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一日游感想200字
俗話說“人間天堂是杭州”,而揚州則有人間圣地的美譽。
前不久我有幸作為一名小記者到揚州瘦西湖參加活動,經過五個小時的“車上觀光”,我們終于來到了揚州。
站在瘦西湖前,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具有古典風韻的瘦西湖大門:古色古香的木制大門,精美的雕刻,蒼勁有力的題寫,無不讓我們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們隨著人流涌進瘦西湖公園,沿著長堤一路觀光。
堤邊楊柳青青,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成行,錯落有致。
行到長堤春柳盡處,我們游覽了美麗的徐園,又來到了古今聞名的五亭橋前。
橋上有五個亭子,橋下有三大橋墩,每個橋墩下有五個橋洞,共十五個橋洞,洞洞相連,洞洞相通。
五亭橋兩岸的楊柳,遠遠看去,就像一片片綠云,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涌動。
穿過五亭橋,我們一路踏青,來到了玲瓏花界。
未見花容先聞花香:只見這里百花爭艷,知名的、不知名的花兒,紫色的、黃色的、白色的、藍色的,各色花兒都綻開一張張笑臉歡迎我們的到來。
置身在花的海洋,那淡雅的花香味兒,讓人如癡如醉。
盡管玲瓏花界讓人陶醉不已,可我們不能久留,不得不跟隨導游繼續前進。
踏進吟雪西門,這兒游客絡繹不絕,古典的樓臺建筑也真是巧妙,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它總顯得那么精致。
樓閣上垂下的一幕珠簾,讓人產生了無限的遐想:是不是有位仙女曾在這兒彈奏那天上之音?或是誰家姑娘正在簾下等待自己的知音?正在遐想著,我們來到了二十四橋。
你知道二十四橋為什么叫二十四橋嗎?因為它長24米,寬
【第2句】:4米,共有24個臺階,24個石柱因此得名二十四橋。
走在橋上,一高一低一臺階,形成了“一波三折”,真是別有風韻。
揚州可真是人間仙境啊!
贊美羅浮山語句
浮生六記讀后感一日下午,天氣下著小雨,閑來無事,來到步步高梅溪書院。
一進大門左拐就看到幾疊書,擺在書架上,隨意翻了幾下,有《解憂雜貨鋪》、《放學后》等等,隨意翻了幾下,雖然知道這幾本書,很有名,但是我興趣不是很大。
突然翻到一本名為《浮生六記》的書,作者是沈復,看名字好像有點熟,感覺在課本中看到過(后來回家仔細一思考,其實印象中應該是嚴復,《天演論》作者,歷史課本中有提到。
而此沈復,字三白,清乾隆嘉慶年間蘇州人,著有《浮生六記》),所以就拿起書來細讀。
打開書的第一頁就是序言,開篇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紅樓夢我也看過兩次,而且看的晶晶有味,細細讀來里面的生活場景,好像鋪面而來,而且里面的詩詞感覺也非常的好,讓我忍不住抄下來。
所以一看本書一開篇就說自己效仿紅樓夢把閨房之事放在第一篇,所以覺得作者是一個“有情”之人,讓我忍不住的往下翻。
余生乾隆癸未冬卜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后蘇州滄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謂至矣。
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茍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
因思《關鳩》冠三百篇之首,被列夫婦于首卷,余以次遞及焉。
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若必考訂其文法,是責明于垢鑒矣……本書是文言文,文言文讀來基本意思還算懂的,但是一些詞語還是比較生僻,還好它下面有白話文翻譯,因此我先讀一遍文言文,再看一遍白話文,所以書中所寫內容還是基本讀懂。
有名的橋
急··
盧溝橋 位于北京廣安門西南10千米。
建于1189年,是一座聯拱石橋,長約265米,有241根望柱,每個柱子上都雕著獅子。
廣濟橋 位于廣東潮洲東門外,是我國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綜合性橋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開關活動式大石橋,有“一里長橋一里市”之說。
五亭橋 位于楊州瘦西湖內。
橋基為12條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橋墩;橋身為拱卷形,由3種不同的卷洞聯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間的廊相連。
安平橋 位于福建晉江安海鎮。
橋面由7條大石板鋪成,橋頭有六角五層磚構宋塔一座,為中國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趙州橋 位于河北趙縣的河上,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面寬10米,兩側42塊模仿板上刻有龍獸狀浮雕。
“出月出云,長虹飲澗” 十字橋 位于山西太原市晉祠內。
橋梁為十字形。
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
風雨橋 位于廣西三江縣程陽村邊林溪河上。
為石墩木面瓦頂結構。
橋上建塔形樓亭5座,可避風雨。
整座橋梁不用一根鐵釘,精致牢固。
鐵索橋 位于四川瀘定縣的大渡河上。
全長136米,寬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系在兩岸的懸崖峭壁上。
其中9根并排著的鐵鏈上面鋪有木板,就是橋面,另外各2根在橋面兩側,就是扶手。
每根鐵鏈重約2000千克。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五音橋 位于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上。
橋面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能發出奇妙的聲音。
玉帶橋 位于北京頤和園。
用白石建成,拱圈為蛋尖形,橋面呈雙向反彎曲。
橋身用漢白玉雕砌,兩側雕刻精美的白色欄板和望柱。
有“海上仙島”美稱。
全世界最有名的橋是什么橋
國外的有,英國的倫敦塔橋,美國的金門大橋,馬來西亞的布徹扎亞大橋, 悉尼大橋 悉尼大橋自1930年建成以來,一直是悉尼市的地標之一,亦是世界著名的建筑物。
在從前的日子里,攀爬悉尼大橋的鋼橋拱是大學生們的膽大妄為之舉,不知道是否受了他們的啟發,從1998年開始,悉尼大橋開放給公眾攀爬,普通人都有機會一嘗當冒險家的滋味了。
爬上橋頂是什么感覺?膽戰心驚?險象環生?都不是。
事實上,整個攀橋過程非常安全,但“攀橋觀悉尼”提供有導游陪伴到大橋拱頂距離水面134米,瘋狂的高空體驗絕對讓你暫時停止呼吸。
但當到達悉尼大橋的頂端時,那種成就感言語無法形容。
在登橋之前,必須通過肺活量測驗、酒精測驗以及通過金屬探測器,還必須請你在健康狀況證明和合約表上簽名才可以獲準攀爬。
開始前全部的人都會拿到一套攀登服。
另外,如果是晚間攀登還會有輕型的攀橋專用燈。
整個攀橋旅程歷時3小時。
成功攀上悉尼大橋頂端的游客都會收到一份紀念照片以及成功攀登大橋的證書,可以拿給你的朋友炫耀一下。
大橋身世:悉尼大橋,號稱世界第一單孔拱橋,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
這座大橋從“懷胎”到“出世”,前后花費了100多年。
在經過了40多年的醞釀之后,1857年,悉尼工程師彼得·翰德遜繪成了第一張設計圖,直至1932年竣工通車。
在上世紀30年代的條件下,能在大海上凌空架橋,實為罕見。
萬噸巨輪可以從橋下通過,橋面寬49米,可通行各種汽車,中間鋪設有雙軌鐵路,兩側人行道各寬3米,澳大利亞人形容悉尼大橋的造型像一個“老式的大衣架”。
今日的悉尼大橋,北端彎成一個大弧形,連接北上的高速公路,南端一直伸入悉尼市區。
每當夜幕降臨,大橋的鋼架上就亮起了萬盞燈火,遠遠望去,五彩繽紛,燦爛奪目。
美麗視覺:悉尼大橋和悉尼歌劇院相鄰,將歌劇院和大橋連成一體欣賞時,雄偉和婀娜、深色和淺色、直線和曲線構成了一副反差強烈又協調一體的美麗圖畫。
最美的觀賞角度是在靠馬林郡那邊的山頭,一座廢棄的碉堡之上。
游客坐在那里居高臨下,無論是金門大橋、太平洋、舊金山灣,或是市區中所有的摩天大樓皆盡收眼底。
黃曉蘊攝 閃閃發光舊金山金門大橋 每當人們進人舊金山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飛架于海灣之上的巨型吊橋,這就是遐邇聞名的金門橋。
金門大橋是舊金山的重要地標之一。
大橋上車來車往。
移步橋上,你會明顯地感到橋身的抖動。
據介紹,大橋平時上下震動幅度在1米左右。
因為橋很高,水平搖晃也很大。
當你走在橋上會明顯地感覺出來。
在橋梁建筑學上,金門大橋是一個創舉。
這座建于20世紀30年代的大橋只有兩大支柱,因此它不是利用橋墩支撐橋身,而是利用橋兩側的弧形吊帶產生的巨大拉力,把沉重的橋身高高吊起。
金門橋的設計者是工程師史特勞斯,人們把他的銅像安放在橋畔,用以紀念他對美國作出的貢獻。
大橋身世:從1937年正式啟用以來,金門大橋之于舊金山,正如埃菲爾鐵塔之于巴黎,都是城市靈魂的象征。
金門大橋橫跨于太平洋岸之上,是連接舊金山市與馬林郡(MarinCounty)的交通樞紐。
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金門大橋是金色的,其實它是朱紅色的。
這個名字是十九世紀的美國作家兼探險家約翰傅里蒙(JohnFremont)為它取的。
因為當他最初抵達舊金山,由太平洋進入舊金山灣時,但見整個港口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有如“金色之門”(GoldenGate)一般的燦爛,所以后來這道橫跨港灣的大橋,當然也被稱為“金門大橋”了
美麗視覺:金門大橋的造型絕美,以純鋼索打造,橋墩有六十五層樓高,外觀卻輕靈飄逸,絲毫不顯笨重。
它無論在什么季節都有獨特的美感:陽光普照時,全橋清晰可見,如同一彎朱色長虹,懸掛在碧藍的海上;起霧時,大橋在霧氣氤氳中若隱若現。
折射歷史泰國桂河大橋 堪稱史上最出色的戰爭片之一的《桂河大橋》,大衛·里恩執導的反戰電影經典作讓那座二戰中的桂河大橋聞名。
在曼谷西北122公里的北碧府(Kan-chanaburi),這座橫跨桂河的大橋———桂河大橋,折射了二戰期間的一段歷史:當年日軍占領泰境期間,強迫盟軍戰俘建造鐵路連接緬甸及暹羅,這條鐵路在犧牲了無數寶貴性命后才得以完成,故有“死亡鐵路”之稱。
桂河大橋就是其中的一段,被稱為“死亡鐵路”的咽喉。
大橋的一邊地勢較為平緩,但一過河便是險峻的群峰,有的路段甚至就開鑿在懸崖絕壁之上。
當年,很多勞工都是在修建桂河大橋時,變成孤魂野鬼的。
大橋身世:桂河大橋原為木橋,幾經飛機轟炸,早已毀壞,只有在河水很淺時才能看到殘跡,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后來修建的鐵橋,它今天還在通車。
重建后的桂河大橋,在原來橋的兩側圓弧鐵架多出了兩段不協調的方形鐵架,沒有原先圓弧鐵架的優美,很多看過的人覺得不倫不類、不搭調。
桂河大橋大約10分鐘就可以走完,過了橋就是一般的死亡鐵路,一直前行可以通到緬甸。
站在桂河大橋的橋頭,看著夕陽下靜靜流淌的美麗桂河,使人難以想象這里發生過的悲慘故事,只有安放在橋頭的美軍投下未爆炸的炸彈提示著我們當年那場慘烈的戰爭。
美麗視覺:過橋后不久就有一面中文告示牌,告訴大家從旁邊的鐵樓梯下去,就會有一大堆緬甸商品攤販。
現在的桂河大橋,沒有什么肅殺之氣了,與電影中的蠻荒世界全然不同,倒是附近商店林立,兩旁河岸多出許多水上餐廳,這些餐廳的布置與景觀都十分優美,地道的泰國菜也十分迷人。
或是選擇泛舟桂河觀賞這座充滿歷史故事的大橋,或是吃著“蝦兵蟹將”,喝著略苦的曼谷啤酒,看著船夫一如既往的臉…… 世界著名的橋 明石海峽大橋:全長1780米,連接日本的本洲與四國,1997年建成。
享伯灣大橋:全長1410米,位于英國享伯灣,1980年建成。
韋拉扎諾海峽大橋:全長1298米,位于美國紐約,1964年建成。
麥基諾海峽大橋:全長1158米,位于美國密歇根州,1957年建成。
博斯普魯斯大橋:全長1074米, 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1973年建成。
喬治·華盛頓大橋:全長1067米,位于美國紐約市,1931年建成。
塔古斯河大橋:全長1013米,位于葡萄牙里斯本,1966年建成。
福斯洛大橋:全長1006米,位于蘇格蘭福斯灣,1964年建成。
塞文橋:全長988米,位于英國塞文灣,1966年建成。
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橋:位于波斯灣,全長25公里,一度為世界最長。
大貝爾特橋:位于丹麥哥本哈根,全長
【第17句】:5公里,1998年竣工通車。
厄爾松海峽橋:連接瑞典和丹麥,總長16公里,世界最長的公路鐵路兩用斜拉橋,2000年通車。
聯邦橋:位于加拿大,總長
【第12句】:9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穿過冰覆蓋水域的橋,1997年通車。
奧克蘭港灣大橋:全長1079米,有8條平行車道,是新西蘭唯一的港口橋。
澳凼大橋:澳門半島與凼仔島間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全長25
【第69句】:8米,引橋長2090米,橋面寬
【第9句】:2米,由6個橋墩支撐,最大跨度為73米,高度35米,1974年通車,為澳門八景之一
你來到朱德故居紀念館看到了朱德的扁擔你會有什么感想
從前覺得朱 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司令。
直到讀過這本書后發現,他不僅親切和藹,工作認真。
朱德更是位幽默風趣,清正廉明,熱愛祖國熱愛黨,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人民的好司令。
說起 朱 德 ,不得不說他是一位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他的故事可真是說不完:他曾歷盡艱難險阻,奔波勞累,也曾與家人團聚。
雖然聚少離多,但他依然無任何的抱怨,反而越發努力學習;他也十分熱心,在紅軍中十有八-九大字不識,朱德十分關心戰士們學文化,千方百計教導紅軍戰士識字。
許多在 朱 德 身邊工作的“紅小鬼”的文化知識都是 朱 德 一字一句地教出來的。
在 毛 主 席 , 朱 德 , 周 恩 來 等人的率領下,紅軍戰士們翻越雪山,到達了西北的懋功地區,在此與紅軍四方面軍順利會師了。
可是, 張 國 燾 分 - 裂 黨 的舉動,被 朱 德 進行了堅決的斗爭,看清了 張 國 燾 的錯誤的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
在 朱 德 , 劉 伯 承 堅持和斗爭下, 張 國 燾 被-迫撤消了 偽 中 央 ,并同意紅四方面軍與紅二方面軍一起北上。
經過了幾件事的操勞, 朱 總 司 令 身穿打著補丁的灰色粗布軍服,腳穿一雙草鞋,背上背著一個斗笠和一個公文包,手中拄著一根棍子,棍子的兩頭已磨得溜光圓滑。
為了黨的事業,他日夜操勞,加上長征途中的艱苦生活, 朱 總 司 令 比過去顯得黑瘦額頭上的皺紋也比以前更深了,密了。
這一生他都把自己奉獻給了 黨 。
1939年7月,日軍集中了6個師團的兵力進攻晉東南根據地。
面對強敵的進攻, 朱 德 總司令略施兩條巧計,利用太行山千溝萬嶺的險要地形,竟和鬼子玩起了“捉迷藏”!他的聰明才智則充分展現了 朱 總 司令“捉迷藏”的技巧,令愚蠢的鬼子望塵莫及,氣得鬼子直發瘋。
雖然敵人大兵壓境,來勢洶洶,但 朱 總 司令膽略超凡,鎮定自若。
朱 德 同他那一代領導人一樣,生活上嚴于律己,艱苦樸素,為后世的我們樹立起了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