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說謊的人,好像是希望自己隱藏在濃霧里,如果他左右移動,就有碰著真理的危險,因為,一俟濃霧消散,他便完蛋了。
【第2句】:【禪語人生】一句無心的話可能引起一場爭斗,一句殘酷的話可能會毀壞一個人的生活,一句及時的話可能會平復波浪,一句充滿愛心的話可能會治逾別人的傷口。
【第3句】:【經典禪語】命運何往,得失如何,是非較量,魯莽易傷,還記得那句老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非天天都在有,謙虛不聽自然無。抬頭看,明月在天。放眼量,郁郁蔥蔥。
【第4句】:【禪語人生】周利盤特整天都在想:“掃塵除垢”到底是什么意思?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日,他忽然開通了:“掃”是要清凈,“垢”就是污穢,周圍的環境一有污穢,就需要用掃帚掃干凈。
【第5句】:【佛學經典文案金句】焦樣克服對未來生活的擔憂9佛日: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佛道教經》
【第6句】:【禪語人生】一個感恩的人通常歡喜滿足,一個不感恩的人,經常生活在欠缺、不滿足的心態中。知道感恩的人會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變得很快樂。所以感恩的心對于自己是有很大利益的。
【第7句】:當你真正認識了自己,你會發現原來還有這樣一種境界:縱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你,你也不覺得寂寞;縱然所有人都不支持你,你依然充滿力量。
【第8句】:【禪心佛語】始祖傳經,五祖弘法,六祖悟道以一脈五宗名滿天下。中華禪學,擁有了一個不朽的“東土肉身菩薩”慧能大師。
【第9句】:【禪語人生】悟實際上就是在生命拼搏過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經過一次大碰撞后,我們內心深處就受到一次徹底地凈化。
【第10句】:持咒若壞戒,不得上悉地,中品亦不成,亦不成下品。佛于毀戒人,不說咒成就。《文殊根本大教王經》
【第11句】:【佛語】、笑著面對,不去埋怨。然,隨心,隨性,隨緣。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12句】: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因為修行要有超越之心、承擔之心、轉化之心、和合之心。
【第13句】:習慣性思維會形成習慣性生活方式。如果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窮人,那就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富翁。擁有億萬家財卻還要過一種乞討的生活,不是浪費金錢、浪費生命嗎?
【第14句】:【禪語人生】我們在上路的時候,定要帶上件法寶,而不是赤手空拳。這件法寶是健壯的身體、豐富的知識和足夠的勇氣。
【第15句】:敏感的人總是喜歡不停的揣測對方的心情,不停的猜忌對方的想法,然后開始惶恐不安,開始患得患失,開始責怪自己哪里不夠好,最后自食其果,自討苦吃,自己把自己逼得無路可退。
【第16句】:【佛心禪語】別人恭維你時,偷偷高興一下就可以了,但不可當真,因為那十有八九是哄你的;別人批評你時,稍稍不開心一下也無妨,但不可生氣,更不必煩惱,因為那是對你最好的鞭策。
【第17句】:是非皆因多開口,煩惱只為強出頭。懼法天天樂,欺天日日憂。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深山竟能藏猛虎,大海終須納溪流。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第18句】:一個人無論多么威嚴,多么排場,如果沒有愛心相伴,也只是空好看而已;一個人無論多么富足,多有地位,如果沒有智慧相隨,也只會是名利的仆人。
【第19句】:【禪心佛語】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第20句】:人心是相通的,真理是相通的,佛性是相通的。如果對佛法有真實感悟,說出來自然能感動人;如果只是名相堆砌,那僅是知識,聽的人只會覺得累,不會有感動。
【第21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禪法,不是用來治療煩惱的傷口,生命的覺醒來自于內心覺悟的力量,生活的禪法,是面對煩惱的一種信心和規范,為化解煩惱提供的解決方式,或者說是一種溝通。
【第22句】:【禪心佛語】我是人,但我有佛的品質;我是佛,但我還有人情味兒。信教者必能奉獻,愛國者必然守法。
【第23句】:【禪心佛語】超越聲(贊美、誹謗)色(美丑),即是半個圣人,凡夫最在意的就是外界反饋的聲色境界,而圣人是學會了用心感受聲色背后的無聲無色的境界。
【第24句】:【佛家禪語】佛教微博經典:不說人短,不思人過;不念人惡,不揚人錯。能過就是生活,能走就是道路。莫嫌路顛簸,世界本曲折。
【第25句】:【佛心禪語】最快的腳步不是跨越,而是繼續;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小心;最險的道路不是陡坡,而是陷阱。
【第26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快樂不是來自世俗的崇高地位、書本知識或財產多少,真正的快樂只有從開悟中獲得。
【第27句】:學誠法師:人沒有那么簡單分為“好人”、“壞人”,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也有煩惱的時候,煩惱起來的時候就會做傷害自他的事情。未來要面對什么不是最要緊的,最要緊的是自己現在在做什么。
【第28句】:【佛心禪語】過度的欲望會導向貪婪——一種極度擴張的欲望,根植于不切實際的期盼。想要矯正貪婪,只能從內在的滿足一開始。保持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沒有痛苦、無有疲勞,還會獲得身心自在。
【第29句】:英雄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和平年代,鋪在路上他就是路,砌在墻上他就是墻,不求聞達,甘于奉獻。而一旦有外敵人侵,他堅硬的特質便展露無疑,瞬間化身戰場利器,沖鋒陷陣,勇猛無匹。
【第30句】:永遠不可欺騙別人,不可輕視任何地方的人們。在充滿憤怒和惡意的地方,讓我們用慈愛對待他們,使他們不受絲毫的損傷。——《佛陀的格言》
【第31句】:現代的子女,往往使父母傷心,原因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太大,不斷與別人的子女相比較,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子女,結果引來子女的反感。
【第32句】:【禪心佛語】而提到地方佛協,很無奈地總結來看——往往會扮演宗教局在對付僧人時的“打手”角色,其利益通常會和宗教部門、地方政府捆綁在一起,而非盡其本分為僧眾護持和維權。
【第33句】:【禪心佛語】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34句】: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境界高者像一面鏡子,時刻自我觀照、不斷自省,又像一支蠟燭,燃燒自己,澤被四方,更像一只皮箱,提放自如,得大自在。
【第35句】:有一個道理永遠是不會變的,就是你必須賺到足夠令你安心的錢,才能讓你和你身邊的人過上自由的生活,才能令你在失戀時更加淡然。永遠只有努力,才能讓自己的世界安心。
【第36句】:※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夠,別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來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第37句】:【禪心佛語】成就事業真正的本錢是______我能夠管住自己的身口意。誰也不會和一個連自己身口意都管不住的人打交道,這種人不可能成事,也沒有資本和別人共事,更沒有資本談條件。
【第38句】:無論喜怒哀樂,還是悲歡離合,長長短短的因緣際會之后,一切皆空。諸法都是空相,飄然而過不著痕跡。常人將出家修佛稱作遁入空門,四大皆空,如去如來,無遮無礙,是為空。
【第39句】:學佛之前,生命像二張白紙,橫寫豎畫,隨心所欲。學佛之后,生命像在紙上學寫字,要端正規矩才能給人看。
【第40句】:所謂苦行,修的是信念,行的是堅定。要想取得真經,就必須以非常人所能想象的耐力去堅持,虔誠地去探求。
【第41句】:【佛心禪語】一切境界都是業識心造作出來的。與其避境,不如煉心。心能造業,心能轉業。至誠念佛,則能轉業。十法界不離一念心,不念彌陀更念誰?
【第42句】:【禪心佛語】當你富裕的時候,不要得意驕傲,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當你貧窮的時候,不要傷心沮喪,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
【第43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人生是有很多時候不遂人意,但這些都是會過去的,不要黏在上面而解脫不得。看得開并不是逃避問題,而是站在更高的一層境界上思考人生,讓自己的生命獲得真正的尊嚴和價值。
【第44句】:【禪語人生】智者顧大局謀大事,以最終目標為核心;愚者顧眼前謀小利,以寸利必爭為原則。
【第45句】:【禪心佛語】命運里也許有許多曲折,峰回路轉,寫著許多悲哀和傷痛,不是命運受到了摧殘,是命運原本如此,相信人間所有的錯過、所有的重逢,都是緣分,佛門里有句話,做個逆境菩薩也是一種修行。
【第46句】: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顆平和的心;懷揣一顆平和的心,得失了無憂,來去都隨緣。一個灑脫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優雅的人。容貌乃天成,浮華在身外,內心清寧靜謐,才是永恒的美。
【第47句】:【佛心禪語】“宗門心法五要”共有五個部分,作為北海禪院最新確立的五要,全部都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第48句】:若念如來少功德,乃至一念心專仰,諸惡道怖悉永除,智眼于此能深悟。《華嚴經》卷三,世主妙嚴品
【第49句】:【佛心禪語】不依止善知識,就不能成就,沒有上師就沒有佛,一切諸佛都是依止上師而成佛的。
【第50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常會接觸復雜的人事;所謂“修行”,就是要借復雜的“人和事”來練心。
【第51句】:心靈的偏見,往往導致我們對生活產生更多的成見,行走在消失的歲月中,讓苦惱和歲月一起消失。#延參法師開示#
【第52句】:其實,這些不好或者磨難從另一層意義去看,卻是好的。因為身體受了苦,或心理上受了打擊,但只要心態是平和安詳的,這些不好無非是對自己的又一種鍛煉罷了。那么,不就是日日是好日了嗎?
【第53句】:【圣經文案】133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梢我的羊,將它們尋見。(結34:11)
【第54句】:【禪心佛語】視物純粹欣賞是一種境界,據物為己有是一種能力,能力好培養,隨處可見其人;境界稀有,非一世二世所成。與有能力的人共事,與有境界的人交友。
【第55句】:菩薩于眾生給施所須,應念其恩。若惡心瞋心不念恩報恩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報,犯輕垢罪。《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第56句】:【禪語人生】無德禪師道:禪話,就是說歡喜的話,說真實的話,說謙虛的話,說利人的話。
【第57句】:生活已經很累,不要過于嚴肅給自己加碼。這世上沒有處理不好的關系,只要你愛笑、真誠、將心比心的對待他人。試想下沒有人愿意聽一個人重復的抱怨自己多累多煩躁多不幸。
【第58句】:【禪心佛語】世間七珍,雖稱為寶,享樂一時,畢竟成空,只能養生,不能脫死。若佛三寶,則能息無邊生死,遠離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樂。
【第59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如果時時想到的只是自己,只在乎自己的感知,只考慮自己的存在,那只能說明“自己”出了問題,有了毛病,這個毛病叫自私。
【第60句】:【禪心佛語】讓心翻滾、讓人不安。只有放下它們,才能輕松自然。智慧愚癡心之隔,天堂地獄一念間。煩惱放下成菩提,心情轉念即晴天。
【第61句】:【禪心佛語】放下你的控制欲。要愿意放棄你對身邊人、環境和事物的控制欲。允許他們遵循自己的狀態,這樣你就能感受到更好。
【第62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想擁有你從未有過的東西,那么你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情。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
【第63句】:【禪語人生】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們來自偶然,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愛你所愛的人,溫柔地對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
【第64句】:【禪心佛語】歲月悄然流失,斗志隨之消逝,一種不堪人世滄桑的麻木和歷盡千帆皆不是的豁達,表露無遺。
【第65句】:【禪語人生】在前方擺一尊佛像,身體端直,雙腿盤坐,兩手結定印,專注凝視佛像。凝視一會后,閉目觀想佛像。當印象模糊時,再睜開眼睛看佛像。
【第66句】:每個人的煩惱都有兩個來源,一是自身的欲望,另一個就是外物,如金錢、權力、華屋、名聲、美色、佳肴等,總是誘惑著人們,也煩惱著人們。
【第67句】:【禪語人生】心志要高,心氣要平,眼光要遠,定位要準。如果你想夢想成真,那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從夢中醒來。
【第68句】:【禪心佛語】路途崎嶇坎坷,大可不必跳下別人無心設置的陷阱。多活一點給自己看吧,很多人事與你毫不相干。
【第69句】:【禪心佛語】跟空氣打個招呼,跟山水打個招呼,跟孩子打個招呼,跟愛情打個招呼,跟仇恨打個招呼,跟喧囂打個招呼,跟孤獨打個招呼,跟苦難打個招呼。別忘了,我們只是路過這個世界。
【第70句】:【佛心禪語】自此已上,入不思議分,非凡所及;識心故悟,失性故迷;緣合即合,說不可定;但信真諦,守自本心。
【第71句】:【佛心禪語】做一個有個性的人,給自己一點自信。成功的道路靠自己闖,美好的前途來自于自強自立,不屈服于任何權威,用自我的努力找到屬于自己的自尊。人生,是一條路.
【第72句】:【禪心佛語】禪是月華如水的夜晚那伴著悠揚的佛樂劃過心空的恬淡,在不經意間悄悄地叩響你的心門。
【第73句】: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第74句】:【愿云禪師戒殺詩】千百年來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第75句】:【禪心佛語】世間只有兩種(東西),給我們最大的痛苦,第一個就是錯覺,第二個就是假設。
【第76句】:【禪語人生】約定是緣。你和他(她)約定再相伴來生。奈何橋上,不肯接過孟婆顫巍巍遞給你的那碗迷魂湯,堅持等到與他(她)同赴陰曹,直到相伴托生。
【第77句】:人生,多少相遇別離,沒有什么能都盡如人意,多少年華,來不及告別,就悄然遠去;多少相遇,轉身已相見無期。惟愿紅塵路上,且行且珍惜。
【第78句】:【經典佛語】世界沒有那么好,也并不是那么糟,我們要做的,只不過是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善意地對所有人。在環境不允許的情況下,保護好自己真正在意的人。.
【第79句】:佛陀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既知有病,就應遵從良醫診斷治療,免除苦患。
【第80句】:【禪語人生】原來,在雪竇禪師心中,自己只是一名云游僧,無欲也無求,掙脫世俗的誘惑,拋卻名利的紛擾,雖默默無聞卻終成正果。
【第81句】:【禪心佛語】你不必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你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第82句】:學佛必須遵守佛陀教育我們的三個原則: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動的宗旨,用來教誡我們不做壞事;行為不發生差錯,心就有定力,精神就會統一,如此就可產生智慧。
【第83句】:生活中若是迎面遇上了阻礙,不必驚慌,也不要躲避。阻礙是一種賜予,它能促使人進步、蛻變、新生。要正視每一道阻礙,心懷感恩地跨越。
【第84句】:真正的財富在自己的心里,心中生起滿足感,滿足感就是財富;心中生起慚愧心,慚愧心就是財富;心中生起禪定,禪定就是財富;心中生起智慧,智慧就是財富。
【第85句】: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第86句】:【禪語人生】遠路從近處開始,大事從小處開始;很近的路,你不走也會感到很遠,再遠的路,晝夜兼程也會覺得很近。
【第87句】:【禪語人生】夜離殤、花斷未池央,庭樓雨前霧茫茫,玉脂淚三行淡墨笑、花枯離別唱,撫琴舞弄身姿涼,醉灑淚顏妝。
【第88句】:【禪心佛語】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于相離相,于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第89句】:和尚念經,那么那么。河狹水激,人急計生。洪鐘無聲,滿瓶不響。后生可畏,來者難誣。狐貍看雞,越看越稀。虎怕離山,人怕孤單。禍因惡作,福自德生。擊石生火,激人成禍。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第90句】: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惡遷善之門,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無此念閃,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處討些生理?
【第91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正是超越是非、善惡、有無、好壞、枯榮等等相對的世界,不以生命的有限看待世界的無限。
【第92句】:以聞思律藏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聞思經藏讓安定的心穩固,以聞思論藏讓穩固的心發揮功用。這就是經、律、淪三藏的聞思過程。
【第93句】:【禪心佛語】請相信相貌是能逐步改變,尤其是美好的相貌是會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吸引力,讓見者不知不覺心生傾慕。
【第94句】:【禪心佛語】放不下的都是已經不屬于自己的,放得下時恰好是自己擁有時,人生的劇場就是一個幽默劇,是你滑稽了他人,還是娛樂了自己,就看你的心智。
【第95句】:【佛心禪語】※什么是敢面對敢承擔?不管好壞,任何時候都不動心,心不隨境轉,心不動搖。
【第96句】:【佛心禪語】不欺世盜名討好世俗,不嘩眾取寵求取名譽。寧委屈一時,不得意一事。做事講精明,做人講正氣。
【第97句】:每個人都是幸福和痛苦的路過者,當然也是體味者,嚴格說幸福也沒有一個恰當的定義,的確需要思考和清醒,原本也沒有現成的幸福,但是幸福也不遙遠,就在看破和執著之間。
【第98句】:【禪心佛語】生活中豎立正見則無邪見,無邪見者對事物的真相就有客觀的認知,有客觀之認知就不容易迷惑,而產生的煩惱痛苦。因此,正見是學佛者十分重要的修行之一。
【第99句】:【經典佛語】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了途中與你相見。——倉央嘉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