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難來時各自飛。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人情莫道風光好,只怕秋來有冷時。
【第2句】:【道家禪語】生活中,并不是努力就一定什么都可以。很多時候,我們也會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不只是你,大家都一樣。知道時間不可能停留,就沒有必要傷春悲秋。人生是路上需要用真誠的心靈去欣賞,而不是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
【第3句】:【禪心佛語】化繁為簡,淡泊名利,往往能夠透徹理解人生的真諦。在物欲橫流的復雜社會中,化復雜為簡單方能做到入而能出,往而能返,才能活的自由、暢快、游刃有余、瀟灑輕松。
【第4句】:【禪心佛語】對于還未失去的,就該學會珍惜了,畢竟回憶只是對失去的一種安慰,不要忽視身邊看似平凡的擁有,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是懷念。人生最長久的收獲,其實就是珍惜。
【第5句】:【禪心佛語】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想弄得清楚明白,符合道理,人人順心,那是不可能的。世間事既然如此,如何面對呢?一定是要“逢苦不憂”。
【第6句】:世界很大,社會很雜,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失望傷心;生活繁瑣,人事繁雜,總有一些時候,讓我們難以接受。人生,很難稱心,何必痛心,開心則順心。
【第7句】:獅是萬獸之王,我們做事要像獅子一樣勇猛精進,才能擔當重任,發揮大雄、大力、大慈悲的胸懷,領導大眾,努力不懈地造福人群,成就菩薩志業。
【第8句】:【禪心佛語】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慈悲的心與誠實的態度,它比最高智慧和一切學識都重要。關心和善意,比任何禮物都能產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禮物都有更多的實際利益。
【第9句】:人生百年,何其短暫,何須要讓自己變得如此沉重。超然物外方為圣賢,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詩書,有何等悠閑!傲立于高山之巔,撫琴一曲,弄簫斷玉,臥看云卷云舒,又何其自在。
【第10句】:【禪語人生】有自信的人是很多的,做世間事情的時候往往信心百倍、信心滿滿,但相信自己可以解脫、可以即生成佛的人卻極少。
【第11句】:【佛心禪語】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觀念,命運里缺的是選擇,骨子里缺的是勇氣,肚子里缺的是知識,事業上缺的是毅力,行動上缺的是改變。
【第12句】:【人心禪語】當我們總抱怨世界陰暗時,恰恰是自己內心蒙了很厚的灰塵。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別人的眼里。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起妄緣,無心無為,自由自在,動靜自如,冷暖自知,當下就是修行。
【第13句】:【禪心佛語】涅槃之有,皆非相對的有無之「有」,常與無常之「常」,而是一絕對的超概念的真常之「常」,妙有之「有」。此一真常妙有的深義,即「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第14句】:【禪語人生】憎恨,并不立刻結惡果,但它如同隱藏在熱氣下的火,逐漸焚燒著,而終讓心懷憎恨的人身受其害。
【第15句】:讓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吧!有了它,你會平和面對動蕩不安,積極應付挫折困難,于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風雨中體會到幸福。
【第16句】:【心靈禪文案】若開心,可以找個暖暖的日子,背上背包,換一身輕便的素裝,走過大街小巷。或者,去小城最熱鬧的地方,看人來人去。我亦帶著暖暖的笑容,淡心自安閑。此刻,心是暖的,人是暖的,一切都是暖的,多好。
【第17句】:【禪心佛語】如果本身的身體情況沒問題,我們在靜坐的過程中應當不會產生什么情況,初次靜坐的人可能坐不了二十分鐘,不要緊,盡量平心靜氣地繼續呼吸,堅持下來就知道這并不困難。
【第18句】:【禪心佛語】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鳥兒已經飛過;心里沒有被刀子割過,但疼痛卻那么清晰。這些胸口里最柔軟的地方,被愛人傷害過的傷口,遠比那些肢體所受的傷害來得犀利,而且只有時間,才能夠治愈。
【第19句】:【一日一禪文案】和人相處時,所有讓我們產生落差的,不論是心理上的,還是言語上的,且需要我們去附和的,去討好的,都是和我們不相稱的,都是注定不屬于我們的。因為好的關系,總是舒適的,平和的。
【第20句】:【經典佛語】“講時似悟,對境生迷”的觀念是不好的,當境界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們只要有勇氣進行抑制,就沒有什么惡習不能去除,沒有什么暴躁的脾氣不能改掉。
【第21句】:越親近自然,焦慮越易消失大自然具有無窮無盡的美,能給人們疲憊的心靈帶來撫慰。王維詩云: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嗚春澗中。
【第22句】:【禪心佛語】如果不能看破,可以先看淡。如果放不下,就背著走,走不動了,再放下。“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名利、富貴、榮辱、是非乃至生死都可以放下。心無掛礙才能瀟灑,人生要瀟灑走一回嘛。
【第23句】:心中有愛、心存感恩;無論環境多惡劣,不管人事多險阻,也要憑借信心、毅力,化解困厄障礙。自古雅士愛寒梅!即因:“未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第24句】:殘缺可以成就另一種美,有若清風,如稀星般自然清涼,它有時間流過的痕跡,有說不清道不盡的動人故事,有一種讓人無法釋懷的奇妙意境。倘若苛求完美,只能象是在江上走車,路上跑船,最終只能是虛妄。
【第25句】: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緣分;心與心之間,就是一種交流;愛與愛之間,就是一種感情;情與情之間,就是一顆真心;錯與錯之間,就是一個原諒,人生就是這樣一種交往。
【第26句】:【禪語人生】在實踐的層面上,誓愿出家,也就是過獨身生活,能夠讓人從一些會造成羈絆的關系中解脫出來。那些可以脫離世俗生活的比丘和比丘尼,就不用再去擔心別人的眼光。他們穿得很簡陋,把自己的物質需求降到最低。
【第27句】:念佛的正品是往生;慚愧、懺悔、感恩、法喜都是念佛的副產品。正品是必然會有的,自然就有的,即使不知不覺,也必定不虛;副產品則時有時無,可有可無,或有或無。
【第28句】:當世界上沒有了煩惱,你是否還會微笑?當世界上沒有了困難,你是否還會堅強?當我們心里沒有了目標,你是否還會挑戰自己?
【第29句】:在平凡清淡中過著安詳而有意義的人生,因為沒有患得之心,相對的便沒有患失之苦。反之一味追求欲愛,得不到滿足,就會沉溺于憂愁惶恐之中;人一旦生活在憂愁惶恐中,就容易喪失自信,怯懦逃避。
【第30句】:【禪心佛語】生活中的固執,給人生制造著負擔,產生著偏離,增加著人生的沉重,這世間塵囂紛擾,更需要內心的清澈與看破,那些曾經錐心的煩惱,也不過風跡月影。活過去,人生也就成了一份恍然大悟。
【第31句】:【佛心禪語】倘若不能把虛妄舍掉,那個真實的東西就永遠得不到。為什么呢?因為你盡跟著虛妄的后面跑,怎么會認識真實的面目呢?
【第32句】:【禪語人生】這世間的日子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如果是一份刻意的挑剔,不如說是自己想的太窄,見識太少。佛門有句話:煩惱即是菩提。人生就是悲歡一場交集,苦樂一場交替,愛恨一場糾纏,黑白一場路過。
【第33句】:讓你的老年過得像童年一般天真爛漫,讓你的童年過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穩重,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謙卑缺乏智慧的成分。一《佛陀的格言》
【第34句】:能受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能言不是真君子,善處方為大丈夫。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娶的美妻生下子,又思無田少根基。娶下嬌妻并美妾,恨無田地少根基。
【第35句】:【禪語人生】有失不戒,有益不勸,玩物喪志,人生之患。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主宰自己,永遠都是奴隸。一輩子有多長無從知道,緣份究竟有多少沒人明了。人生的路有多遠并不重要,當務之急是珍惜生命的每一秒。
【第36句】:【佛道禪語】每一天都會告訴自己要好好控制情緒,不抱怨,謹言慎行,這不是將自己變得懦弱和沒有性格,而是在慢慢地提升自己。凡事不以惡意揣度別人,不因私利給他人添堵,不妄自菲薄,也不詆毀他人,這是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第37句】:使自己的心從種種分別、執著中解脫出來,使覺照能夠獨脫于一切攀緣之外,我們的精神面貌就是另外一種境界。
【第38句】:【心靈禪文案】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守成一段傳奇,不是所有的坦誠都能換回等同的默契。種一束心香,在風里,只因,你是我今生最美的回憶。淺相遇,薄相知,淡相忘,只問淺笑安然,不問花開幾許。
【第39句】:【禪語人生】心靈呈現純凈光明的最高覺悟者。佛法指出的是一條人心變得高尚善良,充滿光明粒子的光明大道。
【第40句】:【禪語人生】在這多變的紅塵世界,誰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人生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無論處于何種境遇,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隨遇而安,擁有一份從容,坦然面對人生。
【第41句】:【禪語人生】要讓自己往好的方面想,老是去想說全世界都是壞人,這樣子是不對的。壞人當然是有,但是這不是說所有的眾生都不好,品行高貴而且慷慨的還是大有人在。
【第42句】:許多“聰明人”在見到“便宜”的時候,就忘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只要你堅持正道,騙子就無隙可鉆。
【第43句】:【禪心佛語】樂觀的人朝前看是希望,往后看是經驗,悲觀的人朝前看是迷茫,往后看是傷痛,人生沒有絕對的一面,因此給了我們選擇的機會,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你的心才能決定。
【第44句】:【禪心佛語】第一是攝持自心,令狂亂之心不外馳,止息寧靜,寂然安住,猶如明鏡。如果是獲得明凈的靜定之心,智慧的力量自然就產生了。
【第45句】:【禪語人生】夜里黑暗覆蓋著左手,左手覆蓋著右手。曾經牽手的手指,夜里獨自合十。風吹沙吹成沙漠,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長的打坐。
【第46句】: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多么令人遺憾和悲哀的事情!其實,每天都是盡孝的良辰吉時。
【第47句】:【禪語人生】印度教導的靈性四句話:【第1句】: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第2句】:無論發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
【第48句】:【心靈禪語】別把無聊當孤獨,別把矯情當文藝,別把倔犟當堅強。人生多一些豁達,就多一些幸福,多一些包容,就多一些快樂。生活中多一些幽默,多一些看開看淡,適時的糊涂一些,幸福和快樂將無處不在。
【第49句】:【禪語人生】修凈土法門,如果你能夠悟到清凈自性,就是實相念佛;去,就是法身,是大菩薩—你的果報就是大菩薩;去,就是常寂光凈土。
【第50句】:【禪心佛語】能量是不滅的,當你把這股能量引向愛的地方,它就變成了愛的能量,當你不愛的時候,這股愛的能量并沒有消失,它只是變成了恨的能量。
【第51句】:【佛心禪語】做人四自重:行為,一舉一動要自重;講話,一言一行要自重;處世,一事一物要自重;做人,一時一刻要自重。
【第52句】:在這世上,沒有屬于自己的東西,不為消逝的東西而悲傷,不陷入萬物,這樣的人稱為平靜者。《經集》第四品,第十章《毀滅以前經》
【第53句】:【禪心佛語】說完便用手指比了個小圓圈,向前一指。侍者看到后便攤開雙手,劃了個大圓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手指,侍者伸出五根手指;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卻用手在眼睛上比劃了一下。
【第54句】:無所事事的人,內心并不輕松閑適;積極付出的人,內心反而寧靜喜樂。欣賞他人,即是莊嚴自己。因為世界所現,全都與己相關。
【第55句】:【禪心佛語】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里,他們也漸漸發現了自己的不平凡之處:這么難,我都沒有放棄;這么難,我都沒有被打敗;這么難,我不也走過來了嗎?他們會因此更喜歡和認同自己,這是災難給予戰勝它的人的禮物。
【第56句】:心語:發脾氣的六大功能:【1】降低素質【2】把脾氣傳遞給對方【3】教會對方發脾氣【4】失敗地解決問題【5】容易引起對方的沖動,還會引來禍端。【6】對自己健康不利。
【第57句】:【禪心佛語】內心沒有樹立正念才會招感外面的惡緣與自身相應。內心生起的善念不夠強烈,所以才無法產生外界的善緣。
【第58句】:【心靈禪語】人生如茶,靜心以對。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生活磨礪,人與人會收獲不同的人生之果。人生是一次孤獨而又枯燥的旅行。沿途的無限風光,碧海藍天,鮮花佳人,或許都會讓我們駐足停留,繾綣不已。
【第59句】: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嘆息能給生活造成多大的傷害,什么樣的信念,也就活成了什么樣的人生,遠離抱怨,遠離悲觀,讓善意和堅強成為認識世界的信念和意識,從而讓生活走向積極正面的改變。
【第60句】:菩薩摩訶薩所有禪定,若聲聞人者,身心不動,心便自謂人涅槃已。若菩薩人者,身心精進無有懈怠,以四攝法攝取眾生,大慈悲故,以六波羅蜜教化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行于方便。《大寶積經》卷-。七,大乘方便會
【第61句】:【禪心佛語】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人類的生命數量,占全體生命的數量,是比例非常非常渺小的。而在人類中,信佛,進而學佛,追求內在幸福的,那就更少了。故而我們是非常幸運的。
【第62句】:【禪心佛語】你在祈禱的時候,不要期盼著一個奇跡的降臨;在人前交談的時候,寧可保持沉默像傻子,也不要自作聰明炫耀什么。
【第63句】:【禪語人生】真正擁有大福德與大智慧的人,他們的舉止會安詳和緩,而不會浮躁。浮躁的人辦不成大事,不知道反省,看不見自身的缺點,成就自然會很有限。
【第64句】:【佛心禪語】這樣一來,城內的人很不贊成,他們跑來責問道:“佛陀啊。你常說清潔的話,教人做清凈的事,可是你為什么要和骯臟的女人談話呢?難道你不覺得討厭嗎?”
【第65句】:【禪心佛語】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因為當你抗拒某件事或情緒時,你會聚焦在那情緒或事上,這樣就被賦予了更多能量,它就變得更強大了。負面情緒就像黑暗無法驅趕,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
【第66句】:【一禪文案】當別人忽略你時,不要傷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誰都不可能一直陪你。當你看到別人在笑,不要以為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傷心,其實別人只是比你會掩飾。
【第67句】:【禪心佛語】改變觀念,就是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適應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觀念,就是推陳出新,解放思想。
【第68句】:名重則于實難副,論高則與世常疏。明人不算命相面,君子不求簽問卦。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莫道舉世無知已,有才庸人皆妒嫉。
【第69句】: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快樂本由心決定,一如空氣存在,用力呼吸才會發覺,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執著于快樂,便不快樂。安寧至樂,清凈自得,一念清凈,無所執著,才是心之所向,路之所往。
【第70句】:【禪語人生】我們很容易莫名其妙地生起恐懼,這樣的人叫做愚癡的人,他們很少熏習正法,他們是未開化的人。
【第71句】:【一日禪文案】人心如水,緣來是船,若不能相隨一生,何不靜享歲月。人生如流云,世事同飛鳥,鳥來同歡樂,鳥盡歸自然。懷隨緣之心,自在安穩;守隨緣之態,靜謐優雅。心若無求,萬物皆美,歲月沉香,只愿如水。
【第72句】:于佛法中,初發菩提一切智心,生如來家,為法王子,即為一切久修梵行聲聞緣覺所共尊重。“四十華嚴”卷三十六
【第73句】:在蕭瑟的冬天里,需要梅花爭放,才會感覺世間的美麗;苦難的眾生,需要愛心人士的愛護及幫助,才會感覺人情的溫馨及社會的祥和。
【第74句】:【禪語人生】游刃有余的人生須五從:從溝通中融洽和諧;從參與中奉獻身心;從和合中集體創造;從認同中自我享有;從平和中進取奮發;從威儀中端嚴禮敬。
【第75句】:【禪語人生】用微笑去應付生活,不如用行動來改變生活。躺在床上想得很遠,但畢竟沒有前行半步。腳踏實地的向前一小步,勝過夢幻中的萬里行程。
【第76句】:【佛心禪語】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心打開,不讓任何的外在條件來打擾我們,那么一切的煩惱與痛苦,也都不存在了。
【第77句】:【佛語摘抄精選】如伎兒,王前作樂,王許千錢。后從王索,王不與之。王語之言:“汝向作樂,空樂我耳;我與汝錢,亦樂汝耳。”(《百喻經·伎兒作樂喻》)
【第78句】:【佛心禪語】不要同別人比,和自己比就行了,天知道你每天進步一點,一年后會是什么樣子?十年會是什么樣子。只是你能不能堅持每天進步一點,十年時間你就可以當專家了。
【第79句】:【圣經文案】153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3:10)
【第80句】:【禪語人生】真地對待,因為“緣去即成幻”,別讓自己徒留“為時已晚”的遺恨。逝者不可追,來者猶可待,最珍貴、最需要珍惜的即是當下――生命的意義就是由這每一個唯一的剎那構成。
【第81句】:【禪心佛語】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人生出現的一切都猶如夢境,誰都是無法永遠占有。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和曾經擁有的一切永別。經過的無論是多么美好,最后終究只是一份記憶,得到的即使不如意那么這也是上天的賜予。
【第82句】:你行走在路上,處處都是江湖。你只管找適合你的渡口,跟適合的人一起上船。你既然已經出發,就不要害怕風浪。有江湖就有風浪,有風浪就有興風作浪者。你是個旅人,有你的彼岸需要到達。
【第83句】:【禪語人生】已經結束的,已經結束了。這是如此簡單。當生命中有些事情結束,它會幫助我們進化。要完整享受已然發生的事,最好是放下并持續前進。
【第84句】: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又稱“堪忍世界”,我們要在這個“堪忍”的世界里表現出堪忍的態度,在人與事之間,時時刻刻擴大自我的心胸。
【第85句】: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念異便于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情分萬法沈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曹山本寂禪師》
【第86句】:被歲月覆蓋的詩意,染盡滄桑。如果相逢,是一場花落,我不會選擇順水而行。如果,珍惜是一種疼痛,我會將所有的愛放逐天涯。從此不問紅塵,將自己安放在菩提樹下,靜靜聽佛說禪。
【第87句】:【經典禪語】花開自有花落時,人生最大的障礙,不是困難,而是自己的內心。心若急了,神馳,意亂,景衰,一輩子無論走多遠,也都沒什么韻致可言。環境可以亂,心靈不能亂;做事可以趕,心不可以急。
【第88句】:【佛心禪語】不貪著是最高的布施度,心清凈是最高的持戒度,淡定是最高的安忍度,放下瑣事是最高的精進度,不改作心(不特意、自然)是最高的靜慮度,不執著一切是最高的智慧度。
【第89句】:【禪語人生】心中無纖塵,自在無憂身。煩惱皆心生,何必怨他人。做一個簡單的人,看得清世間繁雜皆虛幻;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讓紅塵煩擾在心中駐留,簡簡單單,快快樂樂。
【第90句】:無論喜怒哀樂,還是悲歡離合,長長短短的因緣際會之后,一切皆空。諸法都是空相,飄然而過不著痕跡。常人將出家修佛稱作遁入空門,四大皆空,如去如來,無遮無礙,是為空。
【第91句】:以淫樂自裹,譬如蠶作繭,智者能斷棄,不盼除眾苦。《法句經》卷下,愛欲品有從愛生愛、從愛生恚、從恚生愛、從恚生恚。《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85經
【第92句】:【禪心佛語】念佛到一心不亂,何嘗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忘,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禪者,凈中之禪,禪與凈,本相輔而行,奈何世人偏執,起門戶之見,自贊毀他,很像水火不兼容。
【第93句】:目光遠大的人,會有遠大的計劃;目光短淺、只看眼前的人,安于現狀,便永遠無法進步。我們應該做的不只是擁有今天,還應該抓住明天、后天,抓住自己的未來。只有為今后的旅程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走得更遠。
【第94句】:【佛心禪語】大家都很疑惑,也無法了解:為何阿伯才四歲?老人這才把工作暫停下來,解釋道:“若是算時間,我已七十八歲;若是算真正有用的人生,我真的才四歲。”
【第95句】:【禪語人生】一生之計在于勤,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事之計在于人。該珍惜的須珍惜,該抓住的須抓住,寧可錯過事情,不可錯過人生。
【第96句】:【禪心佛語】慈悲心發出來了,心胸自然就能打開,煩惱、業障自然而然地就會消失,心胸打不開,永遠活得累。
【第97句】: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蓮池大師)
【第98句】:【禪心佛語】人生需要一個好的心態。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是零,過一分鐘后才恢復正常。人的優雅關鍵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嘴傷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
【第99句】:背匣牽馬老仆駐足轉身,深深望了眼徐鳳年,喊了聲兩人的共同口頭禪風緊扯呼,然后滑稽可愛又傻乎乎地跑路了。
上一篇:睡覺晚安的文案-晚安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