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宴客的餐桌禮儀大家都熱衷于學習西餐的餐飲禮儀,可其實,我們中餐也是有很多餐桌禮儀呢,正式場合,這些知識,可是能派上大用場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宴客餐桌禮儀【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宴客餐桌禮儀篇1
一、忌用筷子敲碗
舊俗認為,乞丐才敲著空碗,挨家挨戶乞討。因此,從小就教育孩子,在吃飯前或吃飯的過程中,切不可以筷敲碗,否則會被長輩嚴加喝斥的,大人當然就更不能這樣了。
二、忌端碗手心朝上
端碗的手勢很有講究,切不可五個手指都托在碗底,手心朝上。因為乞丐要飯的姿勢就是這樣的,所以被視為端碗的禁忌。
三、忌筷子豎插在飯中
舊時習俗,祭祀亡靈會把筷子直接豎插在飯中,所以被視為不吉利。人們吃飯時,以此為忌諱。
四、忌筷子放在杯子兩側
一雙筷子要放于碗、杯子的同一側,而不能一邊放一只筷子,否則視為不吉,有快(筷)分開了的諧音,不利于家人感情。
五、忌吃飯時候分心
現在大家經常是邊吃飯邊看電視,看書,聊天等。而在舊時,吃飯是一件非常嚴肅的正事,有食不語之說,忌諱吃飯時分心,比如說邊照鏡子邊吃飯,邊吃飯邊干活,邊吃飯邊玩耍等,認為是對食物的不敬。
六、忌吃飯時說不吉利的話
吃飯時說出不吉利的言語,也是犯忌諱的,所以,吃飯時候忌諱提到傷、亡、病、災、禍等兇事。
七、忌飯后躺臥不動
吃完飯后,最好是活動活動,故有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之說,所以忌諱飯后躺臥不動,說飯后不動,定要生病。
八、忌飯后洗澡、剃頭
民間有飯飽不洗澡,酒醉不剃腦、肚飽不剃頭等說法。所以飯后忌洗澡、剃頭。
九、忌吃飯時剩飯
俗話有小孩剩碗底,長大娶麻妻、吃不光,好生瘡等說法,并認為作踐谷物,必遭雷擊。所以大人要求孩子從小就不能剩飯,吃多少盛多少,如果小孩剩飯了大人也要吃掉;大人剩飯的話,會被人們認為家教不好,從小沒有好好教育。
十、招待客人吃飯的忌諱
吃飯時,主人要親自給客人布菜、敬酒,以示對客人的尊重。
1、 盛飯時忌勺子往外翻
關于這個忌諱,舊時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牢房內給犯人盛飯時候才勺子外翻,另有一種說法,說是為了避免財水外流。
2、主人忌提前離席
宴客席間,主人始終陪坐,忌諱提前離席,以免客人吃的不安心。
3、忌未吃完飯就將空碗碟收走,忌席未散抹桌掃地
吃飯時,忌諱將空碗空碟收走,忌諱席未散抹桌掃地,民俗以為這是趕客的舉動。
4、宴客時忌茶壺、酒壺壺口向人
十一、忌第一頓飯給客人吃餃子
俗話有送客的餃子迎客的面之說,所以山東一帶,有客人來時,第一頓飯忌吃水餃,以免讓客人以為自己不受歡迎,這是攆客人走呢。
返回目錄
春節宴客餐桌禮儀篇2
一、座次
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于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應該提前到達,然后在靠門位置等待,并為來賓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請者,那么就應聽從東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話,你應該將老板引至主座,請客戶最高級別的坐在主座左側位置。除非這次招待對象的領導級別非常高。
二、點菜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后,將菜單供客人傳閱,并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為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制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況且一般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是認為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應該知道,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你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征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么?”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后,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要不要再來點其它的什么”等等。
A.點菜三規則
一看人員組成。一般來說,人均一菜是比較通用的規則。如果是男士較多的餐會可適當加量。
二看菜肴組合。一般來說,一桌菜最好是有葷有素,有冷有熱,盡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點些葷食,如果女士較多,則可多點幾道清淡的蔬菜。
三看宴請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務宴請,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這次宴請的對象是比較關鍵人物,那么則要點上幾個夠份量的菜,例如龍蝦、刀魚、鰣魚,再要上規格一點,則是鮑魚、翅粉等。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點菜時不應該問服務員菜肴的價格,或是討價還價,這樣會讓你公司在客戶面前顯得有點小家子氣,而且客戶也會覺得不自在。
B.中餐點菜的三優四忌
一頓標準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盤,接下來是熱炒,隨后是主菜,然后上點心和湯,如果感覺吃得有點膩,可以點一些餐后甜品,最后是上果盤。在點菜中要顧及到各個程序的菜式。
返回目錄
春節宴客餐桌禮儀篇3
一、入座的禮儀。
入座:跟很多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們不能自己隨意入座,長輩、貴賓先入上席,上席就是對著門口的位置,待他們入座完畢我們再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后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這是禮貌,更是一個人的修養,尊敬老者和宴客主人是美德。座位的順序是“尚左尊東”,越靠近主席的位置越尊,相同距離主客的左側位置尊于右側。
二、進餐的禮儀
進餐時,先請客人中長者動筷子。吃飯喝湯時不要出聲音,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更不要拿筷子敲打和用筷子指人。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筷。
三、敬酒
敬酒時,一定要注意敬酒的順序,一般情況下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碰杯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酒杯低于對方的酒杯,表示你對對方的尊敬。
四、離席時的禮儀
最后離席時,要向宴請之人表示感謝,并等長輩或貴賓離席后,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返回目錄
下一篇:春節假期,再談自考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