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有時候我們的心平靜而清澈,像藍天碧水。偶爾出現一兩個念頭,像天邊的云朵,這是禪定的初期階段。
【第2句】:【禪心佛語】讓生活變好的金鑰匙不在別人手里,放棄我們的怨恨和嘆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
【第3句】:感佛菩薩恩——佛陀為眾生修行而成道,是迷途之明導、暗室之慧燈,教導并啟發我們的心靈。佛陀是人天導師、眾生慈父,恩德重于乾坤;佛弟子應守志奉道,身體力行以報佛恩。
【第4句】:【禪心佛語】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思古之圣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于禽獸而不自知矣。
【第5句】:【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或日:“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么樣?孔子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第6句】:心靈禪語:每天多說一些歡喜的話,常結歡喜緣,讓人世間多一些溫暖和笑容,人生不須悲傷。
【第7句】:莫向人前夸大口,強中更有強中手。莫笑當年丑小鴨,如今變成金鳳凰。莫學蜘蛛各牽網,要學蜜蜂共采花。莫言春色無人賞,野菜花開蝶也來。莫遭草廬無俊杰,須知山澤起英雄。
【第8句】:【禪語人生】要掌握時間,生命是有限的,誰也不能把握,誰也不敢說自己能活百年千年。但是,在你尚能做主之時,念念都要不離開佛法僧三寶,要好好的用功預備資糧。
【第9句】:佛言:財、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四十二章經》
【第10句】:【禪心佛語】每當我們遇到不痛快的時候總會鬧些小情緒。但回頭想想又會發現那些惹我們生氣的都不是事兒,只是當時太認真了。
【第11句】:禪宗的根本,就在于明白自己是什么——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見佛性,自成佛道。
【第12句】:云何心一趣性?謂尋伺寂靜故,心不散不亂不流,安住一境,故名心一趣性。(古印度)目連《法蘊足論》卷六
【第13句】:【禪語人生】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第14句】:一個渴望自己真正在人生事業方面有所發展的人,就會從失敗中找出原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不要再打翻牛奶,他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第15句】:【禪語人生】寫博也是這樣,心情好,有感而發,能寫出讓自己滿意的博文,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創造好心情。讓陽光漫步,做個陽光之人。
【第16句】:【佛系禪語】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顆平和的心;懷揣一顆平和的心,得失了無憂,來去都隨緣。一個灑脫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優雅的人。容貌乃天成,浮華在身外,內心清寧靜謐,才是永恒的美。
【第17句】:考試就像稱體重,不會一兩天忽然加重了多少,也不會忽然一兩天減輕了多少。像稱體重那樣應對高考,你就不會發揮失常,該考多少就一定能考多少!
【第18句】:【禪心佛語】讓你看不清真實的面貌。佛心又像保險箱一樣,保管住最重要的東西不讓它遺失;而凡夫心有如垃圾場,有害無益的東西放在心中積存一大堆,無法清理,使自己痛苦不已。
【第19句】:與其說我念佛號,不如說名號吞噬了我。被名號吞噬,成為如來法身腹中的眾生,又豈能不往生?蠶吃進桑葉,吐出柔軟潔白的絲。名號吞噬了我的煩惱,吐出安心的喜悅。
【第20句】: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隋)僧粲《信心銘》
【第21句】:【禪心佛語】平常心就是沒有分別矯飾,超越染凈對待的自然生活,是本來清凈自性心的全然顯現。平和的心態能消除偏狹和狂傲之氣,舍去浮躁和虛華,以一顆平常心直面人生,腳踏實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第22句】:【禪語人生】我們人要修行,除了智慧之外,要有勇氣去改變那個習性,也就是習氣,否則我們百千萬生都無法成道,習氣若是不改,聽再多的經,還是沒辦法。
【第23句】:佛家認為,智慧有“佛智”,有“俗智”,“佛智”明了生死究竟的圓覺智慧,無掛無礙,“俗智”只是有所知識、有所領悟,仍然存在各種障礙。在俗家人看來很高的智慧,在佛家看來,可能什么都不是。
【第24句】:【禪語人生】修行最緊要的目的,是要養成適應生命被動性的功夫——在生死面前歡喜地接受,在痛苦面前歡喜地接受,在一切打擊面前歡喜地接受,在一切挫折面前歡喜地接受。
【第25句】:【禪心佛語】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第26句】: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看起來再完美的物體也會有瑕疵,但它的功能絲毫不受影響;再有成就的人也有缺點,但他的缺點并不影響他的成就。
【第27句】:【佛心禪語】“不是,不是,”默雷禪師說道,“那并不是只手之聲,只手之聲你根本就沒有聽到。”
【第28句】:【禪心佛語】假如你現在就立即隕壞一切妄想顛倒,清純徹底的當下便透露無遺,而此刻的你也早已具足了這三者的全部力量。即是當下。
【第29句】:理想勾畫得再美,也不如做好眼前的一件小事。做好一件事,便是朝成功邁進了一步。從當下開始,拋卻幻想,腳踏實地,一步步為理想而奮斗。
【第30句】:一個人如果欲望太多,生命該如何承受重負,人生又怎能獲得快樂呢?因此,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種淡泊,坦然面對生活對你的賜予,包括所有的磨難與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態去看待沿途的一切。
【第31句】:【禪語人生】在生命的旅程中,沾染上憤怒、仇恨時,一定要記得不時打掃心房,拋棄人生遺憾事,一笑而過。以淳樸應對虛偽,以善良化解仇恨。
【第32句】:進食時,我們得拿起筷子,最后,我們還得放下筷子。有時,面對美食,我們很難放得下筷子,但再難,最后我們還得放下它,否則,便會撐死。
【第33句】:【佛心禪語】這個財,只不過是一張紙,上面印得花花綠綠的,這個紙糊的世界,就把人都迷惑了,把仁義道德都忘了,就貪紙糊的這一張紙,以為這是真實的,你說愚癡不愚癡?
【第34句】:真正的修行,未必得在深山古剎,抑或深木禪房,避開車水馬龍,喧嘩紛擾。越是找常處越能體現修行的深度,越是小小處越能窺見境界的高度。
【第35句】:既然十法界不離一心,則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參禪、念佛、誦經、禮拜、早晚殿堂,一切細行,都是修心。
【第36句】:【禪心佛語】男人忽悠女人,叫調戲。女人忽悠男人,叫勾引。男女相互忽悠,叫愛情。
【第37句】:【禪語人生】在修行的人生中,如果有一個不肯妥協、勢不兩立的敵人,不是別人,恰恰就是你自己。
【第38句】:【佛家禪語】當今時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質富裕,而是精神充實。為有了愛心,才會有真正的與諧;因為有了智慧,才會有真正的文明。
【第39句】:【圣經文案】205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太19:6)
【第40句】:世諦故分別說有果報,非第一義,第一義不可說因緣果報。《摩訶般若經》卷二十七,四攝品
【第41句】:【禪語人生】星云大師云:這一世界,是屬于有勇氣的人所有;一個人'智仁勇'具備,才是真正的勇氣。
【第42句】:《地藏經》云:“舍一得萬報”,教導我們喜舍世間財物,自得福慧功德法財:亦即“播福因、得福果”。
【第43句】:【佛心禪語】做人高手如同下棋,若有若無,聲東擊西,不聲不響,計算長遠,在不知不覺中將對手逼得不能動彈。
【第44句】:人和人之間要友好相處,與人為善,慈悲為懷互相幫助。即使處于逆境,也要開闊胸懷,任憑他人評說,走自己的路。
【第45句】:天地有萬古,此身不易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人身難得,人命只在呼吸間,一失人身,萬古難得。
【第46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重大決定,是由心規劃的,像一道預先計算好的框架,等待著你的星座運行。如期待改變我們的命運,請首先改變心的軌跡。
【第47句】: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第48句】:在愛情的世界里,遺憾和幸福常常同時存在,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以微笑的心境,樂觀地面對生活。如徐志摩的那句: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如此而已。
【第49句】:【佛心禪語】懂得說話的人,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會考慮到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去選擇說話的內容;而不是毫無顧忌,口不擇言地什么話都說,什么話都敢說。
【第50句】:【禪心佛語】精勤:從今天開始,一個人應當努力改進他的心智,提升他心靈的力量,因為我們從來不知道什么時候死亡。
【第51句】:【禪心佛語】人生不用覓知音,知音不在海角天涯,知音就在旅途,就在一路的相隨之中。心寬無處尋仇敵,心寬亦無鎖眉事,一顆寬心容世界,知音何必須相知。
【第52句】:【佛心禪語】認識“熏習”的力量,我們便應該不斷地提醒自己,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憶念好的、善的、美的人事物,如此才能留下善美的種子;有了善因業種,又何愁人生沒有善緣果報呢?
【第53句】:【禪語人生】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的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
【第54句】:【禪心佛語】外在的境界是變幻無常的,我們的心也往往起伏不定,修行就是訓練我們的心,讓它不管對外在的變幻還是內在的起伏,都能平等視之、平靜視之。
【第55句】:追求真理者,就像一個迷路的人想尋找正確的道路;若能找到正路,不但不會倉皇失措、憂慮恐懼,而且會充滿信心與勇氣。
【第56句】:貧病眾生的苦難,不外是饑、寒、病痛等幾種因素,要真正發揮長情大愛,必須對眾生起憐憫心,身體力行慈、悲、喜、舍來救護一切;饑餓者給米飯,受寒者給衣物,病痛者送醫療,使他們歡喜滿足。
【第57句】: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賈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優婆塞戒經》卷三,凈戒品
【第58句】:在慈悲的境界上,一切生命都血肉相關、休戚與共,自我生命的價值僅存在于為他人、為群體的無私奉獻中。
【第59句】:【禪心佛語】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第60句】:五濁塵染的世界,念佛便是呼吸凈土的新鮮空氣,念佛便是享受凈土的佛光浴。一間佛堂,一處念佛道場,便是一處極樂七寶樹林的氧吧,里面有豐富的“佛離子”,最有益于法身慧命的生長。
【第61句】:【禪心佛語】活著的氣度則是要剛柔并濟,胸中有天地。要堅韌不拔,頑強不屈。要傲骨俠腸,正直勇敢。
【第62句】:沒事不惹事,遇事莫慌張;人生要從容,凡事向前看。生命百年短,聚少離別長;隱約定數在,勿念亦勿忘。
【第63句】:【禪心佛語】大多的煩惱都是我們自己給的,讓我們別太復雜。只要我們的心靈簡單得如一泓清水,我們就會沒有很多的煩惱,我們就會如釋重負、瀟瀟灑灑。所有的心靈都渴望解放,讓我們別太復雜。
【第64句】:【禪心佛語】人身難得今已得,這回相見應相知。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回頭又別離,抬頭看人海茫茫,去不斷,來無際,人生是結緣,不是結怨。
【第65句】:【禪語人生】學佛最重要的是學大地的謙虛,學虛空的如幻、包容。人之偉大是由心量大小而定。
【第66句】:【經典禪語】人生苦短,用心生活。做人須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處事把握分寸,能張弛有度;知足,即不為物欲俘虜,滿足以無為有!
【第67句】:【佛心禪語】虛心。所謂虛心就是我們要明因識果,勇于承認自己的過錯,下決心改掉這些惡意惡行,同時還應向別人虛心請教,讓別人幫助自己指明本人尚未發現的過錯,以使自己人格更趨完美。”
【第68句】:【禪心佛語】佛菩薩一直都是有求必應,只是眾生看不淸佛菩薩的回應方式。只有開悟的人才理解明師和佛菩薩度眾生的方式。
【第69句】:牢。——《佛陀的格言》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的過失是最大的病痛。——海濤法師
【第70句】:【禪心佛語】解脫自己執著的概念、黑暗的思想和綁住的感情,才叫現世解脫。不要以為天上云間有個地方可去——那樣跑到哪里都沒用。
【第71句】:【經典佛語】“利不可賺盡,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這個世界不是那一個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所有凡事都要留有余地。
【第72句】:【佛心禪語】惡言相向的人,通常會引起禍端,因為一般人往往因為別人的惡言而懷恨在心,并激起對方強烈的反彈情緒。所以盡量不要用惡言來傷害別人,因為那樣自己將來會成為被別人傷害的對象。
【第73句】:【禪語人生】一個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心,駕馭自己的心。唯有用心去體會佛法,將佛法用諸于平常生活,這種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樂的。
【第74句】:【禪語人生】希望你常對自己說,聞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這幸福外,再沒有別的了。
【第75句】:在時光里打坐,歲月里參禪,只見你,不見佛。總感覺,你就是佛,佛是你;你是蓮,蓮是你。就這樣自性清靜地愛你,不叫沾染一絲塵埃。心靈的廟宇,住著如蓮的你,用愛與真情,虔誠地把你供養。
【第76句】:【禪語人生】修行人不管到那里,都要保持平常心,無掛無礙、清凈自在,而修行就是要修這點自在。
【第77句】:【禪語人生】問題不在于:一個人能夠輕蔑、藐視或批評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夠喜愛、看重以及欣賞什么。
【第78句】:一切靠自己雙手勞動吃飯的人,都值得尊重,因為他們至少都具備這樣的品格:1.不依賴別人,靠自己活著;2.有自己的尊嚴,拒絕不勞而獲;3.用汗水換來的錢,用得心安。
【第79句】:【禪心佛語】以心傳心,自悟自解,佛傳本體,師傳祖意,悟本體,會祖意,堪稱天人師。
【第80句】:【圣經文案】316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
【第81句】:【禪語文案】這世間人來人往,你是誰,我是誰,都不是陌生物種,低頭不見抬頭見,和幾分,讓幾步,此心何妨寬幾尺。心寬,心空,浮云何處留,既然活一場,就活它個青山明月萬古長空。
【第82句】:【禪心佛語】你只要記住,如果你每個星期都在做著差不多的事情,那么一年以后你還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歲。
【第83句】:【禪語人生】在禪院常住帶領下,營員們觀賞了《北海禪院》、《青海湖畔一坐禪》等紀錄片,共同回顧了歷屆禪修營的精彩瞬間。
【第84句】:【圣經文案】278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并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
【第85句】: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產生人事上的煩惱;遭遇這些煩惱時必須忍讓,千萬不要起嗔恨心;除了護心,也要護口,不能口出惡言。
【第86句】:【禪心佛語】更須自己勤奮。不可依賴他人。阿難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貴。出家從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詎知仍須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第87句】:修行最主要的目標即是無我。若能縮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尊重你、接受你。
【第88句】:【禪語人生】心若能無造作的安住,則無論是持咒、繞塔、禪修或行持任何善法,都能成就最殊勝的功德。
【第89句】:【禪心佛語】生活品需要管制,除非真的需要,否則不要輕易擁有,物質擁有的越多,不僅不會讓我們感受到富有,反而更貧窮。
【第90句】:【禪心佛語】請珍惜你身邊默默愛你的人。或許,有一天當他真的離開了。你會發現,離不開彼此的,是你,不是他。
【第91句】:擁有一份隨緣之心,你就會發現,天空中無論是陰云密布,還是陽光燦爛;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是坎坷還是暢達,心中總會擁有一份平靜和恬淡。
【第92句】:【禪語人生】以煩惱為特征的生活境界就是世間法,以覺悟為特征的生活境界就是出世間法。
【第93句】:一生處在底層,默默地支撐起上層的風光。熬出能見度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被拋棄的時候,這,或許就是根的宿命。
【第94句】:做人莫學無砣秤,三分成績尾就翹。做人須問心無愧,創業要盡力而為。做事唯求心可以,待人先看我何如。做事須用十分力,閑談毋過五分鐘。白布落在染缸內,黃河之水洗不清。
【第95句】:【圣經文案】503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21:3)
【第96句】:【禪心佛語】誠實者勝,勤勞者勝,謙虛者勝,仁義者勝,大公者勝,篤實者勝,忠忱者勝,信用者勝,圓融者勝。
【第97句】:【禪心佛語】佛說: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
【第98句】:【讓人靜心的禪語】我們的心,是一座小城,沒有雜亂,沒有喧嚷,只有一團薄霧,一陣微風,裝著童年的純真。我們看不懂這個世界,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不夠單純。
【第99句】:人若執著自己的我相,就會變得傲慢起來,那么距離地獄就不遠了;反之,能以謙卑平直之心待人,天堂就在眼前。——鄭石巖
上一篇:禪語文案當今社會最現實的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