶我們飛過。
當然,我不是在責怪父母,而是怪自己,怪自己投胎的方位出錯,難怪我的'數學那么差,原來是有原因的?
那我的英語也那么差,怎么解釋?難道也是方位的問題?那物理、化學呢?又怎么解釋?如果歷史是因為我沒有生活在古代,所以成績不好,這可以說得過去。那么地理呢?難道是我走的路不夠多嗎?
也許我懂了,也許我不想懂,也許我還真不懂。
但我覺得,我們是生活的,而不是生存,生存那個年代已經過去,只要不斷的進步,我們會過上生活,遲早會擺脫生存的。
生活是啥?
就是我們嘴邊上經常滑出來的小康,而生存呢?還是溫飽的那個年代。
試想,我們連溫飽都還沒有擺脫,更談不上小康。我們想買件羽絨服都要打量半天,還要算賬,能以最少的錢買下來,砍價都砍半天,就為了那五塊錢。
吃飯吃的啥?
去建筑工地看看,那些工人打開水龍頭,往碗里灌水,攪著米飯,就那樣吃了,菜他們才顧不上呢,那菜比水難吃。我去工地扛過木頭,我知道他們是怎么生活的。
讀書那會兒,出去打工那會兒,咱們連早餐、宵夜都不舍得吃,整個人瘦得不忍直視。現在還有很多這樣的人,不舍得吃早餐,不舍得吃宵夜的人,多著呢。
是他們真不舍得吃嗎?是生活壓力太大了,根本沒錢吃。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溫飽?或許我理解錯了,我沒有理解溫飽是啥意思。
要想擺脫這樣的命運,我們只有靠自己,任何人都幫不了我們,即使給你一堆錢你都不知道怎么花,當然也不會有人給你。
也就是說,你現在的工資,就是你的能力,老板給的工資就是你創造的價值,有可能還低,誰能確定你做出來的產品一定合格?何況人家又沒有全部檢查,只是抽查。
你用心了,人家看得到,不要擺弄小聰明,人家都能當老板,你以為人家比你差?要不然呢?
當老板的人是你,而不是人家。
我這么說,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愛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好,認真做,用心做,會有人看到,用心的人是不會多余的,遲早都會被發現,被重用。
生活是啥?生活就是要自己一步一步去經歷,一磚一瓦蓋起來,哪有什么運氣?別人的努力,別人的付出你只是看不到而已。
不僅要選一個能跟自己同步的人,還要有上進心,選對象時,笑很重要,愛最重要。
一個有愛心的人,不會被社會冷落的,總會有那么一些人在關注著他們值得關注的人。
寄人籬下生活隨筆
被大奶奶收留,中途又被放棄收留的小葉姐妹,跌跌撞撞過完一個學期。期間,難免有一些不曾為外人道的酸甜苦辣,艱難險阻,不知不覺也安然度過。時間天然就是一個妙手回春的醫生,再多創傷和苦楚,總會在時光流逝中慢慢痊愈。
日子,總要一如既往地過;傷痛,也總要悄無聲息地抹平。
轉眼,迎來暑假,又堅持了一個學期。
每一個長假,都是一場肆無忌憚的狂歡運動。在這個運動里,你不用擔心一日三餐,也不用害怕天黑,哪怕天塌下來,第一個被砸的也不是你。
有人會是一把保護傘,亮亮堂堂地給你撐起一片天空,風來了,吹不到你;雨下了,也淋不到你;你躲在傘下,肆意游玩,任意歌唱,無憂無慮,暢想明天。
也許,在小葉姐妹眼中,外公外婆就是那把傘,能給她們遮風擋雨,如同溫暖的避風港灣。在外婆家,她們不用上山拾柴,不用自己煮飯,不用睡到半夜,突然嚷道,要起床,要煮飯了嗎?當然,也不用為明天吃什么而發愁……
外公也算“吃國家糧”的人,生活雖然不算富裕,但也還算滋潤,沒有太多物質需求,吃飽穿暖,足矣;沒有繁重的農活,家務事也不多,閑著沒事,倒騰菜園里的蔬菜,看看書,讀讀報,日子過得倒也閑適。
有可口的飯菜,外婆的叮嚀,外公的故事,沒有寒冷,沒有饑餓,這就是兩姐妹夢想中的生活。
可是,再堅固的傘,遇到狂風驟雨,也有可能被吹倒。
是的,生活雖然美好,但這里卻不是她們的家,她們只是一個客人,偶爾在放假的時候寄居在外婆家的客人。人家林黛玉居住在姥姥家,可以一直住下去,直到嫁人,還有丫鬟伺候,盡管這樣,她還常常感嘆,寄人籬下,身世可憐。
小葉姐妹住在外婆家,別說長期居住,作為客人,多居住幾日,都會給外婆惹來麻煩。
外公外婆當然希望外孫女在他家多呆一陣,過段時間,女兒回就來了,無非多抓一把米,多做一口菜,多費一些口舌,兩個孩子也算聽話。
可是,有人卻不樂意了。
隔壁舅媽的臉拉得越來越長,臉色也越來越難看,在她們興高采烈到達外婆家的第一天,舅媽的臉色就沒有好看過,好像來了兩個小敵人,充滿了對抗。
等她們屁顛屁顛地跑去叫:“舅舅、舅媽!”時,人家臉上明晃晃寫著幾個大大的字——不高興,極不情愿地應付了幾個字“來了啊!”,除卻這幾個字,毫無下文。
還是孩子的她們并沒有覺察到,有什么不同,依然興高采烈地講著家鄉的趣事,還有大奶奶、大爺爺的情況。
為什么會講大爺爺、大奶奶呢,原因很簡單,大爺爺大奶奶是舅媽的父母,也就是說,眼前這個女人,既是小葉的舅媽,也是小葉的姑姑,當然,只是堂姑。進一步解釋,舅舅是小葉媽媽的哥哥——親哥哥;舅媽則是小葉爸爸的堂姐,完全算得上親上加親。
親上加親,這是好事,再怎么著,在娘家算親人,在夫家也算親人,兩邊都是親人,該十分熱情,分外高興才對。事實并不如此,甚至恰恰相反,舅媽不僅對她們的到來沒有半點高興和親近,反而,如對待外來侵略者一般,虎視眈眈地看著她們,生怕這兩個丫頭在自己婆婆家呆很久。
事情該怎么解釋?
小葉外婆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兒子分處不同地方,大兒子在城里,二兒子在隔壁大隊,隔得也不遠;這最小的兒子,就在眼前,隔著一道墻。眼皮子底下多好,生病了,哪里摔了,痛了,剛好眼前就有個人使喚和照顧。
只能說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俗話說,遠香近臭,隔得遠的孩子常常來看望,問候父母;這隔得近的兒子,倒常常聽老婆的枕邊風,時不時給父母找麻煩。
什么?你們把好吃的都給外孫女吃了,連自己的孫子都沒得吃,天理何在?難道以后你們指望你女兒回來給你養老嗎?
天底下,爺爺奶奶的職責本來就應該帶孫子孫女,哪能吃飽了,撐著沒事,去帶外孫女呢,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都是別人家的人,更別提外孫女了!
……
小舅媽一臉的不屑,逢人就憤憤不平地控訴自己的婆婆,無非是——放著自己的孫子不帶,去管別人家的孩子,吃里扒外!
天地明鑒,外公外婆一家的生活完全靠外公那點用鮮血換來的退休金,雖然,不太豐厚,但養活兩個老人,不在話下。倒是兒子兒媳還常常眼紅這點退休金,恨不得老人家省吃儉用,把多余的工資補貼他們。
外公見過大世面,讀過不少書,也懂得很多道理,才不會這么俗套地認為:以后靠兒子養老送終,現在什么事都得聽兒子的,討好兒子。
不,那一套所謂的傳統定論都丟到河里去吧,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現在我還年輕,身體還行,都沒見你怎么盡孝道,還能指望等我病重,臥床的那一天,你突然良心發現,大發慈悲么?
要活就活在當下,要靠,也只能靠自己。
外公活得開朗而豁達,外婆就沒有這么豁達寬廣的胸襟,常常被舅媽幾句指桑罵槐,明槍暗箭的話,嗆得又急又氣,怒火中燒,卻又不知如何應對。
話說,小葉舅媽著實不是一盞省油的'燈。眼看著,兩姐妹在外婆家好吃好喝,還不用干活,心里那個氣啊,直沖云霄,眼睛鼓成一團火,嘴巴掛得上幾個大油瓶,就連說出來的話,都帶著濃濃的酸味:這兩姐妹怎么還不回去,要在這邊呆多久,這不是明晃晃從我們手中爭奪利益嗎?
舅媽為什么這么生氣,這么惱怒呢。因為,在舅媽眼中,小葉姐妹吃的飯,住的房子,不是她們外婆家的,而是她家的。若是這兩姐妹沒有來,現在吃在她們嘴里的那份飯菜早就吃到她家孩子的肚子里;老人家給予兩個丫頭的關懷和愛戴,本應該也轉移到自己孩子身上。不管是婆婆家的還是她家的,在她看來,歸根結底,都是她家的。
當然,舅媽也不會如此明目張膽、大張旗鼓地說:“你們吃了你們外婆的飯菜,如同吃了我家飯菜一般,你們得省著點!”雖然,這樣的話,沒有說出口,但舅媽嘴里吐出來的閑言碎語,無非傳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外公外婆都是極開明的人,一直覺得,女兒和兒子一樣,外孫和孫子也一樣,能照顧兒子家的孩子,那也能照顧女兒家的孩子,他們之間,有必要分得這么清楚嗎?手心手背都是肉,看到誰都哭,做長輩的,心里都難道。
眼看著外婆夾在中間受氣,兩姐妹也很難過,該怎樣做可以緩解這樣的局面呢?
唯一干脆利落,能平息舅媽怒火的辦法——大概是離開,可是,自己明明在外婆家,又不在她家,為什么要離開呢?除非外公外婆干我們走,否則,我們才不走!兩姐妹也是倔強的角色,偏偏要跟舅媽來一個巔峰對決。
毫無疑問,巔峰對決的結果——以兩姐妹的失敗而告終。
當外婆懷著歉意,把兩姐妹叫道身旁,小葉就預感到事情不妙。外婆這張臉似曾相識,想起來,那個曾經信誓旦旦答應媽媽要照顧她們兩姐妹的大奶奶就有這樣一副面孔——一樣的滿懷歉意,一樣的身不由己,無可奈何。
“孩子,你們還是回去吧,你舅媽說話太難聽了,我實在受不了了,我也知道你們兩個是無辜的,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呢,明知道那個女人是故意氣我,故意要趕你們走,我也實在沒辦法,為圖耳根清凈,只能委屈你們兩個了。”外婆說著,說著,眼睛紅了。
“對不起,外婆,給你帶來麻煩了,我們等下就離開,回自己的家。”盡管不舍,但兩姐妹還是堅強地決定離開。
兩個黃毛丫頭,還想跟我斗,你們也太嫩了!看著兩個丫頭哭喪著臉,默默離開的場景,不遠處的小舅媽終于露出得意的笑。
這樣的場景或許不只一次,小姐妹早就品嘗了人間冷暖,人情世故,慢慢也懂得了什么叫委曲求全,什么叫身不由己。
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愿意、你樂意,你希望,就能實現,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條件,才能實現。
第二年,整個學期,盡管期間遭遇大奶奶的變卦,遭遇村子里恐怖的死亡事件,兩姐妹都不曾去外婆家尋求幫助。因為她們知道,就算外婆想幫她們,想照顧她們,中間隔著一個小氣而心胸狹窄的小舅媽,什么都沒法實現,所有一切還得靠自己,默默承受,不曾退卻。
寄人籬下近義詞
寄人籬下的近義詞:
俯仰由人、仰人鼻息、依人作嫁、依人籬下
寄人籬下的近義詞詳細信息:
fuyangyouren
【第1句】:俯仰由人
示例:但是他如今看來比以前更不必俯仰由人了。蘇特別不愿意成他的累贅,她能幫他忙的也只能在這方面插得上手。
yangrenbixi
【第2句】:仰人鼻息
示例:這類計劃,當然得在華盛頓削減預算壓縮機構的'政策背景下仰人鼻息。
yirenzuojia
【第3句】:依人作嫁
暫無關于依人作嫁的示例或者釋義信息,歡迎您的補充。
yirenlixia
【第4句】:依人籬下
示例:依人籬下的出處是:《南史·張融傳》:“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
寄人籬下拼音和解釋:
(A)、詞語寄人籬下的拼音:jirenlixia;
(B)、詞語寄人籬下的解釋:依附于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成語故事:寄人籬下
導語:在漢語中,很大一部分成語都來源于古代的故事或者典故。這些成語故事或者典故不僅能幫助我們了解歷史,還能讓我們正確認識和使用成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語故事寄人籬下,歡迎大家閱讀!
成語故事:寄人籬下
【拼音】jìrénlíxià
【典故】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 《南史·張融傳》
【釋義】寄:依附。依附于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依附別人
【近義詞】仰人鼻息、寄人檐下、寄人門下
【反義詞】獨立自主
【同韻詞】鸞輿鳳駕、經營擘劃、云泥之差、掎挈司詐、知小謀大、南艤北駕、半間不界、真人面前不說假話、食古不化、眉目如畫、......
【成語故事】南齊讀書人張融生性怪僻,行動舉止奇特。皇帝蕭道成特別喜歡他,常與他討論文學及書法方面的問題。他對蕭道成評價他的書法沒有王羲之的法度很不滿,他認為做文章要學孔子刪編《詩》《書》一樣,不要學鳥雀寄居在人家的`籬笆下面
【成語示列】魯想到自己從前在山東省里的時候,雖靠姊夫的光當了文案,然而終是寄人籬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八回
上一篇:寫給兄弟的生日說說合集9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