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生日,沒有回家在我的工程翻斗車上過寫個感言
今天是我的生日,沒有回家,坐在我的工程翻斗車上,在日記上寫下這個感言,今天我生日,我最棒,我要祝福,怎么沒有人記得我生日
起重作業中“十不吊”的原則是什么
滿意答案蕓蕓眾生9級2010-06-09起重吊裝“十不吊”規定 起重吊裝“十不吊”規定 (一) 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不準吊。
(二) 起重指揮應由技術培訓合格的專職人員擔任,無指揮或信號不清不準吊。
(三) 鋼筋、型鋼、管材等細長和多根物件必須捆扎牢靠,多點起吊。
單頭“千斤”或捆扎不牢靠不準吊。
(四) 多孔板、積灰斗、手推翻斗車不用四點吊或大模板外掛板不用卸甲不準吊。
(五) 吊砌塊必須使用安全可靠的砌塊夾具,吊磚必須使用磚籠,并堆放整齊。
木磚、預埋件等零星物件要盛器堆放穩妥,疊放不齊不準吊。
(六) 樓板、大梁等吊物上站人不準吊。
(七) 埋入地面的板樁、井點管等以及磚籠粘連、隨著的物件不準吊。
(八) 多機作業,應保證所吊重物距離不小于三公尺,在同一軌道上多機作業,無安全措施不準吊。
(九) 六級以上強風區不準吊。
(十) 斜拉重物或超過機械允許荷載不準吊。
無所╰☆實事 的感言: 謝謝2010-06-09
關于考駕駛證的感受
作為一個過來人的感受,有些教練吼人是很正常的事,我只是把他的吼沒放在心上,自己沒做好改正就可以了,我只記教練說的好的,吼我的我就不往心上去,慢慢了熟能生巧,祝你早日拿到駕駛證
城管有權利扣自卸車嗎
拉石頭子,還罰款3000塊,我車蓋了帆布
苛政猛于虎,城管大于法。
特別提醒:你的提問中有敏感詞“城管”,小心被封貼,因為牽扯到我國特有的,外國沒有的,世界獨一無二的,最牛b軍隊------城管的機密了。
城管的權利無所不及,上管天,下管地,中管人。
還能想打誰就打誰,想拿誰的東西就可以拿。
簡介: 中國城管是我國秘密發展的準軍事化組織,平時對那些租不起商鋪、辦不起執照商販以及其他弱勢群體進行嚴厲打擊,鍛煉游擊戰術;戰時可編入正式軍.是一支可沖鋒,可偵察,可游擊,能吃苦,能忍耐,能奮戰的優秀后備軍.五角大樓秘密報告稱:中國城管隊伍是一支具有強大潛力,能單靠一輛破面包車或皮卡就能全天候作戰的可怕準軍事組織。
(為了避免產生“中國威脅論”我國莊嚴承諾對外不首先使用城管)。
評價: “在我們眼里,英美特種兵如果是塵埃的話,我們就是沙塵暴” -----------摘自《城管的優秀歷史》前言 “逃跑
我們會讓你生活在無限的恐懼之中。
” -----------戰斗中的一城管言論 我們在飛機墜毀前,一直以為是遭到了地空導彈的攻擊,沒想到是城管用竹竿...... -----------摘自前美蘇SU30 F22 F117A等戰機飛行員 當漫天飛舞的板磚和無數看不清來路的拳腳把清點的士兵堵在了陣地上,我真是不敢想象這僅僅是一支受城管訓練過的伊軍小隊 -----------摘自美軍101空降師502團E連米勒上尉 當我軍的一個M1A2坦克分隊在一個早晨被全殲時,現場沒有爆炸的橫跡,只有無數的拳頭。
那拳頭深深的打破了裝甲,里面的成員被打成了肉渣 -----------摘自美軍陸戰一師湯米康林下士 “對不起,我只能回答你我不知道,因為這已經牽涉到國家最高機密” -----------城管隊長回答記者關于城管訓練問題 在我軍一次戰役中,有一個陣地在郊外我軍后方,我軍已經突破了外圍防線時,那個陣地已經被我們包圍了,我們攻克了陣地。
我們丟下了500具德意志勇士的尸體,以及3架F22和30臺虎式坦克,但抵擋我們3天3夜的居然是5名城管 -----------摘自德黨衛軍78師12團B連曼施坦因中尉 我們的意志瞬間崩潰,只因為我們知道了對方軍中有城管 -----------美國海軍陸戰隊某指揮員 配合糞青動員兵效果更好,那是條不可攻破的防線。
那是條城管和糞青動員兵組成的鋼鐵長城。
我在此警告各位議院,遠不要跟中國開戰,因為中國有城管和糞青 -----------摘自美國總統奧八牛在珍珠港被3城管和糞青動員兵搗毀后的國會演講 當他們出現在戰場中時,我知道,我們的末日來了 ----------前俄羅斯國防部長 看到他們,我想不到其他的,腦子里只冒出兩個字:超人 -----------前津巴布韋總理 你一定沒見過城管...如果見過...你不會這么完整的站在這里... -------------------一名傷殘美國大兵 你肯定無法想象,我們一個陸戰狙擊手一不小心打了一個城管的手,那個城管居然一路殺過來干掉了他。
但是......他來的時候已經打死200陸戰隊員,掀翻了3個坦克,外加5架武裝直升機 -------------------美國三角洲部隊的教官 城管
是撒旦征服世界軍隊嗎
-------------------原美國炮兵團第二營幸存者 我一直以為是鐵血戰士,直到有人告訴我那是城管,我見了城管執法,是的...我見過城管執法...... -------------------美國紐約精神創傷康復中心患者史密斯.W.布什 我們的航母還在太平洋集結時,城管已經游過了太平洋占領了我們的首都。
-------------------一名美國海軍的回憶 城管
是撒旦征服世界軍隊嗎
---------------------------原美國炮兵團第二營幸存者 當年日本向我們申請核保護的時候 中國就開始組建城管了 可見我們現在的選擇沒有錯 如果一但因為日本而對中國使用了城管.那我們將面臨更大的災難 -----------------------------------美國外交部發言人 我們是人,是的,我們是人。
---------------------------城管大隊答記者問 天啊
饒了我吧
我不想面對他們,他們是來自地獄的惡魔。
不
和他們相比我情愿面對惡魔
要知道他們可是城管
————————————美黑人逃兵威爾.修斯 軍用衛星全部失靈、B2莫名被擊落、精英部隊101空降師為何一夜之間全軍覆沒、太平洋艦隊遭不名武裝襲擊多艘航母擊沉、全美國3分之2的地區出現大規模炭疽病毒擴散......... 是恐怖襲擊
是外星人入侵
還是俄羅斯展示軍事實力
是誰敢公然挑釁美國
請看今晚CNN特別插播新聞:中國的秘密武器----城管 斯巴達300城管 狼牙山五城管 城管無敵 指環王--城管歸來 暴雪準備出一個新游戲——城管爭霸 半條命--城管行動 城管時代
【第2句】:0-城市開拓史 城管爭霸3——冰封面包 城管前傳2 黑暗騎士 The King Of 城管 2009 —— 欺負群眾未結束 實況城管2009 《最后的城管》湯姆克魯斯 Prison Break of the chengguan 城管的救贖 霹靂城管 2008 單機版新游戲 三國城管傳 廣州電視臺城市特搜節目報道: “當無敵城管遇上無敵詠春會怎樣呢
這個肉搏界中長年一直懸疑的巔峰問題,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今日,城市特搜G4特工將帶大家來到佛山。
。
。
。
。
。
。
。
。
” 加勒比城管3——街道的盡頭 極品飛車13:城管的皮卡 木乃伊歸來4——地獄城管 羅林執筆---哈里波特與城管 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我,城管》以及《城管傳奇》 好萊塢準備重拍湯姆漢克斯主演的『拯救城管雷恩』 蝙蝠俠前傳2:暗夜城管 好萊塢準備開拍大型史詩片:澤民王和他的圓桌城管 從20XX年開始,所以審計和稅務人員只要能單挑一個城管4個小時之內不斃命,即可拿到注冊會計證。
同時以輕松幽默的情景喜劇《城管外傳》正在籌拍當中,姚晨將再次飾演郭芙蓉-----城管呂秀才的妻子 <<殺死城管>>1 2 一個新娘對城管瘋狂復仇的故事 三國城管傳5 城管戰呂布 城管危機5 生化城管 馮小剛新作:非城管勿饒 <眾城管拳打陳冠希>已經開機
老電影《太極張城管》 C羅得世界足球先生感言: “多謝城管對我這幾年的栽培
” 09最新喜劇片<戀上城管的床> ....我的野蠻城管... <<城管總動員>> 段暄主持《天下城管》 廣西衛視首播反映家庭暴力的《不要和城管們說話》 日本 岸本齊史又一 人氣動漫<<火影城管>> 將在下周火熱上映 國內將每周更新一集 各位動漫迷們敬請期待 《櫻桃小城管》 白雪城管和七個小矮人 騰訊老總親自宣布把QQ游戲“斗地主”改為“斗城管” 《賣城管的小女孩》 人類一思考,城管就發笑 我的成功是因為我站在了城管的肩上 X城管I II III 金剛城管前傳 附,詩贊曰: 一聲霹靂一把劍, 一群猛犬是城管, 鋼鐵的心腸黑色膽, 綜合治理保治安。
殺聲嚇破乞丐膽, 風林火山威名傳, 搶必狠, 打必爛, 砸敵攤位再罰款
借我三千城管,復我浩蕩中華 劍指天山西、馬踏黑海北; 貝加爾湖面張弓、庫頁島上賞雪; 中南半島訪古、東京廢墟祭祖。
中國城管,所向披靡。
人見人怕,鬼見鬼愁。
見神殺神,遇佛殺佛。
上能打飛機,下能秒坦克, 入海滅航母,飛天打衛星。
拳打歐洲諸侯,腳踢北美花旗 口開罰得黃金進,眼閉創造鈔票來。
附:若干關于城管的若干典故:
【第1句】:應聘城管 考官:什么學歷
考生:小學沒畢業。
考官:打過架
考生:家常便飯。
考官:有案底嗎
考生:剛出來。
考官:體能呢
考生:還行,一腳踢翻小販三輪車。
考官:敢拿人家的東西嗎
考生:是我強項,就像拿自己的東西一樣。
考官:老頭敢打么
考生:小菜一碟,俺爹是讓俺打殘的。
考官:你通過了,城管需要就是你這樣的人才
考官:再問一句 出事了怎么辦
考生:我是臨時工. 考官:靠~ ,你今晚就上班
福建C證開B類車會怎么樣
出事故又是怎么處理的呢
回答: 沒出事一般被交警抓住就是上面我說的。
若是造成輕微交通事故就是扣留機動車。
吊消駕照。
三年內不地開車。
重大事故的或者致人亡的判七年以上十年以下。
并終身禁駕。
還要賠償…我現在在考駕照。
交通法是這樣的, 追問: 沒有出現交通事故的話我的C證就不會被吊銷是嗎
回答: 沒事也就是罰款幾百。
這個其實也是可以避免的。
路上哪有交警天天查阿。
偶爾有查證的老遠看見了避開就可以了。
不必擔心。
想想我無證還開了幾年的自卸車。
現在是因為要跑遠路才考證的。
_▽. 的感言: 謝謝您哦。
剛買了新車,想發個幽默的朋友圈告訴朋友該怎么說
參考一下來自鄉野的申遺報告 -----------大李灣的灣 一、前言距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城西北二十五里許,有一個與河灣相關的村名------大李灣。
在兩千多人口的村子里,你要問咱村的名字為什么帶個灣字,就答不上來了。
最多會說,可能跟南地的河有關吧。
的確在村子南地和東地約二里開外,當今并列著兩條河繞過。
分別叫文巖七支 渠和文巖故道。
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排澇瀉洪開挖的河,遠看河堤,就像圍繞村子畫了一個碩大的弧線。
聽老人講,在這之前,這里曾有一條小河,也是這樣的走向,從這流過。
不過人們通常不叫河,而叫渠溝。
言下之意,它就是一條小溪,并且時斷時流,只有到了每年的雨季,這小溪才成了瀉洪的通道。
現在就開挖的兩條河取代了它,可惜這些年它早已干涸了。
每年春季,田野里既空曠又顯得生機勃勃,我時常來到這里的河提上,極目遠望,周圍景色盡收眼底,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這里遠離村莊,更遠離喧囂的鬧市。
眼前除了有田間農耕的人們到處是純自然的風光。
碧綠萬頃的麥苗早已把四周大地蓋嚴,田野里阡陌縱橫的道路就像一個大棋盤,不時會有人騎車來到自己的地頭察看。
躲藏在麥垅里的野雞突然叫上幾聲,會給人增添幾分緊張。
而小燕子又突然叫著從眼前劃過,倒給人增添了幾分喜悅。
在往前看是一道現代的風景線:兩條超高壓線跨河而過,巍巍聳立的鐵塔一座又一座,趙陳公路從遠處橫過,飛馳的車輛絡繹不絕……..。
在興奮之余,我偶然轉換了自己的視野,河的兩邊的遠處田野都是比較平坦,為什么這里就出現比較明顯的斜坡
這低洼的谷地寬處足有二里多地,且成帶狀延伸,眼前的這兩條人工河不就是沿著這條低洼的谷地開挖的嗎
順著河提往前走,半天也沒有走出這谷地的盡頭。
這平坦沃野上留下的長長低洼谷地,著實讓我反復琢磨。
頓時,我想到了那九曲十八灣的黃河,更大膽設想會不會是當年的另一條大河從這經過
也許眼前的這些正是它留下的古河床。
尤其是站在疑似古河床的轉彎處,我好像置身于蘭考縣東壩頭的對過看黃河,自西而來,又突然向東轉折,活靈活現的,這里原來真的是條古河嗎
它從哪里來,最終流到了哪里
它是歷史上的哪條河
看到這,暮然間我竟然大膽設想這也許曾是古代一條奔騰的大河,它氣勢磅礴,經過腳下沃土,一路東瀉。
闖菏澤,穿巨野,橫貫齊魯大地直至東海才停歇。
它會不會是曾饋贈濟寧、濟南城市之美名的古濟河
手里沒有任何資料能作證,我只好多方了解實地考察。
也許歷史的信息就在腳下。
二、考察不管是民間傳說,還是實物證明,我努力尋找與河有關的線索。
【第1句】:埠口考查工具書上說,埠口者,渡口也。
在上了年紀的村民人群里,你要問他咱村南地以前有個埠口嗎
在哪里
他會認真告訴你,埠口就在河道轉彎處向西大約二三百米的地方。
你要在向這里為什么叫埠口。
他會說是老人傳下來,都說是埠口,又叫賈村埠口。
對,過了河往南十里就是王村鄉的賈村,大概這是去賈村的必經之路吧。
這里當下沒有任何遺存物能證明是埠口。
就連名字也只停留在少數人的記憶里了,其它信息基本消失了。
在做深入了解,頂多會有的人說,聽過去老人講,原來這里還有石頭構件,像是什么墩子似的,后來也不知弄那去了。
盡管原有的一切不復存在,但埠口的名字還有人叫得應。
可以想象,當年一條大河從這經過,南來北往的人們只有乘船才能渡過。
也可能是個交通要道,從開封去安陽可能會從這經過,也許商業往來,一派生機勃勃。
【第2句】:村名考居廂村東三里許有個白塔村。
據白塔村村民講,他們村的名字來歷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有條大河從這經過,時常洪水泛濫,嚴重威脅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為了治水消災,在貴人的指引下,人們在河邊修了一座白色的塔去供奉山神,讓它來鎮河。
因為人們相信,在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中,金生水又主白色。
同時金石相通,石又同山,塔是山的象征。
現在把生水的金,通過建塔供奉起來了,河水不再逞兇安然無恙了。
從此這白色的塔也就成了村子吉祥的代號。
這畢竟是個傳說,但從中傳遞的信息是歷史上曾有一條大河從這經過。
這雖不能當做信史,但從上游疑似的古河床走向來看,它流經居廂村后再經白塔村是極有可能的。
我們再來考察小沙村,大沙村的名字來歷。
這是兩個相鄰較近的村子,一看名字就會很容易讓人想到那沙堆。
它們位于大李灣村東北二里三里處。
至今從這兩個村子南經過,仍能辨認出當年大沙崗的模樣。
大沙村別名叫沙堽(gang)橋,上世紀六十年代前人們還都這樣稱呼它。
我們先來解讀這個‘堽’字,左右結構,左邊為‘土’。
右邊是‘罡(gang)’。
罡,剛風也。
按現在來說只有暴風才能稱剛風。
把這個字的左右結合起來就可解讀為由暴風攜帶大量的沙塵形成的大土堆叫‘堽’。
簡言之由沙塵暴形成的大土堆才叫‘堽’。
不管是大沙村還是小沙村,村名的來歷應該跟‘堽’有關,只是大小不同吧。
它們都是當年黃河決堤流經過這里,至使舊河道淤堵的見證。
正是它們的出現,故有的河道消失了 。
流經大李灣,又從這經過的那條大河在這被嚴重淤堵了。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大量的河水沖沙,洪水泛濫,原有的地表不會這么嚴重沙化,沙塵暴也就不會這么肆虐,這兩個村的名字也從另一角度佐證了當年一條大河從這經過。
【第3句】:河床考帶著疑惑,更帶著興趣,我時常會來到七支渠的河底去尋玩。
不過這里早已不是當年那河岸水草青青,河底流水倒影。
水鳥嬉戲成群,河鱉上岸滋情的景象了。
一眼望去,一派干涸。
加上這些年村民時常來這里取土修房,一層又一層下挖,最深處可到達地面以下三米多。
一到冬天,風一吹,干涸的河床風沙彌漫。
風停了,這里又會出現一道奇特的風景線:一個個小沙丘,波紋漣漣,就像來到沙漠的邊緣。
下到坑底,那沙坑的橫截面就像黑白相間的花卷饃,一層又一層的沖積層是那樣分明。
厚的一層有半米多,薄的一層似乎只有十多頁的樹紙那么厚。
在不同的層面里沙粒有粗有細,在較粗的沙層里。
沙粒是那樣純凈,仿佛就象被海水一遍遍沖刷過。
即便在較細的沙層,你也找不出腐殖質的土壤。
在不同的沖擊層,你不時會發現里面夾雜的沖積物,有貝類的,也有草木枝類的。
有時你會發現較小的鵝卵石也挺多。
看到這些極讓人感到興趣,真有流連忘返的感覺。
看到這些,無論你是否專業,你會自然想到這都是當年河流沖擊攜帶過來的,給你的第一感覺這里原本就是一條大河,同時你也自然會想到這條河也像其它流經平原的大河一樣,當每年洪水上漲時,它水流湍急,大浪拍岸,主河道里會出現一個個大漩渦,當河水減少時,它會在自己的河床上露出一個個的淺灘,只剩那幾股洪流會順著較深的河床繼續淌流。
它的畫面就如同蜿蜒曲折的黃河,年復一年向下游流動。
從而河床才譜寫出如同萬卷書一樣的華章層層疊疊。
今天它攜帶過來的歷史信息首先告訴我們,這里原是一條大河正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和識別。
【第4句】:出土物證一九九六年,村民李xx李xx父子二人從河里取土,曾在距地表約二米深處挖出一塊
【第1句】:6 x 0.6米的木板,嚴重腐爛,經當時現場反復察看又不像是墓地出土物。
今天推測,它極有可能是上游漂流物,或者是船上遺留物,其出土地點在原埠口附近,木板的真實用途有待考證。
二0一二年冬,村民李xx鄭xx夫婦從河里取土,無意間一鍬端起一塊長長的凍土泥塊甩到了車上,就在同時他們驚喜地發現,被甩到車上的這個大泥塊竟是一條活靈活現的大泥‘魚’。
頭、尾巴、身形是那樣逼真,足有半米多長。
第二鍬端起,又是一條大泥魚。
再挖,更長的一條泥魚出土了,足有一米長。
這樣他們先后往車上裝了幾條泥魚,既吃驚又高興。
當時他們只知道是外形極像魚的凍土泥塊。
其它就沒有再想那么多了。
等隔幾天我才聽說這事。
當問及泥魚的下落時,他們說卸車時把其中的一條泥魚專門放到一邊,誰知到了第二天上午太陽出來了,天氣一暖和魚就變成了一堆泥了,什么也不像了。
因為沒有專業知識,直到今天我還在納悶,這泥魚會不會是還沒有變成化石的魚
或者說是特殊的地理條件保留了魚的體形。
在正常情況下水坑里的魚往往是水干魚盡。
若是魚死,尸體會很快腐爛。
即便有魚鉆入泥里也會很淺,尸體不會這樣完整保留下來。
以前從沒聽說也沒見過泥魚。
我反復考慮,這應該是一條條的河魚,他們的生命結局很可能跟一次重大的河道變故有關聯。
經查資料,公元一一九四年,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已經入駐中原,距靖康之變已有六十七年,但宋金交兵從未間斷,政權不穩,河防失修終于在這一年汛期黃河從陽武縣大堤決口(有的說是為抗金,人為決口),一時滔滔洪水直瀉下游。
封丘縣首當其中,所到之處,村莊道路被摧毀淹沒,河流湖泊被填平淤堵。
洪水一過,豫東北平原千里澤國,水一干到處一片黃沙茫茫。
正是這次變故,黃河大改道,由原來從封丘西北流過改成現在從東南方向流過。
至今仍有老百姓的口頭傳說:一夜之間黃河搬了家,樹梢上還掛著河水經過時的水草。
其實這是把當年水淹至樹梢的情景給誤傳了。
可以想象當年流經大李灣村南的這條大河,平日里,河水向下游滾滾流淌,魚群也像往常一樣在河里游蕩,突然不可抗拒的災難降臨,黃河水席卷泥沙鋪天蓋地壓下來,所到之處,所有的生命幾乎來不及躲藏。
正在河里歡快游動的魚群也一樣,被一個巨浪打下,緊緊接著又厚厚地蓋上了一層層泥沙,從此,它們的生命就永遠定格在這一特殊的歷史時刻。
魚死了,這條河也消失了,近千年過去了,今天當人們偶然間發現了當年被埋下的魚,把驚奇的目光注視到它們身上時,有誰不曾想到它們就是詮釋歷史上一條大河從這經過的證據啊
【第5句】:地圖考這是讀報時剪下的一幅地圖資料,是反映我國歷史上鄭州地區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鴻溝水系圖。
盡管看不清圖上的文字,但從線條的輪廓上可以看到古鄭州以東主要河流的位置和流向。
那時的滎澤湖和圃田湖幾乎就是這些河流的源頭,而靠近黃河最近的那條大河應該是歷史上著名的四讀之一-------濟河了。
它發源于太行山麓的濟源市,向東過溫縣注入黃河,下行二三十里從南岸溢出,匯集成滎澤湖。
司馬遷《史記·夏紀本》中說(禹)‘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何,溢為滎’,說的就是它。
從圖上可看到濟水由滎澤溢出向東流去,大約經現在的原陽縣和延津縣城后,在靠近封丘縣界處濟水流向發生變化。
分別向東北和東南方向,一分為二叉開兩條河流經封丘等地,這可能就是歷史上的南濟河,北濟河了。
但對照古河流圖去現實的區域尋找河流的位置并不太容易。
找順著疑似的古河道向上尋找蹤跡,從大李灣一直跟蹤到東仲宮村的東南地,隨時都可看出古河床的痕跡。
在繼續找,地形發生了變化,偶然我又從現在的行政區地圖看到,從大李灣南地的河流處向上向下各延伸十多里,是一條帶狀無人區,目前所看到的七支渠和故道渠正是從這條帶狀的無人區經過的。
我想從地圖看到的那條濟河離這并不太遠,這里極有可能是它流經的路線,我現在尋覓的古河道應為當年的南濟河。
當時確定自己這一認知后,又從地圖上不由自主地把目光從大李灣這個點向北平移到約八里處遠的后河村。
這個村的西南大約五里處是梅口村,后河村的東北方向又先后有老岸村,岸下村。
單憑這幾個村的名字,似乎就透露了跟河相關的信息。
如果再把這幾個村的位置簡單連線,去和疑似確認的南濟河相交,一幅疑似當年古濟河的‘人’字形走向河流圖就呈現出來了。
難道這是巧合,還是古濟河本來就是這樣流過
我比較相信后者。
因為對照這份河流圖,它流經的位置似乎就是在這。
無論是南濟河還是北濟河,它流經的地區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記錄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
在消失近千年的時間,又歷經滄桑,特別是黃河后來又層多次決口,早已把古濟河弄得面目全非了,以至于今天生活在這古河岸邊的人們早已不知道它的存在了。
幸運的是大李灣的灣不但從名字上保留了古濟河的音信,同時至今還能讓我們依稀看到它的古河床的模樣。
今后如果有人來到這里去尋覓古時那滔滔東逝的濟水,憑吊發生在濟水河畔的滄桑歷史,定會想說的話太多太多。
三、感言我再次走在大李灣南地的河堤上,凝神遠望,看到那隱隱約約的古河床,仿佛又置身于很久很久以前,發生在濟水邊的塵封往事又一連浮現眼前。
四五千年前,在炎帝部落里有一個很有名的羌族首領叫姜鉅,因助黃帝戰蚩尤戰功顯著,他的后裔姜封父在夏朝時受封在這濟河邊,史稱封父侯國。
腳下這片熱土就曾是封父國的領地。
那時這里是“亞熱帶氣候”,雨水充沛,大小河流密布,到處是湖泊,到處是濕地和沼澤。
草木旺盛,郁郁蔥蔥。
各種鳥類棲息水邊,野獸到處出沒。
滾滾的濟河水在奔流,生活在這里的封父國子民也許還過著半耕半漁獵的生活,他們是這里的土著居民,是步入文明社會的開拓者。
距今約三千年,周朝第五代天子穆王東游,能來到濟水河畔的黃池一顧,也是當地的一大幸事。
他的大隊人馬是由陸路而來,還是乘船過來
我比較認可后者。
我們可以做個推斷,當時的洛陽是周王朝的陪都,天子動身東游勢必從陪都洛陽啟程,走陸路去黃池既要翻山又要過河,沒有兩三天時間難以到達。
而走水路,從洛陽北出孟津,順著黃河揚帆而下,進滎陽湖,再沿濟河順流而下,只用大半天時間即可到達原來的封父國界。
這腳下的濟河在當年應曾承載著周天子穆王從這經過。
正是天子一路心情輕松愉快,到達黃池后賞芳草,看湖色,不由發出贊嘆:“黃之池,其馬噴沙。
黃之澤,其馬噴玉。
”由此,也才有了今天封丘的別稱------黃池之說。
時光再退回到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586年,一次著名的國際會議——蟲牢會盟就在濟河畔召開,會址就在大李灣村東南約十里的桑村東地---牢坑地,它緊挨今天的封黃公路。
當時迫于新的國際形勢,鄭國和晉國為了對抗楚國,急于尋求反楚力量,兩國合謀后便邀請周邊國家齊、宋、衛、曹、邾,杞等國前來參加結盟大會,團結一致,共同抗楚。
為什么把會盟的會址選在古蟲牢
因為這里是當時鄭國的領地,又地處中原腹地,是南來北往的要沖,距離各結盟國位置適中。
這會址地處濟水河畔,參會各國可從水路便捷到達。
同時這里又有比較開闊的場地,隨時可利用的盟壇,以及較理想的自然環境。
那時,前來參加會盟的各國使節和大隊人馬,剛一停船靠岸,就直接趨營地,安營扎寨為開好結盟會做最后準備。
可以想見,會盟當天,臺上盟主歷數楚國罪惡,會盟國個個義憤填膺,篡拳手握。
為了戰勝共同敵人,各國表示,要嚴守會則,他們對天鳴誓,殺雞飲血,高舉手臂,信誓旦旦,一定要打敗荊楚帝國。
盟臺下,各國軍族方陣旌旗招展。
旌旗上裝飾的白色獸類尾巴在迎風擺動,遠遠望去,那白色的景象如荼,就好像秋后遍地開出迎風搖擺的茅草花,紅色的景象如火一片通紅通紅的,真可謂如火如荼的真實寫照。
走進跟前,各方陣兵器寒光閃閃,不時又有戰馬嘶叫,更增添了盟會的威嚴。
遠處的濟河在奔流,天空的雄鷹在盤旋,蟲牢盟會,威武壯觀。
這是濟河邊的又一歷史場合。
可惜又是一個歷史的過客。
當我們跳出歷史的長河面對現實時,你會由衷的感嘆,大李灣的灣,你就是古濟河上的灣,當年那滔滔的濟河水從這經過,你曾見證過多少次歷史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