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以金相交,金耗則忘;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唯心相交,友不失矣。
【第2句】:三、歸依三寶(一)佛陀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洞蟀隳鶚劷洝肪硎?,梵行品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楞嚴經》卷六
【第3句】:【圣經文案】159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4:17)
【第4句】:人生的真正意義是把心靈變得更美好。所以事情可以辦不成,心靈不能受污染。若能不受污染,又須盡心辦好事。
【第5句】:【禪心佛語】認:看一個“人”,我們往往只重視他的“言”談,而忽視了他的內心。
【第6句】:【經典佛語】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第7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比大才多了個一,那是持之以恒;天才就是比人才多了個二,那是他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是天才和勤奮。
【第8句】:【禪語人生】一官之廉,十吏效之,百民隨之。一官之腐,百吏必從之,千民必附之。
【第9句】:【禪心佛語】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你處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第10句】:【唐、善導和尚勸念佛偈】漸漸雞皮鶴發,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第11句】:古人云:“計利,當計天下之利。”若以“樂人之樂為樂、利人之利為利”,即是真智慧;若只圖利己之利,則叫聰明。
【第12句】:既已走上修行路,不可做增上慢人,謗般若人,大妄語人,要做續佛慧命之人。真參實證,荷擔如來家業。
【第13句】:施為后世糧,要至究竟處,善神常將護,亦復致歡喜?!对鲆话⒑洝肪矶?,善聚品
【第14句】:六和文化:當所有人都拿你當回事的時候,你不能太拿自己當回事;當所有人都不拿你當回事的時,你一定得瞧得上自己。這就是淡定,這就是從容。
【第15句】:【圣經文案】347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第16句】:【禪語人生】要說佛法能使人離苦得樂,先來說明苦,迫惱身心,使人們不得安然謂之苦。世間苦事無量,如三苦、八苦、十苦、百苦。說不能盡。
【第17句】:【佛心禪語】佛光禪師道:“很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譯經,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沒有比這更快活的生活了,每天,我忙得好快樂?!?/p>
【第18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結合人人的善,才是真正的大善;有大善對的力量,才能風調雨順人人平安。
【第19句】:“言必信,行必果”,對佛家而言亦是如此,心底坦蕩,做事光明正大。想好了你就要大膽去做,無論做什么都不要優柔寡斷,畏首畏尾,錯失良機。
【第20句】:如人夢中說夢,所見種種自性,如是所說夢境自性,都無所有,何以故?善勇猛,夢尚非有,況有夢境自性呵說?《大般若經》卷五九六
【第21句】:菩薩見外道及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梵網經》卷下
【第22句】:沉溺于后悔,巧言善辯,沮喪與昏沉,眷戀,以及猶豫不定,要知道這五種情緒是大盜賊,他們盜取了你無限的增上財富?!猒慧律法師
【第23句】:【禪語人生】真實的果報或功德是在我們的心中,也就是心地的清凈、光明與安祥。
【第24句】:【禪心佛語】持戒清凈的,不但臨終不憂悔,平時也沒有憂、沒有悔,內心很坦然、很歡喜。戒不清凈的,做了犯戒的事的,臨終的時候,惡趣的境現前,決定會后悔。
【第25句】:【禪語人生】修行中,粗重的煩惱就是指貪、瞋、癡、雜染、貪愛、執取及有意志的造作行為。
【第26句】:【禪心佛語】凡夫迷于緣起性空,佛菩薩具有般若智慧故能了達,般若人生就是緣起性空的人生。
【第27句】:【禪心佛語】改變心態,什么問題都不是問題了,苦勞不等于功勞。立身有道,學有專長。藉教悟宗,厚積薄發。
【第28句】:【禪心佛語】生為一個中國人是多么幸運啊。太平盛世出家學佛,建寺安僧、弘法利生是出家人最基本的事務,鞠躬盡瘁難報佛恩國恩之萬一。
【第29句】:【圣經文案】73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么樣呢。(詩118:6)
【第30句】:【佛心禪語】追逐獵物僅僅靠猛跑是不夠的,尤其在對付大群獵物的時候,必要的準備和步驟是獲得成功的基礎。而謀劃是實現這一切的唯一保障。
【第31句】:內心平和,才能在心里裝下滿滿的幸福。平和的人,看得開,放得下,想得明白,過得灑脫。
【第32句】:真理之路追求真理者,就像個迷路的人想尋找正確的道路;若能找到正路,不但不會倉皇失措、憂慮恐懼,而且會充滿信心與勇氣。
【第33句】:他障不算可怕,自己內心的障礙才是最嚴重、最可怕的;外在的障礙不必畏懼,最應該謹慎的是內心的魔障;人心若有散亂疑惑,道自然就行不通了。
【第34句】:【佛心禪語】走的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徘徊的人走得快。
【第35句】:在家菩薩若得自在,為大國主,擁護民庶猶如一子,教離諸惡,修行善法?!秲炂湃浣洝肪砣瑪z取品
【第36句】:凡事要守好自己的原則,不要牽強應酬;常去應酬,往往度不到對方,反而會被拖下水!
【第37句】:若學大乘善男子善女人,不離一切智心,若見可意五欲,即便在中共相娛樂,阿難,汝應作是念:如此菩薩,即是能成如來根本?!洞髮毞e經》卷六,大乘方便會
【第38句】:話語要謹慎委婉。面對知音,不必說得太明顯就懂;不是知音,說得再露骨也沒用。
【第39句】:【寶藏的琢磨】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處寶藏,與佛陀無異。是佛陀的礦山寶藏經過長期挖掘,已得寶石且不斷提煉琢磨,成就了很多發亮發光的玉石寶物。
【第40句】:機輪未轉,大地黑漫漫;古鏡當軒,沙界凈裸裸。坐卻意根無動轉處,塞卻咽喉無吐氣處,卻是個真實的人。提得即天上人間,撥著便冰消瓦解。——《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41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破除執著要靠慧力——內心一種明利、決斷的力量。執著是指人內心對人和事膠著難離的狀態,不是指外在的行為。
【第42句】:生活總是在磨難中感悟,去實踐那份去留無意,從緊張到恬靜,這世間的寒暑往來花開花謝,是歲月的簡單與悠閑,也更是人生的一種平和達觀、全身而退。
【第43句】:歸命彌陀,凡夫的生命與彌陀的生命融為一體,難分你我。若說是我,大事小事,一任彌陀做主,我已經放棄了我,不再做主;若說是佛,依然是凡夫的形態,未離貪嗔煩惱。
【第44句】:【禪心佛語】佛法就是一座橋梁,一切眾生通過它從煩惱的此岸到達般若彼岸。
【第45句】:【禪語人生】智慧,才是人生最好的明燈。如果你想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不要向外尋求,應當從自己的內心中挖掘和發揮。
【第46句】:【禪心佛語】人生有許多事需要忍。從某種意義上講:忍是一種眼光,一種胸懷,一種領悟,一種人生技巧,一種規則的智慧。
【第47句】:【禪語人生】這幅景象常留在我的腦海中,雖然看似平凡,卻真情流露,多感人。真的“人間最美是溫情”。這分親情多么溫馨感人,也使彼此的心靈富足、感恩。
【第48句】:【心靈平靜的禪語】恒榮法師:自尊是一種人生的理性和信仰,自大卻是一種自私和陷阱。別人的尊重是一種友好和善意,而自己的自大,則是命運崩潰的開始,也是警醒。
【第49句】:人類自己造成的惡果,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彌補,否則我們就會自食其果。
【第50句】:心若不動,風奈我何。把握本心,不為浮華所動,守住心中的凈土,修籬種菊,任它雨打飄零,心若向陽,何懼風霜?
【第51句】:【禪心佛語】生命的含義猶如我們靜坐在思維的瞳仁里,去觀測深不可測的宇宙;但是,我們始終達不到生命的邊際,我們只能預知死亡,而永遠無法知道生命的終結。
【第52句】:【禪語人生】在研究過那些知名男女后,我發現,他們的成功是因為他們做手邊諸事都用盡全力、以極度的熱忱努力不懈。
【第53句】:【最有禪意的文案】生命的字典,不要有“難”字;面對困難,要堅定信心努力克服。
【第54句】:我們雖然很渺小,好比滄海一粟,但我們千萬不要小覷這一粟之心力,不要輕忽生活中之每一件小事。正是這些小事,如同階梯,將我們升向生命之高處。
【第55句】:禪不可說,要以心感悟;禪無形跡,要牢牢把握,從大干世界中發現禪的真諦,從自然天地中感悟禪的清澄,從心靈深處體驗禪的圓融。
【第56句】:【禪心佛語】某些國家會在這些武器的發展上投入巨資,浪費那么多的金錢、精力和才智,而意外事故失控的可能性,只會讓人愈來愈害怕。
【第57句】:你得有善功德!舍錢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我們救命是救一時之苦,救性才是救萬古。
【第58句】:心是禪的關鍵,禪是成佛的階梯,心的悟力是長流不斷,而非停滯一處的。因此,每個時候對事物的領悟都不相同,心境提升到某地就到達某一個禪天,此乃成佛之階梯也。
【第59句】:【禪語人生】愚癡的人,不知因果的厲害,隨便錯因果,甚至不相信因果,撥無因果。有智慧的人,知道因果報應的厲害,就怕錯因果。無論做什么事情,三思而后行。
【第60句】:身被忍辱甲,手提智慧劍,自在降魔軍?!度A嚴經》卷六十二·入法界品
【第61句】:不論前進的道路如何坎坷,我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看腳下,走好下一步。
【第62句】:【禪語人生】一知半解,適足以歪曲真理。無知無解,則根本不懂得真理。
【第63句】:【禪語人生】夜里黑暗覆蓋著左手,左手覆蓋著右手。曾經牽手的手指,夜里獨自合十。風吹沙吹成沙漠,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長的打坐。
【第64句】:彼無智慧人,行于畜生法,馳趣于女色,猶豬樂糞穢。《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優陀延王會
【第65句】:【佛心禪語】一位秀才問趙州禪師:“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趙州禪師淡淡地說:“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
【第66句】:商人之導師,游行善知識;貞祥賢良妻,居家善知識;宗親相習近,通財善知識;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識?!峨s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000經
【第67句】:【心靈禪語】這是“報應說”的觀點。如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果真能夠像自然界的規律一樣成為“鐵的法則”,那么千百萬善良的人們是最為高興的。
【第68句】:人既然生在世間,就不能離開眾緣,修行也不能離群隱世。真正的解脫是在眾緣中付出而得,也是在眾緣的煩惱中解脫。
【第69句】:佛所言說有出世間,出世間法則無言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斗鹫f華手經》卷六
【第70句】: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必定是一種平凡的生活,因為只有在平凡中,真正的幸福才得以存在。
【第71句】:劉念臺云:“學者遇事不能應,總是此心受病處。只有煉心法,更無煉事法。煉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無一事而已。無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靜工夫得力處?!?/p>
【第72句】:【禪語人生】我真的愛你,閉上眼,以為我能忘記,但流下的眼淚,卻沒有騙到自己。
【第73句】:【佛語摘抄精選】對一方有利的事情,對另一方可能有害;當月亮出來的時候,睡蓮開花,荷花卻閉斂。(《薩迦格言》)
【第74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蓮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飄四海,一生若能服務于大眾,那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種罪過。
【第75句】:人的一生是一條上下波動的曲線,有時候高,有時候低。低的時候你應該高興,因為很快就要走向高處,但高的時候其實是很危險的,你看不見即將到來的低谷。
【第76句】:墮俗生世苦,命速如電光。老病死時至,對來無豪強。無親可恃怙,無處可隱藏。天福尚有盡,人命豈久長?《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第77句】:【禪心佛語】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就是自己,人只有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是最真實、最自然的,你的心永遠都不會背叛你,拋棄你。
【第78句】:亦、心一切平等,真即菩提自現。若懷彼我二心,對面不見佛面。——《志公和尚大乘贊》
【第79句】:【禪心佛語】藕斷絲連載不動許多愁獨上西樓怎敢天長地久恨宮闕成全天涯陌路人祈求蒼天憐隨人愿不各自一邊。
【第80句】:怎樣讓生活中惱人的事變得越來越少呢?有兩個法子:一個看似主動其實被動的法子:選擇。一個看似被動其實主動的法子:不思量。
【第81句】:【佛心禪語】不除內心貪嗔癡而拼命念佛欲求往生凈土,那是不可能的事。
【第82句】:【禪語人生】心境簡單了,就有心思經營生活;生活簡單了,就有時間享受人生。塵世中有太多的喜怒,太多的悲歡,太多的煩惱和痛苦。惟其如此,要活得簡單才快樂。
【第83句】:我們自懵懂無知而至體認世界,不論有心或無心之過錯,皆須懺悔。懺悔則清凈,清凈則能去除煩惱。
【第84句】: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是一個殺人犯,當他放下惡念一心向善時,也會最終得到善報。
【第85句】: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譬如燈光,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二者互顯,不可偏重?!抖U宗直指》
【第86句】:若有凈信堅固心,常得親近善知識,一切諸佛與其力,此乃能人如來智。《華嚴經》卷七,世界成就品
【第87句】:【禪心佛語】錢多錢少,常有就好;人丑人俊,順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窮家富,和氣就好;誰對誰錯,理解就好;人的一生,平安就好。
【第88句】:女人似水,男人似山,女人的愛柔情似水,綿長靈動;男人的愛卻是堅韌不拔,穩定如磐石。
【第89句】:【禪語人生】執著定律:凡事不可過于固守,因為它們都會過去,無論是風光還是窘迫。
【第90句】:【佛心禪語】作賄賂,佩服豪杰,卻不肯為他作犧牲。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信甲的戰士,明天信丁。
【第91句】:勿愛寶谷,知愛人命,當起悲心,出谷糜假,蜩諸貧乏,以濟其命。《佛說阿難四事經》
【第92句】:要感謝被救的人,讓我們有行菩薩道的機會,因為他們示現了“苦空無常”的人生。所以,生活安穩、四肢健全的我們,怎能不好好把握人生,充分發揮生命的良能?
【第93句】:【禪語人生】因緣說是佛教的特質,也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時所悟出的最大法門。
【第94句】:一切事物,有利必有弊;唯一的例外便是念佛。念佛有無上利,無一切弊。南無阿彌陀佛。
【第95句】:悟是不能完全用語言及文字表達和形容的,譬如你吃了一顆糖,感覺很甜美,這甜的滋味只有吃過的人才能知曉,沒有吃過糖的人是不易體會的,“悟”是自證自覺的境界。
【第96句】:心性須要修養,就像生命需要滋潤一樣;心靈需要修繕,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樣。修德要身體力行,養性要心無雜念。修養,要知羞而學,知錯而改,知恥而思。
【第97句】:即使你擁有金錢、愛情、榮譽、成功和快樂,也許你還不會滿足。滿足是人生無求的最高境界,只有給予和付出,你才能達到這一境界。
【第98句】:【禪語人生】學會從哪跌倒從那爬起,堅強地爬出來,因為人是從坎坷中才茁壯成長。
【第99句】:學誠法師:破除執著要靠慧力——內心一種明利、決斷的力量。執著是指人內心對人和事膠著難離的狀態,不是指外在的行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