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老鼠啃缸沿——不是瓷(詞)兒
【第2句】:大膽落墨,細心拾書。
【第3句】:六月里貼對子——還差得遠
【第4句】:吃過晚飯,媽媽看天色還早就去備課,可是沒備多久天就黑了。媽媽說:“怎么黑得這么快呀?我還沒備完一堂課呢!”爸爸說:“天黑做不久,天亮困不久。”(湖南·株洲)
【第5句】:【縣官不如現管】“縣官不如現管”其意不言自明。那么,這個“縣官”和“現管”各是指誰呢?此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源出有二。一說這個“縣官”是指天子。據地理學專家考證,上古時代的“縣”,指的是帝王所居之地,即王能(國都),以后又逐漸發展到泛指全國。如有一個詞叫“赤縣神州”,毛澤東有詩句“長夜難明赤縣天”。所以,古代的天子自然又稱為“縣官”。《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云:“庸知其盜買縣官器。”司馬貞解釋說:“縣官為天子也。所以謂國家為縣官者,《夏官》王能內即國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日縣官也。”因此,“縣官不如現管”的本義應該是:即使做了皇帝,在許多方面也不如掌握實權的地方官。二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天,縣衙門口貼出告示,說三月進行鄉試,金秋進行大考。不巧的是,縣太爺病了,無奈,只好把這個美差委托心腹縣主簿單淦。這個單淦是個地道的財迷。得到這個美差后,他就想方設法撈一把。再說準備應試的這些人,想通過給主簿送錢送禮的方式得到個一官半職。在這其間,單淦已經收到了不少財物禮金,但貪心不足的他仍不滿足。最后一天正要關門時,一個衙役報告說來了一個后生,要來應試。單淦非常高興,抓住這最后的機會再撈一把。可出乎意料的是來人身穿綢緞卻是個“鐵公雞”——一毛不拔。單淦怒由心生,便不搭理那個人了。那人也不示弱,問道:“老爺,今天難道不報名了嗎?”單淦冷笑一聲,說:“你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進廟不燒香,時間過了!”那人說:“我是……”。單淦一下子火冒三丈,吼道:“快回去吧,枉讀詩書不知禮,哪配應試?”說罷,轉身走了。原來那個身穿綢緞的人是縣太爺的小舅子,他沖到縣太爺家,把事情的本末說了一遍。縣太爺在病中有感而發,唉聲嘆氣地說:“真是縣官不如現管呀!”這句話不脛而走,迅速流傳開來,到今天仍在使用。
【第6句】:媽媽見爸爸出差回來抱了一臺錄音機,就問是從哪里弄來的,爸爸說是人家送的。媽媽聽了沒好氣地說:“你這個人說話,雞毛不雞毛,秤砣不秤砣的,沒有個輕重了。誰能這么舍財啊?”爸爸慢條斯理地說:“昨天,我給老劉的小賣部拉了幾趟貨,老同學了,咋好意思要錢呢?可人家非要送這個不可。”“喲,說了半天,這是面在羅里逛——都在里邊啦。”媽媽不以為然地說。(河南·正陽)
【第7句】:【漢子做事漢子當】見“好漢做事好漢當”。
【第8句】:【饅頭落地狗造化】(慣)造化:福氣,好運氣。諷刺人意外地得了好處。
【第9句】:我家的鬧鐘壞了,為了不耽誤上早自習,我纏著爸爸連夜去修。爸爸說:“慌啥呢?有雞叫天明,沒雞叫也天明。明天不誤你上早自習就是。”(河南·淮陽)
【第10句】:【三明治】“三明治”是“進口”貨,它來自英國,意思是“夾肉面包”,它是以人命名的食品。 “三明治”原來是大不列顛王國侯爵的封號,三明治侯爵的第四代約翰·蒙泰古是一個喜愛玩紙牌的貴族老爺,他一天到晚沉湎于紙牌之中,玩得廢寢忘食。有一天,已到了吃飯時間,他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好牌,就吩咐仆人把餐桌上的肉、香腸和面包片拿來,隨手將肉和香腸夾在兩片面包之間,一邊吃一邊玩紙牌。以后,這種用兩片面包夾肉或香腸的吃法就流傳開了,并以這位爵爺的封號來命名它。
【第11句】:【種禾得稻,敬老得寶】(諺)指種下禾苗,就會得到稻米;敬重老人,就能得到寶貴的處世經驗。
【第12句】:天鵝落到雞窩里——盛不下它
【第13句】:【冒涼腔】(慣)指說話冒失或不切實際。
【第14句】:【過了秤又過戥子】(慣)戥(deng)子:測量貴重物.品或某些藥品重量的小秤。比喻再三權衡、比較。 也作“過了秤又過尺”。
【第15句】:【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形容心跳急速。成語:忐忑 不安。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他這時心中十分煎熬,真 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第16句】:【天方夜譚】“天方夜譚”是用來比喻虛妄荒誕的言論。它來自阿拉伯古代民間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內容富于神話色彩。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島國,國王仙魯熱爾勤政愛民,人民勤勞,國泰民安。后來,由于王后的荒淫,使原本性情溫和的國王變得殘暴成性,把對王后的怨恨移到所有女人身上,處心積慮地對女人進行報復。他每晚要娶一個“新娘”,但第二天一早便把她殺掉。連續三年,百姓們都過著惶恐不安的生活,無奈之下紛紛帶著女兒遠走他鄉。一天,沒能為國王找到女人的宰相回到家中,愁眉不展。賢淑美麗、聰明過人的宰相女兒舍哈拉查德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為拯救全國婦女的悲慘命運,她說服父親,主動進宮去做國王的“新娘”。舍哈拉查德進宮當晚就給國王講故事,一直講到第二天早晨還沒講完,但故事卻恰好講到最吸引人的地方。國王還想往下聽,于是決定讓她活下來,等故事講完了再殺她也不遲。就這樣,一夜接著一夜,舍哈拉查德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講,一共講了一千零一夜,終于用真情感動了國王。國王仙魯熱爾不但沒有把她殺掉,還立她為后。從此這些故事流傳下來,被稱為《一千零一夜》,成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拉伯文學作品。這部作品的中譯名又叫《天方夜譚》。這個叫法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天方”是“天房”的訛傳,因為我國對阿拉伯的舊稱為“天房”,指麥加的克爾白廟;一說我國在明末稱阿拉伯為“天方國”。夜間講故事就稱為“天方夜譚”。
【第17句】:【名片】“名片”是交際時所用的向人介紹自己的長方形硬紙片,上面印著自己的姓名、職業、電話號碼等內容。’名片的歷史久遠,古已有之。早在漢代,人們就削竹為簡,將自己的姓名寫于竹簡上,這種寫有姓名的竹簡,當時叫“刺”。東漢蔡倫造紙后,才由竹“刺”改為紙寫,稱為“名紙”。據《留青雜札》載:“古者削竹以書姓名,故日刺。后以紙書,謂之名紙。”據《山堂肆考》中有這樣的記述:“名紙謂寫名于紙上也,今呼名帖。”“名紙”、“名帖”與“名片”已十分接近。名片在當前市場條件下很流行,上至官員、大型企業法人代表,下至收廢品的,都有名片在身,隨時準備贈人。
【第18句】:【明保曹操,暗保劉備】釋義:曹操: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東漢丞相,后來,其子建立魏國,追尊他為魏武帝。劉備:三國時蜀漢皇帝。明著保曹操,暗中卻保劉備。比喻人在這一方,卻暗中為另一方出力。例句:不妨來個假投降,“明保曹操,暗保劉備。”
【第19句】:【眼睛一睜,忙到熄燈】終日忙碌。《文匯報》( 1987,5,29): “我們現在有不少廠長、經理都是眼睛一睜,忙到熄燈。這 樣一來,用什么時間思考呢?”
【第20句】:【惡人先告狀】(諺)指惡人做了傷害別人的事,為轉移目標,洗脫自己的罪名,往往搶先告狀。也指人自身做了缺理事,反在人前制造輿論,指責別人。 也作“壞人先告狀”。
【第21句】:騎驢吃豆包——樂顛了餡
【第22句】:【兜肚斷了帶子——沒得絆】(歇)兜肚:護肚子的內衣,上下都有帶子束在身上。絆:纏束。指人不受約束了。一說“絆”諧“盼”,指沒有盼頭了。
【第23句】:兩個縣長摔跤——官倒
【第24句】:【 小巫見大巫】相差很大,比不上。成語:相形見絀。海外 陳若曦《二胡》:“美國有一天會出現水源危機,那將使得七 十年代的石油危機變成小巫見大巫了。”
【第25句】:【叫親了的娘,住親了的房】(諺)親娘越叫越親近,房子越住越親切。泛指人與人或人與物相伴時間長了,自然增長感情。
【第26句】:【貨賣一張皮,馬賣四只蹄】商品需要裝潢。商業圖書:“貨 賣一張皮,馬賣四只蹄。生意人在包裝上所花費的精力,卻 遠遠超過食品本身,簡直是本末顛倒。”
【第27句】:【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后用作中國的代稱。九州一詞起源于何處,最早見于金文《叔夷鐘銘》,說中國的疆域有九州。具體指哪幾州,眾說紛紜。一種采用《禹貢》的說法,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后,把天下分成九州,劃分的情況是:冀州(今山西、河北,遼寧);兗州(今河北、河南、山東交界部分);青州(今山東、遼寧東部);徐州(今山東南部、江蘇和安徽北部);荊州(今兩湖及江西西部);豫州(今河南、湖北北部);梁州(今陜西南部和四川);雍州(今陜西北部、中部和甘肅及其以西地方);揚州(今江蘇、安徽南部、江西東部)。 “九州”只是傳說中的行政區域而已,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既然它已在我國的文化史中沉淀下來,人們便以它泛指中國了。
【第28句】:【有錢常記無錢日】(諺)指有錢時必須常常記取沒錢時的困苦,只有如此,才能厲行節約,才能保持人在清貧中的種種美德。
【第29句】:興時的貍貓歡似虎,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新疆·巴里坤)
【第30句】:【官不大,僚不小】(慣)形容人職位雖不高,卻裝腔作勢,官氣十足。 也作“官兒不大,架子不小”。
【第31句】:【瞎貓抓耗子】(慣)比喻盲目行動。
【第32句】:班主任老師在班內講一位同學丟失東西一事時說:“沒做賊,心不驚;沒吃魚,口不腥。拿了別人東西的人,他不但坐不穩而且心也不安。”(河南·淮陽)
【第33句】:【文來文對,武來武對】(慣)比喻針鋒相對,用對方采取的手段來回擊對方。 也作“文來文對,武來武擋”。
【第34句】:農歷四月十八日晚飯后,我們一家人到河堤上散步。“咦,今晚上月亮怎么還沒出來呢?”我奇怪地問。媽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天都十八了,當然看不到了。”婆婆說:“十七十八,月出更發。月亮要很晚才出來呢!”(四川·綿陽)
【第35句】: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不懷好意;沒安好心;沒有什么好心眼
【第36句】:【卜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慣)出世:降生,佛教認為世界每經歷一小劫,才有一佛降生。升天:死去。 1形容歷時極久或非常難得。2形容折騰得死去活來。 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生天:指死。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涅槃:佛教用語,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作佛或高僧死去的代稱。
【第37句】:我上學、做事,老是磨磨蹭蹭的。媽媽批評我:“你什么時候才能改掉這慢性子?廚房都失火了,還要在里邊喝三碗熱粥。”(廣西·恭城)
【第38句】:路過一家食堂,油條炸得很小,可買的人卻很多。媽媽風趣地說:“這真是蘿卜快了不洗泥啊!”(河南·漯河)
【第39句】:鴨子吞筷子——直來直去;直進直出;難轉彎;直脖啦
【第40句】:【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釋義:借指光聽別人說的話還很不夠,要親自去了解情況。例句:“從這件事你就可以看出許多事。”老雷頭又甕聲甕氣地說,“你應該親自用眼看一看,用耳朵聽一聽,吃人家嚼過的饃是沒味道的。”
【第41句】:【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諺)指早餐要講究營養、注重質量,午飯要吃飽一些,晚飯少吃為好。
【第42句】:【砸鍋】“砸鍋”這一俗語常用來比喻把事辦壞了。如“把事辦砸了”。 “砸鍋”源自戲劇不同劇種的聯合演出。清末民國初年,我國北方的京劇曾同直隸梆子(今河北梆子)同臺演出,而劇目、表演等又仍舊各自保持原狀不相混同。人們就將這種班社俗稱“兩下鍋”或“雙下鍋”班社。后來,唐山地方戲評劇后來居上,登上京津舞臺,成為北方影響力較大的劇種之一。有時出現了京、評、梆同臺演出的場景,人們稱之為“三下鍋”。另外,京劇演員為了扮演自己所不會的角色而臨時去鉆研、排練,拓寬戲路,本行也俗稱為“鉆鍋”。在這里,“鍋”已經成了“戲”的代名詞。舊時,人們常用“砸鍋飯”來喻失業,而戲要是唱得不好演不下去,自然也就“砸鍋”了。如果演砸了,兩下鍋也好,三下鍋也好,自然又得另起鍋灶。
【第43句】:妹妹長得慢,比同齡人矮了一截,總是悶悶不樂的。媽媽安慰她說:“柳樹早發芽,但是不結果;棗樹晚長葉,果實卻墜滿枝頭。你個子比別人矮.可不能因此而短了志氣啊!”(河北·深州)
【第44句】:閻王老子談家常——盡講鬼話
【第45句】:【愛花花結果,愛柳柳成蔭】(諺)關愛花,花就會結出果實;關愛柳,柳就會長出綠蔭。比喻在哪方面花心思較多,就會在哪方面得到回報。
【第46句】:【不為五斗米折腰】此語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不向惡勢力低頭,有強烈的正義感。典出唐房玄齡等著的《晉書·陶潛傳》:“潛嘆日:‘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發生在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陶淵明身上。公元405年秋,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鄉不遠的彭澤縣當縣令。這年冬天,潯陽郡派遣督郵劉云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劉云是一個貪婪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驛館,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素來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鑒于上司的面子,也不得不去見一見,于是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時陶淵明再也忍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說:“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從此隱居南山,終身不仕。才有了“種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山水田園詩。后人很欣賞陶淵明這種不向小人低頭的品質,于是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BBB便流傳開來。
【第47句】:大吊車吊螞蟻——輕而易舉
【第48句】:【撐船撐到岸,幫人幫到底】(諺)撐船運送乘客,一定要送到對岸;幫助危難中人,一定要幫他徹底解除危難。指幫助人要有始有終,不可半途而廢。
【第49句】:【清水鍋里煮銅錢,一眼看到了底】釋義:比喻對事情了解得很清楚,很透徹。例句:后來這些年,李家大院的所作所為,可真是清水鍋里煮銅錢,一眼看到了底。
【第50句】:【哈叭狗帶串鈴——充大牲口】(歇)哈叭狗:也作哈巴狗,也叫巴兒狗、小叭兒狗,一種體小、腿短、毛長、供觀賞的家養狗。串鈴:成串的鈴鐺,掛在騾馬等大牲口的脖子上。比喻冒充大人物。
【第51句】:【羊群走路靠頭羊】做事有領頭人。李季《王貴與李香 香》:“羊群走路靠頭羊,陜北起了共產黨。”
【第52句】:望遠鏡觀天——孔之見
【第53句】:【 門后邊耍大刀】謂背后逞能。李曉明等《平原槍聲》:“老 孟大爺,這可不能門后耍大刀,要拿到當街上去耍啊。”
【第54句】:瓶口封蠟——滴水不漏
【第55句】:【 餓死也是撐死】有困難別人不相信。西戎《王仁厚和他 的親家》:“咱是富裕戶,鬧也不算,餓死也是撐死了!”
【第56句】:肚臍眼打屁——腰(妖)氣
【第57句】:一日,得了滿分的紅紅滿面春風地走到媽媽跟前說:“媽媽,語文卷子發下來了,我考得不好。”說完,還故意撅起小嘴。媽媽看了說:“真是豬鼻子插蔥——裝象,十七還想哄十八?況且你還沒十六呢!考得不錯,對不?”母女倆一陣哈哈大笑。(河南·焦作)
【第58句】:十個銅板少一文——九文(久聞)
【第59句】:每次寫作業的時候,我總要請爸爸幫我想問題。外婆說:“刀子不磨要鈍,腦袋不用要笨,自己的作業應該自己完成。”(四川·廣元)
【第60句】:狗趕鴨子狗攆鴨子——呱呱叫
【第61句】:【好貨不怕行家瞧】(諺)行家是最識貨的。只要貨好,就不怕行家反復驗看。指優質貨物不會在行家眼中降低了品位。
【第62句】:【茄子大一個星宿】(慣)星宿:我國古時指星座,共有二十八宿。像茄子那樣大的一個星座。比喻大小是個人物。
【第63句】:扁擔靠在電桿上——矮了半截;矮了一大截
【第64句】:【三魂少了二魂,七魄只有一魄】(慣)形容受到驚嚇,魂不附體的樣子。 也作三魂去了兩魄。 三魂少去二魂。
【第65句】:【做了泥鰍,那怕污眼】(諺)泥鰍在泥里鉆進鉆出,既做了泥鰍,就不能怕泥污了眼睛。比喻決定要干某事,就不怕招惹麻煩;或既惹出了麻煩,也就不再顧忌。
【第66句】:【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句俗語形容自私自利、少管閑事、明哲保身的為人處世的消極態度。此語出自宋代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此語誕生以來,流傳甚廣。要說對此語有獨到見解的,還是非魯迅莫屬:這乃是“教人要奉公、納稅、輸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閑事。”而對于壓迫者來說,這句格言另有一番含義:“所以被壓制時,信奉著‘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勢,足以凌人的時候,他的行為就截然不同,變為‘各人不掃門前雪,卻管他人瓦上霜’了。”
【第67句】:【拳頭硬的是大哥】(諺)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比喻在競爭中,誰的實力最雄厚,誰就是強者,誰就是霸主。 也作拳頭大,做大哥。 拳頭大是大哥,個頭壯是強梁。
【第68句】:【拾著麥子打燒餅賣——凈賺】(歇)指凈賺利,一點本錢未花。也指不出力或不出錢便能得到某種好處。 也作“拾上麥子打燒餅——純利”。
【第69句】:【皇帝不急,急煞太監】當事人不急,幫忙的人著急。戴厚 英《人啊人》:“這真是皇帝不急急煞太監。你們到底打算怎 么辦呢?”
【第70句】:【扶貧要扶本】(諺)幫助貧困戶擺脫貧困狀態,要從根本上采取措施。指扶貧不只是解救目前困難,更要從根本上使之走向富裕。
【第71句】:【龍交龍,鳳交鳳,老鼠的朋友會打洞】(諺)龍和龍交往,鳳和鳳交往,老鼠交往的盡是會打洞的老鼠。比喻什么樣的人就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
【第72句】:【君是君,臣是臣】(慣)比喻關系清楚,界限分明。
【第73句】:八仙桌上放盞燈——明擺著
【第74句】:【一只蠓蟲兒飛過去,也能分出公母】(慣)蠓蟲兒:昆蟲,體小翅短。 公母:雄雌。形容人眼力極好。
【第75句】:籠中鳥——有翅難展
【第76句】:狐貍精放屁——陘氣;妖氣;一股邪氣
【第77句】:海瑞上書——為民請愿
【第78句】:【與鳳同飛,必出俊鳥;與虎同眠,沒有善獸】(諺)和鳳凰同飛的自然是善鳥,和猛虎同穴的必定是惡獸。比喻與英雄豪杰在一起,就會變得勇敢、智慧;與壞人在一起,就會變成壞人。
【第79句】:黃昏走到懸崖邊——日暮途窮
【第80句】:【危難見人心】(諺)在危急艱難之中,最能看清一個人的本質。指人心難測,只有在危難關頭,才能識別人心的善惡真偽。 也作“危難關頭見人心”。
【第81句】:郵包上吊笤帚——威信掃地
【第82句】:二嫂同女兒拌起嘴來,女兒的嘴一點也不饒人。二嫂說:“你這個屬鴨子的,煮爛心煮不爛嘴。”(山東·萊西)
【第83句】:我做事情很“馬大哈”,又是急性子。媽媽說我:“有其父必有其子,和你爸一個德性。褲子穿反了解不開,就用剪刀剪。做事不過大腦啊!”剛說到這,爸爸開口了:“哎,孩子他媽,槍口對錯人了!”(河南·滑縣)
【第84句】:【鐵將軍把門】(慣)鐵將軍:鐵鎖。指門鎖著,家里沒人。
【第85句】:玩具店里的娃娃——有口無心
【第86句】:大炮轟蒼蠅——不夠本錢;不夠本:不上算;不合算;大材小用;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87句】:【狗攆鴨子呱呱叫】釋義:形容好得很。“攆”又作“趕”。例句:好,好,真是狗攆鴨子呱呱叫,帶勁。
【第88句】:吃著甘蔗爬山——步步高,節節甜
【第89句】:【和尚廟借梳子——走錯門】(歇)和尚不留發,用不著梳子。指找錯了地方或對象。
【第90句】:【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見“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91句】:【英雄難脫美人手】(諺)指英雄人物往往會因迷戀女色而喪失斗志,或落入“美人計”圈套。 也作“英雄難過美人關”。
【第92句】:【河水不犯井水】釋義:犯:侵犯,干擾。比喻互不相干。例句:我從中作保,今天你倆河水不犯井水,互不相擾,各奔東西不行?
【第93句】:【癩蛤蟆打蒼蠅,將供嘴】釋義:癩蛤蟆打蒼蠅吃,將供上嘴。比喻勞動所得勉強糊口。例句:三爺,我是癩蛤蟆打蒼蠅——將供嘴。我這老胳膊老腿的,不能擼鋤杠,才給你們看園子。
【第94句】:爸爸是村里的一把手,二叔手提“炸藥包”、“手榴彈”來求爸爸辦事。爸爸堅決不收,并對二叔說:“雖然社會上流傳著‘不吃白不吃,白吃誰不吃,不吃是白癡’的說法,可我認為,吃白食是吃自己的人格、尊嚴。兄弟,禮物你帶回,不違反原則的事一定辦,違反原則的事一定不辦。”(河南·內鄉)
【第95句】:【兵在精不在多】釋義:兵在精明干練,不在數量多。可泛指一切人一切事物都要重視質量。例句:“自古常言:兵在精而不在多。兵不精,多有什么用?”
【第96句】:腰要弓,蹬用勁,手抓韁,心要平。
【第97句】:【常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歇)冷眼:冷淡、鄙視的眼光。橫行:本指螃蟹橫著爬行,轉指行為蠻橫,胡作非為。對橫行不法的人,從旁冷眼相看,總看得到他到頭的日子。指人末日將到,橫行不了幾時。
【第98句】:【事到做時方知難】見“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第99句】:【千賣萬賣,折本不賣】(諺)折本:虧本。指做買賣的宗旨是要賺錢,虧本買賣誰也不會做。
上一篇:最新女神節祝福語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