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猴子屁股——坐不住】(歇)本指猴子生性好動,一刻也坐不穩;轉以形容人性情急躁,不穩重。
【第2句】:【插起招軍旗,就有入伍兵】(諺)招軍旗:招募兵士的招幌。比喻事情只要有人號召,就有人聞風響應。 也作“插起招軍旗,自有吃糧人”。 吃糧:當兵的吃公家的糧餉。
【第3句】:【 被人賣了,還跟著去數錢】被愚弄,自己沒有意識到。類 似的:賣到鍋上不覺熱。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人家 行啊,會看眼色,會來事兒。我呢,被入賣了,還幫人家數 錢!”
【第4句】:【塔尖上亮相——高姿態】(歇)亮相:戲曲演員上下場或一節舞蹈、武打完畢后,為突出角色精神狀態而做的塑像式姿勢。本指在高處擺出某種姿勢,轉指人在處理問題時站得高,態度寬容。
【第5句】:【走得正,行得端】(慣)形容行為正派,光明磊落。 也作“走得直,行得正”。
【第6句】:【想治瘡不能怕挖肉】(諺)想要把身上的惡瘡治好,就要忍痛挖去周邊的肉。比喻要想辦成一件大事,就不能不付出大的代價。
【第7句】:【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釋義: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門前”又作“檐前”。“不管他人瓦上霜”又作“休管他人瓦上霜”、“哪管他家瓦上霜”、“莫管他家瓦上霜”、“莫管他家屋上霜”等。例句:我可以在我的小酒店里過著安居樂業的日子,我可以抱著“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態度,或者是帶上盤費遠走高飛,離開紅楓嶺這塊是非之地。
【第8句】:媽媽責備爸爸做家務做得不好。爸爸委屈地說:“真是好心不得好報,好頭戴爛帽,好柴燒爛灶。”(廣西·柳州)
【第9句】:家雀子過海——沒有落腳點
【第10句】:【勤儉免求人】(諺)勤儉:勤勞而節儉。指勤儉能積累財富,避免因生活無著落而向人求助。
【第11句】:【樹怕傷根,人怕傷心】釋義:人傷了心,喪失了勇氣和希望,很難振作起來。例句:樹怕傷根,人怕傷心。丁世宗的話。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人們對他冷眼相待,有的人一見他就像躲瘟疫似地離得遠遠的。
【第12句】:【一不沾親,二不帶故】(慣)故:朋友。指既不是親戚,又不是朋友,沒有親友關系。
【第13句】:菜園里的辣椒——越老越紅
【第14句】:【下臭霧】(慣)比喻造謠生事,滿口胡言。
【第15句】:做夢吃饅頭——夢里見面
【第16句】:【蒸了鍋里的氣,跑了甑里的氣】(慣)蒸氣:“爭氣”的諧音,指發憤圖強,爭取光榮。甑:蒸食物的炊具。比喻在某方面爭得了榮譽,卻在另一方面丟了面子。
【第17句】:【常賭無贏客】(諺)經常賭博的人,沒有一個是贏錢的。指凡賭博,最后都是以輸錢為下場。 也作“久賭無勝家”。
【第18句】:【一條道兒跑到黑】不改變主意,堅持到底。類似的:一條 胡同走到底。張賢亮《河的子孫》:“可是,事情已經做下了, 只能一條道兒跑到黑。”
【第19句】:【七錢銀子二分銅的銀元——假也假不了多少】(歇)銀元:也作銀圓,舊時使用的銀質硬幣,價值相當于七錢二分白銀。一個銀元摻進了二分銅,所占的比重很小。 指即使有假也假不到哪里去。
【第20句】:【冤家】“冤家”一詞,原意為怨家,指仇人。現在指愛的親昵之稱,是反語,如同情人之間女子說情郎“你真壞”一樣。“冤家”一詞源自唐代,唐張薷《朝野僉載》有“此子與冤家同生”之句。到了宋代,“冤家”這個詞,通過“不饒人”這一語義成分,從所仇轉為所愛,表示似恨而實愛的感情。如黃庭堅《晝夜樂》詞:“其奈冤家無定據,約云朝又還雨暮。”《董解元西廂記》一日:“正是咫尺是冤家,渾如天樣遠。” “冤家”的這種含義,在“冤家”一詞的運用過程中得到了豐富。宋蔣津在《葦航紀談》中對“冤家”的這種豐富含義作了總結:后閱《煙花記》有云:“冤家之說有六:情深意濃,彼此牽系,寧有死耳,不懷異心,所謂冤家者一;兩情相系,阻隔萬端,心想魂飛,寢食俱廢,所謂冤家者二;長亭短亭,臨岐分袂,黯然銷魂,悲泣良苦,所謂冤家者三;山遙水遠,魚雁無憑,夢寐相思,柔腸寸斷,所謂冤家者四;憐新棄舊,忘恩負義,恨切惆悵,怨深刻苦,所謂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觸景悲傷,抱恨成疾,迨與俱逝,所謂冤家者六。”“冤家”的這六重含義,無不傳達了男女之間那種又愛又恨,又疼又怨,纏綿悱惻的復雜感情,難怪古往今來的戀人都愛以“冤家”相稱了。 “冤家”一詞,除了指心愛的人外,還指心愛的東西。如《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日:“婆子袖里扯出個小帕兒來。道:‘就是這個冤家,雖不值錢,是一個北京人送我的,卻不道禮輕人意重。…
【第21句】:【人望幸福樹望春】(諺)比喻人總希望過上幸福生活,享受人生。
【第22句】:【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個小陽春】釋義:指北方一些地區,十月里天氣還像春天一樣溫暖。例句:俗話說:“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個小陽春”,可在北方,時進初冬,能吃上這又甜又酸的大柿子,也真算得上新鮮物了。
【第23句】:【七月的荷花,一時鮮】釋義:比喻新鮮一時,不長久。例句:開春我就說:“供銷社是七月的荷花,一時鮮。”當時大家不信,現在該明白了,墻上畫馬不能騎,紙上畫餅不充饑,訂了供銷合同,也成廢紙。
【第24句】:老母豬啃豬圈——嘴巴癢
【第25句】:【圈閱】現在領導傳閱文件,看完后都要劃圈并寫上自己的名字,把這種做法稱為“圈閱”。許多人認為“圈閱”是現代人發明的,殊不知古已有之。 “圈閱”的發明人是宋代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為什么要在公文上“畫圈”呢?原來早在魏晉時期,官員們就有了在公文上簽署名字的做法。當時,他們在閱辦公文時,也要鄭重簽署自己的尊姓大名,以示負責或同意。到了唐代,官員們為了快捷,便在公文上只寫自己名字的一個字,很快在官場風行起來,一直到宋代依舊如此。王安石當了宰相后,大刀闊斧推行新政,每天接觸大量的公文、呈文,忙得不可開交。可再忙也得在公文上簽上:“石”字。據《事林燕語》記載,王安石是個急性子,在簽寫“石”字時,把“口”簡化草寫成“。”,引得群臣們有議論。再后來,王安石干脆連“石”字的一橫一撇也省了,只匆匆畫個圓圈就算完事,甚至這個圓圈也畫不圓。許多人不知道王安石搞得什么名堂,他閱過的文件常常又轉了回來,把王安石搞得很惱火。他在一次朝會上特意說了畫圈的事,是為了提高辦事效率。大臣們這才知道宰相的圓圈兒是“閱畢”的意思。如此一來大家跟著仿效,畫圓圈便成了“閱畢”文件的特殊符號。這種做法被后人所認可,官場中畫圓圈兒的做法就約定俗成地延續下來。
【第26句】:【送瘟神】(慣)瘟神:傳說中會散播瘟疫的惡神。比喻送走了令人厭惡或給人帶來災難的人。
【第27句】:伏天的陣雨——來得猛,去得快
【第28句】:包公斷案——六親不認;明察秋毫;向理不向人:鐵面無私
【第29句】:【鳳凰落架不如雞】(諺)指鳳凰如果倒了架子,還比不上雞。比喻失去優越地位的上流人物,境況還比不上普通人。
【第30句】:九牛拉不轉——堅決
【第31句】:【燒冷灶】(慣)比喻對尚未得勢的人表示親熱。
【第32句】:【話不說不透,燈不撥不明】有話應該說清楚。類似的:話 不說不明,鑼不敲不響/鐘不敲不響,燈不點不亮/鐘不敲不 響,話不說不明/木不鉆不透,理越辯越明。西戎《行醫事 件》:“黃先生,話不說不透;燈不撥不明,你聽我細細告訴 你!”,
【第33句】:【西葫蘆配南瓜】(慣)西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長圓筒形,為常見蔬菜。比喻情況差不多的兩個人結合在一起。也形容彼此不相上下,誰也不比誰強。
【第34句】:【 帶著花崗巖的頭腦去見上帝】指思想頑固不化,至死不 變。《短暫的春秋》:“她是絕不會低頭認罪的,很有可能她 要戴著她那花崗巖般的腦袋去見上帝。”
【第35句】:【冷手撾不著熱饅頭】(諺)撾(zhua):抓。饅頭:饃饃。指冰冷的手難抓熱饃饃。比喻時機不到辦不好事,或方法不對頭難辦成事。 也作冷手難抓熱饅頭。 冷手抓不住熱饃饃。
【第36句】:【越熱越出汗,越冷越打戰】(諺)打戰:顫抖。越熱得出汗就越熱,越冷得打戰就越冷。比喻有錢的就越有錢,貧窮的就越貧窮,或走紅的就越走紅,倒霉的就越倒霉。
【第37句】:媽媽批評我吃飯太慢,說:“你呀,開鍋頭吃到罷鍋頭,罷鍋頭吃到洗灶頭,灶頭洗完了,你的飯還沒吃完哩。”(安徽·郎溪)
【第38句】:【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為”。
【第39句】:【一斤肉包的餃子——好大皮子】(歇)皮子:本指包餃子的面片兒,轉指外表、架勢。指人派頭、架子大。含譏諷意味。
【第40句】:佛爺的眼珠——動不得
【第41句】:【人靠運氣馬靠膘】(諺)運氣:好的機遇。膘:肥肉。指人靠的是機遇,沒有好的機遇就難以成事;馬靠的是膘實,沒膘的馬就沒實力。 也作“人走時,馬走膘”。
【第42句】:【七月的天,孩子的臉】(諺)指七月天忽晴忽陰、忽熱忽冷,就像小孩的臉一樣哭笑無常。
【第43句】:房頂上的草——刮來的種
【第44句】:【勝者王侯敗者賊】原指封建社會中爭奪政權的情況,勝 利了就是王侯,失敗了就被稱為賊。泛指以成敗論人。或 說:成則為王,敗則為寇。張潔《無字》:“許多真相無從知 曉,局外人判斷起來,只好‘勝者王侯敗者賊’了。”
【第45句】:【百姓斗不過官,凡人斗不過仙】(諺)官員有權有勢,仙人有法有術,一般人不是對手。舊指普通百姓地位低下,招惹不起有錢有勢的人家。
【第46句】:【貴人多忘事】身份高貴的人記不住小事情。用于恭維或 諷刺,現多用于開玩笑。清代《紅樓夢》:“你老是貴人多忘 事了,哪里還記得我們?”
【第47句】:【爬得高,跌得重】多指追求個人地位,必然要失敗。爬, 也說:攀,抬,捧。類似的:抬得高,跌壞腰。歇后語作:糞坑 里的蛆,爬得高,跌得重。清代《老殘游記》:“鄙人并非無志 功名:一則,性情過于疏放不合時宜;二則,俗說攀得高,跌 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輕些的意思。”
【第48句】:晚上,爸爸檢查我的練習冊,發現好幾道題我馬虎了,就說:“馬虎也是病,治療不及時沒準會鬧別的病(注:這句話套用的是一句廣告詞)。今后實行一個新招——發現立即擰。”(遼寧·岫巖)
【第49句】:救火沒水——干著急
【第50句】:賣西瓜的碰到賣王八的——連滾帶爬
【第51句】:好漢打虎不打貓——找對手
【第52句】:荊軻獻地圖——暗藏殺機
【第53句】:【打關節】(慣)指采用賄賂的手段買通官員或其他關鍵人物。也指做疏通工作,掃清辦事中的障礙。 也作通關節。 買關節。
【第54句】:【馬前諸葛亮——啥也少不了你】(歇)馬前:事前。指對方管事太多,什么都要過問。常含責罵意。
【第55句】:奶奶晚飯吃得很少,我感到疑惑不解。奶奶笑著說:“少吃一口,舒坦一宿。我是想長壽啊!”(河北·唐山)
【第56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杭州風景秀麗,自古就很有名氣。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語又是從何而來呢?它源自北宋。早在北宋,汴京的人們就傳唱“蘇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宮”的民謠,羨慕蘇杭的繁榮富足。而后金滅了北宋,南宋王朝還真遷都杭州,偏安一隅,杭州蘇州更呈現空前的繁榮景象。后來,詩人范成大在他編纂的蘇州地方志《吳郡志》中寫道:“諺日: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日:蘇湖熟,天下足。”到了元代,周卿在《蟾宮曲》中又寫道:“春暖花香,歲稔時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一詩句比起以往的說法,更精煉,更上口,所以歷久不衰,流傳至今。
【第57句】:爬高樓摘月亮——空想
【第58句】:【麥糠揩屁股】(慣)比喻做事情不利落,沒完沒了。
【第59句】:【閻王好見,小鬼難纏】謂幫兇者仗勢欺人,胡作非為,更難 對付。陳登科《淮河邊上的兒女》:“怪不得人說,閻王好見, 小鬼難纏。這都是大寶子攪的!”
【第60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諺)挨:靠近,接近。靠近金的就會像金,靠近玉的就會像玉。猶言近朱者赤。比喻經常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品行、才能等自然會很好。
【第61句】:我不愛鍛煉身體,可我的理想卻是將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媽媽說我是“雞娃吃黃豆,想吃咽不下;九十歲的老翁學打拳,心有余而力不足”。(河南·浙川)
【第62句】:【舍不得姐嫁走,哪能當小舅】(諺)小舅:妻的弟弟。姐不出嫁,就當不上小舅。泛指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得是用失換取的。
【第63句】:【飛到高枝上】見“爬高枝”。
【第64句】:【憨人自有憨福】見“呆子有呆福”。
【第65句】:【三眼銃打兔子——沒準】(歇)三眼銃:一種有三個槍眼的舊式火器,用于出殯時放禮炮。本指射擊沒有準確性,轉指說話、辦事沒有目標,沒個準頭。 也作“三眼銃打兔子——沒準頭”。
【第66句】:我和媽媽下地摘豆角路過沙廠,感到他們的沙子簡直是土。我問:“你們這種沙子也有人要?”他們中有人卻說:“怎么啦?陽世人間人哄人,陰曹地府鬼搗鬼嘛!只要把錢掙到手就算!”(山西·黎城)
【第67句】:【老母豬銜著象牙筷子——裝煞也是殺材】(歇)銜:用嘴含著。 煞:用在動詞后面,表示程度深。 殺材:該殺的料。指裝得再好,也沒有好下場。常含責罵意。
【第68句】:【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 |釋義:意指要講情面,不要揭發別人的短處。例句:“大奶,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我是你家小老婆,誰人不知?也不該為一個使女子,便無情無義地罵我!”
【第69句】:【飛不上天,入不了地】(慣)比喻跑不掉。 也作“飛不上天,鉆不進地”。
【第70句】:【當著矮人,別說短話】(諺)矮:身材短小。指面對著矮人,不要說有關“短”的話。泛指說話要看對象,注意回避別人的忌諱,以免刺痛人。 也作“對矮人莫說矬話”。
【第71句】:【纏麻頭,續麻尾】(慣)麻:這里指麻類植物的纖維,是紡織麻類織物的原料。比喻說話東拉西扯繞彎子,不直截了當。
【第72句】:【雞孵鴨子,白忙活】為別人白忙一陣。特指為別人撫養子 女。成語:為人作嫁。電視劇:“給別人看孩子,看一個喜歡 一個,雞孵鴨子,白忙活!”
【第73句】:夜貓子報喜——壞名譽了;沒有的事
【第74句】:【要知山下路,且問過來人】向有經驗的人學習。類似的: 要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明代《古今小說》:“要知山下事, 請問過來人。這事我也曾經來。”
【第75句】:【 大河漲水小河滿】小的依靠大的,局部依賴整體。張抗 抗《北極光》:“當然先救自己!我從來不認為什么‘大河漲 水小河滿’是符合科學原理的,只有小河的匯集才有大河的 奔流。”
【第76句】:【病老頭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釋義:比喻生活一年比一年窮困或健康狀況一年比一年差。例句:從這以后,三岔溝真成了病老頭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第77句】:【東明西暗,等不到撐傘】(諺)天空東方發亮,西方陰暗,這時候,來不及撐開傘,大雨就到了。指東明西暗是暴雨即將到來的征兆。
【第78句】:【鍋開著等下米】釋義:開:液體沸騰。比喻十分緊迫。例句:母親心疼女兒,說道:“過幾天再說吧吧,這也不是鍋開著等下米的事兒。”
【第79句】:星期天的上午,爸爸去樓下打籃球,我也連忙跟著去。下午,爸爸在電視機前看足球賽,我又在旁邊喊“加油”。媽媽看了笑著說:“大的做什么,小的跟著學什么;真是甘蔗荸薺——師傅徒弟。”(浙江·嵊州)
【第80句】:【賣飯的不怕大肚漢】(諺)賣飯的總希望食客吃得多,吃得越多,越能賺錢。指做生意歡迎的是顧客多,顧客多生意才能興旺。 也作賣面的不怕吃八碗。 賣面的最喜歡餓漢子。 賣飯的不怕大肚子漢,賣酒的不怕海量客。海量:酒量極大。
【第81句】:【 烏龜吃大麥,糟蹋糧食】指好東西不被賞識,沒有派上用 場。陳登科《赤龍與丹鳳》:“這才是烏龜吃大麥,糟蹋糧食。 我怎么也嘗不出一個樂趣來。” 瞎子點燈,白費蠟指沒有必要,浪費。浩然《艷陽天》: “我看咱們多余這一手,瞎子點燈,白費蠟,不如來個干脆 的!”
【第82句】:新栽的楊柳——光棍一條
【第83句】:鴨上架——全靠逼
【第84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諺)朱:朱砂,紅色顏料。指接近朱砂的,自然就會被染紅;接近墨的,自然就會被染黑。比喻人接近好人會變好,接近壞人會變壞,習染是非常要緊的。
【第85句】:【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諺)不經受徹骨般的嚴寒,就不會有梅花開放的撲鼻清香。比喻人只有經受艱難困苦的磨煉,才能取得出類拔萃的功績。 也作“若無三冬霜雪侵,難有梅花放清香”。
【第86句】:【戴綠頭巾】(慣)綠頭巾:元明兩代,娼家、樂人家男子用綠頭巾裹頭。指妻子有外遇。 也作“戴綠帽子”。
【第87句】:袖筒里揣刀子一暗藏殺機
【第88句】:【豬八戒啃地梨——什么仙人給什么果】(歇)地梨: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莖像荸薺,可以吃;也指荸薺。指對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待遇。
【第89句】:老鴰落到黑豬身上——光看別人黑
【第90句】:這天是“小滿”。媽媽看著日歷說:“小滿十八天,小麥不熟也青干。”(河南·孟津)
【第91句】:我喜歡穿著打扮,認為這樣一來別人就會注意我,夸我漂亮。可媽媽卻說:“看樹不看外皮,看人不看穿戴。”(浙江·紹興)
【第92句】:前一段時間,我們這兒老是陰雨不斷,姥姥說:“老天爺把下雨當生意做了。”(河南·禹州)
【第93句】:【秋后的螞蚱,還能蹦幾蹦】釋義:螞蚱:即蚱蜢,一種昆蟲。螞蚱活不過冬天。比喻離死亡不遠。例句:貼墻根站著的賈正,不耐煩地朝炮樓的方向一瞥:“媽的,看你這秋后的螞蚱,還能蹦幾蹦?”
【第94句】:【 做一輩子狐貍,給公雞啄了眼睛】謂有經驗的人偶然失利。 羅旋《南國烽煙》:“只怪我粗心大意,做一輩子狐貍,給雞啄 了眼睛。”
【第95句】:【鋸開大口兒】敞開口,不加限制。浩然《艷陽天》:“我是 不見兔子不撒鷹;沒個底碼兒在手里,我就是找著李鄉長, 也不能鋸開大口兒呀!”
【第96句】:【腰里掖副牌,誰到跟誰來】指隨時可能發生爭吵,或發生 性關系。浩然《艷陽天》:“瞧你這個人,怎么腰里掖著一副 牌,誰到跟誰來呀?我們有我們的事兒。”
【第97句】:老鷹捕食——見雞(機)行事
【第98句】:【豺群噬虎】(諺)噬(shi):撕咬。 指豺聚集成群,能把猛虎吃掉。
【第99句】:閻王爺出天花——凈是鬼點子;鬼點子多
上一篇:早安的文案青樹林精辟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