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感言
這次的禁燃盡放煙花炮竹的活動給我了一個深深的體會,我知道清掃大街的老人不容易,我知道管理人們放炮的保安不容易,我知道被干擾的居民不容易。
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個人對拒絕燃放煙花爆竹的活動感想
我提供點素材,潤色一下就OK了政府部門制訂法律法規,當然用不著一一和老百姓商量。
但有時為了體現決策的必要公正和民主,對于為什么要制訂這部法律或法規,往往會向老百姓解釋一番。
比方在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禁令,當初頒布時,在報刊、電臺、電視臺上,向老百姓作了許多宣傳和說明。
據說在城市燃放煙花爆竹,有很多害處。
我看到過的一說明是以某城市某年的調查為例,作了闡述。
一是容易失火。
由于燃放煙花爆竹,失火多少次,燒毀房子多少間,消防官兵出動多少次,財產損失多少萬元,等等。
二是容易傷人。
由于燃放煙花爆竹,兒童的手炸傷多少,眼睛炸瞎或炸傷多少;更由于失火,燒死人多少,燒傷人多少,等等。
三是污染環境。
煙花爆竹的燃放,硝煙使空氣污濁不堪,容易引起許多疾病;噪聲擾亂環境,影響人們休息,等等。
因此,“根據廣大人民群眾強烈要求”;“經人大常委會討論同意”;堅決在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具體哪些人民群眾強烈要求呢
沒有人去訊問。
因為如果去訊問的話,可能會被人當成白癡的。
后來要解除禁令了,當然是有限解禁。
即只允許在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而其他時候仍然禁止。
春節期間解禁,其實就是全年解禁,因為平日除了紅白喜喪等少數情況外,誰精神不正常,空勞勞地去燃放煙花爆竹呢
那么為什么要解禁呢
根據慣例總應當解釋一下。
果然解釋了,椐媒體上解釋說,春節是中國傳統的喜慶節日,放煙花爆竹是傳統的喜慶方式。
為了發揚民族傳統,活躍社會空氣,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因此“根據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要求”;“經人大常委會討論同意”;春節期間恢復燃放煙花爆竹。
具體哪些人民群眾強烈要求呢
也沒有聽說有人去訊問。
因為一是沒有地方可以訊問,二是如果真的有人去訊問的話,同樣是要被人看成白癡的。
那么發生火災、燒死人、燒毀房屋怎么辦呢
炸傷兒童的手和炸瞎炸傷兒童的眼睛又如何避免呢
還有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如何向老百姓交代呢
這些都沒有說。
可能是現在的煙花爆竹科技含量高,不會失火和傷人了;或是希望人民群眾自己多加注意就是了。
因為這是“根據廣大群眾的強烈要求”;“經人大常委會討論同意”的。
有些人說,這中間其實是利益在起作用。
煙花爆竹的附加值很高,做這個生意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
因此這些利益集團就游說政府,解除禁令。
而政府也可以獲得一些豐厚的稅收,用之于民,何樂而不為呢
至于燃放煙花爆竹所帶來的對社會的損害,以及下禁時和開禁時前后茅盾的說法,除了勉強找些理由,搪塞一下民眾外,其他都只得暫時聽之任之了。
這前后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
“廣大人民群眾”,這是一個很有用的詞組。
這個詞組雖然是虛擬的,但代表多數,蘊含權威,充滿力量;有“為民作主”和“替天行道”合理性。
會當官的人在講話和寫文章時,是萬萬不肯忘記這個詞組的。
有志于當官的人,除了學習好其他理論外,對于這個詞組也千萬應當背熟。
有哪位知道中國每年放鞭炮消耗的火藥數量?轉換成TNT當量。
大家都來詁算一下
中國花炮年產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低于200億元人民幣,國內銷售50億元人民幣。
按照行業內部的匡算,高檔花炮(例如高空禮花彈)大約是50元一公斤毛重(出廠價就是那么低,這個行業利潤高,貓膩多,吃水深),普通鞭炮10元一公斤毛重,每公斤毛重平均可折合TNT當量0.1公斤到0.2公斤。
于是,估計折合TNT當量在千萬公斤到百萬公斤質量數量級別。
具體請參閱;《爆破器材簡易生產法》 張德耀 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965年出版 215頁,淡綠色封面。
求特殊符號組成的煙花~急啊
報告首長:如實匯報如下----現在產生圖案的煙花就幾種方案;最老土的是固定在地面的火藥陣列,一起點燃或者預先編程,按照時間間隔點燃,小孩子都能理解。
要么就是在彈體內有紙張糊成的立體型腔,是按照你需要的圖案布局的,這就是按照客戶要求定制的過程,型腔內有粘結滾壓的火藥球,焰火升空后燃爆,燃燒發光的火藥球可以在空間形成簡單地圖案,售價1000元一枚到3000元一枚,生產成本也就不到500元一個。
現在都一股腦學國外十年前的做法,采用可編程電子延時引信,因為模仿的廠家多了,早就不用原裝專用芯片,就用通用單片機,引信部分成本從10元人民幣起;在地面固定間隔的發射管,各個發射管的指向要經過試驗,就是北京奧運煙花、新中國60周年國慶天安門煙花的點陣方式。
這個炮管陣列和地面編程發射計算機的標準價格分別都是過百萬元。
對于普通客戶,擁有2萬元的粗糙系統就可以開張了。
打一個字上去的最低消費是2萬元,底價也是公開的,一枚集成電路控制定時煙花100元一枚到1000元一枚,打十個點上去就是1萬元嘛,賺的是生產煙花、運輸煙花、儲存煙花、發射煙花特許權。
大客戶也不就是僅僅打幾個字上去,尚有配套服務項目。
焰火是一個不道德、罪惡的產業:污染環境、浪費戰略資源、加劇賄賂、危害治安、威脅人生安全。
花炮、焰火燃燒產生的污染物與汽車尾氣和煤炭燃燒排放的污染物成分相似。
鞭炮也就算了,也就是產生有害的氮、硫化合物;煙花的彩色發光物質燃燒,產生的才是更有毒的物質呀,例如鞭炮要產生特別的亮的白光、銀光,除了加鋁和鎂,就要加稀土元素鈦;產生彩色的光,有色金屬少不了,重金屬和稀土金屬的焰色效果更好,例如錳、鉻、鎳、釩、鉬、鎢、鈰(傳統打火機的火石主要材料)。
無煙煙花主要采用出現了一百多年的硝化纖維。
湖南省、江西省、國家科技部投入過億元資金,研究出來的低污染煙花達不到R本小企業的水平。
壓縮空氣冷發射(源于十五世紀、十六世紀)煙花、時間可編程可預置軟件可設置集成電路延時電子點火引信(源于1940年)是國外在這個領域公開使用超過十年的瀏陽花炮廠的亮子浸泡在水中 再灌溉農作物 人吃了作物后 會有什么害處煙火藥是花炮成品組成核心。
其成分包括:(1)氧化劑;(2)可燃物;(3)使火焰著色的物質;(4)粘合劑;(5)特種效應物質如笛音劑、含氯的有機物、防腐劑、防潮劑等。
名稱的話,硝酸鋇,硝酸鉀,高氯酸鉀,碳酸鍶,氧化銅,氧化鉍,冰晶石,硫化銻,樺皮漆片,酚醛樹脂,聚氯乙烯樹脂,硫磺,紅丹,鋁渣,鋁銀粉,碳素粉,強力粉,鈦粉,高鉀笛音劑,軍工硝,鋁鎂合金粉和其它藥物材料。
各種有毒的物質全在里頭了 ,我就是瀏陽人,這事我清楚,花炮廠的化工原料都是有毒的東西 。
回答者: zenghuanwen 人家有錢,有權,你咋地這社會問題太多啦,中國花炮產值超過100億元,低于200億元人民幣,要養活一大批生產企業,有什么產業可以騰籠換鳥
花炮管理部門、安監部門、公安部門、消防部門、醫院、醫藥、手術器械、殯儀館等等靠這些吃飯,少不了這個行業。
這些人不放炮,就要干更危險的勾當,得讓這些階級敵人發泄、宣泄、釋放對所以,存在就是合理
應該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辯論會演講稿
鞭炮:我們該愛你還是恨你 爆竹聲中舊歲除。
伴隨著不絕于耳鞭炮聲,我們過完了雞年新年,同樣,我們也再次面臨著放還是不放爆竹的激烈爭論——— ■都是鞭炮惹的禍 新年前兩天,也就2月7日晚,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鄉一村民在燃放超大的“二踢腳”時被鞭炮炸得面目全非,當場身亡。
據現場目擊者介紹,這一“二踢腳”直徑足有10厘米大。
春節長假中,由于燃放鞭炮不小心和不得當,被煙花爆竹炸傷、燒灼傷的大有人在。
“除夕那天,從晚飯時間到20時前后,我們醫院就來了16個煙花爆竹傷患者,做了3臺手外傷手術,可把急診忙壞了。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楊海亭說,這些患者都是天一黑就忙著放鞭炮過癮,結果成了除夕的第一批鞭炮“受害者”。
22歲的陳先生年三十晚上和家人一起放爆竹,原本很開心,但在燃放一個大禮花彈時,萬沒想到禮花彈沒有沖向天空,而是在炮筒中爆炸,他躲閃不及被炸傷眼睛,整個面部和兩臂也被不同程度燒傷。
送到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后,經專家及時救治,暫時保住雙眼。
據該院特別成立的眼爆炸傷救治組介紹,從大年三十到初六,他們共收治了20余位眼爆炸傷患者。
而在浙醫一院、浙醫二院等杭州主要醫院里,這些天以來,因為鞭炮導致“爆震性耳聾”和生活不規律導致“突發性耳聾”的病人不下百例。
杭州的15歲少年阿林自從年初二那天和堂兄放了兩個多小時煙花后耳朵就不對勁了,尤其是左耳,聽不見一點聲音。
父母急了,把他送到醫院后才發現阿林的左耳鼓膜已經穿孔。
除了放鞭炮者自己受傷外,被鞭炮聲吵得睡不安寧的事情也比比皆是。
家住北京大興的閻先生抱怨說,陣陣鞭炮響過后,停放在小區里的車的報警器也跟著叫起來,大年初一晚上,他家樓下有輛捷達車的報警器響了半個小時,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休息不好。
鞭炮造成的其他意外事件還有很多。
2月12日晚11時23分,溫州永強機場一架航班因為煙花干擾,在空中盤旋了近20分,才得以著陸。
鞭炮響起時,動物們都難覓清靜之地。
春節期間,上海野生動物園有4頭小白虎、1頭非洲獅相繼出生,但這些新生的小動物和“坐月子”的“動物媽媽”卻因節日的鞭炮而患病了,驚慌、煩躁不安,母親無法正常哺育小虎、小獅。
就在市民們過足放炮癮的同時,環衛工人清掃作業量大大加重,哈爾濱市環衛工人平均每天拉出60多車鞭炮碎屑,重約30噸,僅大年初一就拉出80多車。
■沒爆竹缺了年味 10多年來,出于環境、安全等因素,中國共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深圳、福州、南京、長沙、蘇州等282個城市禁放煙花爆竹。
但是,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說,沒有鞭炮的新年如同燒菜沒放鹽———寡淡乏味。
“小時候過春節一聽到鞭炮響,大家就去聽響,還爭著搶,感覺這才是過年,才有年味。
”在德國讀書探親回鄭州的熊錚錚特別留戀過去。
她說,德國每逢元旦當地政府都會有組織地燃放煙花爆竹。
德國的花炮很多還是中國產的。
在北京做生意的李先生今年買了幾千元錢的煙花爆竹,和好幾家朋友到位于通縣的家中小院里放了個夠。
看著孩子們放炮時興奮的臉。
他說,放花是為了過年喜慶,放炮仗則是崩崩“晦氣”,祈求來年生意興旺。
再說,將來女兒長大了,想不起有鞭炮聲的新年,該是多么遺憾的事啊。
“燃放煙花爆竹表面上很簡單,其實內涵很豐富。
它是千余年來中華民族慶賀新年的傳統,反映的是一個民族積極向上的心理期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
”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張振犁說。
“禁放令”自出臺之日起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指責,有學者認為“春節禁煙花如同圣誕節沒有圣誕樹”。
一些市民干脆就違反禁令偷偷燃放煙花爆竹,與執法人員玩起“捉迷藏”,禁放鞭炮的城市進入了一個禁放僵局。
可見的事實是,每年中國都出動大量人力禁放,遺憾的是,每年春節,鞭炮聲仍此起彼伏,造成“執行部門禁又禁不住,不禁又違法”的尷尬局面,除夕晚上,北京一些郊區的鞭炮聲一直響到快天亮。
■有限禁放有效嗎 近年來,保留春節燃放煙花爆竹以增加節日氣氛的呼聲越來越高,有專家建言:單純地“禁”或單純地“放”,都行不通,政府應該加強引導和管理,規范燃放煙花爆竹,把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點,而不是一禁了事,解決之道在于在“禁”與“放”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有組織限放。
河南大學民俗與文化研究所所長高有鵬建議說,“單純地‘禁放’,勢必造成節日文化符號的單調,進而危及傳統文化的延續。
政府應選擇為多數民眾所接受的、社會安全有保障的地方,在特定時間內有組織地燃放煙花爆竹,強化民俗的正面功能。
” “執行了這么多年的禁放規定,把警察放在了‘管’與‘不管’的兩難境地。
對原有的民俗,我們既沒有加以正確引導,又沒有進一步改進管理措施,把政府放在了與百姓的對立面上,導致群眾與政府‘捉迷藏’,損害和扭曲了法律的功能。
”朱小光律師分析說。
目前,哈爾濱、成都、杭州、濟南等城市市區內禁放煙花爆竹的政策有所松動,由原來的全面禁止調整為指定地點、指定時間的限制燃放。
現全國已有106個城市在實施禁放后重新有限開禁。
張振犁指出,“禁放”的話題讓我們認識到:立法者在制定規則時,除考慮別的因素外,還要認真對待傳統文化。
如果法律規則和傳統文化沖突過于強烈,不僅規則不能得到遵守,反而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影響法律法規的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