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眼光要遠大,做事要踏實。《北京日 報》(1981,10,12):“文章說,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就是把 理想和實干精神結(jié)合起來。”
【第2句】:【栽花不栽刺】指給人方便,不得罪人。反義說:栽刺不栽 花。《文摘報》(1987,7,16):“這些同志自個兒得過且過,對 別人也只栽花不栽刺。他們想的是:我對別人丁是丁、卯是 卯,輪到我時怎么辦?”
【第3句】:【人行有腳印,鳥過有落毛】(諺)人走過總會留下腳印,鳥飛過總會落下羽毛。指人只要有行動,即使再隱秘,也必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第4句】:【 十年九不遇】難得遇見,多指好事。成語:千載難逢、百 年不遇。劉江《太行風云》:“坐坐吧,十年九不遇,要不是大 家打日本,咋能來到俺們這些山野地面。”
【第5句】:【翻老皇歷】釋義:皇歷:歷書。歲月更換了,翻看舊歷書無用。比喻只知按老經(jīng)驗辦事。例句:咱不能凈翻老皇歷呀!黨早就告訴我們,我們不能走其他國家技術(shù)發(fā)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邊一步一步爬行。
【第6句】:賣了鞋子買帽子一顧頭不顧腳
【第7句】:【根深不怕風搖動】(諺)指樹大根深,就不怕大風搖動。比喻人做事只要根基穩(wěn)固,就不怕外力干擾。 也比喻自身行為端直,就不怕閑言碎語。 也作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 根正不怕黃風擺。
【第8句】:牛拉磨子——走不出圈套
【第9句】:孔明借箭——滿載而歸
【第10句】:【拿著一把汗】見“捏一把汗”。
【第11句】:【耍嘴皮子】(慣)指夸夸其談或能說會道,口才出眾。 也作耍嘴皮。 賣嘴皮。
【第12句】:【種田的兒郎不顧衣】(諺)兒郎:泛指年輕人。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年輕人,只顧耕田種地,不怕弄臟衣服。指勞動者不怕臟。
【第13句】:小紅學習成績好,但很驕傲,經(jīng)常自稱是學習成績最好的人。媽媽知道后,對小紅說:“別人夸,一枝花;自己夸,爛冬瓜。學問知識無止境,一山還比一山高。你是不能驕傲的。”(廣東·龍門)
【第14句】:爸爸在教育我們?nèi)绾巫鋈藭r常說:“身體不好是殘品,學習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河南·輝縣)
【第15句】:【海里無風三尺浪】釋義:海浪總是很大的,即使無風天也有三尺高的浪。例句:“你倆去?”齊師傅吃驚地說,“這行船走海可不是打哈哈呀!俗話說,海里無風三尺浪。又是個黑夜,險乎啊!”
【第16句】:【背人偷酒吃——冷暖自家知】(歇)本指酒的冷熱自己知道,轉(zhuǎn)指各人的心事或處境,各人自己知道。
【第17句】:鴨子吃田螺——眼朝上;眼向上看:不知滋味
【第18句】:【甜言美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要講究方式,要與 人為善,不要傷害人。類似的:好話三句暖人心。明代《金 瓶梅》:“你去到后邊,把惡氣兒揣到懷里,將出好氣兒來,看 怎的與他下個禮,賠了不是兒罷。你我既在檐底下,怎敢不 低頭。常言道:甜言美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第19句】:【書山、學海】在文化場所(如學校等地方),常見一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對聯(lián),是一副勵志格言。那么“書山”、“學海”是怎么來的呢? “書山”與“學海”這兩詞源于漢代學者楊雄的《法言·字行》,其中寫道:“百川學海而至于海;丘陵學山不至于山。”意思是:百川因為奔流不息青樹林文案館網(wǎng),才能到達大海;丘陵靜止不動,所以永遠達不到山高。比喻為學要勤奮,方能有所收益,若是懶惰怕苦,則學業(yè)無成。后來人們就用“學海”、“學山”來比喻知識的寶庫。宋代一位叫左圭的學者將唐宋名家的野史雜說匯成一部書,名為《百川學海》。明代王文祿將明代有關(guān)學術(shù)思想、生產(chǎn)經(jīng)驗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的著作輯錄百種,匯為《百陵學山》一書。由于這兩種書籍都是匯集百家著術(shù)的,書名又典出一處,故后人將“學山”改為“書山”,上述的那副對聯(lián)避免了兩個“學”字的重復,符合對聯(lián)的格式要求,才有了精辟絕倫的格言警句式的治學勵志對聯(lián)。
【第20句】:【錢為人之膽】見“財是富之苗,錢是人之膽”。
【第21句】:騎著老虎看美人——貪色不怕死
【第22句】:【船到碼頭車到站】(慣)比喻止步不前。
【第23句】:【打魚的人經(jīng)得起狂風巨浪;打獵的人不怕虎豹豺狼】釋義:比喻不怕艱險,不畏強敵。例句:我不止一次對你說過,打魚的人經(jīng)得起狂風巨浪;打獵的人不怕虎豹豺狼。為了消滅你們這些殺人強盜。奪取革命最后勝利,我們隨時都準備獻出自己的生命!
【第24句】:落水的桃花——隨波逐流
【第25句】:【不見真佛不燒香】(諺)真佛:佛祖真身。不見到佛祖真身,絕不輕易燒香跪拜。比喻不摸清事實真相,絕不輕易表態(tài)或貿(mào)然行動。 也作不見真佛不下拜。 不見真佛,不念真經(jīng)。
【第26句】:【柴無一根,米無一粒】(慣)沒有一點兒柴草和糧食。形容生活貧困得柴米不繼。
【第27句】:【沒病攬傷寒】(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傷寒: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指沒病找病。比喻沒事找事,自討苦吃。
【第28句】:【一步一個腳印兒】做事踏實。或說:一步兩腳窩。成語: 腳踏實地。老舍《正紅旗下》:“只有堂堂正正,一步一個腳 印的婦人才能負此重任。”
【第29句】:指鹿為馬——胡說;混淆是非;強加于人
【第30句】:【打破腦袋用扇子扇】(慣)比喻把生死置之度外,豁出去了。 也作“腦袋破了用扇子扇”。
【第31句】:【 以不變應(yīng)萬變】謂拿定主意,沉著應(yīng)付。臺灣《吳濁流小 說選》:“思源的意思是,這個時候討論這些,實在無濟于事, 應(yīng)該等到接受后再計議,此際最好是冷靜,以不變應(yīng)萬變?yōu)?上策。”
【第32句】:【事不經(jīng)過不知難】說起來容易,辦起來難。沒有親身經(jīng) 歷,體會不到難處。《民國通俗演義》:“俗語有云:事非經(jīng)過 不知難,蘧伯玉年至五十,才覺知非。”
【第33句】:【姻緣配合憑紅葉,月老夫妻系赤繩】(諺)紅葉:唐朝盧渥在御水溝中拾到一片紅葉,上有絕句:“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后發(fā)放宮女,盧渥與題紅葉詩的宮女結(jié)為夫妻。月老:月下老人,傳說月下老人用紅繩系住男女足,二人即成夫妻。舊指男女婚配必須通過一定的媒介,并由專人主持。
【第34句】:村里跑運輸?shù)娜耍惶炷軖陰资N莊稼的農(nóng)民干一年也收不了多少錢。嬸子說:“這就叫龍行一步,鱉爬半年哪!”(山東·萊陽)
【第35句】:【穿草鞋游西湖——忘了自己身份】(歇)譏諷人忘記了自己的卑賤地位,過高估計自己的身份。
【第36句】:【財帛動入心】(諺)財帛:錢財(古時以布帛為貨幣)。謂錢財能打動人的心。
【第37句】:【長添燈草滿添油】做好充分準備。圖書:“如果她們得知 夏天縮短,秋天提前到來這一長期預報,就會在男人意料不 的時候,已經(jīng)像長添燈草滿添油一樣,早做準備了。”
【第38句】:頭當斗笠,背當蓑衣——自欺欺人;自騙自;自己哄自己
【第39句】:【豐年珠玉,儉年谷粟】(諺)儉年:五谷歉收的年景。豐收年里,人們珍愛的是珠寶玉石;遭災(zāi)年景,人們關(guān)心的是口糧。指供玩賞的是珠寶,關(guān)民命的是糧食。
【第40句】:學校里背書——不望(忘)本
【第41句】:【一竅通,百竅通】(諺)竅:竅門,事情的關(guān)鍵。指遇事能抓住關(guān)鍵與要害,就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第42句】:媽媽每年買鴨,專挑麻鴨買,我問為什么,媽媽說:“你不懂,黑一百,麻一萬,白赤塘鴨少下蛋。”(河南·永城)
【第43句】:【無糧不聚兵】(諺)沒有充足的糧草,就不能聚集軍隊。指自古以來行軍打仗,必須糧草先行。也泛指沒糧食就無法舉事。
【第44句】:【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怎樣千變?nèi)f化,本質(zhì)上一樣。馬烽 西戎《呂梁英雄傳》:“吳為才一時勸解,一時威脅。軟一套, 硬一套,萬變不離其宗。”
【第45句】:【客隨主便】(諺)指客人要聽從主人的安排,尊重主人的意愿。 也作客聽主便。 客聽主安排。
【第46句】:小毛驢拉磨——有轉(zhuǎn)(賺)頭
【第47句】:【三請諸葛】釋義:東漢末年,劉備曾三次親自去拜訪諸葛亮,請他出來幫助打天下。指多次邀請,難請。例句:鄭格世點點頭說:“嗯,這就用得著三請諸葛了。你再去一趟,還是要好言好語,不要嚇唬他。”
【第48句】:【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好似衣錦夜行】釋義:富貴:指有錢有勢。人富貴了,應(yīng)當回故鄉(xiāng)看一看。例句:羽搖首道:“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好似衣錦夜行,何人知曉?我已決計東歸哩!”
【第49句】:【長江后浪催前浪】喻事物不斷向前發(fā)展,也指催趕。馬 南邡《燕山夜話》:“許多年輕的人所創(chuàng)造的巨大成績,只能 證明一條基本規(guī)律,這就是新生的力量總是不斷在生長,總 是不可戰(zhàn)勝的。這真好像長江后浪催前浪,一輩新人換舊 人。”
【第50句】:【三年天旱,餓不死廚官】指自身條件有利,不受困難影響。 或說:歉年餓不死廚子/荒旱三年,餓不死廚子。李準《黃河 東流去》:“俗話說三年餓不死火頭,干這飯店生意,雖然不 是一本萬利,可是餓不壞人。”
【第51句】:【瓜從瓤里爛】釋義:比喻從內(nèi)部開始瓦解。例句:沉住氣!老子什么關(guān)口沒闖過?管你文來武打,有這口氣,老子就要招兵買馬,教你瓜從瓤里爛!
【第52句】:望遠鏡照太平洋——望無涯
【第53句】:【當著和尚罵禿子】(慣)比喻表面上罵那個人,實際上是罵眼前這個人。 也作“當著和尚罵賊禿”。
【第54句】:人老病多,樹老根多。
【第55句】:穿冬衣戴夏帽——不知春秋。
【第56句】:武大郎賣豆腐——人窮貨軟
【第57句】:玻璃蛋子變雞蛋——有一套
【第58句】:【英雄出于少年】(諺)英雄好漢往往出自青年中。指年輕人血氣方剛,敢作敢為,最有活力創(chuàng)造英雄業(yè)績。。 也作“英雄出于少壯”。
【第59句】:【清水鍋里煮銅錢,一眼看到了底】釋義:比喻對事情了解得很清楚,很透徹。例句:后來這些年,李家大院的所作所為,可真是清水鍋里煮銅錢,一眼看到了底。
【第60句】:【誰的黑鍋誰背】釋義:誰辦錯了事,誰負責任。例句:遲大冰得意地說:“誰的黑鍋誰背,想把黑鍋煙子往別人臉上抹呀!那叫缺德。”
【第61句】:【好郎沒好妻,瘌痢配花枝】(諺)郎:男子。瘌痢:黃癬,長滿黃癬的頭,形容形象丑陋。俊美的男子娶不到嬌妻,丑陋的男子偏配上美女。指男女婚配往往不相稱。 也作好漢無好妻,賴漢娶嬌枝。 好漢無好妻,賴漢娶仙女。
【第62句】:【拿蘆席比天,小鬼比神仙】(慣)形容兩者差距太大。
【第63句】:走進雜貨店——樣樣俱全
【第64句】:鉆了牛角尖——專想一點
【第65句】:【老王的拳搗老王的眼】(慣)比喻自己人內(nèi)部發(fā)生爭斗。
【第66句】:【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強調(diào)人的性格難以改變。巴金 《家》:“你總是這樣不愛收拾,屢次說你,你總是不聽。真是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第67句】:【八十歲學吹打——老來忙】(歇)譏諷人等到年紀大了才學做某事。
【第68句】:【犯夜倒拿住巡更的】(慣)犯夜:違反夜禁,指小偷。巡更:夜間巡邏打更。竊賊反把執(zhí)勤的人抓住了。比喻做了壞事不認錯,反倒誣陷打擊無辜的人。 也作“犯夜的倒拿巡夜的”。
【第69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釋義:比喻爭斗雙方誰勝誰負尚難預測。例句:不妨事,大頭在我手,姑且待我將息棒瘡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是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風聲,讓他先做了準備。
【第70句】:張叔叔正擠在人堆里看電視,忽聽有人叫他,他撥開人群出去了。站在旁邊的王叔叔頓覺松散了許多,說道:“真是拔個蘿}、地皮松。”(河南·孟津)
【第71句】:【連陰百日,也有天晴;冬長三月,早晚打春】釋義:比喻好日子總會到來。例句:“我才不死,我偏活著!”碧桃站在大街上,不是向老爹,而是向那些鬼打墻的小人們發(fā)出挑戰(zhàn)的宣告,“連陰百日,也有天睛,冬長三月,早晚打春;我要眼睜睜看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才咽這口氣。”
【第72句】:【關(guān)帝】“關(guān)帝”即“關(guān)羽”。曹操封過關(guān)羽“漢壽亭侯”,劉備封其為“五虎上將”之首,他生前保劉備登上帝位,自己從不做不忠不義之事,怎么成了“關(guān)帝”呢?這源于后人對關(guān)羽的崇拜。宋代,關(guān)羽被宋徽宗先封為“忠惠公”,再封為“崇寧真君”,又封為“昭烈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的稱號。元代的文宗封關(guān)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代的神宗封關(guān)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guān)圣常君”。由此,關(guān)羽就成了人們崇拜的“關(guān)帝”了。歷代王朝對關(guān)羽的崇拜都是有增無減,到了清朝達到頂點,清德宗光緒皇帝封關(guān)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guān)圣大帝”共二十六個字,是封號最長的一個,對關(guān)羽的崇拜到了極盛。“關(guān)帝廟”遍及全國各地。
【第73句】:學校成立了“微機興趣小組”,我怕自己笨,不敢報名參加。爸爸知道了,鼓勵我說:“刀鈍石上磨,人笨努力學。只要你認真下苦功學,還有什么學不會的呢?”(江西·贛州)
【第74句】:【肥豬拱廟門送來的好事】意外的收獲。張恨水《八十一 夢》:“許多人想走賴夫人這條路子,花錢受氣,總走不通,你 瞧,我這里可是肥豬拱廟門,她自來。”
【第75句】:晚飯后,媽媽從外邊走進屋說:“前院老張家那小子剛才讓公安局抓走了!”奶奶意味深長地說:“腳上的泡,自個走的。”(黑龍江·哈爾濱)
【第76句】:【坐吃山空,立吃地陷】(諺)坐著站著不勞動,山也能吃空,地也能吃塌。指只消費不生產(chǎn),只支出沒收入,產(chǎn)業(yè)再大也會耗盡。
【第77句】:【財動人心】(諺)錢財能打動人心,使人改變主意。
【第78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釋義:指穿現(xiàn)成衣,吃現(xiàn)成飯,坐享其成。例句:張公子是自幼嬌養(yǎ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何曾理會過啥叫生計艱難?像他這種人,不撞南墻是絕不會回頭的。
【第79句】:【 拆東墻,補西壁】挪用這個,補充那個,臨時應(yīng)付。類似 的:撕衣衫補褲子。西戎《蓋馬棚》:“為了護社投資,把一輛 新買的飛鴿自行車也賣了,鬧起個小小的粉坊。這么拆東 墻補西墻的鬧了幾個月。”
【第80句】:【惡狗怕揍,惡人怕斗】(諺)惡狗兇惡,是因為打得不狠;惡人猖狂,是因為打擊不力。指對于危害社會安定的壞人,只有嚴厲打擊青樹林文案館網(wǎng),才能鎮(zhèn)壓得住。
【第81句】:【棺材出了,才討挽歌郎錢】(慣)挽歌郎:舊時在喪家送葬時,受雇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辦成了才去討要報酬。也比喻辦事錯過了時機。
【第82句】:門上的封條——扯不得;莫扯
【第83句】:鐵人生銹——害自身
【第84句】:唐三藏的扁擔——擔經(jīng)(驚)
【第85句】:我家剛搬進新房,爸爸要清掃柜子里的灰。他先讓我去搬凳子,接著讓我去拿鐵簸箕,最后讓媽媽去找笤帚,還讓媽媽給他扶凳子。媽媽對爸爸說:“你呀!一千點活,就喊得雷動風響的。”(青海·互助)
【第86句】:四月的梅子一多少帶點青(親)
【第87句】:【是真難滅,是假易除】(諺)是真的誰也難以否定,是假的自然容易消除。指凡真的自然經(jīng)受得住考驗,凡假的總經(jīng)不住事實的驗證。
【第88句】:【口子大小總要縫】(諺)口子:衣物破裂處。衣物破了,不管長短大小,總得要縫補起來。比喻發(fā)生的問題不論輕重,都必須解決。
【第89句】:吃了鳥槍藥——火氣沖天
【第90句】:癩蛤蟆想飛——不是上天的料
【第91句】:【水清無魚,人清無朋】釋義:水過于清了,就不會有魚;人太苛察了,就沒有人與他交往。例句:在今天,“清如水”是做不到的。“水清無魚,人清無朋。”不但無朋,而且會四面樹敵,使你連正常的工作也干不下去。
【第92句】:【 挨磚不挨瓦不挨瓦片砸,而挨磚頭砸。】謂不能權(quán)衡輕 重,不知道好歹。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這些頑固分子, 天生挨磚不挨瓦!宣傳叫他埋雷硬不埋,這一下可受用了 吧!叫他受點教訓,不屈!”
【第93句】:【遠處燒香,不如門前積德】(諺)跑遠路去朝拜燒香,不如就近在門前做些實實在在的善事。指行善積德應(yīng)從身邊的平凡小事做起。
【第94句】:【等人易得久,嗔人易得丑】(諺)嗔(chen):怒目而視。指等候人不見來時,最容易感到時間過得太慢;對某人憎惡時,總覺得他的面貌長桕特別難看。 也作等人易久,嗔人易丑。 嫌人易丑,等人易久。嫌:厭惡。
【第95句】:【人急辦不了好事,貓急逮不到耗子】(諺)人性急就辦不好事情,貓性急就逮不住老鼠。指做事必須克服急躁情緒,要有耐心。
【第96句】:【拍桌子打板凳】形容爭吵發(fā)脾氣。浩然《艷陽天》:“馬立 本又喊又叫,拍桌子、打板凳,氣勢之兇,聲音之大,好像他 受到了天大的不白之冤。”
【第97句】:重錘打在鋼板上——落地有聲
【第98句】:【好擱不如好散】(諺)擱:合在一起。在一起和和氣氣共事,不如分離時能保持不傷和氣。指在一起和氣共事容易,分離時能保持和氣很難。 也作“好合不如好散”。
【第99句】:河中的礁石——敢頂大風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