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豆腐耳朵——愛聽讒言
【第2句】:孫子用兵——以一當(dāng)十
【第3句】:【財(cái)大通神,勢大壓人】(諺)錢財(cái)多了,可以買通神仙;權(quán)勢大了,可以壓眾。舊指錢多勢大,權(quán)錢結(jié)合,天大的事也能辦成。
【第4句】:去年剛?cè)饲?,我就翻箱倒柜找帽子戴,媽媽看見了說:“天剛冷一點(diǎn)兒,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嚴(yán),這樣氣溫回升又得脫掉。一穿一脫,身體反而易出毛病。俗話說‘春捂秋凍,少生疾病’,‘秋不忙加冠,益壽又延年’。”(河北·行唐)
【第5句】:東街賣魚西街買雞——東鱗西爪
【第6句】:【 咸吃蘿卜淡操心】感覺淡而吃咸。咸、閑諧音,淡,無味, 謂白操心,不值得。張賢亮《綠化樹》:“他也是成吃蘿卜淡 操心!咱們的事,不要人多嘴!我有我的主意?!?/p>
【第7句】:【鼓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釋義:比喻心里有話不說,別人不會明白。例句:何不早說?天色將明,郡公老爺將次升帳,引你進(jìn)見這個(gè)。正是:鼓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
【第8句】:【胖子也不是一口兒吃的】(諺)比喻事物的形成要靠日積月累,循序漸進(jìn),不能盲目冒進(jìn),急于求成。
【第9句】:龍王爺作法——呼風(fēng)喚雨
【第10句】:【打人不過先下手】(諺)不過:沒有超過。指打仗或爭斗,先出手就能取得主動(dòng),后下手不免吃虧。
【第11句】:螢火蟲打架——明對明
【第12句】:刮風(fēng)不下雨——空響(想)一場:鬧個(gè)好聽的;虛張聲勢
【第13句】:鵝咬雞——不認(rèn)親;六親不認(rèn)
【第14句】:【上氣不接下氣】(慣)形容呼吸急促或喘不上氣來。 也作上氣兒接不著下氣兒。 上氣接不上下氣。
【第15句】:爺爺提醒將要做生意的爸爸:“話是風(fēng),筆是蹤,做什么事都要記下來,防止說不清?!保ńK·丹陽)
【第16句】:【大雁過頂想拔翎,泥像臉上刮層金】釋義:翎:鳥的翅膀或尾巴上的長而硬的羽毛。比喻貪得無厭,設(shè)法榨取。例句:怪不得人說,越是有錢,越是大雁過頂想拔翎,泥像臉上刮層金呢。我看穿了你,快留下你的臭扇子扇你的臭汗吧!
【第17句】:【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慣)指表面上待人親熱,內(nèi)心卻非常狠毒。
【第18句】:毒蛇脫皮——惡性不改
【第19句】:【老虎嘴里拔牙】釋義:比喻環(huán)境危險(xiǎn)。例句:“你這一去,是到老虎嘴里拔牙,可得多加小心,千萬別有個(gè)閃失。”
【第20句】:【人上有人,天上有天】(諺)強(qiáng)人之上還有更強(qiáng)者,藍(lán)天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告誡人不可自滿自足,須知高手之上還有高手。 也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第21句】:【 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謂出了問題,臨時(shí)應(yīng)付,不作根本解 決。或說:頭冷顧頭,腳冷顧腳。《燕山夜話》:“臨時(shí)治標(biāo)的 方法當(dāng)然也不應(yīng)該放棄,不過那只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罷 了。”
【第22句】:【兩眼一抹黑】(慣)1比喻新到一個(gè)地方,什么人也不認(rèn)識,什么情況也不了解。2指沒文化,不識字。 也作兩眼一麻黑。 兩眼墨黑。 睜眼一抹黑。
【第23句】:【瓦片也有翻身日】境遇總會好轉(zhuǎn)。瓦片,也說:屋瓦、鵝 卵石。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但終有一日,屋瓦也會翻 身,曾牛兩家,必為死敵?!?/p>
【第24句】:【碰瓷】“碰瓷”是泛指一些投機(jī)取巧、敲詐勒索的行為。原是北京方言,后流行全國各地。碰瓷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起源于清末,那時(shí)候有一伙人為了詐人錢財(cái),專門抱著瓷器去路邊撞馬車。與馬車發(fā)生碰撞后,這伙人就故意把瓷器摔壞,一窩蜂一樣圍住車主要求賠償。說那瓶是他爺爺?shù)哪棠痰亩藡尩拇笠棠谴墓哦?,值多少多少銀子。于是車主就被狠宰了一把,要不然就甭想脫身而去。瓷器碰馬車,就叫碰瓷。另一種說法,認(rèn)為“碰瓷原是古玩業(yè)的一句行話,意指個(gè)別不法之徒在攤位上擺賣古董時(shí),常常別有用心地把易碎的瓷器往路中央擺放,專等路人不小心碰壞,他們便可以借機(jī)訛詐??蓱z被“碰瓷”者氣受了,錢花了,還得抱回一堆碎瓷?,F(xiàn)如今,“碰瓷”又死灰復(fù)燃,而且花樣翻新,“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多發(fā)生在汽車身上。他們不是抱著瓷器撞汽車,而是行人或自行車故意撞汽車,造成汽車撞人的假象,訛人錢財(cái)。在北京、廣州等地甚至還出現(xiàn)了團(tuán)伙作案的“職業(yè)碰瓷黨”,更有甚者他們還利用汽車碰汽車訛詐更多的錢財(cái)。實(shí)際上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
【第25句】:【從小看大,三歲看老】(諺)指人一生的好壞作為,在其三歲時(shí)就能看出端倪。 也作“從小看大,從幼觀老”。
【第26句】:【老王賣瓜——自賣自夸】(歇)本指自己夸自己賣的瓜好,轉(zhuǎn)指自己夸自己。也指自己人夸獎(jiǎng)自己人。 也作“老王賣瓜——人不夸自夸”。
【第27句】:【染坊鋪出不得白】(諺)染坊鋪:染紗染布的作坊。染坊里不會出白紗白布。指已構(gòu)成的事實(shí)就難以復(fù)原。也比喻什么環(huán)境會熏陶出什么樣的人。 也作染房里不出白布。 染缸里拿不出白布來。
【第28句】:【打破悶葫蘆】(慣)指猜中極難猜透的話或解開事情的秘密。 也作“解開悶葫蘆”。
【第29句】:【打蛇打七寸】(諺)七寸:蛇的要害處,在蛇的頭之下,腹之上。打蛇必須打在它的致命部位——七寸上。比喻打擊敵人,要擊中他的要害。也比喻辦事要抓住關(guān)鍵。
【第30句】:【好馬不用鞭催】(諺)好馬上路,會自覺奔馳,不需主人用鞭催趕。 比喻有高度自覺性的人,做事認(rèn)真負(fù)責(zé),用不著別人指使督促。 也作好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槌。 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
【第31句】:【行行出狀元】(諺)行:行業(yè)。狀元:科舉時(shí)代殿試第一名。指不論哪一個(gè)行業(yè),都有本行業(yè)出類拔萃的頂尖人才。 也作行行出狀元,業(yè)業(yè)有高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第32句】:【養(yǎng)魚池里釣魚】指侵犯他人利益?!侗本┤請?bào)》(1985,3, 7):“長途客運(yùn)部門的某些同志所以擠兌個(gè)體戶,無非是認(rèn) 為個(gè)體搶了國營的生意,農(nóng)民跑到他們的養(yǎng)魚池里釣魚來 了。”
【第33句】:吃著梅子問酸甜——明知故問
【第34句】:跳遠(yuǎn)比賽——寸土必爭
【第35句】:【雞蛋往石頭上碰】強(qiáng)弱相差懸殊,肯定失敗。成語:以卵 擊石。清代《紅樓夢》:“他撒個(gè)嬌兒,太太也得讓他一二分, 二奶奶也不敢怎么。你們就這么大膽子小看他,可是雞蛋 往石頭上碰!”
【第36句】:【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慣)聽到、看到了沒聽過、見過的事物。 指所聽所見的事物十分稀罕,以前沒有聽過或見過。 也作“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第37句】:【不吃葡萄不知酸甜】釋義:比喻不經(jīng)過實(shí)踐,就不能認(rèn)識事物的特點(diǎn)。例句:其實(shí),不吃葡萄不知酸甜,不下水不知深淺,我看你們不妨大著膽子試試。
【第38句】:【見了龍王爺】(慣)指人被淹死。 含詼諧意。
【第39句】:【瞎子失了盲杖——一步一步摸】(歇)盲杖:盲人用的拐杖。指一步一步地試探著走,或有步驟地去做某事。
【第40句】:半空踩鋼絲——左右搖晃
【第41句】:【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慣)指志向遠(yuǎn)大,但命運(yùn)不濟(jì)。
【第42句】:【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謂新陳代謝是普遍規(guī)律,無須留戀 舊的。類似的:腐肉不去,新肉不長。臺灣梁實(shí)秋《雅舍小 品四集》:“要教導(dǎo)父母,莫要心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p>
【第43句】:大慶的深井——油水多
【第44句】:刺猬鉆進(jìn)蒺藜窩——針鋒相對
【第45句】:【鉆故紙堆】(慣)故紙堆:成堆的陳舊書籍和資料等。指埋頭研讀大量的古代書籍、文獻(xiàn)資料等。
【第46句】:狗撕皮襖——亂扯
【第47句】:向著太陽的葵花——愛晴(情)
【第48句】:耍大刀的唱小生——改行了
【第49句】: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
【第50句】:【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釋義:比喻對手再強(qiáng)也會有辦法制伏。例句: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豈可坐視其猖獗,就沒有個(gè)贏手。
【第51句】:三個(gè)女人抵一群鴨。
【第52句】:【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釋義:冰是由水凍成的,但是比水涼;青顏色是從蓼藍(lán)提取的,但是比蓼藍(lán)的顏色深。比喻學(xué)生勝過先生,后人勝過前人。例句:對我這老一代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來說,你們年輕一代應(yīng)該是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
【第53句】:【牛頭馬面】“牛頭馬面”比喻各種陰險(xiǎn)丑惡的人。它源自佛教,傳說中閻王手下的兩個(gè)鬼卒,一個(gè)頭像牛,一個(gè)面像馬。“牛頭馬面”是地獄的公差,讓人在陰間受上刀山下油鍋等刑罰的差事都是他們?nèi)プ觥En^最初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大無比,能排山倒海。阿傍在世時(shí),因孝父母,死后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dān)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牛頭傳人中國后,由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究對稱、成雙,于是又配上了馬面?!芭n^馬面”可以說是土洋結(jié)合。
【第54句】:【晚娘的拳頭,云里的日頭】(諺)晚娘:繼母。日頭:太陽。云里的日頭,看起來不紅,但暴曬力很強(qiáng);晚娘的拳頭,看起來不重,但打起來很毒。指舊時(shí)繼母對前妻的子女往往十分狠毒。 也作“云里的日頭最毒,晚娘的拳頭最狠”。
【第55句】:老牛掉進(jìn)深泥潭——不能自拔
【第56句】:一天,老師讓做報(bào)紙上的作業(yè)題,由于我的報(bào)紙忘到家里了,就找出差生陳壘的報(bào)紙做。有位同學(xué)說:“陳壘啊陳壘,你可真是買了爆竹給別人放。”(浙江·寧波)
【第57句】:觀音的肚子一慈悲心腸
【第58句】:我跟媽媽犟嘴,媽媽有點(diǎn)生氣,要打我,我趕快跑到外面。媽媽說:“罐兒里的雞蛋——都給你攢著呢!”(江西·興國)
【第59句】:【大年初一吃餃子——沒外人】(歇)指在場的都是自家人。
【第60句】:【耳不聽,心不煩】釋義:不愿聽的話最好不聽,以免心煩。例句:我被她講得一顆心又提到嗓子門口,我怨我還是把心牽掛在他身上,何必再多管他的事,耳不聽,心不煩,但不知怎么回事,卻一個(gè)勁地想聽聽這樁事的結(jié)果。
【第61句】:【拉不下臉來】(慣)指不好意思,難為情,或礙于情面。 也作拉不開臉來。 拉不下臉皮。
【第62句】:【做了皇帝想登仙】(慣)形容人貪心不足。
【第63句】:買豬頭討個(gè)膽——自討苦吃
【第64句】:【狗掀門簾——全憑一張嘴】(歇)嘴:本指嘴巴,轉(zhuǎn)指說話。指人全靠嘴巴能說會道。含譏諷意味。 也作狗掀門簾——光拿嘴對付。 狗掀門簾——全仗著嘴。
【第65句】:媽媽每天從早忙到晚,把里里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條。爸爸風(fēng)趣地說:“你是兩眼一睜,忙到黑燈,真是個(gè)稱職的‘內(nèi)當(dāng)家’呀!”(河南·淅川)
【第66句】:垃圾堆里的畫——廢畫(話)
【第67句】:葫蘆里賣藥——不知啥名堂
【第68句】:老龍王投江——死得其所
【第69句】:一只腳難走路,一個(gè)人難成戶。
【第70句】:【籬牢犬不入】不讓壞人有機(jī)可乘?;蛘f:籬笆扎得緊,野 狗鉆不進(jìn)。明代《水滸》:“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什 么?豈不聞古人言:籬牢犬不入?!?/p>
【第71句】:【夾褲改單褲——沒里兒】(歇)里:諧“理”。指理虧。
【第72句】:【蛤蟆跳在戥盤子里——自稱自贊】(歇)戥盤子:戥子(一種測定貴重物品或藥品重量的小秤)一端盛放所要測定重量的物體的小盤子。稱:本指測定重量,轉(zhuǎn)指稱贊。 指自己稱贊、夸耀自己。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蛤蟆跳在戥盤——自稱自贊”。
【第73句】:夢中游蘇杭——好景不長
【第74句】:【東西】“東西”合成一個(gè)詞的時(shí)候,“東西”非東非西,它指的是物品。來源于朱熹與他人對話的一段妙語。在南宋,朱熹和盛溫如都是大學(xué)問家,也是好朋友。一天早晨,朱熹去看望盛溫如,正巧在街頭相遇。朱熹見他手里提一只新編的竹籃,便隨口問道:“拿這籃子去干什么?”盛溫如回答道:“去買東西。”朱熹聽后便開起了玩笑:“夫子常以治天下四方為己任,為何不買‘南北’,只買‘東西’呢?” 盛溫如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五行之中南方屬火,北方屬水,水和火我這竹籃是不能盛的。而東方屬木,西方屬金,木和金裝在籃里卻不要緊,所以,我只能買東西,不能買南北啊!” 盛溫如巧妙地用五行之說,解釋了買“東西”的道理,從此傳開,“東西”一詞使用至今。
【第75句】:【扎魚不扎母子魚,打獵不打失群雁】(諺)母子魚:將近產(chǎn)子的魚。 失群雁:離群的孤雁。指捕魚打獵也應(yīng)有憐憫之心。
【第76句】:【破罐子破摔】釋義:比喻橫下心,不顧后果,任憑事態(tài)惡化。例句:好些年來,他自輕自賤,成了習(xí)慣,破罐子破摔,不想學(xué)好了。
【第77句】:早上,媽媽叫我起床,我嘴上答應(yīng),可就是不想起來。媽媽說:“你可別光敲梆子不賣油??!”(河南·許昌)
【第78句】:天鵝離不開湖泊,英雄離不開人民,誰脫離了人民,誰就會失去翅膀。
【第79句】:【一力降十會】(諺)十:多的約數(shù)。會:會武藝的人。一個(gè)人只要力氣大,就可降伏多個(gè)會武功的人。指武功較量,體力大是基本條件。
【第80句】:【拿屎盆子往自己人腦袋上扣】(慣)比喻自毀聲名,自己侮辱自己。 也作“拿著屎盆子往自己頭上扣”。
【第81句】:媽媽平時(shí)喜歡與人拉家常。一天,她出門辦事,臨走時(shí)爸爸囑咐她:“女同志不要站哪兒成井,坐哪兒成坑,做事要放槍收馬,利索點(diǎn)!”(安徽·霍邱)
【第82句】:【大人不責(zé)小人過】(諺)指有修養(yǎng)有地位的大人物,不和下人計(jì)較。 也指寬宏大量的人,能寬恕下人的粗鄙行為。 也作大人不記小人過。 大人不見小人怪。 君子不記小人過。
【第83句】: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第84句】:【大船爛了還有三千個(gè)釘】見“船爛還有三干釘”。
【第85句】:媽媽吵我時(shí),我在低頭偷笑。媽媽說:“你真是死豬不怕熱水燙!”(河南·確山)
【第86句】:【種田不離豬,教子不離書】謂各種職業(yè)各有不同的特點(diǎn), 語文圖書:“要當(dāng)知識分子,就必須有閱讀的習(xí)慣。俗話說, 種田不離豬,教子不離書。干一行有一行的特點(diǎn)?!?/p>
【第87句】:【羊毛出在羊身上】指得到的東西,原是自身付出的。或 者把損失轉(zhuǎn)嫁給對方。清代《官場現(xiàn)形記》:“橫豎有今天干 外婆送我的五十塊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拿來應(yīng)酬他?!?/p>
【第88句】:孫猴子變土地廟——藏頭顧不了尾
【第89句】:【 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大事要認(rèn)真對待,小事不必計(jì)較。 《短暫的春秋》:“你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大可不必在一些 歷史舊賬上糾纏?!?/p>
【第90句】:【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釋義:指太陽落在云層里,后半夜一般要下雨。例句:看來,今天是不該走了。諺語說:“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這也是天意呀!
【第91句】:阿波羅闖月球——開創(chuàng)人類新紀(jì)元
【第92句】:一天晚飯后,沒長頭發(fā)的凱凱來我家玩,我跟在他身后不停地取笑他。正在刷鍋的媽媽瞪了我一眼說:“說人前,笑人后,咕咚一聲跪到人家臉前頭。孩子,人生像一把蒺藜,誰都不知道能不能順利地捋到頭,可千萬不要笑話別人?。 保ê幽稀っ现荩?/p>
【第93句】:小姑要嫁人了,直嫌爺爺給她置辦的嫁妝少。爺爺?shù)膽B(tài)度很堅(jiān)決,說:“陪不盡的閨女,辦不盡的年。你甭挑剔了,就這了!”(江蘇·贛榆)
【第94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慣)形容人安分守己。
【第95句】:【槽頭買馬看母子】(諺)母子:偏指生崽的母馬。指要買馬駒,先看母馬咋樣。借指要知閨女的為人,先看生養(yǎng)管教她的娘親是什么樣的人。
【第96句】:星期三下午,李洋他媽無精打采地從醫(yī)院回來——聽說李洋他爸得了不治之癥。鄰居王奶奶說:“天哪,這真是越咸越吃鹽,越熱越加棉。這么大的打擊,她難扛啊!”(河南·焦作)
【第97句】:五更天起床——漸漸明白
【第98句】:【鼻子長,礙了嘴】拉不開情面,不好說話。劉澍德《橋》: “不錯(cuò),他開了工錢,可是別人割地開七千,他給大家開五 千,鼻子長,礙了嘴,大家誰也不好意思爭?!?/p>
【第99句】:懷里揣刀子——存心不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