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看到貧困山區(qū)孩子的生活之后的感想(發(fā)言稿)
在接到支教的正式通知后,為自己在農(nóng)村的工作和學習的情景曾經(jīng)作過無數(shù)次的夢,夢里仿佛又回到兒時快樂的殿堂。
那兒的空氣帶著泥土的氣息,帶著花草的芬芳,那兒的孩子更是帶著質(zhì)樸的笑容,天真,純潔。
夢想春天來臨,呼吸著濃濃的春意,倘祥在花“洋”草“海”里,吟誦著“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閑適盡在眼前又何須趕著周末擠著人流去踏青。
夏天,更可以溪里捕魚,河里捉蝦,戲水于江河之邊,納涼于濃蔭之下,讓涼涼的夏意沁透心脾。
秋天,可以山坡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喜看黃澄澄的稻穗綻開農(nóng)民喜悅的笑容。
甚至還夢想著把課堂搬出教室之外,在晴空萬里下,在廣袤無垠的天地間,帶著僅有的幾個學生海闊天空 ?? 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同時也不得不驚訝于現(xiàn)代農(nóng)村的高速發(fā)展。
高樓大廈,現(xiàn)代化的廠房比比皆是,一碧萬里的農(nóng)田已不復存在,簡陋的教室濟濟一堂的是農(nóng)民工的子女。
進入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
教材是新的,學生是新的,領(lǐng)導同事是新的。
盡管之前已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做好“入鄉(xiāng)隨俗”的應適。
但初接觸還是恍恍然然。
這些孩子的文化知識遠不如城里的孩子,是由于父母文化水平的局限,教育觀念的偏差,忙于打工等因素的影響,對孩子缺乏必要的激勵和引導,關(guān)注孩子學習的甚少,孩子回到家里要么看電視,要么在外面玩耍,甚至流連于游戲廳,網(wǎng)吧等。
各方面發(fā)展是“自然狀態(tài)”——順其自然。
學生雖天真淳樸,卻顯得有些木納。
學生思維緩慢,語言蒼白,作業(yè)拖拉也就不足為奇了。
學生的認知水平遠在意料之外。
通過與學生的接觸并向同事請教之后,對教學工作的策略作了一些調(diào)整。
原來,自以為成功的方法方式不再是金科玉律,只好想了一些點子,一切從頭開始。
半期考試卷發(fā)下來了,望著一張張以離題論處的作文試卷,評講課上我不再為考出4個100分而沾沾自喜,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毫無疑問,平時作文教學的形式僅在課堂上,憑著老師一張嘴間或寥寥幾個學生的發(fā)言,內(nèi)容僅限于教材的要求,對于我們這樣一所以農(nóng)民工子女居多的學校來說已完全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了。
孩子們的思想被完全地禁錮,下筆猶有千斤重。
對于他們,由于父母出于對生活的考慮,極少有外出旅游的機會,難以有效地拓展知識面,再因為父母本身知識水平的限制,他們極少有機會能大量閱讀到課外書籍,從而從書本中汲取到豐富的精神食糧。
作文教學更是難上加難,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我的目光再一次落到試卷上,深究了作文的題目,我想應該順應兒童的心理構(gòu)建作文的過程。
于是我就地取材,想到讓孩子們上一節(jié)自由活動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這些農(nóng)民工的孩子幾乎沒有什么有益身心的玩具,我?guī)退麄儚捏w育室借來所有可以或不可以用的器材。
這些想法付諸實施后,隨著一聲“耶”的歡呼,久違了游戲的孩子們拋掉了手中的試卷奔向了操場,頓時,操場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完全沒有了課堂上正襟危坐時的呆滯與茫然。
他們有的三五成群跳繩,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陀螺,更有一群男孩子玩起了踢足球(受條件的限制,只有前鋒和守門員),乒乓球桌邊更是熱鬧非凡,每一粒飛球都緊扣著孩子們的心,引得歡呼聲陣陣。
每一個孩子都不閑著,他們都投入到自己喜歡的游戲中去。
望著玩興正濃的孩子們,作為老師我也不閑著,我在他們中間為他們喝彩,替他們加油,我注意地觀察著孩子們每一張神采飛揚的臉,留意著每一個小組活動的過程,他們的每一個漂亮的動作,每一句經(jīng)典的評論,每一個隨著勝負而不同變化的神情都深深的地留在我的腦海中。
時光飛逝,隨著下課的樂曲聲響起,游戲活動結(jié)束了,孩子們興味盎然,他們一邊走向教室一邊談論著剛才激動人心的活動————我想評講這樣一節(jié)活動類的作文應該是水到渠成了。
于是我趁熱打鐵,在第二堂課上,我讓孩子們再次審題(半期考的作文題目要求),向孩子們簡單地介紹了活動類作文的一些寫法,包括由點及面寫法的應用,側(cè)重了描述活動過程及人物心里感受的重要性。
介紹完,我并不忙著讓孩子寫作文,而讓他們先好好回味一下剛才游戲的過程,把你快樂的回憶介紹給同組成員聽(課堂上孩子們都樂意把游戲過程介紹給他人,樂于把游戲時的情趣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
在濃烈的氣氛中,我也不失時機地敲邊鼓給予肯定性的鼓勵,給他們出出點子,想幾個好詞好句,引得他們興味盎然。
然后我讓孩子們打開自己的考場作文,再仔細閱讀。
我注意地觀察,孩子們的臉上大多寫滿了不滿意。
我趁機引導他們修改自己的作文。
課堂上出現(xiàn)了難得的安靜,只看到埋頭奮筆疾書的身影,只聽見沙沙的寫字聲。
不久,一篇篇新文便誕生了。
重新謄寫后的作文與考場作文已“面目全非”,閱讀之后,欣喜之情溢然臉上。
心里竊想:真不枉操場上那一頓筋疲力盡地來回穿梭,口干舌燥地不斷鼓勵啊。
我又舉一反三例舉了另一些活動作文的寫法,鼓勵孩子們進行練筆。
通過這樣一堂課我深有感觸,像指導這樣一類的活動作文,應該根據(jù)題意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或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參加各項活動,獲得一定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傾吐情感的過程,讓學生痛痛快快地大玩了一把,而后下筆成文寫過程談感受,學生的興奮之情自然躍然紙上。
這樣的作文又何其稱難呢
面對家庭教育嚴重缺失的農(nóng)村小學,語文老師的作文教學更是任重而道遠,它需要老師的熱情更需要老師的智慧。
與孩子相處久了,就會慢慢感受到孩子們對老師的那份愛是何等的純真,“老師,我?guī)湍惚ё鳂I(yè)本”“老師,下課后我們一起玩......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了做教師的艱辛,以前,我總認為教師是多么舒服的一個職業(yè)呀
每年有兩個可供自己支配的假期。
整天和孩子們在一起分享快樂從而擁有年輕的心態(tài)和思想,同時也就的教師是受人敬重的一個行業(yè),因為在精神和物質(zhì)上都收益不少.......而當自己親自走上講臺,這才發(fā)現(xiàn),以前看老師只看到了他們頭上的光環(huán),所以才顯得處分外的神圣,偉大。
身處其中,就會發(fā)現(xiàn),老師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著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
唯一不同的是老師出于自己的職業(yè)道德和為人師表的職業(yè)要求,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后得到的榮譽。
這其中所凝聚的又豈是筆墨所能道明說清的
短短的一個星期帶給我非常大的收獲,也重新激起了那些早已沉淪的思想,讓我以純真的眼光來看待世間的點點滴滴,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也讓我更加珍惜這美好的生活。
我會不由自主去看照片,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張張?zhí)煺鏌o邪的臉,又想起那群可愛的孩子,我清楚地記得,我們班好動的“百靈鳥”張金翠,記得班長王紅杏那燦爛的笑容,記得李一青給我畫的畫,記得聰明好動的王鑫,記得被別的學生打哭給我告狀的姚耀祖。
記得他們每個人的面孔與聲音。
更讓我會之不去的是在我每次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會把黑板布置得非常漂亮,還會寫一些打動我的話語“歡迎李老師來教我們”“李老師辛苦了”等等,就是這些真摯,樸實的話語足以讓我把在那里經(jīng)歷的每一秒鐘都變成為永恒的烙印。
老師要走了,我親愛的學生,請不要拽著我不讓離去,請不要再問我“可不可以在留半天”......
離別是人生的一大悲境,真正感受它的時候,才知道心是熱的,淚卻是咸的。
人生相遇或許偶然,或許緣份,離別便是偶然和緣份之后的一種痛,這種痛將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就是這樣純樸,這樣真誠的孩子們用他們那顆純凈的心靈,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向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他們說:能當你們的老師,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莫大的感動和動力,促使我努力學習更多知識,豐富自己,積蓄能量,再來教這些我親愛的學生們.路,還要繼續(xù)走下去,愛,仍然在繼續(xù)?? 一星期的支教工作就這樣結(jié)束,但一顆牽掛的心還留在那里。
也許我的到來不能馬上改變什么,可是我想至少通過我能給他們帶來一縷清新的空氣。
一星期來,可以說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面對一種挑戰(zhàn),我用行動戰(zhàn)勝自我,戰(zhàn)勝困難,走過這一星期的歷程,將在我的實踐生涯中寫下不平凡的一頁,也是對我人生經(jīng)歷的一次極大的豐富,更是我人生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辛苦地付出,就有幸福地收獲,我感受著支教賦予我生命的精彩。
支教對我們每個支教老師來說,是一次磨練,畢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規(guī)律,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
它同時給了我一個鍛煉的平臺,讓我學有所長。
支教工作時間雖然短暫,但很充實。
我將把這段經(jīng)歷永遠地珍藏在心里。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獲。
對于支教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生命也因為它而更加豐富和精彩,這將是我今后工作的不竭動力。
農(nóng)村生活感悟
農(nóng)村生活可以感悟人間疾苦,人間真情,鄉(xiāng)村風光,恬淡安靜.. 一、農(nóng)民自古以來,生存在社會的底層,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忍受著層層剝削,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到六七十年代,中國的農(nóng)村、農(nóng)民生活仍然清苦,為一個衣食苦苦奮斗,確沒有著落。
特別是六O年代的自然災害和大躍進,浮夸風,讓中國的農(nóng)民吃盡苦頭,有很多被活活餓死,無衣無食,付出的勞動卻是當今的人無法想象的。
。
趕上現(xiàn)今的政策好,自從八O年逐漸實行農(nóng)村生產(chǎn)責任制,分田到戶,到如如今的免收農(nóng)業(yè)稅、甚至種食補貼。
政策的扶持下,農(nóng)民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機械化作業(yè)也減輕了農(nóng)民的勞動強度,農(nóng)民基本達到了豐衣足食,并逐漸富裕起來。
二、農(nóng)村文化,遠離城市的繁華、浮躁。
那里很少能與時尚相提,那里文化節(jié)目貧乏,但那是卻是傳統(tǒng)文化保留最原汁原味的地方,過年等傳統(tǒng)節(jié)日,農(nóng)村比城市要有意義地多,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純樸關(guān)系相對也保留的要好很多。
三、農(nóng)村風光是自然的,真實的,有意義的。
綠油油的麥田、金色的麥浪、高梁玉米一排排一行行,整齊的綠地,不僅僅是綠色,更重要地是孕育著豐收;綠樹環(huán)繞著村裝,山區(qū)更有著清山綠水,果園飄香。
部分北方農(nóng)村,辛苦建成的大棚,在寒冬臘月,外面一片白雪,里面卻是一片生機,整齊的綠色蔬菜,還有含苞欲放的花蕾,那自是一片美景,再交織著農(nóng)民辛勤的汗水,真實而美麗。
四、農(nóng)村是安靜的樂土,遠離塵囂,空氣清新、自然恬靜,帶你回歸大自然。
農(nóng)村有著她的美好,但也有著不足 一、交通不便,物資缺乏。
(沒有大的商場、購物中心) 二、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娛樂缺少,公園等娛樂場所少,生活不方便 三、城市生活工業(yè)污水排放,污染河流給農(nóng)村帶來了污染。
孩子旅行的感悟
【第1句】:最近討論親;聊帶孩子玩,我的感悟是孩子小段其實是好的時候,在旅行過程中我們將很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這個時候他完全屬于你的,你也放下工作完全屬于他的,等孩子再長大了,思想意識更獨立了,這樣機會和感覺會越來越少
好好enjoy和珍惜這段美好時光吧
每次和兒子出去就特別的疼他;看博物館和他講一些知識;結(jié)合學校里面學到的知識;實地看還是很不一樣的;發(fā)覺4年級的孩子開始對歷史文化感興趣了;上次去澳門;在游覽大三巴的時候;我沒有想到兒子那么的認真和專注的看;大出我的意料;我不由得說;你這么喜歡教堂歷史啊;那去歐洲我們能了解更多更多;兒子居然說那好;你一定帶我去;我說一定的
說到屬于我的旅行;我一直有這個認識;小學階段孩子還是不是那么的獨立;那么有自我意識;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更多的感染;是否大了;可能他就不愿意和我一起玩了;所以我得好好珍惜和他的旅行
【第2句】:前兩天帶孩子去了趟麗江玩,回來讓他寫了篇作文,以下是內(nèi)容,大家看看怎么樣農(nóng)歷二月初八 ,麗江納西族最隆重的民族節(jié)日--三朵節(jié)如期而至。
我恰巧旅行至此,感受到了濃郁的民族節(jié)日氣氛,好不熱鬧
據(jù)說,“三朵節(jié)”源于麗江白沙玉龍村的北岳廟會,納西語叫“三朵頌”,就是“祭三朵”的意思。
“三朵”是納西族的本主神靈和最高保護神,傳說中騎白馬、穿白甲、戴白盔、執(zhí)白矛,是能征善戰(zhàn)、濟困扶危的英雄,保護著納西人的安全,千百年被納西族崇奉為保護神、戰(zhàn)神。
我走進了當?shù)氐膹R宇,也虔誠地拜了拜,期望可以保佑我的爸爸媽媽和朋友身體康健,同時也期望我的小妹妹或者弟弟。
當天,除在北岳廟舉行節(jié)慶活動外,納西族同胞要在自家烹制食品,燒香祭拜“三朵”。
我有幸嘗到了麗江粑粑,永勝油茶,米灌腸等當?shù)刂氖澄?,還喝到了甜米酒,那滋味簡直就是享受
二月的麗江,陽光明媚,春意盎然,正是來麗江旅游的好時候。
有趣的是,在通往玉龍雪山的必經(jīng)之地,我還看到了一處即將建成的別墅區(qū),打聽一下名字,好像叫“凈心區(qū)”。
仔細想想,只有這樣的名字才配得上詩情畫意般的麗江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